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貳一橙
-
2 # 青燈問史
鄔思道說,西北打仗打的是糧草,是後援。雖然我要笑著說,任何朝代打仗都是打的糧草,但是當時的情況尤為突出。
傳爾丹是前敵的大將軍,不會是傻瓜王八蛋完全不懂軍事。難道真的是貪功冒進置6萬軍馬於不顧?鄔思道指出了傳爾丹兵敗的要害,糧草補給不足,幾十萬兵馬沒有糧草補給,沒飯吃,這仗還怎麼打?只有速戰速決,不成想就中了敵軍的誘敵之計,6萬兵馬全軍覆沒。
那麼誰在管理糧草供應?誰在管理兵部?一個是戶部的老八胤禩,一個是兵部的老十四胤禵。鄔思道更是指出了八爺黨以傳爾丹6萬兵馬的性命換取大將軍王的位置的陰謀,在奪嫡之路上更進一步。
自從二廢太子之後,康熙就一直沒有冊立新太子,各位皇子正好大顯神通,追逐嫡位。西北再起烽煙,康熙準備在皇子們當中選擇一位任大將軍王赴西北平叛,在皇子們和諸王大臣看來,這可能是康熙對皇子們最後的考驗,誰能勝任大將軍王,誰就有可能是皇位的繼承人。
而這個“坑”,則是八爺黨首先挖好的。在八爺黨內部,老十四到底是不是他們當中的心腹,老八胤禩其實心知肚明。
八大山莊事件後,老十四明明偽造聖旨卻沒有被查,在乾清門和老十三打了一架反而還促成了德妃的晉位,甚至還管起了兵部。老八胤禩表面上不做聲,心裡其實那個恨啊,不知道有多深。這明明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他會高興?
所以,老八和老十四是面和心不和,要真是和氣,就不會有後來調換老十四死鷹的事兒了。
傳爾丹兵敗,旁人看不出,難道老十四胤禵看不出?康熙就算是老糊塗了,看不出吧。但是胤禵絕對是看出來了。這老八使詐腹黑,害死傳爾丹6萬兵馬,無非就兩點企圖。
一是自己出任大將軍王,掌握幾十萬兵馬,為將來爭奪嫡位增添籌碼。老九說得好,一個大將軍王,又不需要直接上前線,坐坐陣就行了,老八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二是要置老十四於死地。為什麼這樣說?老八不傻,從全域性來看,除了老十三就是老十四能帶兵了,老十三被圈禁不可能,就老十四了,他料定康熙會選擇老十四,自己即使有老九老十推舉,但是可能性並不大。老八也知道,西北戰務,糧草為先,只要糧草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你老十四還是另一個傳爾丹。
老十四自然也不傻,當然也看清了老八的用意,所以他擔心啊,擔心老八在糧草的問題上再使絆子,自己就麻煩了,寸功未立身先死,人死了,奪嫡有個屁用。
所以,要保障自己在西北建功立業,得到康熙的聖寵,就必須在糧草的問題上做好準備。
依賴八哥胤禩嗎?豬才會那麼幹呢。
鄔思道則早就看出了老十四的心思,知道老十四不敢去依賴八爺黨繼續管他的後勤保障,那是會要命的。
這時候,老四就出馬了,他要的也是陝甘總督這個職位,因為可以直接管控糧草供給。也就等於牽制住了西北的兵馬。
大家可能會問,之前的陝甘總督幹什麼去了?這就不用說了吧,八爺黨的人,只有八爺黨的人才會促成傳爾丹的全軍覆沒。
老八胤禩這盤起下得夠深遠的,他想借此幹掉老十四,搞亂整個朝野,最後以自己的聲望當一個救世主,順理成章的登上王位,到那時還愁找不到人去平叛?
殊不知他的計劃被鄔思道點破後,老四和夫人聯袂忽悠了一下老十四。你以為是老十四一下子感動了,非也。
老十四是苦於沒人推舉自己啊,八爺黨當然不會推舉他,後來老九的推薦就印證了。而自己又還是個貝子,離儲位的要求還有很遠,他急啊,再不建功立業,康熙一死,自己就徹底沒路了。
誰想到老四,自己的親哥哥會推薦自己,這倒是出乎意料,所以老十四要回報老四啊,就推舉了老四的門人年羹堯為陝甘總督,將自己置於年羹堯之手了。
你以為老十四胤禵不懂兵法嗎?不知道用年羹堯就是給自己使絆子嗎?不知道老四的想法嗎?
