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侯歲月

    拍攝雪景,可以利用哪些元素來增加趣味點?

    一般,人們對冬天最大的期盼莫過於下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同樣,對於攝影師來說,冬天最可拍的便是雪景了,白的天白的地,不用特殊效果,便可拍出一張純正的黑白照,為了讓照片顏色更豐富一些,可採用以下方法來拍好雪景以及增加雪景中的趣味點,歸納一下可分為兩部分:一,相機的設定。二,搭配的元素。

    一,相機的設定。

    ①白加黑減,增加曝光。

    我們知道,雪是純白色的,晶瑩剔透,當光線照射在雪地的時候會自動反光,有時候在雪地中映得睜不開眼睛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光線反射到相機中,相機會認為外面很亮而減少曝光,這樣本身就很單調的照片就會灰濛濛的,不通透明亮,就需要依據環境實際情況,人為的增加曝光設定,來增加亮度,讓雪景照片好看一些。

    ②,白平衡設定。

    因為雪景是白色為主,為冷色調,所以白平衡設定為冷色偏藍色系,更適合雪景照片的真實,營造出冬季的寒冷。而暖色系不太適合冬季,尤其是雪景。

    一般,早上和傍晚的時侯拍攝最好,因為早上的太陽和傍晚的夕陽容易有色彩,金色的太陽照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更能烘托氛圍。

    二,搭配的元素。

    白茫茫的大地真乾淨!非黑即白,這樣拍出的照片容易單調乏味,無主體抓不住觀吉的眼球,讓觀者視線茫茫然不知該往哪裡看,這就要求我們新增主體,尋找色彩搭配,拍出一張生動的照片。主體可為人物,動物,植物,建築等等。

    ①,人物。

    人物作為雪景主體時,服裝選擇很重要,要與雪景形成對比色,要適合冬季的特色,比如一件紅色或蘭色的大衣,白色與雪景順色更清新,但要適當配一條紅色的絲巾或者一頂紅色的帽子來提亮一下視覺,這樣的照片才好看。

    ②,動物。

    一匹雪地裡奔跑的俊馬或一隻家門前的雪中的小狗,一隻小鳥等都可充當主體,讓沉悶的雪景照片生動鮮活起來。

    冬天區別於白雪的植物首推應該是紅梅了!“紅梅傲雪”的意境是多少詩人多少畫家頌不完畫不盡的美景,當然攝影師亦是,除了紅梅,青松也是雪地裡的即景主體。

    ④,古建築。

    最能凸顯中國風的照片,莫過於大雪紛飛中的古建築了,那紅牆碧瓦,在大雪的覆蓋中,彷彿讓人穿越回千百年前的歲月,歷史感,年代感深重,特別有味道。

    總之,雪景中可拍的元素不少,搭配和諧則會奪人眼目,震撼人心,冬天來了,希望大家都能拍出美美的雪景。

  • 2 # 柳侍墨

    一提到“拍攝雪景”,可能小夥們想到的畫面就是“天地間白茫茫一片”、“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對啊,沒錯,白色的雪,是雪景照片當中的“主打顏色”。所以呢,如果是想給雪景照片中增加“趣味點”呢,我們可以利用其他“鮮活”的元素,讓照片“靈動”起來。

    拍攝雪景,指的是“大範圍”的攝影主題;而在實際拍攝當中的攝影主體呢,還可以按照最常見的題材分為人像、風景、靜物三種。所以呢,具體用哪些元素來給雪景照片增加“趣味點”,不同的題材所用的內容也肯定是不一樣的。

    1、以人像為攝影主體的雪景照片,人像模特自然是照片當中的“趣味點”。

    無論是拍攝正臉還是背影,近景特寫還是朦朧遠景,只要是照片當中會有少量模特出現的,“人”肯定是照片當中的興趣中心。尤其是拍攝雪景當中的一個甚至幾個人。在白茫茫的環境裡,有模特出鏡……無論是走著還是站著,坐著或者蹲著,那效果都會是相當醒目。

    2、以風景為攝影主體的雪景照片,如果有除了人之外的其他動物出鏡,動物也會成為照片當中的“趣味點”。

    我在拍攝滑雪照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滑雪愛好者帶著自己的狗一起玩雪。還有相當一部分滑雪愛好者同時也是攝影愛好者,他們在拍攝自己和好友滑雪英姿的同時,也會給愛寵拍攝幾張玩雪的照片。

    其實在風光攝影當中,讓動物出鏡和人物出鏡的作用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給照片增加“趣味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如果雪景照片當中並沒有人或者動物出鏡,那就借用色彩、構圖、光線等等攝影手段作為畫面當中的“趣味點”。

    拍攝雪景照片,雪景自然是攝影重點。所以,即使是沒人或者沒動物出現,雪景照片依然可以找尋其他元素作為畫面當中的“趣味點”。

    沒有人出現的雪景照片裡,攝影主體可以是建築,可以是植物,更可以是山林和公路。我們在實際取景時,可以找一些顏色比較鮮豔的物體作為作為畫面當中的“趣味點”,也可以利用攝影構圖和光線的變化人為的製造出作為畫面當中的“趣味點”。

