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殖民強國,為了爭奪殖民地,經常進行戰爭。1588年,英國和西班牙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大海戰,英軍勝利,摧毀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1628年,荷蘭和英國開戰,進擊英國在東印度的貿易據點,英軍失敗。1640年荷蘭與西班牙開戰,把西班牙打敗。荷蘭取代了西班牙海上的霸權地位。英國在1640年取得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迅速增強,對荷蘭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戰。英國與荷蘭之間的商戰先後進行三次,最後以英國的勝利而生結束。荷蘭喪失了霸主地位。從1756到1763年,英國又與法國進行了七年戰爭,法國失敗,從而確立了英國殖民霸國的地位。
西方殖民主義一出世,就給亞、非、美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西班牙殖民主義者殘酷屠殺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銳減。例如,海地島在西班牙人人侵之初,人口約六萬,到1548年僅剩五百人。據估計,16世紀中葉,在西班牙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被屠殺了一千五百萬。由於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勞動力嚴重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主義者開始從非洲販賣黑人運往美洲當奴隸。16世紀從非洲運人美洲的黑人奴隸約九十萬,17世紀約三百萬,18世紀的七百萬,至19世紀七十年代,累計一千五百萬。在獵撲中殺害的黑人和在途中折磨死的黑人,又有七千五百萬。
在三百年的殖民統治中,西班牙從美洲掠去了黃金二百五十萬公斤,白銀一億公斤。葡萄牙在16世紀從非洲槍走三百多萬公斤黃金。荷蘭、英國和法國等殖民強盜,從東方也劫掠了巨量財富。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從一開始就建立在東方人民的血汗和屍骨上。馬克思曾尖銳地指出:”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當然,我們對資本原始積累應進行全面分析,從它給東方人民帶來的災難而言,它所具有的這種殘酷性應給以批判。但它還具有進步性,因為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步驟,它在客觀上加快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資本主義在整個世界的勝利。因此,我們對它推動歷史前進的社會進步性應給以肯定。
4.理性主義(Rationalism)
人文主義者復興古典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恢復了科學的理性主義。當然,這時科學的理性主義包含了這個時代的特殊內容。
人文主義把人推到大自然面前,喚醒了人研究自然的興趣,促進了對自然的研究。由於在文藝復興時期自然科學還是哲學的一部分,所以理性主義首先表現在自然哲學上。
這個時代的自然哲學家和古典時代的自然哲學家一樣,特別重視科學的理性主義(或理論的理性主義),並把自己的理性主義建立在唯物的自然主義的基石上。
自然哲學家們首先肯定物質世界的客觀實在性。例如卡爾丹諾(公元1501—1576年),他勇敢地否定基督教關於物質是上帝從無中創造出來的神學教條。他指出,一切事物都處在產生和滅亡的不斷更替中,這種不斷更替,一方面表明事物是運動變化的,另方面也證明在變化著的事物中,一定存在著某種自身不生不滅的東西。這種不生不滅的東西就是“第一物質”或“原初物質”。
自然哲學家承認宇宙是無限的,這是反基督教神學的。亞里斯多德認為,世界是永恆存在的,但在空間上是有限的。基督教神學家們僅僅抓住亞里斯多德的世界空間的有限性觀點,來貶低世界的價值,藉以說明無限的上帝比有限的世界更加崇高偉大。布魯諾(公元1548—1600年)在《論無限性、宇宙和世界》等著作中,系統地論述了宇宙無限的思想。他認為,宇宙是統一的、無限的、不動的。宇宙的統一性在於它是最大,不能縮小和擴大,是不可計量的和無邊無際的。
自然哲學家在肯定宇宙的無限性的基礎上,承認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他們把人的認識的性質同字宙的無限性聯絡起來,相信人的認識能力也是無限的,人的求識慾望也是無限的,並相信人類有無限的創造力,相信人們可以獲得越來越多的真理。他們認為人是一個小宇宙,具體事物是個小宇宙,大宇宙即整個宇宙就是反映在這些小宇宙之中。人和具體事物是宇宙的一部分,人和具體事物與宇宙的聯絡和共同性,使人能夠認識具體事物,並由此認識整個世界。