他當然一清二楚,但是有什麼辦法呢?沒人舉薦他,他就永遠沒法出頭,有人舉薦他,他就有機會建功立業,只要他能在西北打出一片天地,就能得到康熙的認可,他也就有了奪嫡的籌碼,所以,性急之下,他也只有這麼做了,時間堪比金錢還重要啊。
更為關鍵的是,這比老八斷自己後路,置自己於死地強吧。他是絕對不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老八胤禩的。況且,透過這些年老四籌款賑災,追比欠款,舉薦太子的情形來看,老四還不至於是那樣下死手的人,他還是以朝廷大局為要的,這點,老八都佩服。
對自己的親兄弟,胤禵還是有一定認識的。
老十四的選擇其實是正確的,老四胤禛心裡有大局,在對敵的問題上,一定不會使什麼絆子,他也才能在西北立下赫赫戰功。但是對於奪嫡,老四當然會緊緊防範著他,就算換個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想想看,老十四出兵西北,如果老八繼續管他的糧草供給,他會是什麼下場?老十四和你一樣聰明,不會當傳爾丹第二的。
-
3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其實在《雍正王朝》中傳爾丹就是個悲情人物。傳爾丹的幾萬兵馬是被老八集團活生生坑死的。老八掌管兵部,兵員糧草本應源源不斷的供應西北。但是在九子奪嫡的特殊情況下傳爾丹兵敗成了老八謀奪西北兵權的手段。只不過在老四胤禛的努力下陰差陽錯,大將軍王落到了十四阿哥阿哥的頭上。也只有十四爺能打贏這場仗,不在能力大小,更多的在朝中兩大奪嫡勢力的謀劃與妥協。傳爾丹兵敗的背景分析
其實傳爾丹兵敗純屬自己人的陰謀所致。八阿哥集團自從推薦太子人選暴露野心後,康熙對老八的警惕和反感已經累積到一定程度。正常情況先老八再也無法透過正常的手段來取得皇位。西北戰爭事關大清王朝的穩定,所以西北大軍必須是野戰軍隊中的精銳。如果能把這支軍隊拿到手裡在透過兵部的控制如果獲得漂亮的勝仗,那麼挾大勝之威和朝臣的擁護康熙還有什麼理由不把皇位傳給老八呢?
其實老八都清楚,打贏這場仗不難。憑藉清王朝龐大的國力,只要穩紮穩打平定西北是遲早的事情。如果能去西北帶兵獲勝後對奪嫡的勝算大增。退一步說即使康熙沒有傳位給老八,老八也有可能憑藉手中的精銳軍隊在京城的老九老十以及半數以上大臣的配合擁護下以勤王的名義武力奪權。一戰定乾坤。
充滿刀光劍影的大將軍王爭奪戰老八能明白這一點,老四、康熙同樣看的清清楚楚。當然康熙想的是如何在有生之年穩妥的先把西北平定。而老四和老八都想透過西北帶兵獲得康熙的最終肯定。
老四的打算:
咱們先來看老四胤禛,一聽說要選一位皇子做大將軍王去西北帶兵平亂立刻心急火燎的回府開始嘗試自己的騎射。可這玩意兒那是一天兩天所能速成的。心灰意冷之下又想起自己的鐵桿跟班
十三爺來了。在他看來,只有這大將軍王掌握咱自己活著自己人手裡才算保險。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掌控未來儲君的人選。還是那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當老四胤禛在鄔先生面前揚言要用全府上下幾百條人命擔保老十三掌管西北兵權後不會叛亂,老十三是最合理的帶兵人選的時候被鄔先生冷水坡頭逐漸清醒了過來。
