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荒野歷史

    如果鄧世昌真的撞沉吉野號,可以肯定地回答:日本必敗無疑!

    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敵我這兩艘軍艦說起,鄧世昌駕駛的是北洋第二梯隊撞擊型戰列艦致遠號,顧名思義撞擊型戰列艦就是船頭裝甲防護極高!迎面衝向敵艦在船頭經受炮火攻擊後仍能衝破敵艦。但這個坑人的設計只適用80年代初期。

    而之後的新起之秀吉野號,則是換裝了火力迅猛的小口徑速射炮,裝甲防護雖然不高,但火力遠超大清同期的所有旗艦,航速方面更是難以企及,所以致遠艦的沉沒也是在情理之中!

    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的兩艘主力旗艦:鎮遠、定遠號雖然屬於一等鐵甲艦,但比起90年代的吉野號也是枯梁老朽,更別說致遠艦了,在戰爭中致遠艦已經身中數發炮彈動力系統受損,船上也早已經彈盡糧絕。

    此時的致遠艦已經失去了戰鬥力,所以鄧世昌才無奈衝向吉野號,如果我說如果,真的成功了!吉野號真的被致遠艦撞沉,日本聯合艦隊將失去唯一的一艘戰列旗艦!因為當時的聯合艦隊已經是日本舉國籌集的國家艦隊,它代表了整個日本海軍的實力。吉野號沉沒也就等同於日軍落敗。

    再看大清,採取觀望態度的三大水師局,手中也有不容小覷的作戰艦隊,當看到日軍旗艦被撞沉後,為了分奪戰爭成果肯定都會一擁而上,剩餘的日軍戰艦不過甕中之鱉。海上優勢一棋定破,再配和數量龐大的陸軍,甲午之戰怎麼會敗?

  • 2 # 強武堂

    不要再透過影視作品來理解甲午戰爭了,特別是1955年的電影《甲午風雲》,基本從頭到尾都和現代經過考證的史實不符。現代學者對黃海海戰的考證發現,儘管鄧世昌在海戰末期確實有突然向前加速衝鋒的行為,但絕對不是為了去撞沉日本軍艦,而且其衝鋒方向的延長線上也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吉野”艦。

    史學界主流觀點認為,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在海戰末期突然向前衝鋒的原因是為了重整隊形,其奧秘就在於下面這幅珍貴的照片上。圖中,“致遠”的艦體已經嚴重傾瀉,但煙囪口冒出的濃煙的軌跡暴露了它此時正以極高的速度前進。值得注意的是,該艦的後桅杆升起了一面巨大的黃龍旗,這面旗的含義是代替旗艦進行指揮。我們知道,北洋艦隊在甲午海戰旗艦採用的夾縫雁行陣,仿照的是利薩海戰奧地利海軍的亂戰戰術。亂戰戰術成功的前提條件是我方艦隊突入敵方艦隊內部,再依靠巨炮殺傷對手。在海戰後期,鄧世昌意識到了己方在陣型變化上的問題,因此儘管艦體已經嚴重損壞,仍然義無反顧地升起龍旗,以期帶頭衝鋒。

    那麼,我們不妨修改題主的問題,即假如鄧世昌的戰術奏效了黃海海戰的結局會有所改觀嗎?以我們今天的上帝視角來說,很難。因為致遠艦開始衝鋒時北洋艦隊精銳基本已經損失殆盡,除了定遠、鎮遠還在苦苦支撐外,其餘的巡洋艦基本喪失了戰鬥力。就算在“致遠”的帶領下,北洋艦隊擊沉了一到兩艘日本弱艦,對挽回海戰局勢也於事無補,更不用說扭轉甲午戰爭的態勢了。

  • 3 # 季我努學社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看了一下其他答主的答案。分歧非常嚴重,有答主認為致遠撞沉了吉野,日本必敗無疑。有答主認為,無關大局,清朝還是會迎接戰敗的苦果。