在宗教觀上,自然哲學家還是無神論者,同他們的哲學世界觀一樣,主要是一種泛神論或自然神論,是過渡到徹底的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橋樑。自然哲學家所提出的新思想和新觀點,具有很大的思想解放意義,對後來資產階級科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自然科學的興起,這是科學的理性主義發展的必然趨勢。自然科學的開拓者是偉大的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公元1473—1543年)。他據根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他自己三十年對天體的實際觀察和計算,創造了太陽中心說。太陽中心說的基本內容是:地球和其他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地球又以地軸為中心自轉。哥白尼的日心說早在1530年左右就形成了。為了敘述他的這一研究成果,他寫了一篇論文,同年以通俗的形式發表了這篇論文的提要。教皇克力門七世表示讚許,並要求作者將全文發表。一直到1540年哥白尼才答應了他這個要求。當哥白尼的《天體執行論》於1543年出版時,作者已躺在臨終的床上了。因為哥白尼的日心說否定了基督教神學的基石“地心說”,1530年羅馬教廷所表現出來的開明精神很快放棄,並對宣傳日心說的布魯諾處以火刑,1616年又軟禁伽利略,迫使他放棄日心說,並讓紅衣主教柏立明宣佈哥白尼的學說是謊謬的和完全違背《聖經》的,哥白尼的書在未經改正以前不許發行,但這個學說可以當作一個數學假說來講授。1620年蓋塔尼主教按照這樣的方針對這本書做了小小的改動。停刊的命令一直沒有得到教皇的批准。1822年太陽中心說就得到教皇的正式裁可。
哥白尼《天體執行論》一書,在近代天文學和自然科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揭開了天文學和自然科學歷史新的一頁,“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
如果說哥白尼的日心說是報春的花朵,那麼,17世紀便是科學的春天了,因為自然科學真正發展時期是從17世紀開始的。
刻卜勒(1571—1630年)是繼哥白尼之後的又一個偉大的天文學家,他的最大成就是發現行星執行三大定律:行星沿著橢園軌道執行,太陽佔居這橢園的一個焦點;一個行星和太陽之間的連線線,在相等時間內掃出相等面積;一個行星的公轉週期平方與這個行星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立方成正比。
伽利略(1564—1642年)是開化科等的最偉大尊基者他在《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宇宙體系的對話》中,批判了托勒密的地心說,論證了哥白尼日心說的科學性。他在《關於兩種新科學對話集》中研究了物體的距離、速度和加速度之間的關係,提出了無窮集合的概念。他在實驗科學方面電取得很大成就。例如,他做了自由落體實驗,他從比薩斜塔上拋下不同重量的物體,發現物體的加速度與重量無關,這樣就否定了亞里斯多德關於物體加速度與重量成正比的臆斷。
牛頓(1642—1727年)沿著哥白尼、刻卜勒和伽利略所開拓的道路前進,並達到最後和完滿的成功。牛頓提出運動三定律。牛頓又從自己運動三定律出發,證明了刻卜勒的三定律。牛頓完成了物理學上的首次大綜合,他的科學思想對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5.現實主義(Rea Lisnm)
現實主義是這個時期藝術的最突出的特徵,它是人文主義藝述家們對古典藝述復興和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主要文化成就是文學。文學不僅是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而且還是當時人文主義者批判基督教神學和抨擊羅馬教會的匕首和投槍。基於這種時代的需要,文學藝術首先繁榮起來。但丁(1265—1321年)、彼特拉克(1304—1374年)和薄伽亞(1331—1375年)是時代的寵兒,因而成為文藝復興文學三傑。他們的作品決定了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現實主義的藝術風貌。
但丁的代表作《神曲》,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都充分表現了現實主義的藝術特徵。從形式上看,《神曲》是一部用三韻句寫成的長詩。三韻句是但丁以當時民間詩歌常用的一種格律作為基礎創作的。《神曲》是用託斯坎尼地方語言寫成的,這對於解決義大利的文學用語問題和促進義大利民族語言的統一。無疑起了巨大作用。從內容上看,《神曲》描述的雖是來世,但詩中的來世正是現實的反映:地獄是現實世界的實際情況,天國是對現實的理想,煉獄是現實理想必經的苦難歷程。書中揭露現實的部分佔很大比重。其理想主義成分,也是根植現實之中的。《神曲》對現實的揭露一般都是透過人物形象進行的,揭露和被揭露者大都是歷史上或當代的著名人物。例如,用聖彼得揭露羅馬教廷的腐敗,用法國加佩王朝的始祖揭發法國王室的罪行,用教皇尼古拉三世揭發他自己和他的後繼者卜尼法斯八世及克力門五世的罪行。這樣一來,《神曲》就變成了《人曲》。