  • 3 # 銀杏葉JYZ

    ❄️雪景,有原馳蠟象的宏大場面,也有小巧精緻的微景。如果拍不好,大小場面皆是廢片;如果拍的好,大場靣會讓人產生震憾,小景緻也會讓人拍手讚歎。

    我幾天前拍的這張小片雪景,無疑體現了巧、妙、精的特點,不能是差片。

  • 4 # 姜美麗到此一遊

    冬天的雪景往往是一片白雪皚皚,沒什麼色彩可言,就少了很多趣味。

    1.可以拍一些冬天裡的樹,細微的場景。

    2.拍建築,一些好看的建築在雪的襯托下顏色更鮮豔,會更好看。

    3.如果有人物的話,拍堆雪人⛄️是不是更有趣味

    4.拍腳印,找一片未被踩過的雪地,發揮想象力,就可以拍出很有趣的照片啦

    5.拍飄揚的雪花。

    以下是我和我的朋友們拍的

  • 5 # 不會飛不飛

    霧裡拍雪,別有風味。

    雪後晨霧裡拍雪景,不是增加而是減少雜亂元素,最大限度簡化畫面,突出主題,突出興趣點。

    雪後初晴,日出的時候拍雪景,豐富畫面的色彩,呈現多彩的雪景。

    把人物或者動物拍進雪景,增添看點和興趣點。

  • 6 # 牛開心攝影筆記

    當然很多了,如果只拍雪也沒什麼意思。可以拍落滿雪的樹,雪地上走出的腳心,鑲嵌在雪地上的落葉、果實,走在雪地上的人…很多很多

  • 7 # 白山小哥

    拍雪個人感覺要麼拍雪的質感,要麼拍雪的純淨,要麼拍下雪時的氣氛或者雪原的蒼茫,可以借用樹木,人物來互相襯托。

  • 8 # 淺笑一抹晨陽

    1、拍人像時;除了合理構圖外要儘量避免逆光拍攝,因為人的面板與白雪的曝光值相差很大,也就是說照顧了人雪地就會慘白無層。反過來,照顧了雪那麼人臉就會曝光不足,色彩悔暗。所以我在拍人像時多用30-60度順光並按手心(女)、手背(男)測光,減4分之1補償曝光(AUTO檔時)拍攝,這樣既能吃到魚,又能品到熊掌。

    2、拍風光以“人”作為陪襯時;用10-30度的側光比較好,A檔時正常曝光即可。但也要注意遠、中、近景的比例,及色彩的呼應關係。

    3、拍風光時;用光和測光是最鬧心的事,稍有不慎那就是個失敗。

    (A)我拍雪韻的時候是按高光區域曝光,那樣拍出來的韻味和線條才有感覺,

    (B)我拍雪野帶森林時是欠0.5-1檔曝光,因為黑色的樹木干擾相機的測光。

    (C)我在拍高山雪景時是選在早晚拍攝,因為那時候的光線是很迷人的,而且是按照平均測光拍攝。

    (D)我在拍小品時主要也是考慮到突出雪地的質感。一般是平均或欠檔曝光。

    (E)我在拍高調片時,一般選擇“假陰天”或有薄霧的天氣,同時過1-2檔曝光。

  • 9 # 會P圖的攝影師林木

    小孩就不用說了,本身就是很有趣味的。

    而大人拍攝雪景,可以利用很多元素來增加趣味點,靜的有景物,衣著,搞怪的靜止動作。動的如打雪仗,堆雪人,滑冰等等。而最常用的是兒童玩具,尤其是冬天兒童玩兒的玩具更加合適。還有節日和情侶互動等都可以增加趣味點。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真正能引起人共鳴的就是快樂。而人從小到大最快樂的時期就是兒童時期,那時候無憂無慮,每天除了玩就是玩,什麼都不用去想,還有很多的玩具可以玩。甚至沒有玩具也能玩的很開心,童趣一詞就是這麼來的。

    無論是靜還是動,實際上都是在模仿兒童,增加趣味性。

  • 10 # 藍湖大叔

    拍雪景,就得從雪的特點入手,從不同角度來表現冰雪創造的美。

    一、雪最大的特點就是潔白無瑕。大雪過後,整個世界都是白色的,我們要透過照片展現出來這童話般的世界,就不不能把雪拍成灰色,要增加1-2擋左右的曝光補償。怕雪景最容易出片的地方就是像黑龍江雪鄉這樣的地方,很厚的積雪像棉被一樣覆蓋在房屋和一些物體上,興趣點非常的多。

    二、拍雪和雪花的特寫,表現雪的晶瑩剔透。在Sunny的照射下,近距離、逆光或者側逆光觀察雪,在微距鏡頭的加持下,我們會發現,原來雪的結晶是那麼的美。

    三、拍雪中的樹或者樹枝,寒冷的冬季,雪給樹裹上了衣服,使樹顯得分外妖嬈。拍霧凇是冬季很重要的一項內容,比較出名的拍攝地有吉林霧凇、遜克大平臺霧凇等。

    四、雪景中要有人,人為冷冷的雪景增添了溫情。雪景中的人不一定要穿鮮豔的服裝,人的裝束和動作得與畫面的氛圍協調,不能讓過於刺眼的顏色破壞了雪的意境。

    五、冰雪相依,有雪就有冰,有冰就有水,發現這樣的三者匯聚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停下腳步,在這裡多轉轉,從不同角度都方面研究構圖,注意光線的方向以及反射、折射、透視的效果。蹲下身體,甚至趴在地上,興奮的我們不會覺得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多年前音樂創作特別多,為什麼感覺現在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