    鄧世昌

    細節性的分析,我就不多講了。從黃海海戰的結果來看,的確日本方面也沒有和北洋水師死磕,佔了大便宜也就跑了。歷史是不容假設的,但是既然朋友提出這麼一個問題,我也就假設一下歷史。如果吉野被撞沉了,黃海海戰會不會輸?如果吉野真的被撞沉了,黃海海戰對於清朝而言,依舊是輸的,至少沒有贏。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鄧世昌升起龍旗,代替旗艦,向吉野發起衝鋒的時候,北洋水師的其他軍艦相對於日本聯合艦隊已經處於絕對的劣勢。中國產的那幾條小艦就不必說了。就是採購的幾艘國外鐵甲艦也沒有辦法和日軍的優勢火力抗衡。一個沒有帶足彈藥的艦隊,一個主要裝備穿甲彈而不是高爆彈藥的艦隊,怎麼可能與裝備速射炮、蓄謀已久、準備充分,並且還具有速度優勢的艦隊抗衡?如果不是北洋水師浴血奮戰,重創聯合艦隊,最終聯合艦隊選擇主動退卻。很可能最後的結果是在黃海海面全軍覆沒。

    李鴻章

    中國讀者至今仍然對黃海海戰耿耿於懷,但是這場戰役不是簡簡單單地靠一個假設就可以扭轉戰局的。清政府對於北洋水師投入不足,李鴻章為了迎合慈禧,配合慈禧挪用海軍軍費。北洋水師成軍後,在亞洲稱雄一時,但是等到甲午戰爭的時候,已經大幅度落後於日本海軍。這是軍艦在代次上的落後。快速的裝備速射炮的軍艦,絕不是靠一兩艘重灌甲的巡洋艦就可以抵抗的。

    作為華人,我深深為甲午海戰的失敗而痛心。甲午海戰之後,李鴻章下令,北洋水師全部停在母港,拱手將制海權讓給日本,更是失誤。甲午海戰就是李鴻章一人敵一國,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從來就沒有北上援助,感覺與他們無關一樣。

    慈禧太后

    甲午戰爭決定性的還是日軍從北韓打到東北,然後,陸海軍合作拿下旅順軍港,登陸山東。這場戰爭,本身就不是一場海戰可以決定的。主要還是由陸戰決定的,而在陸地上戰敗,才是最致命的。北方軍隊精華,幾乎損失殆盡。清朝根本打不下去。

    沒有裝備,打什麼仗。鄧世昌將軍永垂不朽!

  • 4 # 雪原清塵

    1894年9月17日,甲午戰爭是中日海上軍事力量的第一次對決,可惜地是失敗了,只留下軍艦官兵的愛國主義精神永載史冊。

    至於鄧世昌真的撞沉了日本軍艦,有沒有可能扭轉其失敗,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戰鬥進行到這個時侯,北洋水師已大勢所趨,撞沉日艦已經成了最後的選擇。但由於速度遠遠落後日航速度且武器彈藥也落後,加之遭日艦魚雷襲擊被擊沉。

    失敗固然是緣於大清沒落,還有一些原因值得警。李鴻章在1865年創辦了“江南造船廠”技術還算先進。清政府先後於1881和1882年向德國克虜伯公司訂造了二艘“薩克森”級裝甲戰軍艦槍炮包括在世界上尚屬先進。但十幾年來一直未發展,及至1894年9月17日中國和日本發生在黃海大東溝海域發生的正面海戰,已大大落後於日本軍艦,這是其一。其二,所造艦炮及炮彈十幾年也未發展。不僅如此炮彈質量很差,很多啞彈。這也是失敗的一個細節上的客觀。所以如果炮彈質量得到保障,從戰術角度來講本應存在著獲勝的可能。

    1894年9月17日上午當中國艦隊和日本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遭遇,開戰之初時對我方是有利的。“我”方旗艦是定遠號,指揮官丁汝昌決定用雁行陣衝擊日軍艦隊,並且按照“擒賊先擒王”的戰術先行開炮打擊日聯合艦隊的旗艦松島號及第一遊擊隊旗艦吉野號,沒等日艦反應過來,“我”方萬炮齊鳴擊中日艦,一下子打亂了日艦隊的陣列。日旗艦松島號見勢不妙,快速逃跑遠離了戰區。

    但不幸的是,發射出的炮彈其中很多啞彈,最令人失望的是打中日旗艦要害部位的炮彈都沒有爆炸,致使日艦有了喘息機會,日艦三分鐘後得以還擊佔了上風,北洋水師艦隊開始走下坡路處於下風。海戰到下午5點多結束,北洋艦隊損失慘重。期間,鄧世昌彈盡且船體被重創傾斜,全體官兵誓與艦共存亡,開足馬力撞向日旗艦吉野號,衝擊中不幸遭魚雷擊沉。

