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京城裡的深耕者
-
2 # 李敏在農村
說到習俗可以說沒個地方都有,只不過會有些不同罷了。我家是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的,年邊到了首先購買各種年貨是必不可少的。會從臘月二十就開始一點一點的買了,然後二十五六蒸饅頭,二十七八燉肉炸東西,二十九貼春聯,三十兒中午吃團圓飯,下午包餃子請牌位。晚上吃餃子看春晚,初一早起挨家挨戶去拜年,上午走親訪友,一直持續到初六七拜年才結束。小年大同小異,總之是吃吃吃,玩玩玩,孩子們高興,大人很累。
-
3 # 河南小芳
我的家鄉在河南~我們的過年習俗是~年前二十幾;就開始準備過年的菜~和走親戚的禮品!還有就是年三十中午下午女的都包餃子:
男的貼對聯
而且餃子要三十中午吃一頓;大年初一早上天不亮就煮餃子;~然後吃過飯天就差不多亮了;
長輩們就一起去廟會;然後到廟裡上香;
我們年輕人現在也跟著去廟會;其實說白了就是走街串巷;男的就聚餐天天喝酒
女的就是逛街消費岀去打工一年不容易~所以都在過年這十幾天的假期裡集合了
非常得熱鬧;過了大年初一就開始走親戚;
-
4 # 明揚四海
東北過春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1、吃帶硬幣餃子交好運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現在人們講求衛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取代。),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祥的事都破損,有驅災避邪之意。2、年夜飯後吃凍梨
由於東北天氣嚴寒,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據相識,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在北方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間又酸又澀,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採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由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適口,果汁富足。
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裡解凍,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3、年三十點長壽燈
東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點長壽燈,今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戶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燈,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停。4、正月不剪頭
東北人一樣平常都在大年月朔到夏曆二月月朔之前不能剪頭,若是剪頭會克(死)孃舅,以是東北人很隱諱這點,沒有人會在正月裡剪頭。“二月二,龍仰面”這表現著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祥,以是在這一天許多人都會爭相剪頭,討吉祥。5、月朔初二不掃地
在東北,上了年齡的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說法,大年月朔、初二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願將好運氣、財運掃走。以是隻有等著到了初三才可以掃地。
-
5 # 菩提垚燁企業文化共創
我的家鄉在富庶的江南。
說實話,城市裡的年味是越來越淡了。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習俗規矩提醒你過年了,除了翹首盼望的長假,甚至連拜望長輩也被聚餐給高效了,沒了鞭炮煙火的大年靜悄悄。
農村還會打打年糕醃醃魚曬曬肉,敲敲鑼鼓舞舞龍,鞭炮煙火肆意放,年味不知不覺就濃了。
缺少了習俗的大年,便少了份儀式感;缺少儀式感的大年,便也少了許多的快樂和傳承。
-
6 # 奇疆6688
家鄉過年,除放鞭炮的少了點,其他仍在延續古代傳承的習俗。年殺仍在殺,不殺者便去市場買肉,而過年的肉食不僅僅是豬肉了,雞丶魚丶鴨丶牛肉丶羊肉丶海鮮等,豐富了人們的肉食藍子。街頭的年貨攤十分紅火,採購年貨者絡繹不絕,年貨琳琅滿目,年畫丶春聯丶燈飾丶調料丶肉類丶付食丶鮮麵條、服裝等,一應俱全。舞獅丶龍燈丶綵船等社火依然鬧春,一些村唱大戲,開運動會,搞書展,廣場舞比賽,文化活動比以前更加豐富多彩。拜年的習俗依舊。城鎮的彩燈裝飾成春節的新亮點,火樹銀花不夜城,夜景輝煌燦爛,今非昔比。家鄉的年味依然濃郁醇厚。
-
7 # 川鄉小何姐
往年基本上都要殺豬過年,然後請親戚朋友來家裡做客,大家歡歡喜喜的團年,吃團年飯。今年沒有豬啦!家裡基本都是養雞養鴨,估計比往年團年飯少了吧!但是走長輩是必須的,買些年貨,糖,糕點,新衣服,準備紅包去給長輩拜年。基本上半個月都在走親戚,過年喜慶,開銷算下來也不簡單呢!
