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街談巷議

    吐蕃從公元618年延續到公元842,這兩百多年,正好處在唐朝時期,吐蕃這個詞,最初也是出現於唐代的史料記載中,吐蕃當了大唐的鄰居,兩者之間隨著實力的起起伏伏也發生了許多的故事,有交融也有對抗,有親密時互稱舅甥也有翻臉時攻城略地。為了協調兩者的關係,吐蕃和大唐之間前前後後總共有八次會盟。

    第一次會盟是公元705年,雙方為了爭奪安西四鎮大打出手,為了緩和關係,雙方派遣各自的高官大臣和談,關係得到了一定的緩和,但是並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盟約。

    第二次會盟是公元714年,這一次會盟的內容主要是確定吐蕃和大唐的邊界。

    第三次會盟是公元734年,這一次會盟就比較重要,吐蕃連年戰敗,決議求和,於是兩者就開會,確定以赤嶺為兩國邊界,所以這一次的會盟就有個正式的名稱,叫“赤嶺和盟”,又立了個碑,把會盟內容刻在了上面。

    第四次會盟是公元765年,這一次會盟大唐國力衰弱,吐蕃佔了西南地區。大唐承認了吐蕃對於西南地區的實際控制權。

    第五次會盟是公元767年,安祿山把大唐攪合的天翻地覆,吐蕃也趁機洗劫了長安,大唐收復都城後,兩者和談,唐朝承認了吐蕃在安史之亂期間佔有的一部分城池的實際控制,刻碑。

    第六次會盟是公元783年,這次會盟也叫清水和盟,這次和盟中,大唐和吐蕃把賀蘭山定位了國界。

    第七次會盟是公元787年,史稱平涼和盟,這是一次並不成功,充滿了危險的會盟,雙方在甘肅平涼會面,從一開始,雙方都沒有誠意,在臨時搭建的會場周圍各有3000甲士助陣,這就算了,吐蕃還在附近埋伏了3萬兵馬,而大唐在會場30裡外駐紮了約2萬兵馬,可見雙方一開始就打著“談不攏就打”的主意,最後果然談判破裂。吐蕃幫助大唐平定“涇原兵變”,大唐以部分土地作為報酬,這一次和盟吐蕃就要求大唐兌現這個約定,大唐使節拒絕了吐蕃的要求,認為雙方可以談一談除了土地之外的報酬方式,於是,雙方開打,大唐這邊的大使團死了500多人,另有一千多人被俘。這一次失敗的會盟後,大唐和吐蕃的關係就急轉直下。

    第八次會盟是在公元821年,當時大唐的年號是長慶,所以也叫長慶和盟,兩者相約和平共處,不再打打殺殺了,大家都坐下來好好相處。

  • 2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唐蕃外教史上最慘烈的一幕,吐蕃在平涼川劫殺唐朝盟使!

    公元779年五月,唐代宗李豫駕崩,子李適繼位,是為唐德宗,次年改元建中。

    在安史之亂爆發後當皇帝,李適算是沒趕上好時候。

    他老爸李豫時期,國家在安史之亂的摧殘下,民生凋敝、破敗不堪。雖然,李豫改變了肅宗皇帝對於吐蕃的“輸絹帛以求和平”的政策,算不失氣節,但國力、軍力上的巨大差距,讓唐朝根本無力與如日中天的吐蕃抗衡。

    更倒黴的是,連續兩次爆發的僕固懷恩之亂,讓本來依附於唐朝的回紇、党項各族紛紛離心。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下,雖然唐軍憑藉隴山(六盤山)的地形優勢,守住了靈、涇、邠州的防線,但河隴地區的大片土地已在吐蕃的控制之下。

    白居易在《西涼伎》中寫道:“涼州陷來四十年,河隴侵將七千裡。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

    德宗李適繼位後,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對吐蕃採取懷柔的政策,對內則加強對藩鎮的軍事壓力。