據根教會禁慾主義世界觀,人類世界好象是罪惡的化身。基督教徒必須齋戒、懺悔和禁慾一逐漸從罪惡的枷鎖中解脫出來,最終過渡到美好的來世。波特拉克以大無畏的鬥爭精神,大膽地否定了教會的禁慾主義。他的代表作《歌集》是部抒情詩,他從人性出發,盡情地謳歌了他與年輕時代的女友勞拉的愛情。尤其是他對勞拉的形體美的生動描寫,表現了詩人渴望幸福和追求愛情的人文主義精神。彼特拉克不僅崇尚人體美,而且對大自然之美也十分熱愛並善於借景抒情,做到情景交融。
薄伽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談》。人間各式各樣的人物都進入了作者的創作視野,一百個故事塑造了國王、貴族、僧侶、梳羊毛工等人物形象,以現實主義的筆法,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十日談》充滿了人文主義的鬥爭精神。他把揭批教會的弊端作為一條主線貫穿於故事集的始終。從而揭開了公開批判天主教會的序幕。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雖然主要成就在文學方面,但人文主義者的興趣也擴及到建築、雕刻、繪畫、音樂等方面。隨著時間的延續。造型藝術的地位越來越高,到15世紀後期,就取代了文學而獨佔鰲頭。這一時期的造型藝術也和文學一樣,具有濃郁的現實主義藝術特色,並主要表現在造型藝術的世俗性和自然性兩個方面。
15世紀後期,城市國家的市民已打破了中世紀倫理學中的禁慾主義籬牆,肯定了塵世生活的美與崇高。人文主義藝術家們積極迎合市民的喜好,大膽地描繪豐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和市民形象。達·芬奇的傑作《蒙娜麗莎》就是這類畫的的典範。作者出色地運用明暗表現手法,使臉部表情和形態自然柔和,並深刻描繪了她一瞬間的微笑表情,使肖像栩栩如生。
藝術大師們從古典藝術中汲取了自然主義的藝術養分,把師法自然置於創作的首位在這種自然主義的藝術氣氛之下,米開蘭基羅創作了《大衛》這尊裸體大理石雕像。大衛是古代以色列國王,他年少英俊,勇猛異常,曾經為保衛祖國而英勇殺敵,建立了特殊功勳。因此,大衛的形象就成為愛國者的象徵。藝術大師米開米基羅為大衛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深深感動,用他那巧妙的雙手塑造了大衛的英雄形象。雕像氣魄雄偉,做到了健、力、美三者的高度結合。這時,正值中世紀後期,意利利人民與羅馬教廷進行著艱鉅的鬥爭。健美的《大衛》造型,明朗、生動、富有生命力,與封建教會藝術的僵化、呆板、陰森是完全對立的。這就形象地表現了米開蘭基羅及佛羅倫薩人民反對封建統治的民主思想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義大利人文主義的現實主義藝術,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在西歐範圍內興起,就迅速地傳播開來,出現了一大批聞名世界的現實主義文學家和藝術家。例如,英國的莎士比亞,法國的拉伯雷,德國的伊拉斯謨,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德國的繪畫大師丟勒等。
6.重商主義(Mercantilism)
重商主義是西歐封建專制政權普遍推行的經濟政策。這個政策的要點就是鼓勵工商業,保護商人和手工業工場主。
重商主義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根源。
在經濟方面:基於農奴制的互解,由封建領主與農奴的階級對立,而轉化為封建主與自由佃農的對立,封建主與佃農的關係是一種契約性的租佃關係。佃農與農奴相比,政治和經濟地位都有一定提高,因而激發了農民對發展農業技術和擴大耕地面的興趣,並有利於貨幣地租的推行和發展,使鄉村經濟進一步商品化。在鄉村商品經濟的推動下,出現了商品化的農業。例如,法蘭德斯的許多州專門種植亞麻,弗里斯蘭的許多地方專門從事養馬業。經營農牧業的農民把他們的大部分產品拿到市場上出售,他們又把所需的商品從城市裡購回。這樣,城鄉商品生產就自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時期,工商業城市充分發揮了商品經濟中心的作用。由於城市自治日趨削弱或被取消。所以行會的行政和軍事職能日益消失,它主要保留了組織簡單商品生產的職能。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國內外市場的擴大,行會的限制也不斷加以調整。例如科倫行會上層分子,反對行會限定僱傭幫工的數量和其他平均主義的規定。他們在1491年曾向城市參議會呈遞請願書,要求限定給以調整。為此,市政當局專門做出決定,削弱了行會的經濟限制。不斷調整內部關係的行會,在組織和發展城市商品生產中,繼續起著主導作用。城鄉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的產生。14—15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在西歐主要國家相繼出現。資本主義是擴大的商品生產,它需要更加完備的發展商品生產的條件。這是重商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
