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痴騎朽翁

    有,因為紀念祖宗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祭祖:除夕下午寫一個祖宗牌位,牌位內容是:天下宗親之神位。把去年貼的牌位給換下來。除夕夜6-7點之間,擺上供品:有饅頭,有大熟肉塊(插上筷子)等,上香,這次的香比較多,一般要一把,然後燒紙錢,紙全部都是黃表紙。

    在上香,燒紙錢其間,一家之主要帶領全家老幼下跪,給祖宗三叩首。

    祭拜之後,全家坐在一起,開始吃年夜飯,守歲。餃子是必須要吃的。因為餃子有交子之意。

    被首推了

  • 2 # 放歌聲野老梁

    謝謝邀請。祭祖是中華民族源淵流長的重大祈禱儀式,是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動,在我們家鄉一帶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過年習俗。過去,一般由家族一塊集會舉行,舊社會都有祠堂,一般在祠堂裡舉行。儀式非常隆重,首先恭請列祖列宗牌位,點香焚紙,然後由族人德高望重者宣讀祭文,恭奠茶酒及貢品仙令水果等,然後跪拜,行大禮,最後燃放鞭炮,禮送祖宗歸位。現在,基本上都以家庭為單位,儀式很簡單,有的甚至乾脆不祭了,到陵上個墳就不錯了。所以,有些民間習俗,逐漸被人們所忘記;正如人們所說,年味越來越淡,人情越來越溥;為什麼?因為,我們沒做。

  • 3 # 戰略論

    時至今日老家過年祭祖的習俗仍舊存在,小的時候為了能夠儘早的穿上新衣服,大年初一早早就起床了,跟著長輩去自家的祖墳去祭拜,然後再去觀音廟和山神廟祭拜,當然了村裡面只有這兩座廟。儀式也都比較簡單,磕幾個頭上幾柱香就可以了。父母一般都會讓我們在神明面前許個願,說新年許願會非常靈驗,我們一般都許願下次期末考試考第幾名等學習方面的。

    說實在的,小時候對於祭祖和祭神並沒有什麼感覺,只是覺得好玩,因為村裡每家都去,這樣就可以在半路上碰見小夥伴們,然後我們就開始結伴玩耍了,同時互相“顯擺”自己的新衣服,大家一起買炮竹放著玩,那時候打火機可是貴重物品,我們只能用火柴。偶爾狠下心買一個,也經常在烤火時因溫度過高而在兜裡爆炸了。

    長大後可能是工作和生活比較枯燥吧,對過年的這些特殊活動反而越來越感興趣,覺得這是世代沿傳的習俗和傳統,有責任也有義務將這些傳下去,傳給我們的下一代。

  • 4 # 妙妙一角

    133

    當然有!而且在老家,過年祭祖是很有講究的一件事情。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魯迅先生的《祝福》沒?我們老家大概就是有那樣一套祭祖儀式的。從小年那天一早開始,大年三十晚上,初一到初五的早晚,還有十五早晚,都是有祭祖儀式的,只是有些稍微隆重,有些稍微簡單點兒而已。

    每逢祭祖,父親都是很莊重嚴肅的,事先囑咐小孩子們,可以看,但不能亂說話亂走動。一般都是遠遠離開了,不能有多餘的聲音,恐怕褻瀆了列祖列宗。等儀式結束,才能靠近。

    祭祖一般都是淨手、燃燈、焚香、燒紙、磕頭、放鞭炮,然後是擺設桌椅,擺放供品、瓜果、飯菜、酒水等。整個過程大約十分鐘左右。

    老一輩的習俗,傳到我們這一代人,能繼續傳承下來的不多。即使也有人照著樣子做了,卻沒有原來的精髓。過年也越來越沒有儀式感了,傳統文化的味道越來越淡,變得很沒意思了!

