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根拜祖

    匡衡出生貧寒,憑著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但學有所成,而且在仕途上一路飆升,一直做到丞相的高官。匡衡一生兩次做“賊”,第一次“偷竊”使他名聲大噪,成為一位名垂千古的人生勵志典範,第二次做賊讓他丟了官,成為被人恥笑的物件。

    匡衡自幼家境貧寒,但他本人喜好讀書。家裡買不起書,他就跑到一位有錢人家做僱工,他提出做僱工不要工錢,就一個條件,可以隨便讀主人家的書。對這樣的一位青年,僱主自然無法拒絕,於是匡衡白天打工,晚上如飢似渴地讀書。可家裡窮啊,買不起燈油,他就當了一次“賊”,把牆打了一個洞,從鄰居家“偷光”夜讀。

    就是憑著這股勤奮勁,匡衡的學問突飛猛進,終於成為一個大學問家,尤其是他對《詩經》的解讀,既精深又精彩,史書說:“匡說詩,解人頤。”解頤就是開顏歡笑的樣子,匡衡解說詩經,總是能讓人開懷大笑,現代版的易中天教授,總能把深奧的大道理用精妙的語言說得很透徹。

    後來,匡衡參加了射策甲科。射策是漢代的科舉,以經術為考試內容。主考官提前將數個問題寫在“策”上,字面向下覆蓋於案頭,由考生從中任取一題作答,稱為“射”。射策分甲乙丙三科考核,也有說考試不分科,只是根據成績好壞分成甲乙丙。甲科考生一般會被聘為郎中,未來的三公九卿儲備人員;乙科考生一般會被作為太子舍人;丙科充當文學掌故,未來的前途大多隻能是耍耍筆桿子了。

    匡衡很不幸,射策甲科“不應令”,落榜了(有資料說,匡衡直到第九次射策,才中了丙科)。按匡衡的經術水平,他不應該如此,大概他也是個“上場昏”,不適應考試。因為“不應令”,他被任命為平原郡文學,郡裡的管教育的官員。

    這時發生了一件很玩味的事,很多學者都推薦匡衡應該到京師任官,在地方太埋沒他了,甚至京師的學生們很多跑到平原郡拜師匡衡。這事引起了漢宣帝的重視,他特地讓當朝的兩個大學問家:蕭望之和梁丘賀考察匡衡。回來後,蕭望之如獲至寶,說匡衡精通經學,“有師道”,已經自成體系了。時為太子漢元帝劉奭非常欣賞匡衡,可奇怪的是漢宣帝劉洵很冷漠,讓匡衡回到平原郡繼續“支教”。

    不是漢宣帝認為匡衡的學問不夠深,實際上就學問來說,漢宣帝給匡衡提鞋的資格都沒有,而是漢宣帝一眼看穿了一個問題:匡衡只是個誇誇其談的學者,於治國,他就是個百無一用的腐儒!皇帝選拔的不是花瓶,是帝國的棟樑,匡衡只能靠邊站。

    漢元帝很不贊同父親的說法,他選拔官員的第一準則就是,一定要有足夠深的經術水平,學問不夠深,對不起,靠邊站!

    隨著漢元帝的繼位,匡衡很快發達了,在大司馬史高的推薦下,匡衡逐步邁入朝廷中樞。匡衡發揮了他學術水平高的優勢,每當給皇帝提建議,都是引經據典,旁徵博引,非聖賢話不說,非聖賢事不談,把漢元帝搞得只有瞪眼流口水的份,於是一路高升直至做了丞相。

    不過,作為丞相的匡衡行政能力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正如漢宣帝預言,匡衡除了守著道德文章,跟皇帝大談聖人之道外,實際政務能力一無是處,甚至連國家大義輕重都不分。曾經有個官員叫陳湯,他為調動國家一兵一卒,甚至沒花費國家一粒糧食,僅僅調動屯田兵和西域各國武裝,就奔襲幾千裡,斬殺了危害大漢十幾年的郅支單于。只是陳湯害怕他的軍事計劃得不到朝廷支援,採取的辦法是“矯詔”,立了大功,但是事先並未請示朝廷。對此,匡衡強烈要求嚴厲懲處陳湯,理由就是陳湯的行為是對朝廷法紀的嚴重藐視。但眾多有識之士的力保下,陳湯被免於處罰,但到手的獎勵也因為匡衡的一再彈劾而丟了。

