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涯看點歷史號

    確有此事。

    明朝末年,中國的開放程度已經相當可觀,甚至比清朝末年還要開放,當時西方很多傳教士到中國來進行傳教,天主教在中國也有了一定的市場,尤其在那些達官貴人之中,天主教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徐光啟和湯若望

    南明的三位皇帝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與傳教士產生了關係。

    弘光帝的父親福王朱常洵結識了在開封傳教的義大利人畢方濟,二人關係十分友善,後來弘光帝在南京登基後召畢方濟前來相助,如今羅馬耶穌會還藏有弘光帝給畢方濟的敕書。1645年畢方濟受命前往澳門求葡萄牙出兵相助,結果才走到半路弘光政權就被清軍消滅了。

    朱常洵

    隆武帝也與畢方濟相識,二人相識很早。崇禎九年,還是唐王的隆武帝因私自掌兵而被投入鳳陽監獄,畢方濟曾為隆武帝鳴冤。1645年閏六月,隆武帝在福建登基,也召其相助,主要負責聯絡澳門事宜。

    隆武帝

    南明最後一任皇帝永曆帝朱由榔與天主教的淵源最為深遠,雖然他傑出天主教的時間並沒有他的兩位前任早,但是他受到的影響卻作為深遠。

    永曆帝劇照

    畢方濟作為在弘光、隆武兩朝都備受重用的天主教人士,又都負責過聯絡澳門的事宜,所以在永曆朝依然被倚重,但是此時畢方濟年事已高,最終在1649年於廣州逝世。

    之後,與永曆帝關係密切的傳教士是德華人瞿紗微和波蘭人卜彌格。在瞿紗微的影響下,永曆帝的嫡母王太后、生母馬太后、皇后王氏、長子慈烜(xuan)都受洗皈依了天主教,永曆帝本人因為輿論的原因沒有受洗,但是他對天主教已然有相當的好感了。永曆帝還以為嫡母王太后的名義向同是天主教的澳門葡萄牙總督求救,總督設宴款待來使,還贈與了一百餘枝火槍,但是葡萄牙總督卻不敢對永曆政權給予太多幫助,以免遭受滿清的報復。

    波蘭傳教士卜彌格畫像

    為了爭取更多天主教的援助,永曆帝決定派遣使者到羅馬向羅馬教皇求援,這次派出的是波蘭人卜彌格。1650年,永曆帝以嫡母王太后的名義(因為王太后受洗了,是天主教徒)致信羅馬教皇。

    1650年11月卜彌格從廣東肇慶經澳門、印度、波斯等地前往羅馬,1653年1月終於抵達羅馬,但是由於羅馬教皇不敢確認來使的真偽,所以遲遲沒有給永曆朝廷回信。1655年,王太后信中的“羅馬教皇因諾曾爵十世”去世,新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終於搞清楚了使者的真實性,這才回復了王太后的信件,這就是“答王太后烈納書”(烈納是王太后的天主教教名)。

    教皇因諾森十世

    1656年3月卜彌格登船返華,1658年到暹羅(今泰國),但是此時永曆政權已經只剩下雲南一隅之地,澳門當局已經不願意再為南明永曆政權充當中間人了。

    1658年南明形勢圖

    卜彌格只能一直徘徊在國境線外,最終於1659年病逝,此時距信件發出已經過去九年了,最終永曆帝也沒有收到羅馬教皇的回信,而此時永曆帝已經流亡緬甸,兩年之後永曆帝被吳三桂俘虜並殺害,永曆帝到死也沒能再受到天主教的援助,但是他已經為挽救大明王朝盡了所有的努力了。

  • 2 # 桃花石雜談

    南明的永曆皇帝曾向羅馬教皇求援嗎?是的,南明皇室曾經向羅馬教皇求援,而且永曆帝的南明皇室成員甚至是皇宮太監基本全部皈依天主教,從這段有趣的歷史,大家也可以看出來南明為何失敗的如此迅速了。傳教士深度參與的永曆朝廷