    縱觀開戰的過程,應該說從戰術講,如果炮彈質量得以保證,一開戰,擊沉日旗艦松島號、吉野號,北洋水師百分百大獲全勝,歷史就會改寫。然而,這只是假如了,這種假如是不可能實現的。就像假如鄧世昌撞沉日旗艦一樣,假如炮彈質量可靠的話,就沒有鄧世昌撞沉日旗艦吉野號的假如了。歷史就是歷史,只能引以為戒了。

    清朝處於風雨飄搖的腐敗沒落時代,當時李鴻章的江南造船廠也不能獨善其身,養了很多達官貴人及其親屬吃“閒飯”,造船造炮造炮彈造彈藥成了官宦撈取個人利益的地方,腐敗盛行,嚴重影響了拔術創新發展,一直停留在過去的水平,產品質量不過關且夜郎自大,短短十幾年,被日本反超,歷史註定了甲午海戰的慘敗,教訓深刻。

    由此得出,清朝的腐敗沒落才是北洋水師在甲午海戰中遭受慘敗的根本原因。

  • 5 # 雙魚大叔Eric

    不能,因為黃海海戰不是一艘軍艦的差距,而是清朝和日本在海軍這個點上體現的全方位的國力和戰略的差距,鄧將軍如果能撞沉日艦,也只這個悲壯的英雄無力迴天的結局,多了一點安慰

  • 6 # 海鏡清

    我們先來看一下,哪艘日本軍艦可能被鄧世昌撞沉,才能知道是否可能扭轉敗局。

    中日艦隊距離:3000米

    致遠航速:根據李鴻章戰前報告,為15-16節,跑完這3000米約需要6分半鐘。

    吉野航速遠超致遠,被撞沉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考慮到日本軍艦會躲避,所以航速超過致遠以及與致遠差不多的日本軍艦,全都不可能被致遠撞沉。由此可以排除第一遊擊隊的4艘巡洋艦吉野(22.5節)、浪速(15節)、高千穗(15節)、秋津洲(18節)。

    航速低於致遠的日本軍艦中,比睿、赤城、西京丸已經受重創,脫離戰場,也可以排除。

    那麼就只剩下本隊的5艘軍艦,其戰前測試航速,都在10-11節左右。

    大多數日本軍艦側舷速射炮火非常猛烈,致遠還來不及衝近就會被擊沉,歷史上就是如此

    考慮到致遠當時已經受了傷,進水較多,經不起太密集火力打擊,所以側舷炮火較強的日本軍艦也不是好的撞擊物件。因此,本隊的前面4艘軍艦松島、橋立、嚴島、千代田(各有5門側舷120毫米速射炮,6分鐘可以發射300發以上的炮彈)都可以排除。

    最後只剩下了扶桑號鐵甲艦。該艦側舷雖然有2門240毫米炮和3門170毫米炮,但一來是舊式船腰炮房,240毫米炮主要是向首尾射擊,側面射角非常小。二來都是射擊緩慢的舊式炮,幾分鐘才能射擊1發,所以被致遠撞沉的可能性非常大。

    只有扶桑號有可能被撞沉

    那麼,撞沉扶桑號以後呢?

    首先,致遠號必然會沉沒,本來已經受了重傷,加上扶桑體量大,又有裝甲,同歸於盡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其次,濟遠號必然會逃跑。歷史上就是致遠號戰沉,壓垮了方伯謙心裡最後一根稻草。那麼揚威依然會被濟遠撞沉。

    再次,松島號仍然會在致遠沉沒後不久被鎮遠重創。伊東中將依然會被嚇破膽,而且會因為扶桑被撞沉,驚嚇程度更甚。

    扶桑沉沒後,松島再遭重創,士氣此消彼長,北洋海軍有可能不會崩潰,而是咬牙堅持

    所以,最好的變化是,北洋海軍其他軍艦有可能會因為致遠的成功撞擊,鼓起餘勇,繼續戰鬥,而不是四散而逃 經遠有可能不會被第一遊擊隊圍攻而沉。日本艦隊有可能比歷史上撤得更早,這樣北洋海軍只會損失致遠,超勇,揚威三艘軍艦。但依然損失超過日本海軍。

