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小師妹
-
2 # 介庸
孔子愛好飲食,《論語·鄉黨第十》中記載:
魚餒而肉敗不食,
色惡不食,臭惡不食,
失飪不食,不時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又說:食色性也。他收的學費是臘肉,都證明他好食。
-
3 # 劃過生命的傷痕
孔子的興趣愛好有許多,憑藉我們對他的瞭解。首先他喜歡四處遊學。到處傳播他的思想,成為人們敬仰的人。其次,他喜歡傳道授業解惑,身為一名教師。他做到了,把心中的所有學問都傳給了自己的弟子。為人師表,注重自己的形象。 是中國智慧的傳播者,也是中國教師形象的傳播者。第三,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為後市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至今還是中國的國學經典,它是中國文化的締造者。
-
4 # 牛仔故事
孔子作為聖人,他的愛好是什麼?
孔子的愛好比較多。最突出的有下列幾點。
一是愛讀經典書。
如他在年輕時喜讀《禮記》和《樂記》,由此愛上音樂。50歲時,還在讀《易經》書,竟把《易經》讀了三遍。連繫竹編書的繩子都翻斷了,由此得了個“韋編三絕”的故事,為看書還3月不知肉味。可見其讀書下功夫之深。
二是愛給弟子講學。
孔子是大教育家,帶過3000學生,賢者弟子有72人。孔子講學“述而不作”。他的思想觀念,都是口述給弟子,由弟子整理成語錄。《論語》一書就是這樣產生了。此書雖如黑格爾批評沒系統性,但其精華言論不少。閃光東西很多,故著名的儒家學問,也由孔子開創了先河。
其三是愛好遊說,到處宣傳自己的學問和治國的觀念,期望得到各國的君王重用。
孔子帶一些弟子周遊列國,不斷講學。從55歲到68歲,孔子帶著他的若干親近弟子,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到過衛、曹、宋、鄭、陳、蔡、楚諸國。由於時局不好,他的學說當時並不受待見,碰壁的時候多。有時還弄得很狼狽。比如,有次到楚國去,被陳國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華人,派兵來迎孔子,才免於一死。孔子的學說在世時被敬而不用。但後來到西漢,董仲舒上書皇上,儒家才被尊為正統,從此後,孔子的地位才大大提高。
-
5 # 聞古鑑今
孔子:音樂能不能給我加個特長分?
孔子學識淵博,能夠成為聖人當然不是生搬硬套、死記硬背,除了學習,孔子最大的興趣愛好莫過於音樂了。
你說切克,我說鬧,孔子很愛學。《論語》中曾有記載孔子的言行,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然後和之。”這裡的意思是:孔子常常喜歡和別人一齊唱歌,如果發現誰唱得特別好,就會要求這個人再唱一遍,然後他再跟著和一遍。可見孔子對音樂的喜愛不是一星半點,而是特別的喜歡。
聞韶不知肉味,孔子很痴迷。《論語》還記載著了這樣一個故事:公元前517年,孔子以大夫高昭子的家臣的身份來到齊國,和齊太師談論音樂的時候,學習了《韶樂》,聽完這首音樂,孔子陶醉其中竟然三個月不知肉味。(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可見孔子對音樂的痴迷程度是如此之深啊。
拜學師襄子,孔子很有天分。《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了孔子學習音樂(鼓琴)的故事,從“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到“未得其志也”,再到“未得其為人也”,到最後的“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就連師襄子都感嘆到孔子學習音樂的天賦是如此之高,竟能聽曲識人,可見孔子在音樂方面還是很有天分的額。
一代聖人孔子為後世尊仰,儒家思想的傳播也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社會發展,如果孔子只學音樂而不育人,後世是否還會記得他呢?
-
6 # 荒漠胡楊
孔子的愛好是什麼
首先我不認為他是聖人!他宣傳的儒家思想就是在奉承當權者!春秋戰國各國遊說宣傳自己的思想!只有到秦國時被呵斥出!剩下的君主都是錦衣玉食的招待!然而結果呢,後來大家也知道!
中華民族的血性衰退就是因為儒家思想!什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什麼三綱五常!尤其是貶低婦女社會地位!說白了,就是叫百姓老老實實的做好賤民任強權魚肉!還得從中體會出快感!
