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史千尋

    這個故事可不可信,我們得先看看這是個什麼故事,以及這個故事的出處(結論在最後哦)。

    一、故事梗概

    說下這則“買鹿制楚”故事的大概意思。

    有一天齊桓公問管仲有什麼辦法可以對付楚國,管仲建議高價收購楚國的活鹿(不是鹿肉)。

    齊桓公馬上照辦,就派人到楚國購買大量活鹿,給楚國的人說,收購價每頭八萬錢。

    暗地裡,管仲讓齊桓公秘密貯藏大量糧食;接著又派人拿著剛鑄好的兩千萬錢幣到楚國大肆收購。

    楚王聽說後,他以為齊桓公是”第二個衛懿公“(此人作為衛國國君,因好鶴導致身死國滅),為了讓齊桓公玩物喪志並增加國家財富,就下令讓百姓都放棄農業生產,轉而去抓鹿。

    下一步,齊國接著存糧,而楚國的錢財也因賣鹿而增加。

    管仲看是時候了,就關閉了以錢易鹿的貿易關卡,這導致楚國百姓不得不高價買糧食。

    最後,有十分之四的楚國老百姓投降了齊國,三年後,楚國不得不降服齊國。

    二、故事出處

    管仲“買鹿制楚”也叫“制楚國之謀”,這則故事出自《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

    《管子》彙集了先秦到兩漢時期道家、法家、儒家、陰陽、輕重等各諸子百家學說,這本著作不是管仲本人所寫,也不是某一個人的獨家作品,而是一部雜家論文集。

    它是由西漢文學家劉向整理編纂的,原本有86篇,現存76篇,《輕重戊第八十四》便是其中一篇。

    除了這則”買鹿制楚“的故事,《輕重戊第八十四》裡還包括了”服帛降魯梁“、”買狐降代“、”買柴降萊莒“、”買器械吞衡山“等四則故事。

    後面這四個故事和第一個故事道理一樣,都是齊國透過抬高鹿、綈服、狐皮、木柴、器械的價格,讓他國忽視農業的生產,進而透過糧食來決定這場“不流血的戰爭”的勝負。

    這五則故事蘊含的都是國際經濟戰的權謀思想,核心都是運用”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的原則,利誘他國專注某一產業,進而變成其單一經濟產業,這樣等這個國家徹底放棄了國民經濟基礎的農業,最後便”不戰而屈人之兵“降服他國。

    三、是否可信?

    史學家們對這個故事的可信度高不高,還真沒有相關的研究資料。

    而我自己對管仲能提出、齊桓公能執行這樣的經濟戰是非常信服的,不然齊桓公也不會在管仲的輔佐之下稱為”春秋五霸“之一。

    唯一的疑問就一點:

    管仲同時對這五個故事中的國家實行經濟戰,應該不可行,畢竟當時的現金流也沒那麼多。

    那問題來了,假如有先後順序,先搞定的楚國,那其他幾個國家不知道這樣的大事嗎?

    假如真的開始第一個故事不知道,齊國接二連三地運用同樣”換湯不換藥“的方法,剩下的兩三個國家還不知道嗎?

    都說“讀史知興替”,如果一個國家都不瞭解其他國家是怎麼歸降或滅亡的,這個國家的國君和大臣都是吃閒飯的嗎?

    還是說,沒有一個國家能抵禦既有機會消磨另外一個國家的鬥志(比如齊王買鹿),又有高利潤錢財的誘惑?

    綜合以上分析,我覺得,這五個有關貿易經濟戰的故事(不單是一個故事)的可信度應該有百分之九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最心酸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