    從明朝中期開始,大批天主教傳教士就開始湧入中國。在萬曆朝時,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開始在北京長住傳教,天主教會開始在中國系統地建立各地組織。而到明末時,以耶穌會士為主的傳教士們似乎從中國的亂世中看到了機會,更是深度參與進永曆朝廷之中,希望透過幫助永曆朝廷穩住局面,將南明變成一個基督教王國,進而將中國變成基督教國家。

    可以說這些傳教士們在南明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所有目的。在南明朝廷裡,皇太后王氏、皇后王氏、太子朱慈煊等人都接受洗禮成為了基督教徒。而在朝中重臣裡也有大量基督教徒,其中比較重要的幾位是吏部尚書瞿式耜、中軍官焦璉以及司禮監掌印太監龐天壽等。而其中這個掌印太監龐天壽對基督教對永曆朝廷的滲透起到了重要作用。

    龐天壽本是正宗明廷的太監,在明朝天啟年間就受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洗禮成為基督教徒。而在永曆朝廷風雨飄搖的時候,龐天壽曾經赴澳門從葡萄牙人那裡拉來300多葡萄牙軍隊,幫助永曆朝廷擊退過一次清軍的進攻,因此得到重用。但龐天壽卻不只是拉來了葡萄牙軍隊,隨同葡軍進入中國的還有奧地利神甫瞿安德以及後來的波蘭神甫卜彌格。

    波蘭神甫卜彌格

    而這些神甫為了贏得永曆朝廷的信任,還向永曆的軍隊提供了大批軍火,組建了一支由龐天壽和焦璉這兩個基督教徒直接領導的基督教軍隊。而這支軍隊在永曆朝廷收復廣東、廣西、福建和江西的戰鬥中都發揮了一定作用。

    所以在龐天壽和這些歐洲神甫的影響下,永曆的後宮幾乎全部皈依基督教。以至於永曆的母親王太后還專門在貴州安龍的教堂裡立下用拉丁文寫成的紀念碑,在其上用中文和拉丁文刻上了幾位太后、皇后和太子的基督教名和十字架等圖案,以示對基督教的歸順。

    永曆母親和龐天壽的求救信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公元1650年,永曆的母親王太后和掌印太監龐天壽請波蘭神甫卜彌格返回歐洲,向羅馬教廷和歐洲一些王國的君主求援。在王太后的信中對羅馬教皇大表了一番忠心:

    收藏於義大利羅馬首都博物館的王太后求救信

    俾我大明第拾捌代帝,太祖第拾貳世孫主臣等,悉知敬真主耶穌,更冀聖父多送耶穌會士來,廣傳聖教。……俟太平之時,即遣使官來到聖伯多祿,聖保祿臺前,致儀行禮……

    意思是明太祖第十二世孫永曆帝等人都無比崇敬真主耶穌,所以希望教皇聖父多送傳教士來,在中國廣泛傳播基督教,等到和平的時候,會派使者去羅馬教皇官方天主堂舉行盛大儀式感謝。這裡雖然沒有直說請救兵,但意思也表達的很明白了,請羅馬教廷派傳教士來傳教,但現在中國其它領土都被清兵佔據,要傳教肯定要驅逐清兵,而要驅逐清兵,就必需派軍隊來嘛,把清兵趕走了咱們好傳教。

    由傳教士卜彌格翻譯的王太后求救信拉丁文版本

    龐天壽的信裡則說:

    仰求天主慈炤我大明,保佑國家,立躋升平……多令耶穌會士來我中國,教化一切世人悔悟,敬奉聖教,不致虛度塵劫……

    意思是請求保佑大明能享受太平,請教皇多派耶穌會傳教士來中國,教化華人信奉基督教,使華人的人生能有意義……當然這個意思也是一樣的,就是希望羅馬教皇能動員歐洲各國君主派兵來中國救南明。