孔子家族幾千年來風雨不倒,枝繁葉茂!說明什麼?就是中華史上最大的牆頭草家族!歷代皇帝也喜歡他的百姓信奉儒家思想!逆來順受!任勞任怨!在坑百姓上,朱嘉也功不可沒!屁的聖人!要說聖人,我只認王陽明!立功立言立德!可惜他的思想只被他的學生用在廟堂之爭上!卻被當時的倭寇當為至寶拿回國內奉行,所以二戰之前日本發展那麼快!
-
7 # 吾是四五六
從"聞韶不知肉味"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音樂就是孔子的一大愛好。
公元前517年,孔子到齊國,成為大夫高昭子的家臣。有次與齊太師談論樂,學《韶樂》,欣賞音樂之後,競然三個月不知肉味,可見孔子對音樂的痴迷程度。
他進而提出"仁",作為禮樂實行的目標,禮樂則是實現"仁"的手段,要學習和研究禮樂,由此引申出了禮樂精神。當時的文人和士大夫都把音樂休養作為教養的一部分,中國的音樂也在春秋戰國時期發展到了一個高度。
-
8 # 半壁詩歌
孔子一生周遊列國,愛教育孩子,杏壇天下。創立儒學,著書、立說、明德、謀天下。弟子三千,名徒弟子七十有二。我一生以聖人為榜樣,在網上傳播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家鄉無限美,故里杏壇風。《星星⭐️文學》。
-
9 # 丁佔愛
孔聖人他的愛好,就是終身教書育人。
孔聖人是華夏民族文化文明的創始人,他的一生就是謙虛謹慎,誠心實意,忠心耿耿,胸懷大志,教書育人,以德育人,為人師表,為成就弟子未來付出了全身心血。
-
10 # 大漢校尉
韶樂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篇》
孔子在三十五歲的時候到了齊國,齊景公見孔子,顯然不止一面,他想重用孔子,以實現自己的霸業,但最終還是沒能下得了決心。孔子因此在齊國淹留了一年,這期間,孔子受到了很好的待遇,應是衣食無憂,並可以四處求學。
韶樂是大舜的音樂,陳國是大舜的後代,陳完奔齊,也把韶樂帶了過來,因此齊國有韶樂。
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後,驚為天音,於是跟隨齊國的樂師學習了三個月。這期間,孔子潛心於學習韶樂中,以至於根本沒有心思注意到食物的味道,所以《論語》中說孔子“三月不知肉味”。有的解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生活困苦,三個月沒吃到肉,這顯然是望文生義了。
在今天的淄博市齊都鎮韶院村,有“孔子聞韶處”遺址。
文王操
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誰能為此也!”師襄子闢席再拜,曰:“師蓋雲《文王操》也。”---《史記·孔子世家》
師襄子是一個樂師,有人說他就是齊國教孔子韶樂的人,也有人說他是魯國的樂師。我們不做具體的考據,單說這件事情。
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有很長時間一直在練一首曲子。師襄子說:“這首曲子你已經學會了,可以學一些新的曲子。”
孔子說:“曲譜我是熟悉了,但是節奏和技法還需要再練習。”
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現在你已經掌握了節奏和技巧,可以學一些新的曲子了。”
孔子說:“我還沒有體會到曲子中的內涵,還需要繼續學。”
之後,孔子又說:“我已經體會到曲子中的內涵了,只是我還沒有體悟到作曲者的為人。”
直到有一天,孔子穆然深思,有登高極目、志向高遠的神態。孔子說:“我知道作曲的人是誰了,他面板黝黑、身材魁梧、胸襟寬廣、高瞻遠矚,是一個天下的王。除了文王,誰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
師襄子聞之大驚!他起身向孔子連拜兩次,說:“我的老師說,這首曲子就是《文王操》啊!”
遊於藝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篇》
孔子說的“道”,是指天地世間的規律,或者說是真理;“德”,是指君子要了解並遵從“道”;“仁”,是君子為人處世的準則;“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說:“君子要立志於’道’,根據於‘德’,依靠於‘仁’,遊憩於‘藝’。”
關於“遊於藝”,《禮記·學記》裡說:
要搞好課上課下的關係:課上有正式的課程,課下也不能懈怠。不能老師盯著的時候裝模作樣,老師看不見的時候就放飛自我了!學習要有主動性!比如學彈琴,課下經常摸摸琴,調一調、彈一彈,課上就能很好的學習曲目和技法。
要搞好興趣愛好與主要課程的關係:課外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多學習一些才藝,就會喜歡上“學習”這件事,上課時就能更加專注。學習是一件需要內動力的事情,要化“讓我學”為“我要學”,這樣就會愛上學習,就會願意和同學交往,願意親近老師;就能夠自我要求,就算老師不在身邊,也能一樣的主動學習。這就是學習的道理啊!