在政治方面:英法等國的君主專制制度,是工商業城市與國王實行長期聯合,在共同反對大封建領主的鬥爭中逐步建立起來的。王權和工商業城市利益的一致性,促使國王日趨市民化。例如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一世,穿市民階級的服裝,重用市民階級出身的人。為了繼續鞏固王權與市民階級的聯盟,就必須適當照顧市民階級的經濟利益。於是王國政府就運用強大的中央政權,在全國範圍內採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統一市場,統一貨幣,保證商品經濟的發展。這是重商主義產生的政治根源。
在思想意識方面:在15世紀以前,人們都從自然法出發,遣責高利貸。因為當時教會的產業差不多全在於土地,土地所有主向來都是借債的人,很少有放債的。但當人文主義思想運動興起之後,這種舊的財富觀念受到衝擊,特別是當加爾文教產生之後,放債和經商在教會的道德法庭上都獲得了合法的地位。根據加爾文的預選論,一個人所以能發財致富,不在於他的品德、智慧和勤勞,而完全靠上帝賜恩。這就是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某些人發財致富,不是由於剝削和欺騙,而是在於受神的擺佈所決定的,即在於是不是上帝的選民和棄民所決定的。這種新的財富觀的說教,既滿足了資產階級發財致富的需要,又掩蓋了其剝削起家的實質。這種財富觀不僅被所有新教派所採納,而且,天主教也對自己過去的財富觀作了修正,對高利貸之類的商業原則也與以承認。這樣,對自然法也有了另一種理解。於是,這種新財富觀就為重商主義創造了思想前提。
中世紀後期,幾乎所有封建專制王國都推行重商主義政策。法國最為典型。法國封建專制政體在路易十四時代獲得了完善的形式,它的重商主義政策也最終確立。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科爾伯是這一政策的參與制訂者和執行者。
科爾伯有明確的重商主義的經濟概念。他認為,國內所有的貨幣數量決定著國家的財富和該國的軍事政治實力。然而在西歐流通的貨幣總額是一定的,所以法國唯有從其他某個國家中奪取貨幣才能致富。在他看來,把葡萄牙人排擠出歐洲貿易之外的荷蘭人就是一個榜樣。從這一經濟理論出發,他立意要法國做到貿易上的出超,為此,他在工商業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在鼓勵法國工業發展時,採用了封建性的和資本主義性的辦法,國營和私營的辦法。他一方面廣泛利用行會制度,加速工業發展,另方面他大力支援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對工場主實行慷慨補貼。從1664年到1690年間,政府給大手工工場主二百萬裡弗爾。僅博韋的一個毛毯工場主就獲得六萬裡弗爾。工業家還經常向政府借貸長期貸款,其中有很多筆錢一直沒有還。此外,政府還向工場主提供土地,森林和其他對工業十分重要的生產要素。科爾伯利用政府財力創辦了許多王家手11場,實行國營和私營並舉的經濟發展方針。科爾伯還把貴族頭銜,某些商品生產和銷售的獨佔權、一定區域範圍內的審訊職權,賜給工場主。這樣就提高了工場主的經濟地位和社會政治地位。同時,工場主和他的工人還獲得許多優待:免納租銳、免服兵役、獲得廉價食鹽的供應等。
為了保證法國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科爾伯特別注意工業產品質量問題,在他的領導下,對工業實行全面的限定。當時對各個工業部門大約制定了一百五十種限定。僅呢絨染色一項限定就包括了三百多項條款。質量低劣者受嚴懲。例如,質量低劣的紡織品掛在柱子上示眾。如果這還不見效,那麼就勒令製造者本人站在柱子旁出醜。
科爾伯還禁止法國匠師和工場主移居國外。有一次,幾個工場主帶著三十個絲織工人打算從巴黎移居西班牙,結果他們全部被逮撲。同時,他又鼓勵外國匠師移居法國,他曾採取特殊措施把瑞典、捷克、德國的礦工,威尼斯的玻璃匠和制鏡匠,瑞典的熬油工人以及荷蘭和英國的匠師遷到法國。
17世紀的法國仍關卡林立,地方關稅名目繁多。例如在羅亞爾河上從奧爾良到南特這一段水道就有二十八個關卡。因而嚴重影響了商品的流通。科爾伯針對這種情況,以政府的名義,劃分大關稅區,統一稅率,取消了關卡。從而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
科爾伯還利用中央集權國家機構保護國家民族工業,實行關稅保護政策。他在1667年,把英國和荷蘭呢絨的關稅提高一倍。與此同時,科爾伯鼓勵法國所需的工業原料的進口,特別鼓勵用法國的船隻運載這些貨物進口。
總之,重商主義是當時富國強民之策,並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利於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
