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連海爾、富士康等公司也加入,各路大神認為真實的智慧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子
4
回覆列表
  • 1 # 聽老師給你講兩句

    首先,智慧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透過較為智慧的方式重新定義教育,如果把教學場景中的角色,定義為學生、老師、家長,那麼智慧教育,就是透過科技的手段,讓這三者身處教學場景中的角色,都能夠更加高效、便捷、智慧的完成各自的使命。

    現在的智慧教育並不是一紙空白,在全國諸多省份,已經有學校引進了智慧教育的理念形成了智慧課堂,舉個簡單的例子,網上輕鬆可查的利川思源實驗學校,作為一所大山中的學校,率先引進智慧教育理念,透過終端和平臺的共同使用,讓學校的成績實現突破,這本身就已經完成了智慧教育的雛形,甚至可以說在智慧教育的路上走了70%。

    其次,我們來把智慧教育分為幾個階段。

    1.工具升級,學生不再是簡單的使用書本、練習冊來進行學習。

    這個階段是最好理解,也是最實用的階段,很多人詬病科技發展迅速,學生的學習卻一成不變,但當真正的工具升級來臨,他們又像當年對智慧機生出恐懼的小靈通使用者一樣,一邊想嘗試,一邊又嫌貴。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哪怕是步步高做到了這樣的體量,它也一樣要承認,它的學習機是不智慧的,是非智慧教育時代的產品的,是不符合智慧教育理念的,相反,作為對手產品的科大訊飛學習機和OK學習機,卻已經開啟了智慧之路。這兩者就有些類似智慧手機初期的蘋果和三星,科大訊飛瘋狂宣傳,鋪天蓋地的軟文,而OK則是直接扎到學校堆裡,據可查資料顯示,科大訊飛目前幾乎沒有在公立學校的正向成功案例,僅有的幾次進駐,也不是以常態化使用的形式存在的,而OK已經進駐了全國千餘所公立院校,並且有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和資料。

    簡單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把步步高與OK、科大訊飛區分開來。

    步步高作為一個多年的老牌子,長久積攢下的品牌影響力和實力是不容小覷的,但它現在就有點類似於諾基亞,始終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研究,學習機的功能也始終停留在,把課本上的東西搬到機器裡,僅此而已。

    你要說它完全做不到輔助孩子學習吧,那是誹謗,畢竟操作會簡單一些,但你該做多少題,還得做多少題,該錯還是錯,該對還是對,那句所謂的“哪裡不會點哪裡”為什麼那麼成功,是因為它並沒有給你保證,點完你就能會,我是讓你點了啊,但我沒保證點完你能會,所以你品,你細品,這句廣告詞是有多萬金油。

    那OK和科大訊飛呢?科大訊飛幾乎是沿著OK的功能一路抄下來,但還沒抄明白,當然不需要詬病這種行為,畢竟某訊抄了那麼多年,人家也成為三巨頭之一了,但是人家抄的明白,科大訊飛火候還差了點,直接用OK來說吧,標榜的“只做該做的題”確實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雙屏操作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學習機透過學生的學習資料分析定位知識薄弱點,相當於透過大資料定位,在功能上還是很超前的,但上升空間還是有,畢竟如果無效,也不可能那麼多公立學校常態化應用。

    所以,第一階段,工具升級,是現在智慧教育已經存在且應用的,儘管還沒有普及,但這就是早晚的事,具體參考塞班向安卓時代的更迭,以及大背頭電視向液晶電視的更迭,都是需要週期的。

    接下來我們說第二個階段。

    2.智慧教育理念階段。

    可能你會詫異,工具升級了不代表理念升級嗎?

    誒嘿,還真是。

    什麼是理念升級?非常著名的紅旗法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英國作為那個年代絕對意義上的強國,對汽車的研發本身是領先的,但它在擁有了這個新時代交通工具的時候,卻釋出了紅旗法案,讓汽車開的比人跑還慢,就是典型的,工具升級了,理念沒升級。最終結果所有人都知道了,德國後來居上,成為汽車業大國,而英國的汽車,到現在也還不溫不火。

    智慧教育也是一樣的,工具,也就是學習機升級了,但孩子、家長、老師的觀念也要升級,不然你拿這個工具,可能也還是在走老路,我們總說書山題海,學習機不是不能做到這一點,那你如果用新工具還是這麼瘋狂做題,它存在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你還不如買兩本練習冊,花大價錢買什麼學習機呢?

    這種理念升級是很難的,為什麼?

