-
1 # 香茗史館
-
2 # 羽菱君
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隋朝第二任皇帝楊廣在江都被叛軍縊殺,享年五十歲。楊廣遇弒的訊息傳到京都洛陽,洛陽群臣擁立楊廣之孫越王楊侗為帝,楊侗追諡楊廣為明皇帝,廟號世祖,農民軍領袖夏王竇建德追諡楊廣為閔皇帝,同年,李淵逼迫傀儡楊侑禪讓,建立唐朝,追諡楊廣為煬皇帝。後世遵循這一諡號稱之為隋煬帝。按照古代《諡法》說,“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唐朝開國實際上是屬於內臣篡位,楊廣雖說有虐民之嫌,但並無殆政,所以說李淵諡楊廣為“煬”,實有私心,更多的是為了鞏固新朝政權而製造輿論的需要。煬帝走向滅亡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對外頻繁發動戰爭,另一個是對內濫用民力。
煬帝接手的是一個盛世的江山,隋朝經過文帝二十多年的治理,開創了“開皇之治”的輝煌盛世,國家實力達到了一個頂峰。煬帝是個胸懷壯志,很具雄才的帝王,他的目標是想在各方面都超越他的老爸文帝,讓後世都知道他繼承帝位是遠遠勝過他哥哥楊勇的。因此他上位之後朝著自己理想中的帝國繪出了一幅幅藍圖,各方面在他老爸的基礎上都進行了升級改造甚至是創新。比如他老爸透過考試取士,他就把考試正式形成科舉制;文帝開通廣通渠他就修大運河;文帝把長安修成世界之都他就營建東都洛陽並遷都洛陽;文帝迫使突厥分裂,開疆拓土,他就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又創新的改州為郡,依古式改度量衡。這些都是他帝國偉業藍圖裡的一個個罕世專案,但這也讓他在好大喜功的路上越走越遠,也使他慢慢走向了滅亡。
究其滅亡的原因就是煬帝急於求成,操之過急了。直接的表現就是濫用民力,頻繁發動戰爭,致使民怨沸騰。從煬帝繼位到被叛軍殺死這當中只有十四年的時間。營建東都,歷時十個月,每月徵調民夫二百萬人,大造離宮和行宮,為了開掘長塹拱衛洛陽,調發幾十萬農民;在營建東都的同時,又下令修運河,造龍舟等各種船數萬艘(他遊江都時所乘龍舟高四十五尺,闊五十尺,長二百尺,上有四層樓,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房一百二十間,下層為內侍居處。)自大業元年(604年)至大業六年(610年),開發各段運河,先後調發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諸郡的農民和士兵三百多萬人;大業三年和四年東修長城,兩次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總計十餘年間被徵發擾動的農民不下一千萬人次,由於濫用民力,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
頻繁的發動戰爭更讓他的王朝雪上加霜。大業四年,親征吐谷渾,第二年將其主力消滅殆盡,消除了吐谷渾對隋朝西北部的威脅,這件事讓煬帝充滿對外拓展的信心。大業七年,下詔徵天下兵進攻高句麗。大業八年,隋軍出動一百一十三萬士兵,二百多位民夫,但敗於遼東城。次年再發兵圍攻遼東城。這時,在黎陽倉督運軍糧的楊玄感起兵反隋,煬帝被迫從遼東撤軍。楊玄感敗亡後,煬帝下令追究,殺了三萬餘人,並且籍沒這些人的家人與財產。三分之二的人是被冤殺的。楊廣還流徙六千餘人。楊玄感圍東都洛陽時,曾開倉賑給百姓。煬帝命人將接受米的人都坑殺在都城以南。大業十年,煬帝第三次發兵進攻高句麗,但最終議和。此時農民起義遍及全國,隋王朝已經岌岌可危。
民變頻起,天下大亂,讓心懷不軌的各路人馬爭先恐後的起兵爭奪地盤,而此時的煬帝卻越發荒淫昏亂,繼續挑選民間美女充實後宮,每日酒色取樂。其實他也預感到自己末日即將到來了,銳意盡失的他引鏡自照,對蕭後和臣下說出“好頭頸,誰當斫之!”的預言。終於雄心勃勃的一代帝王,死在了他創造帝國偉業理想的代價之下。
