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phop12012
-
2 # pietr49411
在古代文獻中,“居士”一詞內涵豐富,有時甚至混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在漢語中,“居士”一詞的本義是指在(處)家不仕或未仕之士。《說文》“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士是通數理之人,即我們現在所說的知識分子。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知識的民族,士在古代頗受人們尊重,四民(士,農,工,商)士為首,人們往往尊稱男子為“×士”,如國士、元士、鄉士等。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仕進者稱進士、秀士、吉士、俊士等,未仕者則有隱士、逸士、處士、居士多種名號。未仕者雖然有種種名號,但在中國歷史上真正的隱士,逸士是非常少的,絕大多數都可稱為居士或處士。 “居士”之稱號,起源較早。古已有之,《禮記·玉藻》:“居士錦帶。”鄭玄注:“居士,道藝處士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齊東海上有居士曰狂柔矞、華士昆弟二人者立議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飲之,吾無求於人也。’”由於居士有才學,有個性,重操守,修行樂道,因而頗受人們尊敬。如《魏書·儒林傳·盧景裕》:“其叔父同職居顯要,而景裕止於園舍,情均郊野,謙恭守道,貞素自得,由是世號居士。”《北史·韋
在古代文獻中,“居士”一詞內涵豐富,有時甚至混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在漢語中,“居士”一詞的本義是指在(處)家不仕或未仕之士。《說文》“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士是通數理之人,即我們現在所說的知識分子。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知識的民族,士在古代頗受人們尊重,四民(士,農,工,商)士為首,人們往往尊稱男子為“×士”,如國士、元士、鄉士等。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仕進者稱進士、秀士、吉士、俊士等,未仕者則有隱士、逸士、處士、居士多種名號。未仕者雖然有種種名號,但在中國歷史上真正的隱士,逸士是非常少的,絕大多數都可稱為居士或處士。 “居士”之稱號,起源較早。古已有之,《禮記·玉藻》:“居士錦帶。”鄭玄注:“居士,道藝處士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齊東海上有居士曰狂柔矞、華士昆弟二人者立議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飲之,吾無求於人也。’”由於居士有才學,有個性,重操守,修行樂道,因而頗受人們尊敬。如《魏書·儒林傳·盧景裕》:“其叔父同職居顯要,而景裕止於園舍,情均郊野,謙恭守道,貞素自得,由是世號居士。”《北史·韋?傳》:“敻對習琴書,蕭然自逸,時人號為居士焉。”因此,以居士的身份甚至於還能避亂遠災,如《三國志·魏志·胡昭傳》:“狼等遂南附關羽,羽授印給兵,還為寇賊,到陸渾南長樂亭,自相約誓,言:‘胡居士賢者也,一不得犯其部落。’一川賴昭,鹹無怵惕。”又如《南史·虞寄傳》:“寄因寶應不可諫,慮禍及已,乃為居士服以拒絕之。”可見,居士在民間的影響是很大的。漢語史籍中也往往有隱逸傳,居士在文化史上是有較高地位的,因此,居士一詞進一步成為敬稱語。 隨著佛教深入廣泛傳播,中印文化逐漸融合,漢語中許多詞語都增加了新的意義,其文化意蘊也因此更為深厚,居士一詞便是如此。梵語中和中國居士一詞意義最為接近的是Kulapati,指居家之士,居財之士,在家志佛之士,漢語譯為居士。梵語另一詞grhapati(Drhapati),原指古印度吠舍種姓工商業中的富人,後為積財具德者之通稱,漢語舊意譯為長者、家主、家長,後又通譯為居士。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在敘述語中稱長者(grhapati),在和維摩詰對話中稱居士,可見這兩個詞在梵文中雖然都是敬稱語,但詞義和使用是不一樣的。即從維摩詰有德、富有的角度,可以稱他為長者;從他居家修佛的角度,便稱他為居士。後來,人們亦往往將此二詞都譯為居士,漢語居士一詞又增加了新的意義。而且,梵語中Upāsakā一詞,舊譯為優婆塞、清信士、近事男等,即親近奉事三寶之義,總稱受“五戒”之男子。梵語Upāsikā一詞舊譯為優婆夷、清信女、近事女等,即親近奉事三寶之義,總稱受“五戒”之女子。這兩個詞只是佛教中的一般術語,其意義和居士是不同的,後來亦尊稱居士。這些翻譯和稱呼,便使得漢語居士一詞之義增多而混亂。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翻譯中的棄繁就簡,即多個相近的名相用一個詞去翻譯之;二是因為漢語居士一詞在長期的發展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蘊,易於為人們接受和理解。 在中國,居士一詞主要重才、德兩方面;而印度則重財、德兩方面,都有重德的傾向。許多內典、外典對居士一詞都有解釋,但都比較繁雜,相對而言,宋睦庵善卿編《祖庭事苑》說得簡捷一點,此書卷三雲:“凡具四德,乃稱居士。一、不求官;二、寡慾蘊德;三、居財大富;四、安道自悟。”當然,並不是要完全兼具這四德才稱居士,實際上只需具備一德或以上即可稱居士了。如果要嚴格兼具四德,則佛教史上之居士,便只有如印度之維摩、賢護和中國樑代傅大士、唐代龐居士等少數幾人而已。佛典中專為居士列傳者主要有明心泰《佛法金湯編》、明朱時恩《居士分燈錄》、清彭際清《居士傳》,而專為在家之受過“三歸”、“五戒”的女性列傳的卻稱《優婆夷志》(明圓信)。從這些著作的名稱和對人物的選擇,可見作者們對居士一詞的理解尚有一定的分岐。佛教輸入中國後,和佛教有關而稱居士者最多。 而且,道教中也有稱居士的,如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四:“政和以後,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江南故事,林靈素等多賜號金門羽客、道士、居士者。”因此,某居士到底是佛學居士還是道教居士、儒家居士,有時是很難辨清的。 由於居士一詞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蘊,如《祖庭事苑》所舉“四德”可見,居士一詞把人們認為的許多優秀的品質都包含進去了,不求官或不以官為官者,高尚;有德者,受人尊重;有財者,易施而為仁義;自悟者,聰明。所以文人雅士為表示不求仕進、退隱、安貧樂道或仕途失意也自稱居士,如李白(青蓮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歐陽修(六一居士)、蘇軾(東坡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甚至一些帝王將相為表示自己有才德、修道行善,也自稱居士。這些,有的和佛教有關,有的則無關,其情況十分複雜。出家人也常尊稱在家的普通人為居士,在家人也樂意這樣稱呼,如《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說道:‘居士,你但放心,說兇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花月痕》第二十回:“老尼便向痴珠合掌道:‘居士何來?’”有的人甚至以稱居士為榮,如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慶祝滬寧克復的那一邊》嘲笑的那種人:“飲酒食肉的闊人富翁,只要吃一餐素,便可以稱為居士,算作信徒。”這些都是中國文化中的獨特現象,值得深入探討。 總之,居士一詞內涵豐富,又較混亂。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是因為這個詞融合了兩種語言,即在漢語之中融入了梵語之義,詞義擴大了。同時,在日常稱呼時又有習慣性和很大的隨意性,儒、釋、道三家都有稱居士者。因此,往往只能視具體語言環境才能確定其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