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懸河之聲
-
2 # 曦光生活家
有什麼區別,先來了解下他們是什麼意思。
資管:顧名思義就是集合資產管理。
信託:則是一種為了他人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財產的一項制度安排,也即受人之託,代人理財。
資管和信託的區別:
a.全國68家信託公司有發行資格,而資產管理公司只有36家,資源稀缺性更加明顯
b.資產管理公司投研能力強,尤其在宏觀經濟研究、行業研究等方面尤其突出。在這樣的研究團隊指引下選擇可投資專案,能有效的增加對融資方的議價能力並降低投資風險
c.資管計劃具有雙重增信,經過資產管理公司、信託的雙重風險稽核
d.資管計劃小額暢打,最多200個名額
e.收益高,資管計劃一般比信託計劃高1%/年;期限短,資管計劃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
-
3 # 孫建波
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維度來回答。
第一個維度,如果資管是指的資管機構,信託指的信託公司,則可以理解為兩者是包容關係,資管機構包括資管公司、銀行、券商、基金、信託在內,從本質上來說,資管就是指的對資產的管理,信託屬於對資產的管理,同時也可以解釋為資金的受託管理,不同資管機構的資產管理方式有所不同,比如銀行有銀行理財、券商有集合計劃、基金有公募/私募基金、信託有信託計劃等等。
第二個維度,如果資管是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發行的資產管理計劃,信託是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計劃,則可以理解為兩者是並列的關係,簡單說一下二者的區別,資產管理計劃一般是根據發行機構的持牌投資範圍投入有關標準化類別或某些非標類別,信託計劃不僅僅是主動做此類投資,一般信託計劃分為主動管理型和事務管理型,主動管理型又包括融資、投資兩種類別,事務管理型則主要是通道類業務,受託資產,聽從受託人指揮進行投資,而同時投融資類別下則不僅僅是投向二級市場,同時涉及貸款、上市股權及債務證券、私募股權、證券投資基金、資產管理計劃、有限合夥權益、信託計劃及貨幣資產等等方面,相應類別遠大於資管計劃,因此可以說信託的投資範圍極其廣泛。
-
4 # 民眾投顧
資管和信託都是投資者經常會接觸到的兩個理財專業名詞,那麼,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一、資管資管,即是資金管理的意思,委託人將所持有的資金委託給託管人進行保值增值。一般的託管人是由獲得證監會批准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或是證券公司。我們通常所見到的“XX資管計劃”就是典型的資管產品。
二、信託信託,顧名思義就是信任託付的意思,這是基於信任而發生的理財行為。簡單來說,A有一筆錢,他並不會理財,但是想要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所以找到自己信任的會理財的B代其理財。
信託的起源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時期的遺囑制度。其正確的執行就是投資方找到自己信任的機構或人,讓其代為打理自己的資產。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在的信託實際上是一種反向信託,一個真實專案的發起人(需要錢)找到信託公司,信託公司將這個專案打造成一個理財產品,包括資金怎麼分批投入、收益怎麼進行分配等,也就是我們平常所看到的“XX信託計劃”,然後向大眾推介出去。
三、資管和信託的區別1、從發行方資質和牌照優越性上面來講
信託因為起源比較早,所以國內大部分的信託公司都有十年以上的產品發行和運營經驗,經過銀監會數次整頓之後,僅剩下六十餘家牌照,經過多年競爭,實力普遍很強。
相反的,資管因為其起步較晚,所以目前大部分的資管公司都是2012年底成立的公司,基本均由公募基金控股,股東實力也都不弱,由證監會統一監管。