    而且在信上,王太后和龐天壽都詳細地寫了自己和其它一些重要皇室成員的基督教名字,而這些基督教名字都非常有講究。比如王太后的基督教名字叫瑪利亞(Maria)、皇后叫亞納(Helena,現在通常翻譯成海倫娜),而太子朱慈煊則叫當定(Constantine,現在通常翻譯成君士坦丁)。大家一看到君士坦丁這個名字恐怕就明白了南明朝廷的用意,他們是自比在羅馬帝國將基督教合法化的君士坦丁大帝,所有的這些名字都是按照君士坦丁大帝和他周圍的人而取的。而龐天壽則自稱龐亞基樓(Pang-Achille),而亞基樓這個名字的現代譯法則是阿喀琉斯,也就是在西方傳說特洛伊中幫助希臘攻克特洛伊城的大英雄。

    當然願望是美好的,永曆皇室的信仰和在勝利後在中國傳播基督教的志向可能也確實很虔誠,對歐洲救兵的期待更是望眼欲穿,但現實卻是殘酷無情的。羅馬教皇接到永曆朝廷的求救信之後,只是回信說:

    給王太后回信的教皇亞歷山大六世

    求天主應許受到祝福的皇太后、皇太子和皇后的訴請,並真誠祈禱皇太后的國土得到重新統一,享有和平,皈依(基督教)信仰。

    也就是說只是希望中國能統一,但誰統一誰羅馬教廷並不在意,只是希望大家都能信基督教就好了。而對永曆朝廷望眼欲穿的軍事援助則根本連提都沒提。幾年之後,永曆朝廷徹底覆滅,立志成為第二君士坦丁大帝,在中國建立東方羅馬帝國的太子朱慈煊最終和父親永曆帝一樣,被吳三桂殺死在了昆明。永曆朝廷寄望歐洲國家施救的願望最終也變成了南柯一夢。

  • 3 # 遊夢居士

    首先解釋一下,“基督教”在我們的語境中有兩成含義。從廣義的視角來說基督教包含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等不同教派,而從狹義的視角來看,由於口語習慣的原因,一般我們提到的基督教指的都是新教。而本文所說的“基督教”則是指前者。

    最早的關於基督教傳入中國的確切記載是唐太宗貞觀九年,即公元635年,從波斯來的傳教士帶著經書來到東土大唐,由宰相房玄齡迎接,並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親自接見。這比唐玄奘法師取經回到長安的時間還早了十年。(玄奘法師是貞觀三年出發,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而當時進入入中國的是聶斯脫裡派,全稱為神聖大公敘利亞東方教會,史書上稱之為“景教”。貞觀十二年,既公元638年,景教正式獲得唐朝官方認可,並資助其在長安修建教堂。然而景教雖然受到唐朝官方的禮遇,但並沒人成為當時的主流宗教信仰。後來唐武宗會昌滅佛,波及景教,景教在唐朝的發展漸漸式微。但唐朝滅亡後,景教在中世紀的契丹人和元朝蒙古人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復興。

    元末明初社會大動亂,景教也在中國大陸消聲滅跡。這之後過了將近兩百年的時間,才開始有天主教傳教士試圖到中國傳教,基督教才再次進入華人的視線。

    十五世紀開始,歐洲人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在新興手工業和海外貿易的帶動下,歐洲的經濟文化開始蓬勃發展。在先進的航海技術的支援下,伴隨著他們的遠洋商隊、海外殖民者和宣教士,他們把歐洲的科技、文化和宗教帶到了全世界。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耶穌會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神父輾轉到達廣東的上川島,但並未得到進入內地傳教的許可,最終帶著遺憾死在了上川島。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租借澳門,隨後更多的傳教士透過在澳門的耶穌會進入中國內地傳教。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開始步入正軌。天主教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有著很深遠的影響,最著名的就是和傳教士利瑪竇合作翻譯出版《幾何原本》的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徐光啟。徐光啟本人早在萬曆三十八年就在南京受洗加入天主教。在崇禎末年,據統計明朝宮廷內的王公大臣中就有114人信奉天主教。值得一提的是,明末大海盜,“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早年,在澳門投靠其舅父時,學習葡萄牙語並受洗加入過天主教,教名為“尼古拉斯”。甚至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的時候,也請了兩位耶穌會傳教士,封為“國師”。