西方有可學之處。
西方有不可學之處。
可學,則學。
不可學學之,即崇洋媚外。
這些殖民強國,為了爭奪殖民地,經常進行戰爭。1588年,英國和西班牙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大海戰,英軍勝利,摧毀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1628年,荷蘭和英國開戰,進擊英國在東印度的貿易據點,英軍失敗。1640年荷蘭與西班牙開戰,把西班牙打敗。荷蘭取代了西班牙海上的霸權地位。英國在1640年取得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迅速增強,對荷蘭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戰。英國與荷蘭之間的商戰先後進行三次,最後以英國的勝利而生結束。荷蘭喪失了霸主地位。從1756到1763年,英國又與法國進行了七年戰爭,法國失敗,從而確立了英國殖民霸國的地位。
西方殖民主義一出世,就給亞、非、美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西班牙殖民主義者殘酷屠殺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銳減。例如,海地島在西班牙人人侵之初,人口約六萬,到1548年僅剩五百人。據估計,16世紀中葉,在西班牙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被屠殺了一千五百萬。由於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勞動力嚴重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主義者開始從非洲販賣黑人運往美洲當奴隸。16世紀從非洲運人美洲的黑人奴隸約九十萬,17世紀約三百萬,18世紀的七百萬,至19世紀七十年代,累計一千五百萬。在獵撲中殺害的黑人和在途中折磨死的黑人,又有七千五百萬。
在三百年的殖民統治中,西班牙從美洲掠去了黃金二百五十萬公斤,白銀一億公斤。葡萄牙在16世紀從非洲槍走三百多萬公斤黃金。荷蘭、英國和法國等殖民強盜,從東方也劫掠了巨量財富。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從一開始就建立在東方人民的血汗和屍骨上。馬克思曾尖銳地指出:”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當然,我們對資本原始積累應進行全面分析,從它給東方人民帶來的災難而言,它所具有的這種殘酷性應給以批判。但它還具有進步性,因為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步驟,它在客觀上加快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資本主義在整個世界的勝利。因此,我們對它推動歷史前進的社會進步性應給以肯定。
4.理性主義(Rationalism)
人文主義者復興古典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恢復了科學的理性主義。當然,這時科學的理性主義包含了這個時代的特殊內容。
人文主義把人推到大自然面前,喚醒了人研究自然的興趣,促進了對自然的研究。由於在文藝復興時期自然科學還是哲學的一部分,所以理性主義首先表現在自然哲學上。
這個時代的自然哲學家和古典時代的自然哲學家一樣,特別重視科學的理性主義(或理論的理性主義),並把自己的理性主義建立在唯物的自然主義的基石上。
自然哲學家們首先肯定物質世界的客觀實在性。例如卡爾丹諾(公元1501—1576年),他勇敢地否定基督教關於物質是上帝從無中創造出來的神學教條。他指出,一切事物都處在產生和滅亡的不斷更替中,這種不斷更替,一方面表明事物是運動變化的,另方面也證明在變化著的事物中,一定存在著某種自身不生不滅的東西。這種不生不滅的東西就是“第一物質”或“原初物質”。
自然哲學家承認宇宙是無限的,這是反基督教神學的。亞里斯多德認為,世界是永恆存在的,但在空間上是有限的。基督教神學家們僅僅抓住亞里斯多德的世界空間的有限性觀點,來貶低世界的價值,藉以說明無限的上帝比有限的世界更加崇高偉大。布魯諾(公元1548—1600年)在《論無限性、宇宙和世界》等著作中,系統地論述了宇宙無限的思想。他認為,宇宙是統一的、無限的、不動的。宇宙的統一性在於它是最大,不能縮小和擴大,是不可計量的和無邊無際的。
自然哲學家在肯定宇宙的無限性的基礎上,承認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他們把人的認識的性質同字宙的無限性聯絡起來,相信人的認識能力也是無限的,人的求識慾望也是無限的,並相信人類有無限的創造力,相信人們可以獲得越來越多的真理。他們認為人是一個小宇宙,具體事物是個小宇宙,大宇宙即整個宇宙就是反映在這些小宇宙之中。人和具體事物是宇宙的一部分,人和具體事物與宇宙的聯絡和共同性,使人能夠認識具體事物,並由此認識整個世界。