孔子學習《韶》、《文王操》,就是基於這樣的學習態度,並且高於這種態度。孔子學習音樂,不但要學習曲譜和技法,還要體悟其中的內涵,挖掘其淵源流衍,明辨其是非得失。這就是“君子儒”啊!
-
11 # 民族風情苑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創始人,倡導仁義禮智信,活了72歲,在那個時候也算命長的了,最大愛好是音樂,“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然後和之”,說明他對音樂可以說是達到痴迷的地步,第二個愛好就是旅遊了,他有3千弟子,曾經攜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要擱在現在也算的上資深驢友了
-
12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公元前481年,孔子的得意弟子顏淵死了,孔子便放聲大哭,悲痛異常,號啕大哭,這樣的哭可是不合君子之哭的,可是他還是光明正大的哭,一點兒都不避諱,由此可見孔子是真愛哭,而且哭的時候還很放得開,完全不顧個人形象了。關鍵孔子不僅愛哭,而且對哭還很有研究。
《禮記》中的《檀弓》篇就講到,有一次孔子正在給他的學生們上課,大家聽的也很起勁,而這時候孔子突然停下來說你“你們聽”學生就問孔子聽什麼,孔子說聽哭聲。然後就自言自語地說:“不對不對”,他的學生們就趕忙問孔子,有什麼不對?孔子說:“那個孝子的哭法不對,孝子的哭應該是哭而不懿,他現在這樣哭是婦人的哭法”。“懿”是一種音調相信瞭解京劇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懿音”就是比較抽泣綿長,而孔子能從孝子的聲音中聽出不對,說孝子要哭而不懿。可見,孔子對哭是很有研究的了。
公元前517年,即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離開魯國,前往齊國,路過了泰山。《禮記·檀弓下》記載到:“孔子過泰山側 ,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從這段話不難想象出孔子聽到有婦人的哭聲,便站著把著車手,靜靜聆聽的樣子。
聽了一會兒後,他便讓子路去看看她為什麼哭?子路就說一個婦人哭就哭唄,有什麼好奇怪,值得詢問的?孔子就說了,她的哭聲連續不間斷,嗚嗚然,應該是有很大的憂傷啊,背後一定有故事。於是子路便去問了,果然這一問還真有事。原來那婦人的公公,丈夫,兒子,都被老虎吃掉了,所以婦人會哭得那麼傷心。
而當子路憤憤不平,說要去除掉老虎的時候,孔子就問那婦人,“何為不去之?”說白點就是你傻呀,明知道這裡有老虎還不離開,等著被吃嗎?而這時候婦人只回答了一句“此間無苛政”,我也知道這有老虎會吃人,可這裡沒有苛政呀。
孔子聽完後,謂然嘆之,“苛政猛於虎”,苛政比老虎還兇猛殘暴啊,一個人連吃人的老虎都不怕,卻怕殘暴的朝政,可見,老虎吃人還有骨頭,朝廷的暴政“吃人”連骨頭都不剩。而孔子能從一個婦人的哭聲中就可以聽出來後的故事不一般,可見孔子對哭是很有研究的。
-
13 # 品書觀影筆筆君
孔子平時的最大愛好除了“唱”便是“哭”。孔子臨終前,在埋怨學生子貢來得太遲時,他又是唱歌又是抹眼淚。“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
開啟網易新聞 檢視更多精彩圖片
在研究時,酈波發現孔子平時的最大愛好便是“唱”和“哭”,且“唱功”和“哭功”非常了得。他戲稱,如果是現在,什麼中國好聲音、中國最強音,非孔子莫屬,無人能比。
酈波認為,孔子極具音樂天賦。孔子曾師從師襄子練琴,不久就彈得一首好琴,且能根據曲子推斷出作者是周文王,師襄子大驚,原來那首曲子正是“文王操”。聽完孔子酣暢淋漓地彈完琴,師襄子失魂落魄,原來他一輩子也沒彈出那樣的好曲子來。
更令人意外的是,酈波在研究時還發現孔子平時就愛哭,而且知哭、善哭,甚至能根據哭聲判斷出哭者發生了什麼事情。他說,包括《論語》在內的許多典籍都有關於孔子好哭、善哭的記載,西漢文學家劉向就稱,“夫子不歌者則哭,不哭者則歌”。
一次,孔子與學生外出採風,聽到遠處女人悲痛的哭聲,感覺聲音裡有許多故事,就派學生前去探訪,原來她所有家人都被猛虎咬死,然而縱然如此,老婦還不願搬走,原來那裡沒有苛捐雜稅。於是便有了孔子那聲著名的“苛政猛於虎”的感慨。
孔子為什麼臨終歌且哭?孔子的泣並不是為了自己,更多的是為他人而哭,也不是因為將要死去,而是擔心抱負無人繼承。
酈波認為,首先,他最後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天下蒼生的問題;第二,他關注的是生命的狀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第三,臨終歌哭不在當下,而在於永恆,這是知識分子最重要的品格。什麼是知識分子?酈波引用一句名言說,知識分子就是每個族群裡引導所有人奔向光明奔向永恆的人,雖然不能達到,但卻可以指引方向。這就是宋代理學家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聖往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14 # 綠約風影