    《新唐書 • 吐蕃傳》記載,“德宗即位,先內靖方鎮,顧歲與虜確,其亡獲相償,欲以德綏懷之”。

    公元779年(大曆十四年)八月,德宗首先對吐蕃釋放了善意。

    唐使韋倫出訪時,使團不帶帶著詔書和禮物,還將代宗朝扣留的吐蕃使臣和戰俘放回。

    早年間,唐蕃關係緊張時,出訪對方是件很有風險的工作,兩國都曾多次扣留對方使臣。

    其中,唐代宗時期扣留吐蕃使臣前後多達八批。李適為推動兩國關係改善,“徵其俘囚五百餘人,各給衣一襲,使韋倫統還其國”。(《新唐書 • 吐蕃傳》)

    1、代宗駕崩,吐蕃沒有派人弔唁;

    2、唐朝修建代宗陵寢,吐蕃沒有送禮;

    3、新皇即位吐蕃卻派兵入侵。

    由此可見,對於唐朝釋放的善意,吐蕃君主給出非常明確的迴應。

    隨後,兩國朝堂的溫度迅速回升,開始詳細研究清水會盟的事宜。對此,吐蕃提出兩點明確的要求:

    1、吐蕃要獲得與唐朝平等的國家外交關係;

    2、吐蕃在河隴地區佔領的領土,要求得到唐朝的正式承認。

    之前,因為有兩位公主的和親,唐蕃長期處於翁婿、舅甥的關係。但現在,吐蕃國力鼎盛,已不在滿足於地位略低的舅甥關係了,要求和唐朝平起平坐。

    赤嶺(今青海省境內的日月山,為青海農、牧區分界線,海拔3520米。)

    玄宗時期雙方已赤嶺為界,早就已是陳年舊賬,這次吐蕃明確提出,雙方重新劃界要以雲州之西,賀蘭山為界。

    基於德宗“攘外先安內”的大國策,唐朝幾乎全盤接受了吐蕃的要求(“其定界盟,並從之”)。得到唐朝承諾後,吐蕃也歸還了被扣押的八百人作為迴應。

    公元783年(建中四年)正月,雙方在清水(今甘肅清水縣)舉行會盟大典,吐蕃方面大相尚結贊出席,唐朝方面則以隴右節度使張鎰為代表。

    公允的說,清水會盟後,唐蕃確有一小段和睦時期。當唐朝爆發朱泚之亂時,吐蕃軍隊還曾幫助唐軍平叛,在武亭川,大敗叛兵,斬首萬餘。

    但很快結構性的矛盾,便將兩國再次拖回戰爭狀態。

    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八月,尚結贊大舉進攻涇(今甘肅涇川)、隴(今陝西隴縣)、邠(今陝西彬縣)、寧(今甘肅寧縣)等州,“掠人畜,割禾稼,西境騷然。”

    此時,曾經的擎天玉柱郭子儀已經故去,但唐軍內部一批能征善戰之將,也開始嶄露頭角。

    在李晟、馬燧、渾瑊、韓遊瑰、駱元光、王佖、野詩良輔等一干良將中,前三位最令吐蕃將領頭痛。

    時任吐蕃大相兼河隴最高軍事長官尚結贊,便對部將說:“唐之良將,李晟、馬燧、渾瑊而已,當以計去之。”

    尚結贊之所以,對這三人念念不忘,源於沒少在他們身上吃苦頭。

    786年八月,吐蕃兵鋒突破隴州(今陝西隴縣)直抵鳳翔(唐西京)。

    鳳翔距長安僅僅一百多公里,如蕃軍以精騎突進,兩三日即能兵臨城下,京城戒嚴,百姓惶惶不可終日。

    《舊唐書》記載:“其汧陽賊營,距鳳翔四十里,京師震恐,士庶奔駭”。

    但李晟結結實實的給尚結贊上了一課,他命手下驍將王佖,在汧陽城(今陝西隴縣)附近設伏截擊。

    出發前,李晟對王佖說:“汧陽重地,為吐蕃必經之路,俟吐蕃前軍已過,見五方旗,虎豹衣,乃其中軍,擊之,必大捷。”

    王佖依計而行,果然將吐蕃軍隊截斷。唐軍特意準備了神箭手,專門點殺吐蕃軍中穿豹皮的主將。蕃軍主將中箭,軍心大亂,被四面圍功的唐軍殺得四散奔逃,尚結贊幾乎送命。

    隨後,李晟又帶領部將野詩良輔、王佖,奔襲吐蕃摧砂堡。擊潰吐蕃兩萬守軍,斬將奪旗,盡焚堡中存糧而還。

    為了除掉三個心腹大患,頗有謀略的尚結贊,開始策劃一箭三雕的連環計。

    他先是派兵進至鳳翔城下,約束手下軍卒不許騷擾民眾,並命部將高喊:“李令公(李晟)召我們前來,為何不開城勞軍?”