在宗教觀上,自然哲學家還是無神論者,同他們的哲學世界觀一樣,主要是一種泛神論或自然神論,是過渡到徹底的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橋樑。自然哲學家所提出的新思想和新觀點,具有很大的思想解放意義,對後來資產階級科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自然科學的興起,這是科學的理性主義發展的必然趨勢。自然科學的開拓者是偉大的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公元1473—1543年)。他據根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他自己三十年對天體的實際觀察和計算,創造了太陽中心說。太陽中心說的基本內容是:地球和其他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地球又以地軸為中心自轉。哥白尼的日心說早在1530年左右就形成了。為了敘述他的這一研究成果,他寫了一篇論文,同年以通俗的形式發表了這篇論文的提要。教皇克力門七世表示讚許,並要求作者將全文發表。一直到1540年哥白尼才答應了他這個要求。當哥白尼的《天體執行論》於1543年出版時,作者已躺在臨終的床上了。因為哥白尼的日心說否定了基督教神學的基石“地心說”,1530年羅馬教廷所表現出來的開明精神很快放棄,並對宣傳日心說的布魯諾處以火刑,1616年又軟禁伽利略,迫使他放棄日心說,並讓紅衣主教柏立明宣佈哥白尼的學說是謊謬的和完全違背《聖經》的,哥白尼的書在未經改正以前不許發行,但這個學說可以當作一個數學假說來講授。1620年蓋塔尼主教按照這樣的方針對這本書做了小小的改動。停刊的命令一直沒有得到教皇的批准。1822年太陽中心說就得到教皇的正式裁可。
哥白尼《天體執行論》一書,在近代天文學和自然科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揭開了天文學和自然科學歷史新的一頁,“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
如果說哥白尼的日心說是報春的花朵,那麼,17世紀便是科學的春天了,因為自然科學真正發展時期是從17世紀開始的。
刻卜勒(1571—1630年)是繼哥白尼之後的又一個偉大的天文學家,他的最大成就是發現行星執行三大定律:行星沿著橢園軌道執行,太陽佔居這橢園的一個焦點;一個行星和太陽之間的連線線,在相等時間內掃出相等面積;一個行星的公轉週期平方與這個行星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立方成正比。
伽利略(1564—1642年)是開化科等的最偉大尊基者他在《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宇宙體系的對話》中,批判了托勒密的地心說,論證了哥白尼日心說的科學性。他在《關於兩種新科學對話集》中研究了物體的距離、速度和加速度之間的關係,提出了無窮集合的概念。他在實驗科學方面電取得很大成就。例如,他做了自由落體實驗,他從比薩斜塔上拋下不同重量的物體,發現物體的加速度與重量無關,這樣就否定了亞里斯多德關於物體加速度與重量成正比的臆斷。
牛頓(1642—1727年)沿著哥白尼、刻卜勒和伽利略所開拓的道路前進,並達到最後和完滿的成功。牛頓提出運動三定律。牛頓又從自己運動三定律出發,證明了刻卜勒的三定律。牛頓完成了物理學上的首次大綜合,他的科學思想對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5.現實主義(Rea Lisnm)
現實主義是這個時期藝術的最突出的特徵,它是人文主義藝述家們對古典藝述復興和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主要文化成就是文學。文學不僅是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而且還是當時人文主義者批判基督教神學和抨擊羅馬教會的匕首和投槍。基於這種時代的需要,文學藝術首先繁榮起來。但丁(1265—1321年)、彼特拉克(1304—1374年)和薄伽亞(1331—1375年)是時代的寵兒,因而成為文藝復興文學三傑。他們的作品決定了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現實主義的藝術風貌。
但丁的代表作《神曲》,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都充分表現了現實主義的藝術特徵。從形式上看,《神曲》是一部用三韻句寫成的長詩。三韻句是但丁以當時民間詩歌常用的一種格律作為基礎創作的。《神曲》是用託斯坎尼地方語言寫成的,這對於解決義大利的文學用語問題和促進義大利民族語言的統一。無疑起了巨大作用。從內容上看,《神曲》描述的雖是來世,但詩中的來世正是現實的反映:地獄是現實世界的實際情況,天國是對現實的理想,煉獄是現實理想必經的苦難歷程。書中揭露現實的部分佔很大比重。其理想主義成分,也是根植現實之中的。《神曲》對現實的揭露一般都是透過人物形象進行的,揭露和被揭露者大都是歷史上或當代的著名人物。例如,用聖彼得揭露羅馬教廷的腐敗,用法國加佩王朝的始祖揭發法國王室的罪行,用教皇尼古拉三世揭發他自己和他的後繼者卜尼法斯八世及克力門五世的罪行。這樣一來,《神曲》就變成了《人曲》。