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很謙遜的一句話,他的一生愛好是追求知識,把悟出的真知卓見普及大眾,為完成這一偉大使命,巡遊列國,廣招門徒,培養了著名的72賢士,72賢士再分枝生葉,象傳銷一樣開班授課,希望藉此在華夏大地到處開放仁義之花,後來發現縱然桃李滿天下,上不及士大夫,握有權勢的王公貴族聽不進善言勸告,下不達庶民百姓,忙於生計的貧民剜到嘴裡就是肉什麼是非曲直,仁義推廣頂到了天花板訌上了貼地磚。孔大人遇上了事業的中道挫折,於是老夫子決定另拓新路,把自己的思想透過官宣實現民讀,讓徒兒們積極投身官場,想方設法攀到高層,藉以透過王令實現全民仁義之高尚情操,孔子本人更是以身作則,出任齊國高官,並捧出了“學而優則仕”的英明論句,然而他的學生們漸漸地忘記了當官的初心,變成了“讀書為做官”,做官為發財似乎越來越明白,不知是官場腐蝕了學生,還是學生蛻化成官痞。而孔子倡導的禮制思想則被異化為對上的無限遵從,對下的無條件附從,於是乎老人家憤而棄官。然而歷代帝王依然尊其為聖人,把他的理論絕對化抽象化,君讓臣怎麼地都得聽,民要規規矩矩的服從,完全脫離了孔子思想的初衷,損壞學說創立者的本意,更不合乎他治國愛民的崇高理想。
-
15 # 枕千古
孔子的愛好:音樂,《論語》中說:“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然後和之。”意思是孔子常喜歡和別人一齊唱歌,如果發現誰唱得特別好,就會要求再唱一遍。有時候,孔子對音樂的愛好簡直到入迷的地步。有一次,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覺得樂曲美,長時間陶醉於這首樂曲的美妙旋律和它所創造的意境中,以至於三個月不知肉味。孔子的特長:因材施教。孔子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才這樣令人稱羨的光輝業績,除孔子具備良好的素質外,主要得益於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教育實踐中發現,人與人相比存在著多方面的差異,“中人以上.可人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在教育實踐中注意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說:“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聖賢施教,各因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人棄也。” 可見,因材施教是指面向全體學生,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行相應的教育,教師始終處於主導地位。
-
16 # 一介須翁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擊彖(說卦文言)、卦,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史記孔子世家)
就是說早年的孔子求學、講學(周遊列國),晚年時研究《易經》。研究《易經》幹什麼?有許多種說法。反正《易經》是一部說卦及算命的書。老年的孔子是不是有替人說卦……?他曾經為商翟算過取室之事(編年)。
-
17 # 雙千童叟對不起朋友們
教化正道(正能量),給一些思想帶上緊箍咒,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的格式。否則禮壞樂崩,各行其是,子殺父,妻殺夫,臣殺君。無了教化,無了法律,一個文人只好以綱常而教化紛亂的春秋戰國的亂局。
回覆列表
從“聞韶不知肉味”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音樂就是孔子的一大愛好。
公元前517年,孔子到齊國,成為大夫高昭子的家臣。有次與齊太師談論樂,學《韶樂》,欣賞音樂之後,竟然三個月不知肉味,可見孔子對音樂的痴迷程度。
他進而提出“仁”,作為禮樂實行的目標,禮樂則是實現“仁”的手段,要學習和研究禮樂,由此引申出了禮樂精神。當時的文人和士大夫都把音樂休養作為教養的一部分,中國的音樂也在春秋戰國時期發展到了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