    城上唐軍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尚結贊見疑兵之計已成,便帶蕃軍徐徐退去。

    隨後,尚結贊遣使長安請求再次會盟。

    貞元年間以來,關中連續受災,長安庫府早已枯竭,老鼠跑進去都是含著淚離開的。

    朝廷甚至連養兵的糧食,都發不出來。以至於,長安禁軍摘下頭盔,在街道上呼喊:“拘我們于軍中而不給糧,難道我們是罪人嗎?!”

    眼看著長安禁軍就要譁變,宰相韓滉運米三萬斛至陝。

    德宗大喜,對太子曰:“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

    由於當時缺糧日久,兵民皆餓得黑瘦,糧食運到後,久餓乍飽,脹死者達到五分之一。

    這種窘迫的局面下,吐蕃請求合盟友好,對心如油煎的德宗來說,無疑是個能緩口氣的機會。

    但深諳邊事的李晟堅決反對,他上書直言道:“戎狄無信,不如擊之”。

    面對李晟的反對,德宗居然產生了猜忌。加之鳳翔城下尚結讚的一番表演,更讓德宗覺得有必要稀釋一下,不聽話邊將的軍權。

    貞元三年(787年)三月,德宗將李晟召回長安,封其為太尉、中書令,變相奪了他的軍事指揮權。

    尚結贊連環計的第一個目標實現,下面他要開始扳倒,馬遂和渾瑊二人了。

    宰相張延賞體察到德宗心意後,開始全力推動唐蕃會盟。這時另一個功勳卓著的邊將韓遊瑰,也站出來反對。

    他在表奏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吐蕃弱則求盟,強則入寇,今深入塞內而求盟,此必詐也!”

    心神不寧的李適,見到韓遊瑰上奏後,開始有點猶豫。

    這時,尚結贊連環計的第二步開始發動。

    他早就透過細作探知,名將馬燧雖然很能打,但卻有個致命的性格弱點——愛財!

    於是,尚結贊派論頰熱帶著重禮去見馬燧,請他在朝中斡旋。

    馬燧收下禮物後,親自帶著論頰熱來到長安,表示對會盟的支援。覲見德宗的論頰熱,還丟擲了一個味道甜美的餡餅。

    兩國會盟後,尚結贊將歸還吐蕃佔據的鹽(陝西定邊)、夏(今陝西靖邊縣)二州。

    鹽、夏二州是唐朝隴山防線的關鍵節點

    鹽、夏二州地處關中西北,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是溝通關中和朔方軍(治靈州,今甘肅靈武)關鍵節點,唐蕃兩軍曾為此反覆爭奪。(詳見拙作《帝國嗜血——城鹽州!城鹽州!》、《唐蕃二百年國戰的終章——鹽州之戰!》)

    這次,尚結贊丟擲歸還二州的“餡餅”,德宗毫不猶豫的就上鉤了。

    四月,唐使崔浣出訪吐蕃時,尚結贊還不忘表白一番,堅稱自己一定會履約鹽、夏二州。

    但他提出一個要求,因之前唐朝曾有背棄盟約的案底(詳見拙作《最憋屈的背鍋俠,河西節度使崔希逸》)。

    這次會盟必須要選擇,他能認可的忠信之人,並給出了三個人選——渾瑊(定遠城天德軍節度)、杜希全(靈州節度使)、李觀(涇原節度使)。

    從三人的職務便可看出,全都是邊關重鎮的軍事統帥。尚結讚的心思是,在會盟儀式上,把三人一勺都燴了。

    至於馬遂,只要劫盟成功,作為支援會盟的人員,必然會遭受唐庭的責罰。

    好在唐庭也不傻,百餘年交戰下來,彼此間的不信任早已深入骨髓。

    對於尚結讚的要求,唐庭回覆說:“杜希全守靈州,不可出境,李觀已改官別處,只能派渾瑊會盟於清水。”