-
8 # 電影不帶解說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稱“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農曆一年中的首日,俗稱為大年初一,與初二、初三稱為春節。客家人的過年涵蓋了春節,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進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從一進入年界至除夕,客家人家家收起農具,忙忙碌碌四處赴圩辦年貨,戶戶動手打黃元米餜、煎油餜子、做糖米泡,打顏片、麻糕等各色糕點,迎接新年。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塵”,以示除舊迎新,使家庭面貌一新。
農曆臘月二十四日為“小年”,晚餐較為豐盛,飯後祭灶,送“灶神”,是日謂之“偷心日”,客家人多在此日“動土”,無須請先生看風水朝向以及選時辰,一如冬至日。
“除夕”又稱“大年”,這一天,家家戶戶大門上都貼上春聯,門楣和窗戶上還貼上紅紙條。這天家家宰雞殺鴨。去祖堂敬祖,表示逢年過節不忘祖宗恩德。除夕的年夜飯,吃得特別早,一般下午四五點鐘就開始,一直吃到傍晚,閤家共吃團圓飯,同喝辭歲酒,孩子們慶長大,老人們賀添歲。飯後祀灶,迎灶神,然後全家動手,打掃餐廳,清洗碗筷,所有餐具都要用開水燙過,清除油葷腥味,俗稱“淨齋”。接著,大人們拿出新衣裳,讓全家穿上節日的盛裝。家中所有大小房間都點上明燈,正廳或餐廳燒炭爐或火盆,要燒最大的樹兜,叫做喂年豬,寄寓來年養大肥豬,五穀豐登。大人包紅包給小孩壓歲,囑咐孩子聽話,好好學習,人長一歲,要更懂事,一家人圍爐而坐“守歲”,回顧舊歲,展望來年,通宵達旦。
正月初一午夜零時,人們爭先恐後焚香鳴炮,迎接新年,是謂“搶春”,認為起得越早這年的福氣越好。戶主燃放開門炮,向“吉利”方向而行,謂之“出行”。清晨穿新衣,先拜祖宗,後拜尊長,道“恭賀新禧”。男人帶小男孩提籃備茶酒魚肉祭社公、龍神;小孩邀集眾人一同把牛趕進山去,且一路燃放鞭炮相送,是謂“送春牛”。早餐吃素(贛縣王母渡一帶地方全天吃素),謂吃了一年康康健健,意在免災保健康。是日,大人小孩整天玩樂,但不得出家門,尤忌小孩坐在別人家門檻上,婦女在曬坪或自家院坪上打毛線,納鞋底、鞋墊、休閒聊天。男人打牌或玩“數豆子”,小孩喜歡燃放鞭炮等,整個村坊顯得十分熱鬧。初二開始走親訪友拜年,新年初見互道“恭喜發財”,各家由一名大人帶小孩去給長輩拜年,舊時小輩給長輩下跪,長輩給小孩發紅包壓歲,並說些吉利祝願的話,壓歲錢多少各依血脈親疏、交情厚薄而異,多少都有打發。宗教信眾多於此日上山敬神禮佛。一般家庭從初二開始備“九龍盤”,內盛臘鴨、豬肝、香腸等小吃,另加花生、瓜子、果碟待客,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內親來訪多有吃酒娘蛋吃滿碗等厚待。此時節,鄉間各地文娛活動豐富,請大戲(在宗祠祖堂的戲臺演出)、唱採茶、打龍燈、獅子燈、鯉魚燈、打獅等,從初二開始一直鬧到正月十五夜,達到高潮後散燈。
-
9 # 醫法文九撞
渭南地區歷史文化悠久,習俗豐富。名片為華夏之根,文化之源。
在過年的時候有些特色風俗。
線戲
線戲是合陽縣獨有的民間藝術,據傳“始於漢而興於唐,盛於明清”,歷史悠久;它有自己專用的聲腔-“合腔”(一度曾稱“線腔”);它的偶人面部豐滿,酷似唐俑;唱腔蒼涼悲壯、慷慨激昂,展現了渭北人民粗獷豪放的性格特點。線戲劇目豐富,據傳有五百本之多,且有大量藝人們即興創作的“捎戲”,詼諧幽默,語言生動,富有生活氣息。合陽提線木偶藝術團是專業藝術團體,此外還有三家民間班社,堅持經常演出。八十年代以來多次赴省晉京,併到巴西作友好演出。
火烙畫