    真心希望諸如祭祖這樣富含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能在後世繼續傳承下去。這可不是迷信,而是對祖先的一種追思,也是一種寄託感念、飲水思源的儀式。

  • 5 # 走出從前

    我是興平市西城區郭村的,我們村有五千口人,從古至今每年大年三十下午整個家族都去沒有出五服的家族先人墳地點蠟請先人回家,一一供奉在各自後輩家,互相安頓好各自回各家,初一早上三點做飯四點吃完飯,給孩子們把新衣服穿上,帶上孩子先去老屋給我祖宗叩頭給爸媽問安,然後又和我哥我侄子共同去叔父家給叔父叔母問安,再加上堂弟一同去家族大伯家(是整個家族幾十戶的老屋)總之拜祖是先內後遠,由大到小排列,互相拜完基本就是十點多了。一般初一早上不能去不是一族的人家,關係再好都不能去。假如鄰居或者朋友的老人去世沒有過三年的,我們叫新年或者新初一,可以上蠟磕頭的。自己的父母去世沒有過三年的,三十請和初一都必須穿孝服。全村是你來我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有和我們風俗習慣一樣的請發地址謝謝

  • 6 # 雙人魚42891187

    當然。

    每逢佳節倍思親,華人普遍信奉祖先,在這個喜慶的節日裡,大部分東北人都要在年前為已故的祖先燒去很多“金銀財寶”以便可以共同過一個大肥年。

    隨著年三十的到來,伴著新年鐘聲的敲響,從冒著熱氣的鍋中盛上的第一碗餃子、一定是首先是供奉給祖先的。感覺到先人回來與我們共迎新年的到來,我們感恩於先人。

  • 7 # 非常道6419

    有,每年大年初一,全族的男性拿上貢品及鞭炮去祖墳放炮祭祖。女的帶領孩子挨家挨戶給大輩拜年,大輩準備好花生,瓜籽及茶水招待客人。一般持續一上午,中午,全家吃團圓飯,晚上各回各家。

  • 8 # 雲山

    中國春節返鄉開始,也就是幾千年傳統過年的序幕開始,從二十三掃房祭灶也就是小年,三十晚請先人,家家在門口燒紙放鞭炮,這裡有個講究先請先人後帖對聯門神,要不先人被門神擋在門外不能進門,這才開始給先人獻茶獻飯全家開始吃團圓飯。

    三十晚守歲天亮初一都去廟裡敬香,初八,九開始噪秧歌排練到十三,十四出秧歌到十九送秧歌,其中就有高腳傳統打羊皮鼓傳神等。十五晚送先人化紙奠酒放鞭炮,這也是對兒女孝道最好的教育。

  • 9 # 報以湧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這首題為《元日》的詩,把中國宋代過年除夕的熱鬧場面寫得出神入化維妙維肖。

    在我們家鄉,過年除夕也很熱鬧",家家繁忙場景也和魯迅《祝福》開篇寫的紹興殷富人家備禮祭祖差不多。

    每年的大年三十吃年飯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備齊魚肉酒飯,香紙炮燭去祖宗堂前叩頭祭拜,把最好吃的第一個祭祀祖先。祭祀完之後一家人才團團圓圓圍桌放鞭炮關大門熱熱鬧鬧吃年飯。

    不過,我們家鄉的大年三十早上,天剛朦朦亮去祭祀祖先不叫祭祖,叫‘’上年飯‘’,因為我們那一帶把過年尊得很清潔,過年的禁忌很多,很多話是不能說的。正月過後,清明去察犯祖人叫祭祖。

    不知你們是否和我們地方年的俗相同?

  • 10 # 開門hong

    祭祖追思小議

    半響地

    記得2016年清明節回老家慈化祭祖,獨自行至慈化寺、觀音閣兩處的佛堂大殿朝拜。一時興起慎終追遠,當想起小時候,每逢過年、清明、重陽節、中元節等節日,外婆就會牽著我的小手,提著祭品前來敬神敬佛,頂禮朝拜的時候,不禁潸然淚下。當即賦詩予以追思,詩曰:

    佛臨天下大慈化

    立寺江南八百年

    觀音坐蓮觀紅塵

    普度眾生善為先

    幼時外婆牽餘手

    頂禮朝拜幾流連

    故人駕鶴西去了

    清明涕淚思從前

    祭祖,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承傳了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華人講的是慎終追遠。講的是你從哪裡來?要往何處去?過節不能忘記祭拜祖先,同時也要祭祀天地神靈。在我們家鄉江西宜春袁州慈化當地的主要祭祖習俗和各地大致一樣,在本家祠堂或家中祖先牌位前供奉祭品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由家中長者主祭,燒三柱香,三叩九拜,祈求豐收,燒紙鳴炮。同時,家中長者攜年幼子孫前去附近佛堂廟宇祭祀天地神靈。

    2019.1.26於宜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牌子奶粉好吸收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