    最糟的結果呢,歷史上的結果已經是最糟的了。

  • 7 # 外網影片大魔王

    很遺憾,並不能

    先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況

    當時,北韓戰事緊張,北洋水師奉命運送陸軍前往增援。

    北洋水師主力艦共12艘,由海軍提督丁汝昌,海軍總查,副提督漢納根率領,由威海出發,赴鴨綠江口的大東溝,護送陸軍登陸。護送任務完成返航時與日軍艦隊遭遇,戰爭開始。

    在不到一個小時的炮戰中,定遠號的主桅中彈,訊號索具被炮火所毀,在飛橋上督戰的丁汝昌身負重傷,同在飛橋上指揮的漢納根也受了輕傷。

    訊號索具被毀,定遠號已經無法發出任何訊號進行指揮了,從那時起,北洋水師各艦除了跟隨定遠號進退之外,已經失去了指揮,各軍艦開始了各自為戰。實際上,戰局勝負已定。

    在日艦圍攻下,“致遠”多處受傷全艦燃起大火,船身傾斜。鄧世昌鼓勵全艦官兵說:“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決意與敵同歸於盡。可惜的是,鄧世昌的犧牲也沒有改變清軍的四處逃散,更沒有喚醒滿清政府驅除倭寇的意志。

    那麼黃海海戰敗在何處?

    1、備戰與指揮

    先前已經說了,北洋艦隊彷彿完全沒有戰鬥準備,甚至連“如果旗艦失去指揮能力,誰來代替旗艦指揮”這個最基本的預案都沒有制訂,就匆忙的投入到了戰鬥中了。以至於在定遠號訊號索被毀後,整個艦隊變成無頭蒼蠅。

    2、裝備差距

    有人可能說了,當時北洋艦隊不是號稱是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艦隊嗎?沒錯,剛成立之初確實可以雄踞東亞,但日本蓄舉國之力,短短數年便迎頭趕上,甚至遠遠超過。

    3、滿清上下皆無戰鬥意志

    奮力一戰雖有戰勝可能,但最終能從日本那個彈丸之地拿到什麼東西,而一旦輸了,這些貴族地位可就不保。倒不如求和,2億輛白銀反正都出在百姓身上。國不知其民,民不知有其國。

    很多人對甲午戰爭尤其是黃海海戰都無法釋懷,為什麼?有句話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也總有人說,現在的中國也會***。這種聲音從十幾二十年前就有了,一直到前幾年漸漸變弱了。

    我們可以看到,從軍力上,目前以及可以預知的和平的這一段事件中,日本已經被超越並會被遙遙甩在身後,並且中國有一個非常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這一點更是日本比不來的。

    從意志上,我們雖然一直在說“警惕軍國主義覺醒”,但其實日本這些年被美國馴服的可以,完全不是甲午時期或是二戰時的那個日本了,當然也不能放鬆警惕。而中國雖然這麼多年沒有戰事了,但安穩的日子幾乎沒有幾天,釣魚島、臺海問題、南海問題、洞朗問題以及一些邊境國家的戰事。而且中國和當時最大的不同已經能夠聚集自己的意志和力量,團結奮戰。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血。如果中日真的有那麼一天,就不能有輸這個選項了。