據根教會禁慾主義世界觀,人類世界好象是罪惡的化身。基督教徒必須齋戒、懺悔和禁慾一逐漸從罪惡的枷鎖中解脫出來,最終過渡到美好的來世。波特拉克以大無畏的鬥爭精神,大膽地否定了教會的禁慾主義。他的代表作《歌集》是部抒情詩,他從人性出發,盡情地謳歌了他與年輕時代的女友勞拉的愛情。尤其是他對勞拉的形體美的生動描寫,表現了詩人渴望幸福和追求愛情的人文主義精神。彼特拉克不僅崇尚人體美,而且對大自然之美也十分熱愛並善於借景抒情,做到情景交融。
薄伽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談》。人間各式各樣的人物都進入了作者的創作視野,一百個故事塑造了國王、貴族、僧侶、梳羊毛工等人物形象,以現實主義的筆法,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十日談》充滿了人文主義的鬥爭精神。他把揭批教會的弊端作為一條主線貫穿於故事集的始終。從而揭開了公開批判天主教會的序幕。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雖然主要成就在文學方面,但人文主義者的興趣也擴及到建築、雕刻、繪畫、音樂等方面。隨著時間的延續。造型藝術的地位越來越高,到15世紀後期,就取代了文學而獨佔鰲頭。這一時期的造型藝術也和文學一樣,具有濃郁的現實主義藝術特色,並主要表現在造型藝術的世俗性和自然性兩個方面。
15世紀後期,城市國家的市民已打破了中世紀倫理學中的禁慾主義籬牆,肯定了塵世生活的美與崇高。人文主義藝術家們積極迎合市民的喜好,大膽地描繪豐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和市民形象。達·芬奇的傑作《蒙娜麗莎》就是這類畫的的典範。作者出色地運用明暗表現手法,使臉部表情和形態自然柔和,並深刻描繪了她一瞬間的微笑表情,使肖像栩栩如生。
藝術大師們從古典藝術中汲取了自然主義的藝術養分,把師法自然置於創作的首位在這種自然主義的藝術氣氛之下,米開蘭基羅創作了《大衛》這尊裸體大理石雕像。大衛是古代以色列國王,他年少英俊,勇猛異常,曾經為保衛祖國而英勇殺敵,建立了特殊功勳。因此,大衛的形象就成為愛國者的象徵。藝術大師米開米基羅為大衛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深深感動,用他那巧妙的雙手塑造了大衛的英雄形象。雕像氣魄雄偉,做到了健、力、美三者的高度結合。這時,正值中世紀後期,意利利人民與羅馬教廷進行著艱鉅的鬥爭。健美的《大衛》造型,明朗、生動、富有生命力,與封建教會藝術的僵化、呆板、陰森是完全對立的。這就形象地表現了米開蘭基羅及佛羅倫薩人民反對封建統治的民主思想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義大利人文主義的現實主義藝術,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在西歐範圍內興起,就迅速地傳播開來,出現了一大批聞名世界的現實主義文學家和藝術家。例如,英國的莎士比亞,法國的拉伯雷,德國的伊拉斯謨,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德國的繪畫大師丟勒等。
6.重商主義(Mercantilism)
重商主義是西歐封建專制政權普遍推行的經濟政策。這個政策的要點就是鼓勵工商業,保護商人和手工業工場主。
重商主義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根源。
在經濟方面:基於農奴制的互解,由封建領主與農奴的階級對立,而轉化為封建主與自由佃農的對立,封建主與佃農的關係是一種契約性的租佃關係。佃農與農奴相比,政治和經濟地位都有一定提高,因而激發了農民對發展農業技術和擴大耕地面的興趣,並有利於貨幣地租的推行和發展,使鄉村經濟進一步商品化。在鄉村商品經濟的推動下,出現了商品化的農業。例如,法蘭德斯的許多州專門種植亞麻,弗里斯蘭的許多地方專門從事養馬業。經營農牧業的農民把他們的大部分產品拿到市場上出售,他們又把所需的商品從城市裡購回。這樣,城鄉商品生產就自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時期,工商業城市充分發揮了商品經濟中心的作用。由於城市自治日趨削弱或被取消。所以行會的行政和軍事職能日益消失,它主要保留了組織簡單商品生產的職能。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國內外市場的擴大,行會的限制也不斷加以調整。例如科倫行會上層分子,反對行會限定僱傭幫工的數量和其他平均主義的規定。他們在1491年曾向城市參議會呈遞請願書,要求限定給以調整。為此,市政當局專門做出決定,削弱了行會的經濟限制。不斷調整內部關係的行會,在組織和發展城市商品生產中,繼續起著主導作用。城鄉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的產生。14—15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在西歐主要國家相繼出現。資本主義是擴大的商品生產,它需要更加完備的發展商品生產的條件。這是重商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
