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山雨木
-
2 # 大天使
賈府尤其是寧國府賈珍父子的藏汙納垢行為讓惜春憎恨這個世界
惜春是四春中最小的,雖然是最小的但很聰明乖巧,能畫得一手好畫,可以畫大觀園的實景圖,還要新增上花鳥人物的確不簡單,惜春基本沒有母愛,父親又是一個愛道的人,早早地就跑到道觀裡修行去了,應該說父愛也是很少的,就造成了惜春較為倔強的性格,自己認定的東西是不會改變的。
沒有父母之愛也就算了,還讓惜春有一個荒淫無度的哥哥賈珍,這就對惜春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改變的因素,如果這個哥哥稍微像一個正人君子的品行,那麼惜春還很可能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紅樓夢裡賈珍幾乎就沒有關心過這個唯一的妹妹,不僅如此,
賈珍的很多不堪行為還讓這個雖然沒有住在寧國府而是住在榮國府裡的妹妹還是感覺到了蒙羞,賈珍帶壞族人,聚眾賭博都不說了,在女人方面更是肆無忌憚,和自己的親戚尤二姐苟且不說,關鍵還和自己的兒子一起來共同淫亂尤二姐,這還不知足,還要覬覦尤三姐的美色,這些行為就更不堪入目了。
賈珍還根本就沒有打住的意思,還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共同來享受兒媳婦的美色就更加的道德淪喪,這個自己的親哥哥還有晚輩賈蓉的卑劣無恥行為當然會在小小的惜春心裡感覺得到深惡痛絕,自己有這樣的哥哥和侄兒不能不說是一種恥辱,還包括自己的那個侄兒媳婦秦可卿也是令惜春很厭的人
所以我們在秦可卿的葬禮上看不到惜春的影子,哥哥和兒媳婦的亂倫是惜春徹底地看透了人世間居然有如此骯髒的家醜。她甚至感覺到作為寧國府的人都是一種恥辱,她和賈珍的妻子尤氏的對話就看得出來對寧國府有極深的厭惡,大有永遠不踏進寧國府一步的毅然決然的決定。
惜春是不希望自己和寧國府的人有一點點的關係牽連,從決計不要自己的丫鬟入畫就可以看出來,如畫也只是幫助自己的哥哥收藏了賈珍給他的一大包銀錁子來,約共三四十個,就這個原因惜春就是在證明了入畫是無辜的情況下還是不要如畫再做自己的丫頭,惜春厭惡寧國府的人就到這樣的地步。
惜春就是視寧國府的人如洪水猛獸,用她的話就是“不但不要入畫,如今我也大了,連我也不便往你們那邊去了。況且近日聞得多少議論,我若再去,連我也編派。”惜春是要遠離寧國府這個是非之地,內心裡一定也會說寧國府是一個藏汙納垢之地,
可知你們這些人都是世俗之見,哪裡眼裡識的出真假,心裡分的出好歹來?你們要看真人,總在最初一步的心上看起,才能明白呢!這個時候的惜春就有了用佛的學說來觀察人,說尤氏是世俗之人,是看不出人的真假,人心的好歹。
看一個人是要從心上去看,所以惜春看到的自己哥哥還有侄子,還有可能賈赦,賈璉之流的心都是骯髒不堪的,惜春看到的還不僅僅是賈珍父子和尤二姐,秦可卿關係的淫亂,還當然也可能聽到很多賈珍父子,賈璉和丫鬟,下人媳婦之間的不堪之事,所以讓惜春對現實中的紅塵有了令人生厭的情感。
而自己的姊妹在太平盛世一個個的消亡也給惜春產生了直接的情感衝擊,自己的大姐元春當初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富麗堂皇,何等的高貴和金光閃耀,省親時候的氣勢恢宏的場面,連自己的父母都要跪拜在自己的面前,那種一覽眾山小的高高在上是何等的威風八面,到頭來又怎麼樣?
還不是年紀不大就死於非命,元妃的病很蹊蹺,聖眷隆重,身體發福,未免舉動費力。每日起居勞乏,時發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宮,偶沾寒氣、勾起舊病。不料此回甚屬利害,竟至痰氣壅塞,四肢厥冷。一面奏明,即召太醫調治。豈知湯藥不進,連用通關之劑,並不見效。內官憂慮,奏請預辦後事,
發福到了什麼地步,行動都很費力這就有點誇張了,連起居都很累,沾了寒氣就勾起了舊病,就導致了四肢很冷,痰堵出氣很困難,最後發展到了湯藥都不能吃了,就考慮要辦後事了,這裡麵包含了很多的不正常,首先就胖到了行動都困難,再就是有點寒氣就四肢發冷,呼吸困難,
緊接著就湯藥都不能吃了,然後就考慮辦後事了,非常不正常的病情,而且元春的年齡也不是很大,怎麼可能一染上寒氣就四肢發涼,呼吸困難,這裡面很有可能是有人動了手腳,導致了元春很快就湯藥不進,連湯藥都不能吃意味著什麼,就意味沒有可能醫治了,所以說元妃是死於非命。很可能死於一場宮廷爭鬥。
二姐迎春是非常的溫良恭儉讓的一個姐姐,在姐妹中惜春和迎春的關係應該是最好的,迎春的與世無爭的性格和惜春的遠離是非的性格有相接近的因素,一個喜歡下棋,一個喜歡畫畫都有風雅的愛好,她們兩個詩詞的水平也大體差不多,屬於不太喜歡詩詞歌賦的型別,所以她們兩個走的就比其他姊妹要近一些。