火烙畫為渭南製作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工藝品,起源於西漢末期。早期只在竹木器具上烙制簡單圖案,作裝點之用,後逐漸演變發展為今天的火烙畫。
製作火烙畫的工具為特製鐵筆,加熱後在木質或較厚紙質上用手工烙制而成。完成一幅(件)烙畫製品要經過選材、構思、描繪草圖、烙畫、上漆(裝裱)裝框等多道程式。
成品烙畫其畫面線條簡練自然,工筆寫意,栩栩如生且永不褪色,給人以畫風純樸,古香古色,精美典雅的藝術享受。烙畫內容取材廣泛,主要有人物花鳥、禽獸、山水書法等,而紙質烙畫則多以紅樓夢、西廂記、三國、西遊記、敦煌壁畫中的人物為主,作品巧奪天工,精妙無比,是家庭、賓館裝飾以及饋贈、收藏的最佳民間工藝美術品。
背花鑼
“背花鑼” ,還有一個悽美的傳說呢。
相傳元代某年百日大旱,土地龜裂,寸草不生。時任同州刺史的亞哥為民請命,在九龍村“太皇廟”內設壇祈雨,以女許神。此舉後,天降甘霖,其女亞媛氣絕身亡,鄉民將亞媛安葬在九龍村“太皇廟”附近。感戴亞哥父女澤被四方,遂築起娘娘廟塑有娘娘像,娘娘廟裡同時還敬奉有藥王孫思邈,每年二月二,村民去耀縣藥王山背藥水,又去娘娘廟內接藥水,傳說喝過藥王爺的藥水後能除百病。
於是,“背花鑼”成為村民在祈雨和接藥水中,用舞蹈與神靈溝通的一種形式,伴隨九龍村九龍廟的建立與發展變遷,距今已有上千年。
每副背花鑼上裝飾20多件刺繡,高1.5米、寬1.2米、竹子綁紮成架子,再罩上黃布,嵌上裝飾。
背花分正背兩面,正面綴有十帶裙、肚兜以及小孩子使用的圍涎、裹肚等刺繡。背面多為圍涎、肚兜等,圍涎中間綴有小銅鏡,用於反射光線和避邪,再下面有個小神龕,神龕中多為藥王、財神等神像,上面插5面5色小旗。
背花上的十帶裙是古代婦女的服飾用品,紮在腰間,每條帶子上繡有精緻的刺繡,是背花上最為豔麗古樸的裝飾。這些看似花裡胡哨,依附在鑼手的脊背上來哄託氣氛,增強陣容,同時也表現出一種原始圖騰文化和對母性的崇拜。
與背花鑼相互映襯表演的差傘,是仿照皇傘的形式結構,高1米左右,用篩子或竹籮子製成,每把傘用紅綢、繡花裹肚、圍圍,十帶裙和一個棉花姑娘裝扮。民俗中將差傘當成神傘,一般由10歲以下的小孩撐搭,祈求神靈保佑孩子在神傘護照下健康成長,有望子成龍,一生平安之意。
背花鑼表演中,鑼手揹著背花,行進時由三路縱隊並列排成,有倒步、轉身、閃動背花等動作,與花苫鼓、差傘、大釵等互相配合,背花隨舞步閃動,有著原始舞蹈的跳神意味,是不可多得的保留完整的巫舞形式之一,被稱為古文化的“活化石”。觀後使人彷彿回到古風古韻的遠古時代,意蘊悠長。舞蹈寓意深刻,表達了人們祈福、驅邪、酬神之意。
社火
社火是流傳於陝西關中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古人認為“社“是土地之神,祈求豐收或驅鬼逐疫,都要祭祀社神,“火“有紅火、熱鬧之意。
社火主要以地雷、火槍、搖桿、窮搖桿、芯子、抬高、日破甕、日破天、鑼鼓、柺子、打犟驢、秧歌、旱船、血故事、耍後臺組成。而其中以窮搖桿、芯子、抬高、日破甕、日破天、打犟驢、鑼鼓、耍後臺最具地方特色。
追溯 "社火 " 其源,它與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也有著淵源關係。
圖騰崇拜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時間,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本氏族的圖騰標誌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畫在臉上,有的還製成面具。
-
10 # 吾有兩千金
風俗習慣,到處都有同有異。全椒縣城乃人文薈萃的古邑,農曆新年(春節)之習俗,自有其獨特之處,僅就所知,拾其一、二以志之:
貼春聯