在政治方面:英法等國的君主專制制度,是工商業城市與國王實行長期聯合,在共同反對大封建領主的鬥爭中逐步建立起來的。王權和工商業城市利益的一致性,促使國王日趨市民化。例如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一世,穿市民階級的服裝,重用市民階級出身的人。為了繼續鞏固王權與市民階級的聯盟,就必須適當照顧市民階級的經濟利益。於是王國政府就運用強大的中央政權,在全國範圍內採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統一市場,統一貨幣,保證商品經濟的發展。這是重商主義產生的政治根源。
在思想意識方面:在15世紀以前,人們都從自然法出發,遣責高利貸。因為當時教會的產業差不多全在於土地,土地所有主向來都是借債的人,很少有放債的。但當人文主義思想運動興起之後,這種舊的財富觀念受到衝擊,特別是當加爾文教產生之後,放債和經商在教會的道德法庭上都獲得了合法的地位。根據加爾文的預選論,一個人所以能發財致富,不在於他的品德、智慧和勤勞,而完全靠上帝賜恩。這就是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某些人發財致富,不是由於剝削和欺騙,而是在於受神的擺佈所決定的,即在於是不是上帝的選民和棄民所決定的。這種新的財富觀的說教,既滿足了資產階級發財致富的需要,又掩蓋了其剝削起家的實質。這種財富觀不僅被所有新教派所採納,而且,天主教也對自己過去的財富觀作了修正,對高利貸之類的商業原則也與以承認。這樣,對自然法也有了另一種理解。於是,這種新財富觀就為重商主義創造了思想前提。
中世紀後期,幾乎所有封建專制王國都推行重商主義政策。法國最為典型。法國封建專制政體在路易十四時代獲得了完善的形式,它的重商主義政策也最終確立。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科爾伯是這一政策的參與制訂者和執行者。
科爾伯有明確的重商主義的經濟概念。他認為,國內所有的貨幣數量決定著國家的財富和該國的軍事政治實力。然而在西歐流通的貨幣總額是一定的,所以法國唯有從其他某個國家中奪取貨幣才能致富。在他看來,把葡萄牙人排擠出歐洲貿易之外的荷蘭人就是一個榜樣。從這一經濟理論出發,他立意要法國做到貿易上的出超,為此,他在工商業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在鼓勵法國工業發展時,採用了封建性的和資本主義性的辦法,國營和私營的辦法。他一方面廣泛利用行會制度,加速工業發展,另方面他大力支援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對工場主實行慷慨補貼。從1664年到1690年間,政府給大手工工場主二百萬裡弗爾。僅博韋的一個毛毯工場主就獲得六萬裡弗爾。工業家還經常向政府借貸長期貸款,其中有很多筆錢一直沒有還。此外,政府還向工場主提供土地,森林和其他對工業十分重要的生產要素。科爾伯利用政府財力創辦了許多王家手11場,實行國營和私營並舉的經濟發展方針。科爾伯還把貴族頭銜,某些商品生產和銷售的獨佔權、一定區域範圍內的審訊職權,賜給工場主。這樣就提高了工場主的經濟地位和社會政治地位。同時,工場主和他的工人還獲得許多優待:免納租銳、免服兵役、獲得廉價食鹽的供應等。
為了保證法國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科爾伯特別注意工業產品質量問題,在他的領導下,對工業實行全面的限定。當時對各個工業部門大約制定了一百五十種限定。僅呢絨染色一項限定就包括了三百多項條款。質量低劣者受嚴懲。例如,質量低劣的紡織品掛在柱子上示眾。如果這還不見效,那麼就勒令製造者本人站在柱子旁出醜。
科爾伯還禁止法國匠師和工場主移居國外。有一次,幾個工場主帶著三十個絲織工人打算從巴黎移居西班牙,結果他們全部被逮撲。同時,他又鼓勵外國匠師移居法國,他曾採取特殊措施把瑞典、捷克、德國的礦工,威尼斯的玻璃匠和制鏡匠,瑞典的熬油工人以及荷蘭和英國的匠師遷到法國。
17世紀的法國仍關卡林立,地方關稅名目繁多。例如在羅亞爾河上從奧爾良到南特這一段水道就有二十八個關卡。因而嚴重影響了商品的流通。科爾伯針對這種情況,以政府的名義,劃分大關稅區,統一稅率,取消了關卡。從而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
科爾伯還利用中央集權國家機構保護國家民族工業,實行關稅保護政策。他在1667年,把英國和荷蘭呢絨的關稅提高一倍。與此同時,科爾伯鼓勵法國所需的工業原料的進口,特別鼓勵用法國的船隻運載這些貨物進口。
總之,重商主義是當時富國強民之策,並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利於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