-
3 # 史說新傳
楊廣是在公元604年登基,在位共14年,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政績輝煌,從公元611年以前,也就是隋大業七年,這一階段的楊廣是意氣風發、勃勃作為,可以說是一位英姿颯爽的青年英主,如果後期沒有蛻變的話,說不定離成為他唐太宗那樣的盛世賢主非常近,甚至不遜於唐太宗。
首當其衝的一項政績,是楊廣剛當上皇帝之初,他就制定實施了開鑿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等規模巨大基建的工程。這都是些國家級大工程,雖然有濫用民力、過於奢靡鋪張之嫌,但是歷史意義巨大,對中國南北的溝通,對中原統治的鞏固,對中國經濟重心由關中到中原再到南方的轉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另一項政績是影響中國千年的科舉制度,這可以說給了無數下層人士參政的機會,擴大了封建國家的統治基礎,實際上是有利於他的統治地位的。還有一項政績是開疆拓土,這是楊廣一生的事業,打了一輩子仗,向西開拓了數千裡疆域。
第二個階段陷入戰局。在他主政的後七年,也就是從大業八年開始,楊廣連續三次發兵遠征高句麗,陷入戰爭的泥淖。由於沒有考慮到長期戰爭對社會帶來的破壞力和民眾的承受力,楊廣反而像一個“富二代”一樣,靠著祖上的累的家業,痴迷上了戰爭,從一登基就肆無忌憚地進行無休止的戰爭。讓這個還沒形成深厚底蘊的年輕王朝失去了凝聚力,讓大隋的子民陷入難以想象的貧困與無比沉重的徭役深淵。也最終讓他自己在席捲全國的動亂風暴中無可奈何地龜縮在江都,每天過著紙醉金迷的頹廢生活。公元618年他被身邊的禁軍所殺,死在揚州。
不僅如此,作為亡國之君,楊廣的品行也一直為後人所不齒,既有他弒父登基的宮廷傳聞,也有他調戲父親嬪妃的豔聞,以及後來其下江都,處處奢靡淫慾的性格,讓後人給他貼上了好大喜功,道德淪喪,驕奢淫逸的標籤。
總的來說,楊廣雄心雖大,但能力卻跟不上,想建功立業,英名傳世,但是太過高傲,太自以為了不起,不能謙卑謹慎,準確定位,虛心聽取周圍的建議,最終一意孤行,牆倒眾人推。
-
4 # 小王解史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第二個兒子,為了奪取皇位,楊廣多次在父母面前表孝心,和王妃蕭氏秀恩愛,贏得了隋文帝夫婦極大的好感,在聯合了楊素這樣的朝廷重臣以後,透過陰謀詭計奪得皇位。
隋煬帝即位之初,以大業作為自己的年號,希望自己比肩唐堯,功業比肩漢武。然而,他即位以後很多事情都辦的太急了,結果全搞砸了。他修東都洛陽是為了家裡一個東部地區的政治中心,結果因為工期過急,民夫死亡無數:他修大運河,是為了加強南北溝通,消除南北割據的地理因素,結果也是因為太急了,太急於求成,被坊間傳聞是為了下江南巡遊:他三徵高句麗,是為了確立隋帝國在東亞政治中心中的核心地位,結果濫用民力,導致民怨沸騰:他西巡河西走廊,是為了重新開通絲綢之路,結果被認為是好大喜功的典型。
到最後,跟突厥的關係搞砸了,結果被圍雁門:三徵高句麗,也沒有正真換來高句麗的臣服,激起了楊玄感叛亂:一系列的大工程缺引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一次次的失敗使隋煬帝心灰意冷,他開始想要逃避混亂的中原,遷都江南,這個他曾經擔任揚州總管,這個他曾經發家的地方,這個蕭皇后孃家的地方,這個他可以說吳儂軟語的地方。然而,他的遷都之策缺遭到了當時佔政治主導地位的關隴貴族集團的反對,他們強烈要求回到關中老家去,於是他的親信禁衛軍曉果也反了,最後, 隋煬帝就如一個孤家寡人般被曉果殺死於江都。
說隋煬帝荒淫無恥是不公平的,但是他的一系列政策確實沒有給同時代的人民帶來幸福感,確澤被後世,這也許就是隋煬帝的悲劇所在吧。
-
5 # 老梁說歷史