    陳湯矯詔行事固然有錯,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重要的是,陳湯斬殺郅支單于的結果是,整個西域震動,把頻臨失控的西域局面不花一文錢就恢復了,如此大的功勞是有漢以來從來沒有過的。當時就有人說:“對立下這種不世之功的人,不應該追究小節上的過失!”,但書呆子匡衡認準了聖人之言,不識時務,不分輕重,三番五次彈劾陳湯,害得陳湯一生悽慘。腐儒空談誤國,在匡衡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漢成帝時期,有位官員曾經上疏要求趕緊修繕黃河,以防水患。匡衡不知所以,錯誤地聽信他人之言,拒絕修繕工作,結果導致黃河氾濫,十幾個縣,幾十萬人受災,令國家和人民飽受傷害。

    不光如此,他還投靠宦官石顯,和石顯沆瀣一氣,殘害了朝中正直大臣蕭望之、周堪和張猛等,雖說匡衡投靠石顯有形勢所迫的成分,但匡衡缺乏正義,為私利害公義的奸佞嘴臉還是暴露無遺。當石顯倒臺後,匡衡為了洗刷自己的恥辱,第一時間跳出來彈劾石顯,本想表達自己與石顯勢不兩立,但他這種投機的小人行徑為朝中大臣所不齒,當時就有一位叫王尊的大臣彈劾匡衡,嚇得匡衡滿頭大汗,脫帽認罪。

    幸虧漢成帝很寬容,沒有追究匡衡的責任,甚至還保留了他的丞相之職。但匡衡自己很不爭氣,寫了一輩子道德文章、說了一輩子聖人之言、評了一輩子君子之道的匡衡,再次做賊並被人抓了現行:“專地盜土”。

    原來,按照漢朝慣例,匡衡升遷丞相,就會被封侯,就得有封地。匡衡當時被封“樂安侯”,封地在樂安鄉。負責丈量土地的官員,工作出了差錯,給匡衡的封地多出了400傾。匡衡知道後,不但不退還土地,還指使下屬偷偷摸摸地把多出來的土地納為己有。事情敗露後,匡衡被彈劾下臺,結束了他的丞相生涯。

    西漢末年是一個比較畸形的歷史時期,那個年代的社會價值觀出現了嚴重扭曲,死讀書的儒生成為國家棟梁,而這些儒生又集體掉入道德淪陷的怪圈。因此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因為學問不好得不到重用,“經術水平”成為評價人才的最重要指標。這就是匡衡這樣的人能夠大行其道的原因,也是西漢走向滅亡的內在因素。

  • 2 # 漁岸踏歌

    史籍記載匡衡因鑿壁偷光苦讀成名。本人曾在拙著”漢域無疆”中對這一事件有所描述。他與陳湯屬於同時代的人。不過,鑿鄰居家牆壁,還能偷到微弱的燭光,細思極不合理。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無論窮富,都是非常講究住宅的獨立性的。沒有誰家願意與鄰居共用一堵牆。(除非是親兄弟,父輩早有安排).深更半夜,有人還能從牆壁上的小洞裡窺探家中隱私,尤其是女眷們的活動。這在儒學盛行的漢代,幾乎就是作死。至於鑿壁偷光的勵志故事,十有八九是後人編造,猶如現代的心靈雞湯大師們所做的事情一樣。漢元帝好詩經。恰好匡衡專攻詩經。匡衡被漢元帝不斷拔擢,最終官至宰相。當時宦官石顯深得漢元帝寵幸,把持朝綱。他拉攏匡衡。後來,漢成帝即位,石顯失勢,匡衡及時彈劾石顯,為扳倒石顯起到了關鍵作用。但他因功封侯之後,貪得無厭,貪佔土地,被人彈劾,貶為庶民。很快病死於家鄉。他被人詬病,應該是其貪婪所致吧!