  • 8 # 薩沙

    不會扭轉。

    在致遠號沉沒時,日軍已經佔有壓倒性優勢。

    同時,吉野號最後也是重傷,僅僅是沒有沉沒而已。

    當時聯合艦隊雖然有2艘軍艦被擊傷逃走,卻都是很垃圾的老軍艦,主力艦完好。

    此時北洋水師超勇號沉沒,平遠號重創被迫撤退,已經少了2艘軍艦。北洋水師其他幾艘軍艦,已經傷痕累累。

    這邊,致遠號剛剛沉沒,濟遠號、廣甲號都受傷逃走,還將重傷的揚威號撞沉。

    沒多久,經遠號又被圍攻擊沉。

    最後日軍9艘主力艦,圍攻定遠、鎮遠、來遠、靖遠四艦。

    因怎麼都打不沉鐵甲艦,加上天快要黑了,聯合艦隊見好就收,退出作戰。

    此戰北洋水師最終剩下5艘軍艦,全部都是重傷。

    而日本聯合艦隊,9艘主力艦,只有吉野和松島受傷較重,另外7艘不是輕傷就是乾脆沒什麼損失。

    而吉野本來也在海戰中被打成重傷,所以是不是沉沒,意義不大了。

    即便吉野當時沉沒了,當時聯合艦隊仍然是8艘主力艦,其中7艘基本沒有受傷,受傷的松島後也仍然能夠作戰。

    而致遠號沉沒後,濟遠號、廣甲號本來就是受傷,肯定還是會逃走,揚威號傷勢很重,又是垃圾老軍艦,遲早也是沉沒。

    最終,仍然是日軍8艘主力艦圍攻北洋水師5艘軍艦(平遠號當時已經撤退)。

    數量接近2:1,日軍又佔據速度和速射炮的絕對優勢,北洋水師無論如何也架不住。

    其實,如果不是北洋水師裝備2艘防禦能力超強的鐵甲艦,海戰當天就結束了,必然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海軍建設週期漫長,投資巨大。兩國海軍的對抗,其實就是兩國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對抗。

    這種完全是依靠實力碾壓,絕非某個人發揮英雄主義就能勝利的。

    無論鄧世昌再勇敢,他也救不了腐朽無能的滿清。

  • 9 # 且聽風吟154201046

    致遠撞沉了吉野就好比太平洋戰爭末期神風敢死隊撞沉美國一艘航母,能扭轉戰局嗎?再說,即便吉野沉了,浪速的艦長東鄉平八郎估計會接管指揮權,這貨更厲害。

  • 10 # 宇澤歷史

    如果鄧世昌在黃海海戰真的把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旗艦吉野撞沉的話,那麼黃海海戰的戰敗局勢我個人認為也不會扭轉,只能說是比混戰五個多小時重創敵艦數艘的戰果要稍微好一點,畢竟吉野艦也是日本海軍的新式戰艦。倘若致遠艦能撞沉吉野艦的話,這對北洋水師今後的作戰理念肯定是要產生一定的影響,或許李中堂也不會下令北洋水師“禦敵保船”這樣的上策,致使北洋水師殘餘艦隊在威海衛保衛戰之中,被日本陸軍和海軍來個甕中捉鱉,搞得全軍覆沒。

    至於鄧世昌所在的致遠艦能不能撞沉吉野艦還要做一個理論的分析,眾所周知,當時的吉野艦是英國汲取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技術,而吉野艦的建造也是當時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艦,其航速能達到23節。再看北洋水師的致遠艦,同屬於英國製造,但比吉野艦的建造要早了五年多,自然而然在航速方面要落後于吉野艦。作為北洋水師最快的裝甲巡洋艦,致遠艦也只有18.5節的航速,更何況北洋水師又缺少優質的燃煤,戰艦又大多缺少保養,鍋爐面臨著老化。致遠艦在黃海海戰中能不能達到最高航速還是一個問題,並且致遠艦在管帶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用艦首的衝角撞擊之前,就已經多處中彈受傷,艦身傾斜。

    再反觀日本海軍第一遊擊隊的吉野艦,航速高達23節,又裝備了速射炮,致使整個第一遊擊隊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壓制了北洋水師右側的火力。在黃海海戰中,日本的吉野艦見致遠艦有撞擊之意,見勢急忙轉向規避,併發射魚雷自保。致遠艦不幸被魚雷擊中,鍋爐艙發生爆炸,艦體破裂下沉。

    綜上,就算鄧世昌率領的致遠艦在吉野艦規避不急的情況下撞沉了吉野艦,那麼對黃海海戰戰局的敗勢也起不到扭轉性的改變。因為第一遊擊隊就算損失了吉野一艘艦隻,也還有高千穗、浪速、秋津洲三艦,也足以形成強大的速射炮火力。雖然這些速射炮對定、鎮二艦的裝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對北洋水師缺乏炮彈的諸如來遠、經遠、平遠、靖遠還是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例如在最後的追逐中,經遠艦被日本第一遊擊隊聯合擊沉,靖遠和來遠各中彈110發和225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燈雙控為什麼不能單獨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