鄔先生冷靜的分析讓人讚歎,首先透過傳爾丹的事情可以推匯出如果老十三真去西北帶兵必然會受到老爸集團的極力阻撓。即使能夠成行,已經紅了眼的老八集團也肯定會用對付傳爾丹一樣來對付老十三。一旦老十三兵敗,老四這幾百口人可就得吃瓜落。
然後和盤托出康熙預設的人選是老十四,並且分析出如何轄制老十四。這樣既顯得四爺一心為公,又可以賣人情給老十四。順便幫老四的門人年羹堯把關鍵的陝甘總督拿到手裡。這樣皇位基本上就無憂了。這為接下來,老四兩口子演雙簧不惜藉助皇額娘為道具來忽悠有野心的老十四策劃好了“劇本”。
老八集團
咱們再來看老八集團內的人選:老九老十是老八的鐵桿死黨,極力串通推介老八。而老十四顯然有點人在曹營心在漢的味道。因為老十四身份地位和駕馭兵馬的能力都是上上人選。但是在老八小集團裡不太好實現,需要另想他圖。
老十四先來到四哥府上打算探聽一下四哥的底,看看又沒有可能借助四哥的力量當上大將軍王。恰恰趕上他們母親的生日。這四哥、四嫂如同奧斯卡影帝一樣的表演徹底忽悠了老十四。
這位“四嫂”說:十四叔來的正是時候呀,嫂子把你們哥倆給“額娘”的生日禮物都準備好了!老十四有點不好意思,這時老四恰到好處的推出了準備禮物的人選-年羹堯。當老十四表示要趕機會謝謝年羹堯的時候,老四立馬墊上一句“不用,有機會你提拔他一下不就行了”。這傢伙明顯的話裡有話,這要是老十四將來不提拔年羹堯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接下來哥倆去母妃那裡拜壽,老四的表演簡直像開了掛。先請示母妃說想推薦十四弟出任大將軍王。一來十四弟有這個能力,二來也不想讓這件大功勞落到別人手上。這漂亮話說的,徹底溫暖了母妃和十四弟的內心。
老十四簡直是心花怒放,在返程的路上給四哥說沒想到關鍵時刻打虎還是親兄弟。並且掏心掏肺的講要用為保障後勤供應打算提拔年羹堯做陝甘總督。這下老四算徹底放心了。
金殿爭鋒當康熙詢問各位誰可以當選大將軍王的時候,老八集團推舉老八康熙未置可否。這段非常精
彩。老四接著上奏除了康熙的心目中的人選老十四。
小結:
只有老十四合適,因為老十四橫跨老四集團、老八集團兩個奪嫡的熱門集團。兵部、戶部只有在老十四做大將軍王時候可以獲得妥協。老八集團在自己無望的情況下,也可以接受自己集團中的老十四接任大將軍王。至少比老四集團的得到兵權要好的多。兵部不掣肘,老四掌握的戶部的糧草源源不斷的透過陝甘總督運到西北,西北平定指日可待。
-
4 # 達摩說
傳爾丹太倒黴了,本來是個頗有能力的軍事指揮官,只因糧草不濟,無米下鍋,只能被迫孤軍深入,與叛軍決戰,結果落入圈套中,六萬人馬全軍覆沒。
但為什麼前線會沒有糧草呢?原因在於,八爺胤禩看中了大將軍這個位置。得到了這個位置就可以平定西北,建功立業,同時也獲得西北數萬重兵的效忠,為奪嫡成功增加砝碼。而當時胤禩正主管戶部,恰好負責前線糧草調撥事宜,於是他故意減少糧草的供應,導致傳爾丹兵敗。康熙不得不決定,從皇子中選擇一人為大將軍王,繼續用兵西北。
老八胤禩雖然很想自己擔任大將軍王,但他深知,由於他已失去康熙的信任和寵愛,無論老九、老十以及百官再怎麼推薦,他都無法獲得這個位置,所以這個重任落在了同為八爺黨的十四阿哥胤禵肩上。
對於這一點,鄔思道已經幫助胤禛仔細分析過了。胤禩等人就是想謀得大將軍王的位置,然後讓老十四胤禵掌兵,從而贏得奪嫡路上的主動權。所以,他們不惜坑害了朝廷派去的六萬兵馬,只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如果換八爺黨之外的皇子去帶兵,最後的結果就是第二個傳爾丹的誕生。