話說呀這隋煬帝楊廣,在歷史上也是頗有爭議的一個人,當然是多數人都看他不爽,對他有極大的偏見,當然這可以說也是唐代故意臭他的名聲的,很明顯,他們成功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當初的英勇驍將晉王,是如何一步步的變成那個暴君隋煬帝的。
具體的時間介紹我就不說了,百度上也都有,其實當初很早的時候,隋文帝楊堅就已經立太子了,就是這獨孤皇后的大兒子楊勇,因為啥呢,楊堅也怕自己孩子互相殘殺,所以就早早的下手,並且立的是嫡長子,名正言順。當然也沒虧待老二楊廣,13歲時就立為晉王,還有不少的官職,我這就不一一說了。
但這不是重點,要說這楊廣在早期那也確實是有一定真才實學的,開皇八年。起兵伐陳,這就是年僅20歲的楊廣統帥的,雖然其實是手下有一幫人幫他,如高熲,賀若弼,韓擒虎等人。回來之後那又是屢立戰功,平定江南叛亂,同時還表現的作風簡樸,禮賢下士,得到了滿朝文武和皇上皇后的歡心。於是開皇末年,趁著太子楊勇和皇帝矛盾的爆發,憑藉著獨孤皇后和右僕射楊素的支援,奪得了太子之位!
直到後來,有一次楊廣在和楊素商量怎麼處理登基事宜時,楊素的回信被錯送到了楊堅的手裡,這時楊堅已是重病,又聽聞自己妃子宣華夫人被騷擾,終於忍不住了,感覺自己被騙了,於是要廢掉楊廣。可現在,他想廢就能廢嗎?楊廣已成氣候,讓右庶子張衡給他弄死了(一說殺死,一說毒死),從此,隋煬帝即位了。
即位之後,大家也都知道,第一件事:剷除異己。像什麼前太子楊勇啊,他的孩子呀,還有自己不對路的兄弟們啊,還有不少大臣,都被殺了。後來,也就開始了自己的東征西討,要說功績,他也確實也有不少,像大運河,科舉考試等等,關鍵有一點,登帝之後沒人管了,就驕奢淫虐,壓榨百姓,終於,最後繃不住了,天塌了,隋滅了,隋煬帝也死了。
有人說之前他都是裝的,可其實裝不裝我不知道,但他確實是做到了不少事情的,其實關鍵還是權利和慾望,有權利之後,人就容易變壞了呀,可惜可惜!其實想想也是人之常情吧,不是每個人都是聖人明君的。
-
6 # 龍支子
這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話題。
史書上稱,楊廣“美姿儀,少聰慧”,年僅13歲時就封為晉王,官拜柱國、幷州總管,後又授任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等,小小年紀不僅文治武功了得,而且詞賦詩文更是美名遠播,比如流傳至今的“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一詩,就曾影響了之後的數代詩文大家,不說其靠父親之功獲得的地位,單就其文學造詣,就已經遠遠超出了今日之神童稱號。但這樣一個天才少年怎麼就淪落到“暴君”身份了呢?要回答這個話題,我們就得看看他的成長過程和家庭背景,到底是什麼原因毀了一個天才少年。楊廣出身豪門,13歲時父親楊堅當了皇帝,而且這個皇帝老子相當有作為,西方史學家評其為千古一帝,可見其影響力,並非一般的糊塗老子。
母親獨孤伽羅更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古代女性,堪稱女強人,出身顯赫,有深厚的教育背景,並受北方鮮卑族“婦持門戶”的文化影響,作風潑辣,14歲時嫁給了楊堅,夫妻情深,二人曾有海誓山盟“誓無異生子女”之約。北周宣帝時,楊家遭遇宣帝政治打壓,準備以賜死出身楊門的皇后為藉口,株連楊氏一門,獨孤伽羅隻身闖宮,“詣閣陳謝,叩頭流血”,終使宣帝改變決心,拯救楊家於危難;宣帝暴死後,楊堅面臨生死抉擇,遲疑不定,獨孤伽羅又進言道:“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其臨危不亂,敢於決斷的作風已在男人之上,獨孤伽羅的強勢風格由此可見一斑。楊堅稱帝后,夫妻同時臨朝,世稱“二聖”。獨孤伽羅對後宮管理更是一切從儉,對兒子及臣屬與姬妾親密者深為厭惡,即便是做為皇帝的楊堅也絕不允許有任何外心,楊堅有一次趁獨孤伽羅生病之際,臨幸妃子尉遲貞,獨孤氏聽聞後,抱病前往尉遲貞居所,命宮女將其活活打死,其強悍作風在中國古代有史以來的後宮生活中十分罕見。