  • 3 # 笨笨伯伯

    我是上小學時候,在成語故事中讀到這個典故。當時覺得這個孩子真的挺用功,精神值得學習。看到這個問題後,百度了一下,發現這個匡衡長大還真不得了。

    從歷史評價上看,匡衡總體而言還是賢臣。不是死讀書的人,大概非常風趣幽默,又非常淵博,談吐之間魅力四射。因此漢元帝還在做太子時就賞識他,登基後匡衡也就逐步做到了丞相之位。匡衡當官很有一套,政績還不錯;對政敵很有手腕,在漢元帝去世後,乘機彈劾元帝寵任宦官奸佞石顯,將其罷官逐回老家。對“雖遠必誅”名震天下的大將陳湯,也乘機翻翻舊賬,向漢成帝上書:“陳湯以吏二千石奉使,專命蠻夷中,不正身以先下,反盜所收康居財物,戒審查查官員曰‘絕域之事,朝廷不可追究’。如此悖逆無德之人,雖先帝赦其罪,今我主決不可用之。”結果陳湯立刻被免官。因其執政聲望卓著,官至安樂侯歸養。至漢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十二月三十日,丞相匡衡偷偷將封地擴大,巧取豪奪臨淮郡民田四萬畝,並指使手下貪盜公家財物,被有司查處,結果也被褫奪侯爵,貶為庶民。

    要問為什麼,我個人認為有類似現代官員“60歲退休現象”;覺得自己有功與社稷,是該好好享受一番;可能是小時候窮怕了的補償心理在起作用吧。

    最後用孔子的一句話結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9.3.1午,閒談

  • 4 # 聾王異史

    高分低能,就是匡衡的寫照。學霸匡衡除了他鑿壁偷出的一點光彩外,為人格局狹小,政治投機鑽營,許多事情都辦成一鍋粥。“鑿壁偷光”用勤奮綁架了道德

    匡衡出生在一個小農家庭,小時候晚上用不起油燈,就在鄰居家的牆上挖了一個洞,說是借人家的光看書。這事還被寫進教科書中,表揚他學習勤奮學習。

    其實宣傳這事的人太主觀了,首先說,你未經鄰居同意,在人家的牆壁上挖個窟窿,你是方便了,可人家牆破了個洞,這是故意毀壞他人財產啊!二是他挖穿別人家牆壁,鄰居家的生活起居盡收眼底,大晚上的到底是在偷光,還是偷偷觀光,真說不清楚,這是侵犯他人隱私權啊!這件事就是以勤奮學習的名義綁架道德。

    另外油燈的光亮有限,能透過小孔照到匡衡家嗎?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值得商榷,故事是出處晉代葛洪《西京雜記》裡,這本書不是正史,屬於遺聞軼事,不正規啊。

    像這個故事才應該從小學教材中取消。

    學霸拍馬討皇帝歡心

    古人不懂自然科學,日食、地震等解釋不了,越解釋不了,越是害怕,皇帝就越想知道這些事和國家命運有沒有關係。透過高考當官不久的匡衡便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寫了一篇奏章,專門撿好的說,日食是蠻夷國家君主要遭殃,地震是老天爺處罰不尊重皇帝的賤民。皇帝非常受用,覺得他腦洞大、有學問,就讓他當了太子老師。

    當官時一屁股爛事

    由於是陪太子詩書,和皇帝走的近,後來竟然當上了丞相,可是他的辦事能力確實上人著急。有一年雨季快到了,地方官員請求撥款清理黃河河道,匡衡卻搞不清楚輕重緩急緩急,一拖再拖,結果黃河氾濫,沖毀了十幾個縣,幾十萬人受災。

    宦官中書令石顯擾亂朝綱,匡衡身為丞相,卻沒膽子和石顯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胡作非為,害了不少正直的大臣。漢成帝繼位後,下令調查石顯,匡衡看到石顯沒了後臺,馬上寫奏摺歷數石顯罪狀,要請求清算石顯,其實是想洗白自己。沒想到大臣王尊一點也不客氣,他向皇帝告了匡衡一狀:“石顯獨斷專行時,匡丞相沒有制止懲罰他,卻一味附和縱容,還欺瞞皇帝,犯了不守臣道的重罪。”匡衡嚇壞了,想到的是逃跑,他向皇帝送上丞相大印,請求退休回家。漢成帝剛繼位,很寬容,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匡衡本想當個政治投機分子,沒想到差點丟了烏紗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匡衡教子無方,兒子匡昌任越騎校尉,經常喝酒鬧事,結果殺了人,被抓進大牢。他的另一個兒子便唆使手的人去劫獄,這事搞大了,匡衡故伎重演,脫了帽子光著腳到皇帝那請罪。皇帝看他年紀大了,不追究他的責任。