所以,胤禛明確了一個無情的事實,那就是隻有老十四胤禵才能擔任這個大將軍王,換誰都不好使。但是胤禵也有苦衷,那就是八爺黨內部人心不齊,互相猜忌,尤其是胤禩,明著說要選胤禵,實際上卻想自己取而代之,加之老九、老十也傾向於胤禩,因此導致無人推舉胤禵的尷尬局面。
這時胤禛向他伸出橄欖枝,他自然要抓住,既然接受了別人的饋贈,就不能不有所回饋。於是他主動提出要推舉年羹堯擔任陝甘總督,把他帶到西北去。這是一個雙贏局面,一方面胤禵順利擔任了大將軍王,另一方面陝甘總督又是前線糧草調動的中轉站,胤禛順勢將年羹堯安插到這個崗位,可以在關鍵時刻透過控制前線糧草來控制西北前線大軍,成為奪嫡的定海神針。
-
5 # 青峰頂的那棵松
打仗看起來,打的是怎麼用兵,實則打的是糧草,是後援。傳爾丹為什麼會兵敗?因為八爺黨看上了西北大軍主帥這個位置,尤其是八爺,想當西北大軍主帥。八爺管戶部,十四爺管兵部。戶部將朝庭給予西北大軍的糧草與物資,以各種理由一拖再拖,致使物資供應不上,故而躊躇不前,不敢做戰。這時候,十四爺管理的兵部則責備傳爾丹畏敵避戰,令其與敵作戰。物資供應不上,還得作戰,傳爾丹只能坐困愁城,快速尋敵以作做訣戰,結果中了敵人的圈套,導致兵敗。兵部對於傳爾丹兵敗的結論是輕敵冒進。這個輕敵冒進恰恰是戶部與兵部給逼的,八爺黨要的就是傳爾丹兵敗,實則想要的是西北大軍的兵權。西北大軍6萬大軍被八爺黨,為了自己的利益所坑殺。
在八爺黨有心運營之下,誰來做大將王,誰就是未來康熙的繼位人選。一時間,朝野上下,對這個大將王的人選熱切關注了起來。當時的朝局,有八爺黨與四爺黨勢力最大。八爺黨又管理戶部與兵部。可以說,這場戰爭的勝敗握在八爺黨手裡。康熙聖明燭照,早已瞭然於胸,心裡早已默定了大將王的人選。康熙故意不說,反例是,觀察起老四胤禛來。
四爺胤禛顯然沒有看出其中的關鍵,自己也想做這個大將軍王。當然被鄔思首給否訣了。老四又想舉薦十三爺出來做這個大將軍王,還以全家幾百口人做擔保,鄔思道斷定這幾百口人斷乎不保。鄔思道言道,康熙帝心裡默定的大將王人選是十四爺,讓四爺舉薦十四爺當這個大將軍王。因為,四爺是八爺黨的人,十四爺當這個大將軍王,八爺黨能接受這個結果,不至於成為十四爺的叛腳石,這樣才能打贏這場仗。
然而,十四爺想成為這個大將軍王,也有困難。十四爺是個貝子,爵位有些低,八爺不可能舉薦他。十四爺當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於是,打算向回爺求助。恰巧,一日,是四爺與十四爺母親的生日,十四爺到四爺這裡商量怎麼給母親作生日。不想,四爺將準備的壽禮,分一半給十四爺,十四爺喜出望外。兩人一起入宮,給母親祝壽。四爺先要母親知道,自己想舉薦十四爺當這個大將軍王。十四爺當時很驚異。二人出宮後,十四爺提出要讓年更堯做陝甘總督,以回報自己的親哥。
在朝會上,九爺舉薦八爺做這個大將軍王,王捉舉薦廢大子。康熙問到了胤禛,四爺拿出了秦折舉薦十四爺當這個大將軍王,康熙當場允准,這樣,十四爺當了大將軍王。十四爺又讓年更堯當了陝甘總督。這樣,十四爺當了大將軍王,率領西北大軍與敵作戰,四爺遙控年更堯負責物資供應。西北用兵節節勝利。八爺黨也只得支援十四爺。
康熙用了十四爺當大將軍王,八爺黨從成為節制西北大軍勝敗的棋手,轉變為為西北作戰作貢獻的棋子。
回覆列表
這一點就需要從《雍正王朝》的劇情來說了,在第一集開始,康熙皇帝就已經向我們透露了一個細節:為了歷練各皇子,康熙特意讓自己的兒子分別主管六部之事。