    人是最難管控,也是最難引導的。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在思想上的差異化和個性化,就導致了他們不會輕易的受到理念引導,換句話說,在21世紀,每個員工都夢想著當老闆,人類的思想已經複雜到了一個近乎極限的狀態。

    你說工具升級,有的人就會認為你這是譁眾取寵,你說時代更迭,有的人就認為學習只應該埋身書山題海,這是非常好理解的,人的固有性和惰性,會催使著一部分人拘泥於現狀當中,不想接受一丁點改變。

    那這時候怎麼推動?

    兩點,一是ZC,官方推動的效果一定大於民間,這兩年教育現代化2035讓智慧教育這個理念成為了風潮,變相的開啟了推動之路,二是什麼?二就是從眾心理,任何人都有從眾心理,這個從眾心理會讓沒有理念升級的家長,潛移默化的去隨著已經改變的家長而改變。

    最早你看見iphone 1代 ,你可能不以為意,2代呢?3GS呢?4S呢?用的人越來越多了吧?到現在遍地是蘋果,這都是從眾心理在作祟。這種心理並不是一種貶義心理,因為用好了,它就是能推著時代往前走。

    所以,第二階段的理想化,就是教育場景中的三個角色,都開始接受智慧教育理念,都能透過升級後的理念去使用升級後的工具,當以後的孩子,他們用AI學習機就好像拿起筆一樣自然的時候,那說明第二階段就已經完成了。

    課堂上,老師用終端教學,學生用終端學習、交流,雲端承載資料,平臺中轉,終端進行大資料分析,幫助學生定位,這一系列的場景,都是第二階段完成後的理想狀態,目前OK大體上在部分學校已經完成了第二階段的部署,只不過這個品牌只在行業內被公認老大,它的宣傳實在是少之又少,以致於公眾並不太瞭解這個牌子。

    有人看完第二階段估計會說

    什麼是第三階段?第二階段不是已經很完善了嗎?

    還真不是,任何一個時代的完善,都不僅僅是一個固有場景的完善能夠達到的。

    3.全場景升級,智慧教育走進千家萬戶,實現全國乃至世界流轉。

    這個第三階段,其實不太好理解。

    從大面上來講,第三階段是要實現範圍內的資源流轉。

    就比如說,你是A,我是B,它是C,你我它代表三個區域內的學校,你需要的適合的資源是E,我是F,他是G,那EFG其實本身我們是沒有的,但是在一個區域內的庫裡,它是有的,那在第三階段,這些學校需要的,定向的,資源、內容,可以順利且精準的流轉,這就是第三階段的一個縮影,這個縮影所對映的應該是世界範圍內的資源流轉,當然,可能我們最先希望達到的,是全國或者全省就可以了。

    現在在偏遠地區,其實教育的基本資源不缺,練習冊他們也不少,孩子整天也得刷題,但是老師呢?好老師就那麼多,你怎麼給這裡的學生也用一用呢?或者說,這裡的老師不擅長講力學,你怎麼調來一個擅長講力學的老師來講課?很明顯不現實,老師未必願意去,去了也未必來得及,這裡一定要區分網校和智慧教育,網校只是說你學生一起去網上上別人的課,他是沒有互動的,更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而在智慧教育當中,學生是可以像正常上課一樣,老師可能在浙江,學生在山東,哪怕是偏遠地區,學生一樣能夠享受優質的、適合的教育內容和資源。

    在今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老俞就為OK站臺釋出了智慧教育城市方案,已經向這個方向開始邁進了,這大概也是目前新東方領先好未來的最大的一步棋。今年好未來在全面趕超新東方的時候,在智慧教育、AI+教育上卻落後了這麼多,只會空談概念,沒有實際有成績、資料的產品,將來孰勝孰負還真未可知。

    以上,就是我對智慧教育的理解和場景認知。

    將來未必會完全一樣,但個人認為,大體思路跑不出這個範疇。

  • 2 # 太和w紅黃藍親子園

    我們的教育永遠都在進步,但目前相對西方國家,依然比較落後。

    今天的孩子們接受到的教育的深度和多元化水平是100年前的人們根本無法想象的,然而,全世界都在實踐的主流教育模式在過去100年間卻基本沒有變化:學生早上來到學校,和其他幾十個學生一起坐在教室裡,面對著老師,聽他滔滔不絕地講解45分鐘,休息10分鐘後換一個老師,換一個話題,接著來。這樣每天6到8個小時,所有的孩子讀著同樣的課本,解答同樣的習題,背誦同樣的詩文。成年人的希望是美好的:孩子們接受了這樣系統的12年基礎教育之後,就能長大成人,進入社會,找到自己的角色。