    五月,渾瑊自咸陽入朝,擔任清水會盟使,兵部尚書崔漢衡為副使,司封員外郎鄭叔矩為判官,宋奉朝為都監。

    雙方最初商議的會盟地點依舊在清水,但尚結贊旋即提出,“清水非吉地(上次會盟的條約不久便被撕毀了),請盟於原州之土梨樹”。

    李適一開始都準備答應了,但神策軍的將領馬有麟站出來說:“土梨樹這個地方不好,道路盤結,險山惡水,恐怕吐蕃會設伏兵,不如選在相對平曠的平涼川。”

    經過雙方反覆協商,會盟地點確定於平涼川(甘肅平涼附近)。

    渾瑊等人尚未出發時,李晟就提醒他,此次吐蕃的會盟請求詭異,望他在平涼小心戒備。

    但這種好意提醒,卻成了政敵宰相張延賞攻擊李晟的理由。

    張延賞對德宗說:“李晟不想唐蕃盟好,所以讓渾瑊戒備,我們這邊戒備,吐蕃必然察覺,於是雙方戒備加深,會盟如何能夠成功?”

    德宗召渾瑊前來,命他切記推誠待虜,勿自為猜貳以阻虜情,渾瑊左右為難。

    未幾渾瑊上奏,已經和尚結贊約定辛未日會盟於平涼。

    張延賞得到奏報後,認為這是他的一大政績,召叢集臣遍視渾瑊上奏的詔書,炫耀的說:“李太尉(晟)謂吐蕃和好必不成,此渾侍中表也,盟日定矣”。

    面對朝廷上下對於會盟的盲目樂觀,李晟非常憂慮,私下流著淚說:“我生長在西域,深諳吐蕃實情,所以才會上奏朝廷,只是擔心朝廷被吐蕃欺騙罷了!”

    不過,李晟的提醒也不是全無作用。德宗還是安排駱元光屯兵於潘原(今甘肅平涼東)、韓遊瑰屯於洛口(今寧夏固原西南),作為渾瑊會盟期間的後援。

    駱元光見到渾瑊後,提出親自帶兵保護他進平涼川。

    渾瑊拿出德宗的召命給駱元光看,駱元光不從,對渾瑊說:“潘原距盟所且七十里,公有急,元光何從知之!請與公俱”。

    於是,駱元光與渾瑊聯營而據,營帳距離會盟地點三十里。駱營深溝固壘守備森嚴,而渾營則草草而就。

    駱元光伏兵於營西,韓遊瑰亦遣五百騎伏於其側,約定:“若有變,則汝曹西趣柏泉以分其勢”。

    這個隨機應變的軍事調整,最終救了渾瑊的老命!

    閏五月辛未,尚結贊與渾瑊約定各以甲士三千人列於盟壇東西,著常服者隨從四百人至壇下列隊。

    會盟開始前,吐蕃又提出,要求各自派遣數十名遊騎,在對方後方巡視。

    尚結贊早有準備,數萬吐蕃精銳埋伏在盟壇西邊,吐蕃遊騎自由出入唐朝防區,如入無人之境,而唐朝遊騎進入吐蕃則悉數被擒,渾瑊對此一無所知。

    尚結贊又讓渾瑊等將領脫去鐵甲,換上會盟禮服,當唐朝使節在大帳內更換禮服之時,吐蕃三通鼓響,吐蕃精騎呼嘯而至,殺都監宋奉朝於帳中,副使崔漢衡被俘。

    渾瑊不愧為久經沙場的老將,見勢不妙逃出大帳,抓過一匹沒有馬鞍的戰馬,跳上馬背,向唐軍營帳逃去。

    吐蕃騎兵在後窮追不捨,箭矢如雨,居然沒傷到他一根汗毛。

    渾瑊馳馬跑到自己的營帳,營帳中早已空無一人,又奔到駱元光的營中,所幸駱元光早有準備,營帳守備森嚴,吐蕃騎兵見狀悻悻而去。

    可是隨行的唐兵就沒有這種好運氣了,被吐蕃軍隊殺的四散奔逃,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平涼會盟以吐蕃劫使毀盟告終,事件中唐軍死500餘人,被俘1000餘人,自副使崔漢衡以下,60餘名唐官被扣押。