在康熙六十年,康熙讓主管兵部的十四阿哥胤禵出征西北,其中也有著康熙和各個阿哥的爭鋒。
九子奪嫡後期,八爺黨的心思已開始由內而外康熙晚年,大位的人選已不出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兩人之外,一心想要坐上大位的胤禩自然不甘,所以老八、老九、老十幾人一合計,決定策略:由爭奪聖心民意,轉為文武兼備,以武力奪權。而老十四胤禵,就是八爺黨安放在京城外部的一根釘子。
八爺黨的勢力主要是集中在滿朝文武百官裡面,其中也包括了兵部裡的滿漢兩位尚書。清朝的兵部尚書雖然管不了八旗軍務,但他們卻能管轄全國的綠營兵力,我們知道,自康熙平定三藩開始,綠營兵就已經成為了清朝主要部隊組成力量了。而八旗子弟則是駐紮在京畿和一些主要的兵家重地,稱為京營八旗和駐旅八旗,作戰已基本全由綠營負責了。
而且在當時,康熙已提拔老十四主管兵部之事,也就是說:在有資格指揮西北作戰事務的兵部皇子、滿漢兵部尚書,甚至連滿漢兵部侍郎都已經是八爺黨的部下。正如鄔思道所說:傳爾丹兵敗不在西北,而在朝廷。因為傳爾丹不屬於八爺黨的勢力,為了掌握西北大軍,以便能在奪嫡之爭中內外結合,所以八爺黨一定要拿下“西北大將軍”這一職位。至於為什麼不能老八胤禩、老九胤禟或者老十胤䄉去,一定要老十四胤禵去呢?這裡又有康熙、胤禩、胤禵三人的計算在裡面。
首先康熙也害怕胤禩和胤禵的結合,他們兩人,一個有百官支援,一個懂兵能戰,要是到時候真的要武力奪權的話,那帶兵前來的可以斷定就是老十四胤禵了。這一點是康熙最不願意看到的,他既要保護這位最疼愛的兒子,不至於捲入奪嫡風暴,又要保護自己不會被逼宮。所以自宣佈要選拔一位皇子出任大將軍王開始,康熙本人的意思就是老十四胤禵,而不會是其他人。
第二是老八胤禩,雖然西北方面的軍隊是重要,但遠在西北,鞭長莫及,只是在朝廷之外安排的一點保險而已,並不是主要的。胤禩自己都說過:胤禵遠在西北,不足為慮,到倒是胤禛坐鎮京師,這才是最大的顧慮。而且老八和老十四兩人也是面和心不和,都有自己的算計,這從康熙宣佈選拔大將軍王開始,八爺黨在府中的密謀就可以看出了。
所以老八也想著把老十四胤禵調出京城,自己和老九、老十坐鎮京城,控制著局勢。甚至還安排了鄂倫岱監視著胤禵,把他牽制在西北。第三是胤禵自己也想效仿晉文公重耳,擁兵在外以隔岸觀火。因為論在朝中的勢力,胤禵遠遠不及老八胤禩,與其在朝廷裡被人控制,倒不如帶兵出外,不管最終哪一方勝利,再看情況選擇是擁立新君還是兵臨城下,自己都能採取主動。
在烏雅氏生日的那一天,胤禵千年難遇地去了親哥哥胤禛的府上做客,據他自己的理由就是:因為事務繁忙,沒來得及給母親置辦禮物,所以來看看四哥、四嫂置辦得怎麼樣了。這點理由也就騙騙小孩子,怎麼可能騙得過人精胤禛呢?一點禮物而已,以八爺黨的實力,買個戲班子給烏雅氏祝壽都行。
胤禵此行絕不止禮物這麼簡單,當然胤禛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兩人回去的路上就達成了協議,胤禛將會全力支援胤禵出任大將軍王,而胤禛主管的戶部自然也會支援胤禵在西北的一切軍需物資。所以為什麼說只有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才能獲得最終勝利,原因就在於康熙、胤禩、胤禛、胤禵四人,都已經默許了胤禵本人,都會全力支援胤禵,而換了其他人則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