單就資產的安全性而言,信託因為起源比較早,基本上有一整套完整的賠付制度,而資管則是因為其成立時間較短,目前兌付歷史較短,一旦發生融資方無法按時還款等情況,資管公司會否兜底為客戶兌付本息,尚不可知。
但是,從投資範圍來說,資管還是比信託有優勢的。
資管的投資範圍限制較小,例如股指期貨、融資融券都可以開展。但就信託而言,目前只有少數信託公司可以開展股指期貨業務,融資融券還未對信託開放。
2、從融資費用角度看
透過券商資管發行產品的通道費用大概在1%,信託在1.5%左右;託管費方面,券商大概是在0.1%,信託在0.2%-0.25%這個範圍。
這個雙方都利弊參半,信託公司通道費用高,盈利豐厚,有足夠的資金為信託專案兜底,為剛兌提供了保障,但是費用過高會導致好的專案的流失;資管通道費用相對較低,對接專案而言更有優勢。
但是也不排除急用錢的融資方為了更快的融到資而選擇信託通道,因為就目前而言,信託通道融資速度要比資管快。
3、從監管層方面來看
這一點在中國很重要。資管計劃是由證監會統一監管的,而信託計劃則是由銀監會(現在是銀保會)統一監管的。銀監會的要求基本上都是無風險,保障客戶資金,而證監會監管的券商,基金向來都有著買者自負的理念。
4、從客戶角度來看
信託300萬以下的名額只有50個,而資管有200個,很充裕。這對小額客戶來說好很多,不怎麼需要考慮額度問題,同時因為通道費託管費中間費用的減少,同等融資費用的專案製作成產品,客戶的收益也會相應增加。
四、假如我是客戶,我會怎麼樣去選擇?實際上,資管和信託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將資金託付給託管人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但是,考慮到二者的進入門檻,假如是小額客戶的話,可能會優先考慮資管,避免遇上拿不到小額額度的情況,又要重新選產品浪費時間,大額的話,資管和信託同時考慮,還是要根據公司,專案具體分析,尤其是資管產品,在公司註冊資本較低的情況下,抵押物的足值尤為重要,是首要考慮條件。
-
5 # 環球老虎財經
信託和資管的區別其實在結構上沒有很大的區別,兩者都是融資的一種通道。
在發行方和監管層方面看:
信託是由信託公司發行,資管是由公募基金的子公司發行;兩者的發行主體也不一樣,還有的就是監管也不一樣,資管是由證監會監管,信託是由銀監會監管。銀監會是監管銀行和信託的,而銀行業是要求絕對安全和保本的,那麼銀監會的要求基本上都是無風險、保障客戶資金;而證監會監管的基金和券商基本上都是買者自負,所以當資管產品出現風險而無法償還本金的時候,證監會是否會要求資管公司賠償兌付,這個尚不得知。
在發行方資質和牌照優越性上看:
信託公司:信託公司大部分的都是有十年以上的發行品牌和運營經驗,經過銀監會數次整頓之後,只剩下六十多家牌照,股東都是經過了多年的競爭,實力普遍都很強。信託公司是有著多年的兌付歷史,而資管公司的兌付大部分都是近年來才出的。
資管公司:大部分是新公司,股東實力也不弱。資管的投資範圍更大,範圍限制較小,比信託的有優勢。
在收益上看:
平均來看資管的年化收益率是要比信託的收益率高1-2個點,信託平均年收益在8-11%之間,而資管的平均年收益在9-12%之間。
-
6 # 宏哥排雷
證監會系統的叫資管,銀保監會的,叫信託。 法律關係的核心是信託法:委託人委託資金,受託人管理運用資金,受益人分配收益和本金。 一般來講,證監會是權益類的資產,盈虧大一些。銀監會是債權類資產,安全性高些。
-
7 # 一名證券從業者
廣義上來講信託也屬於資管的範疇。狹義上來說資管是指券商期貨和一些公募基金下屬的基金子公司做的一些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它的監管單位是證監會,執行備案制,目前為了控制風險,要求單個資管計劃的投資標的不低於四個,以此來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而信託呢屬於銀保監會監管,執行的是登記制,投資範圍相對廣一些,風控能力整體來講相對強一些。
-
8 # 大空頭Mark
資管和信託的區別
1、監管部門不同
①資管產品的監管部門一般是證監會
②信託產品的監管部門是銀監會
2、適用的法律不同
①資管產品以《證券法》為主
