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憶深處影音

    首先我表示我是鄭曉龍和孫儷的死忠粉,有室友作證,每當不開心的時候,我就刷兩集甄嬛傳,(尤其喜歡65集之後黑化劇情)感覺是個大血包,看完就滿血復活,整個人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氣。之前說過我是一個非專業的處女座劇情潔癖,伴有尷尬恐懼癌後期,同時自己有時候也寫寫小故事啥的。眾多電視劇裡面,非常喜歡《甄嬛傳》和《紅高粱》的劇情大綱,清晰明絡,起承轉合,都非常契合我正直不阿的價值觀,每次看這兩部,都覺得會達到人生的大和諧。所以從去年開始,就期盼著《羋月傳》的播出,整個十一月都在默默倒計時,一想到能看到我孫儷演古裝,就感覺高潮迭起。然而從上月30號播出開始,我看著洶湧而至的差評,例如說“頭飾像坨屎”、“服飾妝容像坨屎”、“佈景色調像坨屎”,現在又開始說“劇情瑪麗蘇”、“表演痕跡太重”之類之類。昨天豆瓣評分還是6.5,剛剛看已經掉到6.2了……對我來說,一部電視劇,劇情內容最為關鍵。況且這部劇對於服飾造型上的瑕疵,還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所以,現在我就準備講講劇情內容的不可接受的瑕疵為什麼說羋月傳不好看?第一,人物太過符號化,沒有多面人格,把觀眾當傻逼。之所以喜歡《甄嬛傳》,就是她在主推主線甄嬛的同時,還塑造出了多個形象立體的角色。讓觀眾不僅喜歡女主,也同時出現眾多“華妃黨”、“皇后派”、“煎餅大大”,多處開花。例如之前裝老好人,後來腹黑一面慢慢暴露的皇后蔡少芬,甚至我在看前三十集時,都看不出來原來這些壞事兒是她乾的!戲演七分,話留三分,給觀眾思考琢磨的餘地,讓觀眾有一種“撥開雲霧見月明”的“老子竟然被你糊弄了”的高潮感,是很重要的。反觀《羋月傳》,前十集上演了灰姑娘和後媽的故事,灰姑娘、後媽、後媽的女兒、王子全部上線,真的很難看。例如每次羋月和黃歇約會,結尾的鏡頭永遠是路轉角插出一個偶遇的羋茵。我真要說一句,能不能給人家留點隱私空間了!羋茵真的很可憐啊!每次都撞見!運氣真的太不好了!還有前期大魔王威後,這哪裡是壞人,這就是一個大傻逼啊!毫無理由的心狠手辣,處處作對不要做得這麼明顯好嗎???看得我心好累

    第二,角色塑造太過刻意。其實這應該也放進第一條裡來說,我之所以可惜就在於,黃軒和劉濤真的是我喜歡的好演員,但奈何角色本身太過單薄,表演的空間太有限。一句話說完就是,每次看劉濤嘟著嘴裝羞澀,我的心很累啊!還有黃軒現在那個“國民初戀”稱號,真的不是在黑他嗎?身上那股子天生的文藝範兒都快被造沒了!(同理朱亞文,原本多麼有內涵的一個演員,套上了一個“行走荷爾蒙”的帽子,真的不知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網路上還有人講孫儷這次演的太過刻意,但我覺得真的很好,在第一次露面在水邊打水漂的時候,那個感覺真不是隨便演演就能出來的(相比同樣“少女感”十足的周迅,孫儷可能並沒有那麼“顯年輕”,所以在塑造角色方面的功力就更值得稱讚。第三,劇情拖沓難看,毫無新意,沒有亮點。我看出了一種《武媚娘傳奇》的感覺……發現這一點之後我真的很害怕,不要這樣……這可是我期待了那麼久的電視劇啊!所有的人設全部圍繞女主轉,同時主角光環亮瞎眼,女主一個媵侍的女兒,沒權沒勢,但在被“威後”等一幫權貴厭惡的條件下,沒有拿出什麼令人信服的過人技能,卻依舊完好無損地活了下來。屈原、黃歇、鄭袖、張儀……我知道的戰華人物全部上線,暫且不說這是否符合史實,編劇被人一種生搬硬套把歷史人物和簡單的歷史典故往劇裡套的感覺。

    片方有心做大,想跳出宮鬥劇的圈子,但現在半歷史不歷史,不倫不類。同時臺詞也很廢話,沒有《甄嬛傳》的那種精緻感,更像是粗製濫造的趕工之作。宮鬥技倆簡單粗暴、毫無智慧,甚至有時候我看第一集,就看到這個人頭上被畫了紅圈(要掛了!有些人的青春是劉德華,有些人的青春是周杰倫,我覺得我的青春就是《甄嬛傳》。可能《甄嬛傳》的做的太好,而《羋月傳》又是同一個導演,同一個主演,從開拍之日起,就註定會拿來跟《甄嬛傳》想相比較,而我們對這部劇的期待也過高,不論它拍成什麼樣子,都會有人拿出來講它的不是。因為太愛,所以要批評。有了批評,劇才能做得更好。我也才看十集,滿心期待劇在進入秦宮部分之後,能變得好看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讚美諸葛亮的敘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