    而要說到有明一朝的皇帝中與天主教關係最密切的,就要數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了。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自詡為“朕非亡國之君,卻擔亡國之運”的倒黴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盡。而後吳三桂放清兵入關,在南方的大明宗室先後建立了三個南明小政權,其中堅持就久的就是桂王朱由榔建立的永曆小朝廷。

    當時有一個人叫龐天壽,順天府大興縣人(現在的北京大興),是崇禎時期的內廷御馬太監。御馬監是內廷最有權勢的部門之一,執掌兵符,並一度主管特務機構西廠,與主管東廠的司禮監幾成分庭抗禮之勢。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天主教教徒,而給他施洗的也是在明清兩朝都非常有名望的傳教士湯若望。受洗後的龐天壽改教名為“亞基樓”(Aquileo),意思是沒有嘴唇的人。(不知道為什麼要起名叫沒有嘴唇的人,沒有xx的人不是更貼切嘛?)

    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時候,龐天壽恰好不在北京,而是被派去南京出差了,由此他躲過一劫。崇禎殉國後,南京以及南方各省依舊在明朝的控制之下。當年燕王朱棣篡位後遷都燕京,但南京還是保留一套預備班底。崇禎自殺的訊息傳到南京後,南京的大臣們都認為國不可一日無君。在一番爭論後,福王朱由菘即位是為弘光皇帝。隨即留在南京的龐天壽被弘光帝派往福建徵稅,但還沒等完成任務回來,南京就淪陷了。

    當時永曆皇帝一路被清軍攆到桂林,這支葡萄牙僱傭兵承擔了守城的艱鉅任務。經過數場殘酷的大戰,靠著葡萄牙人兇猛的火器,總算暫時擊退了由李成棟,尚可喜率領的清軍。

    藉此勝利之機,龐天壽開始在宮廷內進行傳教活動。還真別說,在龐天壽的努力下,加之人在困境時需要尋求精神寄託的心理需求,皇太后馬氏和蕭氏,都受洗入教,改教名為“瑪利亞”和“烈納”;皇后王氏,改教名“亞納”,在宮廷之中對著聖母像日夜叩拜。就連東宮太子都受洗入教,改名“康斯坦丁”。永曆本人還曾手寫了一份禱告文:“天主慈悲,挽回贛永之虜寇,化為良民,憐萬性生靈。”

    永曆還曾讓龐天壽代表自己給當時的羅馬教皇英諾森十世、耶穌會會長和威尼斯共和國寫了三封信,請求波蘭籍傳教士卜彌格轉呈,懇求派遣援軍。現在這幾份信依舊儲存在梵蒂岡的博物館。羅馬教皇收到來信後,還專程寫了一封回信,可惜還沒到信送到,永曆朝也覆滅了。至此整個大明王朝宣告滅亡。

  • 4 # 士說新語

    永曆四年,傳教士卜彌格出使歐洲,據傳聞,卜彌格這次前往歐洲的身份,即是南明天主教徒的代表,又是永曆朝廷的政治特使。他即替王皇太后等天主教徒祈福於羅馬教廷,又奉永曆朝廷的旨意到歐洲尋求援助。

    發生在永曆四年的一次特殊外交活動

    波蘭人卜彌格是一個耶穌會士。自從16世紀初大航海時代進入高潮之後,不斷有歐洲的耶穌會傳教士來到中國,而卜彌格就是其中一個,他與1644年來到了當時歐洲主要的落腳地,荷蘭人控制的澳門,後來又過海到瓊州(海南)傳教,之後輾轉多地,於1649年到了肇慶,在當時的南明永曆政權任職,第二年,便重新踏上出使歐洲的漫長旅程。

    卜彌格1650年底,經澳門返回歐洲,於1652年底抵達羅馬。當時,羅馬教廷內部對卜彌格此時此刻的“身份”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討論。一部分羅馬教廷要員認為卜彌格帶來的不是國書,只是南明宮廷內部的信札,不能將他視作中國使臣。而很多學者在研究這個事情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論。