    18世紀歐洲的小學課堂

    21世紀歐洲的小學課堂

    這樣的教育模式既然存在了這麼久,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這樣長大,不斷推動著社會的飛速進步。但是在這個系統裡的每個人似乎都不怎麼快樂。

    先說老師吧。這個職業真的是無比辛苦,備課、講課、批改作業、解答學生的疑問、和有困難的學生交流、和家長溝通……一個老師通常要帶幾十甚至幾百個學生,照顧到每個人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要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幫助他們。

    學生呢?每天被嚴格的時間表約束,幾乎沒有自己可以隨意安排的時間。不管喜不喜歡每個科目,都得按照老師的節奏和方式學習。回到家裡還得做千篇一律的習題,不管這些習題對自己到底有沒有幫助。更悲哀的是,各種考試連綿不絕,孩子似乎每天都活在焦慮和陰影中,因為每次考試的成績似乎都會成為一個貼在腦門上的標籤。

    做家長的是不是相對輕鬆一些呢?這個取決於家長自己。你可以把孩子交給學校就不管了,也可以每天陪孩子做作業,每週給老師打電話詢問情況,週末陪孩子去各種補習班。中國的家長大多數屬於後者,辛苦程度不言而喻。

    為什麼大家都不快樂?因為我們的教育模式是靜止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然而他們接受的教育卻是一模一樣的。這種模式看起來似乎很公平,然而卻是在泯滅人類一些寶貴的天性。

    這種模式迫切需要革新。好訊息是,巨大的改變正在悄悄發生。網際網路、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已經為新一輪的教育變革打下了基礎,教育正在全球範圍內重新被定義。 我們不妨把這種新的教育模式稱作“智慧教育”。

    為什麼叫智慧教育?因為這種新的教育模式不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個性化的;不再是單一呆板的課堂教學,而是體驗式的學習。這種教育模式用機器的力量使人類的智慧更自然更有效地發展和發揮出來。智慧教育具體有什麼特點和趨勢呢?下面就來具體聊一聊。為什麼叫智慧教育?因為這種新的教育模式不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個性化的;不再是單一呆板的課堂教學,而是體驗式的學習。這種教育模式用機器的力量使人類的智慧更自然更有效地發展和發揮出來。智慧教育具體有什麼特點和趨勢呢?下面就來具體聊一聊。

    一、個性化學習

    雖然我們的大腦結構都是相同的,但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卻截然不同。比如說,一些人喜歡用邏輯思考和分析問題,另一些人則更習慣用感知來了解事物。很多科學研究發現,學生如果用自己天性喜歡的方式學習,則學得更快,知識在大腦裡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此外,學生只有在認為所學的知識或技能對自己很重要的時候,才會將學到的東西存進大腦的長期記憶中。所以,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效果要比不感興趣的好得多。

    所以,教育研究界有一個共識,就是老師在教孩子知識之前,首先要激發學生的靈感和興趣,英文是“Inspire”。最高境界的教育,不是把知識或者技能灌輸給學生,而是發掘學生自身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並在此基礎上創新。這就意味著,每個學生所學的科目和主題是完全個性化的,是學生自己主動選擇的。

    但是要做到教學科目和方法的完全個性化,在傳統的學校課堂裡是不可能的。一個班四五十名學生,怎麼可能照顧到每個人的興趣和偏好呢?如果這個任務完全交給老師來做,那一個老師肯定沒法照顧到幾十上百個學生,這就意味著,老師和學生的比例需要大幅提高,而這樣做的人力成本就太高了,也許只有一些收取天價學費的貴族學校才有可能做到。

    可不可以讓機器來分擔這個工作呢?答案是肯定的。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已經讓所謂的“自適應學習”成為可能。首先,電腦透過收集學生的學習行為資料,產生關於學生學習習慣和偏好的大量資料,然後,演算法透過對資料進行系統地分析,自動調整學生下一步學習的內容,推薦適合學生的習題,甚至改變教授知識的方法。這個過程不斷地進行,資料越多,機器對學生的習慣和偏好掌握得越透徹,推薦的內容和方法也就越精確地匹配學生,學習效率自然不斷提高。

    二、精細化學習

    很多人上學的時候都有這種經歷:一開始學得很輕鬆,但隨著年級的升高,一些科目學得越來越糊塗,後來只能靠死記硬背和大量習題應付考試,考完之後立馬還給老師,最後似乎什麼也沒學到。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我們學習的過程太粗糙,一個概念還沒有理解透徹,就匆忙開始學下一個。很多知識,尤其是理科知識都是互相關聯的,前一個概念沒有完全理解,下一個就會有些糊塗,再下一個就完全摸不著頭腦了。這時候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不是學這個的料”,開始厭惡這個學科,甚至對自己失去信心。其實大多數時候,這種情況和個人本身的智力和能力沒有太大關係,只是因為知識鏈條中的一個環節沒有掌握好,於是整個鏈條就斷了。