②信託產品《信託法》為主
3、發行主體不同
①資管產品發行主體為資產管理公司,一般為證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的子公司
②信託產品的發行主體為信託公司
4、名額不同
①資管產品可以有200個投資名額
②信託產品300萬以下的自然人只能是50個
5、運用範圍不同
①資管產品只是一個投融資工具
②信託除了可以是投融資工具之外,還在家族財富保全與傳承、家族成員養老和教育、消費和娛樂、社會慈善和捐贈等眾多領域具有運用價值
6、管理內容不同
①資管產品是資金的管理
②信託產品除了資金管理之外,還可以對一些事物進行管理,尤其是在家族信託方面,事務管理比資金管理更重要
-
9 # 財智內參
言歸正傳,“資管和信託的區別”,就好比是問理財和炒股的區別,這樣轉化一下就容易明白了。
傳統狹隘的理解,容易把“資管”理解成基金子公司的特有業務,事實上是不正確的,另外,信託,也不僅僅是信託機構發行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公募理財)那麼簡單。
按照《資管新規》的說明和相關要求,回答一下問題:首先,資管是通道的概念,而信託是機構。銀行、證券、基金子公司、信託和其它金融機構,等“代客理財”的業務統統都叫資管業務,包括信託。然後,資管業務統統都是表外業務。包括銀行理財產品,信託(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全都不能承諾保本。信託在國內的沿革更復雜,行業與公司歷經多次整改,但對國內經濟發展尤其在開放之初,起到了很好的資金融通作用。資管和信託區別(糾正題主,應該是信託和其它資管業務或產品的區別),那就是信託“影子銀行”的形象在投資人心中根深蒂固。銀行藉助信託通道往表外擴張,是吹脹國內房地產泡沫的很大原因。信託相較其它資管業務,更適合機構投資人;信託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傳統,而其它資管業務更多投向金融市場;傳統信託業務是資產所有權的轉移,另外需要受益人,簡單說就是A把錢交給信託,信託投資,而投資所得由指定的受益人B享有,這有別於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所以信託很複雜;最後,就是監管主體,發行、投資人門檻,產品風險的區別等。 -
10 # 小V石頭
資管和信託的區別
1、監管部門不同
①資管產品的監管部門一般是證監會
②信託產品的監管部門是銀監會
2、適用的法律不同
①資管產品以《證券法》為主
②信託產品《信託法》為主
3、發行主體不同
①資管產品發行主體為資產管理公司,一般為證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的子公司
②信託產品的發行主體為信託公司
4、名額不同
①資管產品可以有200個投資名額
②信託產品300萬以下的自然人只能是50個
5、運用範圍不同
①資管產品只是一個投融資工具
②信託除了可以是投融資工具之外,還在家族財富保全與傳承、家族成員養老和教育、消費和娛樂、社會慈善和捐贈等眾多領域具有運用價值
6、管理內容不同
①資管產品是資金的管理
②信託產品除了資金管理之外,還可以對一些事物進行管理,尤其是在家族信託方面,事務管理比資金管理更重要
回覆列表
這得從中國信託發展史來回答這個問題,中國最早出現信託在80年代吧,什麼都幹,信貸,證券,房產什麼的,發展比較亂,基本都是地方財政搞活的平臺,出了不少亂子,比如中經開事件,90年代開始大整頓,剩下60多家,沒有業務模式,難以為繼,2000年以後中國房地產爆發,信託成為房地產大佬快速融資的工具,因為剛返貧,銀監會要求信託剛兌,所以信託大賺名利雙收(員工收入2_3位數),搞金融的都眼紅了,銀行開始借道(理財),證券基金保險分食(資管),說白了就是吸收存款放貸(國家為了風控要求有錢人玩,100萬以上)本質沒區別,進入10年代更大口子放開,互金p2p湧入,百姓的錢進入接盤,現已經膨脹成灰犀牛,所以百姓是分享紅利,還是成韭菜,考驗執政能力。不過有一點放心,如果發生系統風險,哪個都跑不了。要相信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