    格局小最終丟了官

    匡衡當丞相時,皇帝賜給他食邑,就是給他提供吃喝花銷的封地。負責丈量土地的官員為了討好他,給匡衡的封地多丈量了400傾。那麼大一塊地匡衡怎麼能看不出來,但他格局小,貪圖賄賂,假裝不知道。後來有人告發了他多佔封地,匡衡終於結束了他充滿投機的政治生涯。

  • 5 # 我有我的歷史觀

    TM,象這種為官不仁的敗類,就應該被拉下神壇,承受萬世唾罵。我也想踩上一腳!

    從小就聽到媽媽及街道上的伯父伯母、叔叔阿姨們經常喜歡唸叨:“匡衡窮,人窮志不窮。夜裡讀書無燈火,請在隔壁鑿個洞……到底讀成萬事通”。他們這些人生在舊社會,無錢讀書。年幼時就幫父母下地幹活,途經一學堂,聽到了一些,跟著能背誦一些,但對這篇文章最為深刻。現在春節回家,還能聽到年老孤獨的他們,閒靜時背誦這篇文章解悶。

    可見這篇文章流傳之傳,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之深。這說的就是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西漢時期人。籍東海郡承縣(今山東棗莊嶧鹽區王莊鄉匡談村)。

    匡家世代務農。匡衡看到富裕人家的孩子能讀書,非常羨慕。但苦於無條件上學。便想到了自學。但那時書是很貴重的。不象現在,地攤上的書論“斤”賣。花少許錢便可在閱覽室、讀書館“泡”上一整天。

    他便靠替人幫工,不要工錢,換取借書。同時,那時的書,不象現在,是紙張,那時是竹簡的,很重,年幼的他要揹著回家。

    由於家境貧寒,無錢購買油燈。正巧與隔壁的牆壁有一處縫隙,他就對著牆縫透出的微弱燈光讀書。後央求鄰居將縫稍加大些。鄰居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他將“縫”鑿成“孔洞”。匡衡就對著隔壁家從孔洞照射過來的光線經年累月地讀書。

    這就是“鑿壁偷光”的故事(注:這裡要糾正很多人錯誤的理解。此“偷”非為“偷”,應理解為“借”。不可能在牆壁鑿一口孔洞,而鄰居長年累月會不察覺)

    匡衡十分好學,非常刻苦用功,尤其鍾愛《詩經》。還曾拜當的儒學博士學習《詩經》。所以,他對《詩經》的理解十分獨到透徹。

    當時儒學之人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的說法。(注:古時人們既有“名”,又有“字”。匡衡少時字“鼎”,長大後改字為“稚圭”。)可見他當時熟讀《詩經》的名氣。

    由於漢朝已推翻秦朝時的“抑儒揚法”的治國理念,而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以儒家思想備受推崇,尤其是孔子的書籍,被世人視為“寶典”。匡衡可謂“恰逢其時”。

    但匡衡的仕途並不太順利,他參加了當時的“射策”(類似於後來隋煬帝開創的“科舉”)。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只要掌握“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中的一經,就可透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可補文字掌故(漢朝時郡國文學官之一,平時從事文字工作。但郡國有官位空缺時,可以補缺)”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匡衡熟讀詩書,但臨場發揮就是不行。考了九次,才中了個“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吏。

    但匡衡熟讀《詩經》卻聲名遠播,這在當時可是個“香餑餑”。聲名傳到京城,漢宣帝恐埋沒了人才,即派大學問家蕭望之和梁丘賀前去考察。二位回來對他備加誇獎:“精通經學,已自成一體”。但漢宣帝見後,認為其誇誇其談,字字句句皆“引經據典”。於是仍不被重用。但太子(後來的元帝)卻對他深有好感。

    等到漢元帝即位時,沒有忘記那個“博學”的匡衡。立即招來京師重用:直接任其為“郎中”(郎中為“射策”考試中甲科所對應的官職,匡僅中丙科,一下升了兩級),後又遷為博士,再次遷為“給事中”(常侍皇帝左右,備顧問應對)。

    其時,京城長安一帶發生“日蝕”、地震等災變,匡衡乘機上疏,引用《詩經》,勸文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在百姓中推行道德教化,弘揚禮讓仁和之風。