古來各地皆有“桃符萬戶換新春”,農曆除夕家家貼春聯辭舊歲的習俗,全椒縣城自無例外。春聯內容一般是取祝願吉祥如意,長壽幸福,發財致富之意。各商號大門春聯,一般皆用店號名稱的兩個字,依字序分別放在上下聯之首,撰成一副對聯(即“藏頭聯”)。因此,某商號開張之前,總要先請當地文人按招牌字號撰寫一副對聯,多年春節沿用不變。士林墨客所居,每年必新撰春聯,講究書寫以各抒胸臆而供觀者之品評。此風歷久不衰。縣城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門上春聯一貼,外人就不再進門。因此有些欠債窮人,往往提早貼上春聯,以避免債主前來索要不休,故有窮人稱春聯謂“避債門神”之說。
解放以後,春聯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多為歌頌盛世,宣傳政策,鼓舞人心,祝願幸福之類聯語,因而對移風易俗起了積極作用。
忌出
正月初一,清晨每人應向自家長輩逐一拜年,然後看曆書宜先去某方,依其所述決定去某家拜年。但只限於男人們出門拜年,而婦女在初一至初三三天,不得出門,連自己孃家也不能去。據民國《全椒縣誌》載:“新年三日,男子俱出門拜年,婦女則否,雖母家不敢越門限一步。以為禁忌。”直到年初四日才看到婦女們穿衣裙,帶花飾在街上走動,去孃家或親友處拜年。這一歧視婦女的陋俗,直至解放後隨著婦女徹底解放而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定工酒
舊時正月初五,相傳為“五路財神日”。各大商號老闆皆備筵席數桌,宴請店內所有僱傭人員。席間,老闆向大家敬酒以表謝意,然後略述店中今年打算,接著宣佈人員去留名單,並對去者贈送“紅紙包”(禮金)。這次酒宴凡被辭退者,老闆必請其坐首席(如有二人,依次坐二席)。因此這席酒,誰也不願坐首席,常常為此而首席空著(事先如已知被辭退者便不來赴宴),故有人說這叫“缺席酒”。同時流傳有“老闆敬財神,相公過難關”之說(“相公”本指未出師的店員,這裡泛指店中僱員)。
走太平
椒城及四郊居民皆有“正月十六走太平”的習俗,相傳已久。據民國《全椒縣誌》載:“正月十六日,傾城士女出遊於東門太平橋,取祓除不祥之意。(荊楚歲時記曰走百病)不知何昉。諺謂之走太平。是日謂之太平日。遊人不遠數十里而至者,炮竹及鼓吹聲至夜分不絕”。人們走過 太平橋取“一年太平”之兆。還有人向橋頭水井中投硬幣,謂之“擲太平錢”。早年橋頭有石樁,遊人至此必坐一下石樁稱“坐太平樁”,以祈太平無事。近年,走太平之風猶盛,自十五日夜十二時後就有人來鳴放鞭炮,十六日白天往來不斷,晚間男女老幼,摩肩接踵,雲集太平橋燃放鞭炮、禮花,場面異常熱鬧,直到深夜方散。
相傳漢代某年,朝廷撥金命全椒圍城築四十里之城牆,適逢災荒,縣令劉平乃以金賑濟災民,權築城牆四里,因而被官解京問罪。劉平離全之日為正月十六,百姓結對相送至東門外小石橋。劉平縣令稽首向眾人告別,祝百姓歲歲平安。以後,此橋乃名為“太平橋”,每年這日人們多來此橋上憑弔,以表對劉平縣令的紀念。久之,便有了“正月十六走太平”之習俗。至今太平橋東仍有劉公祠遺址可尋。
另有一傳說:明永樂中,全椒人因築筆峰尖事招巨禍。邑人迷信地認為“筆峰”主全椒文人風水,筆峰增土愈高可多出“舉子”,而某欽差過此知之,因聽方音有誤,回奏朝廷,謂全椒增築“筆峰”是為求多出“主子”,朝廷下令嚴加查辦懲處。由於御史陳瑛(滁州人)向朝廷力辯,倖免巨禍,得以輕處。後來,邑人感謝陳之恩德,在陳卒後,請葬於全椒城東門外太平橋旁一高壟上,以示紀念。葬日為正月十六,每年是日,人們多往憑弔,久之,遂有“正月十六走太平”之習俗。
回覆列表
我家鄉過年的時候,大年初一要早起給長輩拜年,行磕頭禮,現在應該很多地方沒有這個風俗了。
初二開始串親戚,每天一家,天天吃好吃的,其樂融融,親戚多的差不多要串到初五、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