    真正有效的學習應該是精細化的,就像幾百年前歐洲手工匠人的學徒制:一門手藝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練習到爐火純青,才能開始下一步。一個學徒,沒有十年以上的修煉,做出的東西是不可能像師傅做的一樣賣個好價錢。如今這個時代,已經很難找到這樣精細的學習了。知識爆炸、資訊充斥,我們的時間也都“碎片化”了,每個人都沒有耐心進行深耕式的學習,很多東西僅僅學到一點皮毛就匆忙進入了下一步。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需要精細學習,但是,在培養孩子學習方法和習慣的K12教育中,精細化學習是絕對不可忽略的。我們要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習慣和縝密的邏輯,就需要他們至少對一門學科能夠有全面深刻的理解。這對教學的要求無疑非常高。在一個四五十人的班級裡,老師只能按照大家的平均進度教課,但班裡面可能沒有一個人的學習進度是和老師的教學進度完全吻合,這樣的教學肯定無法使學生達到精細化學習。

    人工智慧則可以改變這個現狀。學生的學習進度不是由老師來決定,而是由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學生學習的機器來進行實時除錯。人工智慧演算法根據學生練習的表現推測學生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然後用加強練習、複習概念、舉更多例子等方法來彌補學習中的缺陷,直到整個知識體系鏈條掌握完整為止。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一方面防止學生在掌握必要知識之前就跳到下一步,另一方面也節省了做無用練習的時間,使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

    三、沉浸式學習

    很多人都聽說過“learning by doing”這種說法。有研究證明,大多數知識和技能在實際場景中透過體驗和實踐來學習,比坐在教室裡學習理論效果好得多。當然,這並不是什麼新發現,很多學校和教育機構也都把實踐和體驗作為課程的一部分。然而,在學校裡真正能夠實踐的東西並不多,無外乎一些科學實驗和手工製作。後來很多老師在教學中引入了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體驗效果,但這還是遠遠不夠。

    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成熟給了課堂更多的想象空間。教學不再侷限於課本、黑板和PPT,而是整個虛擬現實世界。透過簡單易用的裝置和軟體,可以設計教學的浸入式場景,讓學生在課堂裡戴上 VR/AR 眼鏡就可以如同在真實場景中一樣體驗。比如在學古羅馬歷史的時候,就可以身臨其境地在VR中體驗幾千年前古羅馬的建築、羅馬城市的盛況、貴族的生活場景、神殿的建造過程,甚至可以坐在鬥獸場的觀眾席中體驗一把。再比如學習人類新陳代謝的時候,可以“化身”為一個存在於食物中的微生物,在人體中暢遊一次,體驗人體消化和吸收的過程。這在現實中是無法做到的,但是有了VR的幫助,課堂上就沒有不能體驗的知識了。

    這種以體驗為主的學習方式也叫“沉浸式”學習。知識不再是單調的書本上的文字和多項選擇題,而是實實在在的場景。學習者幾乎得動用所有的感官,透過自己的觀察和體會來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並不受到老師的語言和PPT的限制,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式接受知識。還有比這樣的方法更吸引人、更有效的嗎?

    這三種學習趨勢,背後的驅動力都是相同的:科技的發展和強大的資料支援。個性化和精細化課程和工具的設計者需要採集和分析大量學生學習行為資料,用機器學習讓工具透過資料掌握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從而為學生量身定做最適合的課程和方法。沉浸式學習更需要設計者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場景化,再用強大的計算機軟硬體系統將這些場景用最好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反過來,這兩個驅動力的進步也會被三種學習模式的應用所推動。如何讓機器自己學習?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大量高質量的資料,然後還要有很多人來用,才能讓機器越用越聰明,正如我們的大腦,越用越靈活,不用就逐漸生鏽退化了。如果很多學生和老師都使用自適應學習的工具,並透過VR/AR來實踐沉浸式學習,這個過程中大量的資料被收集,大量的學習資訊被反饋,技術的快速進步自然就有了基礎。

    無論在歐美還是中國,已經有一大批學者和創業者致力於運用技術將這三種學習引入課堂和家庭教育中。一些成果已經初露苗頭,相信在未來的五到十年,教育將迎來一輪新的變革——用智慧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的下一代在學習中真正獲得智慧。人工智慧的目的不是要打敗人類的智慧,而是要幫助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這也許就是智慧教育的真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鄧世昌真的撞沉了日本軍艦,有沒有可能扭轉黃海海戰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