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鏡清
-
2 # 陳悅漫步海邊
清末甲午戰爭前,淮系護軍是威海劉公島的陸路駐軍,同時負責劉公島各炮臺的建設和守衛,最初共有2營,由護軍統領張文宣指揮。
以清代軍隊的通例,駐防軍隊肯定需要有一個類似於指揮部的機構,作為統將的職守之地。從各地海防軍隊看,通常會直接選擇設於軍營內,也有另外構建不同名義的指揮部建築的情況存在。
不過護軍在劉公島上的建築情況記錄非常稀少,目前還無法直接指認當年護軍統領張文宣的職守的具體所在,只是有一處嫌疑非常大的地方,即位於劉公島西部,今天稱為“水師學堂”的一帶。
可疑的“水師學堂”
(現代被稱為“水師學堂”轅門的建築。實際上,轅門在清代是軍事指揮機關和軍營中才會出現的建築。)
今天稱為“水師學堂”的地塊,和護軍在劉公島西部的兩處重要值守場所(黃島炮臺、劉公島炮臺)距離非常近。且以現存的建築來看,這一地塊上留有兩座轅門,而轅門在清代是指揮機關、軍營前才會有的建築,並不會出現在學堂一類的建築中。
(“水師學堂”前照壁的歷史照片,可以看到上面有麒麟、瓶升三戟、暗八仙等彩畫)
(“水師學堂”門前今景,可以看到時典型的衙門式佈局。右側就是照壁。)
此外,這一地塊上還留有一座巨大的照壁,從老照片看,這處照壁歷史上曾經彩繪有麒麟圖案。而麒麟是多出現於軍事衙門照壁上的圖案。
從這些跡象來看,今天稱為“水師學堂”的地塊上,可能就是當年護軍統領張文宣的駐節地。
(歷史上真正的劉公島水師學堂,實際上是在丁汝昌寓所西側一路之隔的地方,現在作為”北洋海軍將士紀念館“)
而歷史上的劉公島水師學堂,實際上是在丁汝昌寓所的西側,即今天的“北洋海軍將士紀念館”。
劉公島只有北洋海軍的海軍公所,沒有護軍公所。還有,沒有公所衙門這個稱呼。
公所,即辦公之所,之所以不叫衙門,是因為並非一般的行政機構,而是特殊的辦公機構。不過不管衙門,還是公所,都是國家法定機構,而北洋護軍是沒有這個資格的。
劉公島海軍公所
北洋護軍,準確地說叫北洋護軍營,雖然看起來和北洋海軍只有一字之差,但本質上卻有天壤之別。這個區別就在於,北洋海軍是“兵”,北洋護軍是“勇”。
《大清北洋海軍章程》意味著北洋海軍是國家批准,建章立制的法定軍隊,而不是北洋護軍這種臨時招募的民兵
北洋海軍是清朝除傳統的八旗、綠營外第三支經制軍,屬於國家正規軍,其所有經費都是國家財政報銷,所有軍官都有國家法定編制。
北洋護軍屬於勇營轉化而來的防軍,不是國家正規軍,經費來自北洋大臣自籌,是地方招募的民兵;軍官也沒有國家法定編制。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是有實職的從一品武官,而張文宣沒有實職,當然也不可能有公所
在太平天國戰爭中,湘軍、淮軍、楚軍等勇營崛起,有取代八旗綠營這些正規軍之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族大員掌握著地方軍權、財權、政權,對清政府一貫以來的中央集權形成了嚴重的削弱,而正規軍一來損失慘重,中央財政困窘無力恢復舊額;二來戰鬥力實在太差,對勇營忌憚甚深的中樞面對內憂外患,也不得不將一部分勇營保留下來駐防各地,稱為“防軍”,亦稱防勇或防營,幹著正規軍的活兒,但依然沒有得到正規軍的地位。
防軍本質上是民兵,軍制、服裝、名稱、武器、薪水都是地方負責,所以也不可能會有公所這種國家機構
防軍軍官的情況更為複雜。在長年戰爭中,為藉助勇營,清政府濫封官爵,軍營升遷速度極快,許多人參軍時不過是個普通士兵,不到十年就升為提督(從一品)、總兵(正二品)的並不少見,給整個晚清武職體系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由於濫保濫賞,絕大部分軍官只有職級而沒有實缺,以提督、總兵官缺而言,全國綠營實缺不到100個,而僅1867年一年保舉為提督和總兵的就不下萬人,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張文宣雖然指揮著二千人的部隊,但只是一個記名(候補)總兵,而非綠營實職總兵,所以他沒有公所。
當然,作為長期駐守劉公島的陸軍統領,張文宣也應該有自己的辦公場所,只不過肯定不會冠以公所這樣的正式名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