    元帝大加讚賞,又升為光祿大夫,不久再升為太子少傅。從此匡衡平步青雲,仕途亨通。

    由於元帝也十分喜歡儒術文辭,尤愛《詩經》,曾多次親自聽匡衡講晰《詩經》,對其讚不絕口。匡衡可謂“恰逢其時,又恰遇其人”。

    公元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代為丞相,封“安樂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

    至此,匡衡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因“明晰《詩經》”而位極人臣的典型了。

    後世評價匡衡:勤勞無比,通今博古,經學絕倫,直言進諫,剛直不阿,受人敬重。《漢書》將其列為“一代名相”。

    ①彈劾陳湯

    元帝時,匈奴郅支單于表面臣服漢朝,其實陽奉陰違。西域副校尉陳湯假託帝詔,召集沿途各城鎮士兵及屯兵,甚至不顧其上級——西域都護甘延壽的阻攔,脅迫甘延壽出兵。遠赴西域,斬殺單于。

    此事驚動西域,漢宮眾官員也拍手稱快。但遭到匡衡以及宦官石顯的彈劾。稱單于雖陽奉陰違,但當時漢匈關係並非完全破裂。此舉破壞漢匈民族感情。且調動軍隊關係到國家的安危,擅自呼叫軍隊是死罪。

    但元帝念陳湯遠趙萬里,足見忠心,免其罪。但匡衡一再彈劾,稱:①陳湯此次僥倖成功,萬一不成功呢?豈不毀了隨行的軍隊?②此次若寬恕陳湯,恐日後有人會以其為表率,欲“邀功”亦假借帝詔,隨意調動軍隊,則會給國家帶來危險。於是陳湯入獄。後元帝念及功高,免其罪。但取其官爵,降為普通士兵。

    ②修繕黃河

    成帝時,黃河氾濫。但兩批去黃河的考察官的奏摺有很大出入。一批奏摺認為黃河災情危急,另一方認為對方言過其實,危言䇯聽。匡衡認為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要“精準投放”。現在情況不明,於是拒絕了修繕的行動。結果造成黃河沿岸十幾個縣受災,幾十萬人流離失所。

    以上的兩件事,人們對他的是非、正確與否,評價不一。不知大家對這兩件事的看法如何?

    下面再講他遺臭萬年的兩件事:

    元帝后期,宦官石顯為中書令,結黨營私,把持朝政。並慫恿元帝加重賦稅,剝削百姓。但石顯很得元帝寵幸,匡衡迫於其勢力,三緘其口,從未採取任何措施阻止。

    後成帝即位,匡衡立即參奏彈劾石顯,列舉其以前所犯罪惡,並糾舉其黨羽。剷除了宦官石顯。

    ④專地盜土:

    匡衡被元帝封為“樂安侯”,封地在樂安鄉,有地31萬多畝。但由於“丈吏”所用“郡圖之誤”,圍樁外擴,造成多出4萬多畝,“丈吏”要求“讓出”。但匡衡依仗自己位高權重,執意將錯就錯,納為己有,拒絕讓擊。

    此事震驚朝野。眾臣俱彈劾匡衡以權謀私,圈佔土地,食肉百姓。此時,眾同僚已與匡衡有隙,一併將他對石顯的前後處理態度彈劾匡衡,稱他沒有盡到一個丞相應盡的責任,先是“曲意逢迎”,“明哲保身”,後又“落井下石”。

    對匡衡的彈劾之聲不絕入耳。成帝終將匡衡盡削其官職、爵位,貶為庶民,返回故里。

    回鄉後,過得很悽慘。不幾年,匡衡病死於家鄉。

    這就是匡衡,少時“偷光”成名,晚年“盜土”譭譽。匡衡從一個家境貧寒的庶民,依仗自己的才氣和皇帝的器重,登上了權力的巔峰,但位極人臣後,卻不潔身自好,又跌入了谷底。他嚐到了人生的大喜大悲,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今天我們論匡衡,其刻苦學習的精神,仍是大中華的莘莘學子們的頂禮膜拜,將成為典範,在歷史上永垂不朽。

    但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幼時根正苗紅,日後不一定會成為參天大樹。成長過程中的涵養,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的養成,也很重要。否則也不得善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二泉映月的揚琴伴奏譜(揚琴全曲譜也行)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