    尚結贊見渾瑊逃脫非常遺憾,當見到被俘的崔漢衡時,對他說:“我本來給渾瑊準備了一副金枷鎖,將他銬送到赤松德贊階前請功。”

    但尚結贊眼珠一轉,又生一計。

    被俘唐官中,有馬燧的侄子馬弇(yǎn),尚結贊當著被俘的眾人,對馬弇說:“前一陣子我們在河曲的時候,春草未生,馬匹瘦弱,岌岌可危。所以才向侍中(馬燧)提出和談。假如那時侍中對我們發動進攻,我們就全軍覆沒了。好在侍中幫忙,唐軍沒有進攻。侍中對我們有恩。我怎麼能拘押他的子弟呢?”

    說完之後,便命人給馬弇鬆綁,禮送出境。為了達到預想的效果,他還特意將宦官俱文珍、渾瑊部將馬寧一起釋放。

    平涼劫盟發生時,唐朝君臣這邊還在朝堂上,等著會盟成功的好訊息呢。

    德宗欣慰的對群臣說:“今日與吐蕃和好,真是社稷之福呀”。

    旁邊的馬燧,也洋洋得意的拍馬屁道:“是呀,聖上英明”。

    就在此時,兵部侍郎柳渾兜頭潑了一盆冷水。

    他對德宗說:“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結。今日之事,臣竊憂之!”

    李晟也跟著說道:“誠如渾言”。

    看著這倆不開眼的,德宗氣就不打一處來。

    他當眾訓斥李晟:“柳渾是個書生,不懂邊關大計,你跟著瞎摻和什麼?!”

    結果傍晚時分,韓遊瑰打臉的表奏送到了長安,言:“虜劫盟者,兵臨近鎮”。

    德宗當時就懵了,張著大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等他回過神,第一件事就是痛罵馬燧。

    人家李晟早就說吐蕃不可信,就你小子出來攛掇和吐蕃會盟。尚結贊抓了你侄子,馬上毫髮未損的放了回來,其他幾十人咋沒放回來?你說,你是不是和吐蕃有啥勾結?!

    一頓狂噴之下,把馬燧罵的目瞪口呆。

    所幸,馬燧一生東擋西殺,功勞極多,德宗就是想找個替罪羊,也不能輕易治罪。只是奪了他的兵權,封為司徒、北平郡王,在長安養了起來。尚結贊在平涼川劫盟殺使大獲成功,但他趁亂深入關中的計劃,卻在渾瑊、駱元光的嚴防死守下破滅。

    而作為誘餌的鹽、夏二州,也因為補給困難,軍士疫病,屢遭重創。尚結贊不得不決定暫時放棄二州,吐蕃軍隊悉焚其廬舍,毀其城,驅其民而去。

    在此事件中,力主會盟的宰相張延賞也跟著失寵。是年六月,歷經玄、肅、代三朝的頂級老狐狸李泌,又被德宗請回了朝廷。

    李泌入相後第一件事,就是力保李晟、馬燧二人的功名。

    他帶著李晟、馬燧、柳渾入見德宗,對德宗言道:“李晟、馬燧有大功於國,聞有讒之者,望陛下坦然待之,使其自保無虞,願陛下勿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勿以位高而自疑,天下就可以安定。”

    德宗慚愧的說到:“卿所言實為國家之大計。朕當書紳,二大臣亦當共保之”。李晟、馬燧皆痛哭拜謝。

    平涼劫盟事件的發生,讓唐蕃關係降到了最低點。

    德宗即位之初,確定的對蕃友善的大方略徹底扭轉。李泌旋即開始著手組建,“西聯大食、北和回鶻、東結南詔”的反吐蕃聯盟。

    被嚴重打臉的李適,也開始執行強硬的對蕃“三不政策”(不談合盟、不見蕃使、不接國書)。

    此後30餘年,唐蕃外交陷入停滯,兩國邊將各顯其能,大打出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盆栽的松紅梅什麼時候修剪比較好?養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