楊堅對其多有倚重,既寵愛又敬畏,終其一生也只與獨孤伽羅生育有五兒五女。楊堅曾自豪地對臣下說:前代皇帝內寵太多,往往因為嬖愛而廢嫡立幼,我沒有姬妾,五個兒子都是皇后所生,必然會和睦相處,不會像前朝那樣發生爭奪。
楊廣就出身於這樣的一個家庭,既有一個強勢的父親,也有一個比父親更強勢的母親,應當說他的身上具有優質的遺傳基因。
這樣的家庭在今日看來很是正常,但在一千多年前,這樣的家庭就顯得不倫不類,完全與時代脫節,更與自己的門第完全不相適應。男人只允許按照社會的約定俗成配夠一定數額的姬妾,卻不得有實,整天生活在粉脂堆裡,還得裝出視若無睹,即便是聖人,也得有相當的毅力才能剋制;日常生活上儉樸到連必備的衣料和常用的藥品都沒有,過於苛刻,這種苛刻已經超出了正常的家庭生活;皇帝楊堅到兒子晉王府居然能看到琴絃斷裂、佈滿灰塵的場景,是否有點過分誇張了,畢竟是帝王家庭的王府,不是農家小院,最起碼的衛生條件應該能夠達到吧。凡此種種,都說明一個問題,這個家庭所有成員的生活軌跡都在圍繞著母親生性儉樸的生活作風來運轉,只有符合了母親的生活要求,取悅了母親,便可以維持家庭和睦,同時還可以提升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幾乎所有的家庭成員都在裝,裝出母親喜歡的樣子,而太子楊勇恰恰就是個例外,卻也因此招致母親對他的疏遠。“少聰慧”的楊廣,從小耳聞目睹家裡人是如何取悅母親的,也就學會了演戲,不是因為他善於演戲,而是這個家庭需要演戲。“矯情飾貌”就是長期察眼觀色形成的慣性,但這不算什麼問題,可怕的是本人生性並非如此,而是極度渴望擁有奢侈的生活,卻對觸手可及的豪華不得不極力壓抑自己的內心需求,這對一個頗有文學情懷的年輕人來說,是相當危險的,與一般人不同的是,往往具有濃厚文學才情的人,他會放飛自己的文學翅膀展開想象,日復一日,多少會落下心理疾病,甚至人格分裂,楊廣的不幸就此開始。
楊廣最初的“矯情飾貌”可能僅僅是為了取悅母親,得到一兩句“乖孩子”之類的誇獎,嚐到甜頭後進一步發展到功利追求,進而演變為畸形的成功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矯情飾貌”遮掩的不僅僅是兒子的角色,而是政治家的角色了,但他的那兩個強勢的父母親卻渾然不知,還在繼續以自己為藍本塑造這個從小就被相術名家視為“貴不可言”的兒子,直到楊廣35歲的時候成功登上皇位。一旦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大半生積攢下來的偽裝面具終於可以撕開了,不正常狀態下造就的人格分裂症發作了,楊廣開始報復性揮霍。如果僅僅如此,最多也就是個荒淫奢侈的皇帝,還不至於亡國,可偏偏這個具有詩人氣質的楊廣,是一個十分理想化和極強成功慾望的人,當他以詩人的浪漫帶領著浩浩蕩蕩的豪華隊伍,往來穿梭於自己版圖上的東西南北,打造他心目中的王國時,根本就不曾想到會給自己的子民造成巨大的經濟壓力,因為他真實生活中的儉樸是裝出來的,從來就不是真的需要儉樸,更不存在經濟問題,他的生活中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體驗,但民眾的儉樸是真實的,而且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隨之而來的是一波接一波的造反,終於實實在在地打垮了這個一心想有所作為的皇帝,楊廣的悲劇已經無法避免了。
可見沒有真實的生活體驗,卻只靠舞臺上積累的經驗來治理一個國家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他的失敗有很多原因,但近乎變態的家庭教育要佔有很大的成份,很值得今人深思!