    有的人認為,卜彌格此次出行並不是代表永曆朝廷來求援,而是當時有的人(澳門的耶穌會)希望借基督教的歐洲力量,以此援助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朝廷,(西方學者認為當時的南明朝廷已經屬於天主教朝廷了)有的人認為,卜彌格是受王皇太后和龐天壽私人囑託,為當時尚未冊立的東宮朱慈炫,希望羅馬教廷以及其他天主教國家同情並幫忙,還有的學者則認為,卜彌格被正式任命為明朝使臣,此行主要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向教會國家表示明王朝忠於基督的教義、其二是希望歐洲對永曆朝廷的抗清鬥爭進行支援,最好就是搞到軍火支援(大炮)。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卜彌格在南明政權的活動,首先是透過傳教的方式接觸到永曆宮廷。至於怎麼接觸到的現在很難搞清楚,反正就是卜彌格成功地將永曆朝廷內廷司禮監太監龐天壽發展成了天主教徒,又透過太監接觸到了王皇太后,王皇太后在卜彌格一陣“洗腦”後,投入了天主教的懷抱。

    將永曆皇帝他媽發展成信徒後,卜彌格在南明朝廷算是站穩了腳跟,但遺憾的是這個朝廷朝不保夕,卜彌格或許覺得好不容易在中國這片廣大土地上取得了一個官方傳教的支援,如果這個朝廷最終完全統治了這片土地,那麼或許主的福音會灑遍這片廣袤的處女地。為了他的事業,卜彌格估計沒少在王皇太后面前講述上帝所統治的世俗世界的強大,於是王皇太后就萌生了派卜彌格前往歐洲的心思。

    至於這次出使,永曆以及永曆身後的南明朝廷的立場是什麼,現在沒有辦法求證,是認可了永曆朝廷是一個“天主教政權”而向羅馬教廷求援,還是隻是默許了此事,而不表態?這都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思考空間。

    卜彌格此次出行,一共帶去了四封信函,兩封是王皇太后寫的,一份給羅馬教宗,一份給耶穌會總會長,內容大概就是感謝教宗和總會長使得他們這些萬里之外的“罪人”沐浴在主的榮光之下,同時還希望多多派傳教士來華傳教,讓更多迷途的中國羔羊皈依天主。另外兩封則是龐天壽寫的,內容大致上跟王皇太后的一致。

    老卜同志的此次出使相當不成功,因為沒有獲得正式的國書,教廷並不承認他南明正使的成分,為了強調自己的身份,卜彌格不得不講太監龐天壽說成是南明宰相,以此來強調自己的身份。

    而實際上歐洲方面很懷疑卜彌格的說辭,因為龐天壽同志在信中自稱“大明欽命總督粵閩恢剿、聯絡水陸軍務、提調漢土官兵、兼理財催餉便宜行事、仍總督勇衛 營、兼掌御馬監印、司禮監掌印太監龐亞基樓——契利斯當”。

    龐天壽皈依天主教很徹底,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外國名字,雖然這麼一長串的身份,估計讓外華人十分看不懂,但想來以當時耶穌會教士頻繁前往中國傳教的經驗,大致上也是能看懂這些稱謂的,而且這些“官名”水分很大,很容易戳穿永曆朝廷的虛實。

    卜彌格最大的倚仗,其實就是永曆朝廷經過他的不懈努力,已經成為了天主教的國度,支援天主教在東方的國度,對於天主教而言有極大的好處,對於他個人而言也有百分之千的巨大好處,所以他很賣力。

    然而,事情還沒有一個定論的時候,來自北京的耶穌會士傳來了永曆朝廷即將灰飛煙滅的訊息,於是卜彌格成為了當時歐洲人眼中的騙子。

    綜上所述,所謂的“永曆天主教朝廷”其實是卜彌格單方面的自相情願,即便整永曆朱明皇室都被他發展成了天主教徒,但當時的南明政權,永曆只是一塊招牌,毫無號召力。而且這次“出使”,永曆都沒有任何表態,是故無法得出永曆朝廷向羅馬教廷“屈服”的結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胭脂流成河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