-
7 # 天行者
隋煬帝在史書上名聲不太好,主要集中在弒父辱母,好大喜功,荒淫無度上,但真實情況我們無從瞭解,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作為一個皇帝已經被老百姓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隋煬帝人長的很帥,而且很有能力,他年少時就被封為晉王,後來跟隨大軍平定了陳,可以說其還是有功績的。但由於不是長子,在立嫡立長的時代中,如果不出意外,他將是一個勞苦功高的親王,僅此而已。但由於太子楊勇的種種過錯,導致太子之位被廢,而後立楊廣,這就是隋煬帝。演義小說中對這段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演繹。在演義中太子的被廢純粹是楊廣使壞造成的,但我們要明白,楊堅作為一個開國皇帝,必定有其過人的識人能力,不會因為楊廣的一些私下小動作就把太子給廢掉,這是傷及國本的。楊廣即位後,野史中對其作為也是有著非常精彩的演義,天天不幹正事,就知道荒淫無度,尋歡作樂,完全不顧人民死活。但我認為,楊廣作為一個皇帝,肯定是想有一番作為的,他徵集民夫修建大運河,使南方與北方有了更為緊密的練習,而且將南方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到北方。他幾次征伐高麗,有人認為是好大喜功,但對於想有一番作為的皇帝來說,即能解除邊患,又能開疆拓土,何樂不為。但在這過程中,楊廣忽略了民力所能承受的範圍,導致民怨沸騰,這才導致了十八反王反隋,而後天下大亂的結局。唐朝建立後,李世民為了樹立反面典型凝聚內力,為楊廣取諡號為隋煬帝,將他醜化為了古往今來第一惡皇帝。其實在我看來,隋煬帝與唐太宗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想有一番大作為,成為流芳百世的帝王,只不過在對待老百姓這一方面,唐太宗比隋煬帝做的更好。歷史有時候很喜歡開玩笑。
回覆列表
回顧隋煬帝楊廣的一生,其登基為帝前後的表現簡直派若兩人,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其前因後果,有跡可循的,楊廣的性格變化同樣如此。
仁孝廉潔不過是爭儲的需要我們知道,楊廣是獨孤皇后的次子,按照立嫡立長的傳統,楊廣原本是沒有資格繼承大統的,那麼想要當皇帝,他就必須獲得楊堅和獨孤皇后的喜愛。因此,楊廣便開始了他前半生的偽裝生涯,按照楊堅和獨孤皇后的喜歡的樣子偽裝自己。
獨孤皇后不喜歡男人花心,楊廣便將自己的寵妾全部藏起來,裝扮成一個潔身自好的好男人;楊堅喜好借鑑,楊廣便將自己家的娛樂設施全部閒置,偽裝成節儉樸素的樣子;楊堅希望兒子有所作為,楊廣便禮賢下士,與大儒、朝臣們打成一片。
楊廣不愧是個好演員,完全騙過了楊堅和獨孤皇后,獲得了皇帝和皇后的喜愛,最終打敗他的兄長被立為太子。然而或許是由於計劃已經成功,又或者是由於楊堅病重,楊廣最後還是暴露了。可是就在楊堅準備改立太子的時候,楊堅卻離奇的在楊廣的看護下駕崩了。
極度壓抑之後的爆發楊堅死後,楊廣繼位為帝。終於坐上了夢寐以求的皇位,楊廣終於撕下了偽善的面具,在長時間壓抑之下他終於爆發了。
為了維護統治,他殺死了兄長楊雄和侄子;為了享受,他大肆建造宮殿和行宮;喜好巡遊,便耗費鉅額財富進行巡遊……
不可否認,楊廣的確很有才能,比如他改革官制,比如他創辦科舉,但這並不能掩蓋他所犯下的罪行。
最終,正是在他的殘暴統治下,鬧得天下大亂,楊廣被部下殺死在江都,不久隋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