而迎春被無賴孫紹祖迫害致死給惜春的打擊最大,就是因為自己的溫柔和與世無爭,就是因為自己的溫良恭儉讓,這樣一個好姐姐同樣是死於非命讓惜春痛恨這個世界上像孫紹祖這樣的無賴,同樣肯定也憎恨迎春的親生父親為了五千兩銀子就變相出賣自己的女兒的卑劣行為。
特別是出於惜春這樣的一樣的沒有父母之愛的女孩子來說,本來迎春的家庭還算一個樣子,可迎春的結局一樣的很悲慘就讓惜春徹底對家庭的溫暖看穿看透,看到賈府一個一個的男人都是如此的狠心和荒淫無恥,惜春還對這個家族有什麼可念之處。也僅僅是寶玉家還像個正常的家庭,
而黛玉的死就更令惜春對情感世界的假如還有那麼一點點的期盼的話也徹底的失去了希望,因為情感也是會殺死人的啊,元春的死是對國家觀念的崩潰,迎春的死是對家庭希望的破裂,而黛玉之死就是對情感世界的最後徹底的大崩潰,你說惜春還想什麼,還有什麼可念,
賈府發生的一切並不是僅僅影響了惜春的未來,同樣賈府未來的繼承人寶玉不是也一樣和惜春選擇的同樣的道路嗎?寶玉還有父母之愛,還有賈母之愛,還有那麼多的姊妹之愛都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皈依佛門和惜春一樣的人生之路,就說明人生的最大悲哀莫過於心死。謝謝大家。
-
3 # 何繼梅
因為惜春從小就得不到父母的溫暖,她是寧府的人,卻長期住在榮府叔叔家,那她,其實就很渴望親情,可是她偏偏都得不到雙親的愛護,加上小和尚頑玉也經常進榮府來跟惜春接觸,那麼接觸多了佛門之人,就自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她就自然而然的走入佛門,這就是緣分呢!
-
4 # 雲隱
賈惜春這麼年輕就出家,無他,求內心的安穩,求生命的解放。賈家對於惜春來說,不僅得不到溫暖,更是一個令其心靈破碎之地。
生活在榮府的惜春,是依傍著賈母這棵大樹生存的。沒有她的關懷與支援,惜春就失去了生存保障。惜春曾在內心深處渴望得到“親情”的溫暖,但在家裡為嫂不容,在賈母身邊也沒有得到。
表面如“火窯”,內裡似“冰窖”的賈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談不上有什麼親情,惜春誠摯渴盼親情的幼小心靈,就這樣被無情的冷箭射傷,破碎。在家裡,惜春自幼就失去了母親,在榮府又得不到關懷,這就給她的自由個性發展提供了便利的客觀環境。
寄居在榮府,沒有誰真正重視過她,來教會她封建禮教的正統思想,因此封建禮教未能滲入她的靈魂深處,自由個性在不知不覺中自然成長。在這種個性自由成長的同時,因環境、人際關係的影響,惜春又少與別人接觸,因此,養成了孤僻的個性。
在賈府眾人的眼裡,惜春的性情是那麼孤僻,是那麼地冷澀,連說出來的話都冷嗖嗖的,讓人不寒而慄。可是惜春這種“冷”是因什麼而形成的呢?大概賈府眾人沒有一個去探究過!惜春就在這樣一個缺乏親情關懷的環境中生活著,幼小的心靈早就打上了孤單的烙印,冷酷的生活環境鑄就了她冰鐵般的心靈,她對賈府的繁華並不怎麼留意,似乎過早地就與塵世格格不入。
她冷靜地思索著自己的前途,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渺小的人物開啟了她的心扉,“佛”躍入了她冰冷的心靈,這個人就是水月庵的小尼姑智慧兒。《紅樓夢》第七回裡,當週瑞家的送宮花來時,惜春正在和智慧兒玩耍,當時她有一句戲言:我這裡正和智慧兒說,我明兒剃了頭同她做姑子去呢,可巧又送花兒來了,若剃了頭,可把這花兒戴在那裡呢?
智慧兒的出現,改變了惜春的一生,“佛”在惜春心裡萌芽,生根。生活在無情的環境中,惜春從智慧兒身上看到了希望。
賈府的世界,是媚上欺下的世界,孤獨的惜春,為了保護自己,她冷眼觀察著世界,從此她更加孤僻了,而這種孤僻,在諂媚成風,上下已習以為常的賈府是不合時宜的,這種不合時宜就決定了她的生活規律:深居簡出。在大觀園眾姐妹的活動中,惜春能不參與則不會去主動參與。平時如果沒有什麼重大的集會,惜春就不會出門,她只會在藕香榭研禪繪畫,修身養性。“大觀園詩社”成立後,可以說她只有第一社在場,又因素習懶於詩詞,只做了一位“謄錄監場”而已。等到賈母提出讓她畫“大觀園行樂圖”後,她索性向詩社掌壇李紈告假一年,閉門作畫。從此,她便沉浸在畫卷中修煉。
惜春向佛的心窗被智慧兒開啟之後,在生活中便會時不時地顯出禪思來。
上元佳節她所制的春燈謎就是明證。她的燈謎詩說:“前身色相總無成,不聽菱歌聽佛經。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第二十回)一個小小的燈謎洩出了惜春的心曲 ———“不聽菱歌聽佛經”。“菱歌”是樂府詩中的菱歌蓮曲,內容多唱青年男女的愛情,惜春這裡說“不聽菱歌”,已微透“看破紅塵”之意,後面又緊接著說“聽佛經”,可見她對人世凡塵之情的淡漠,向佛之情的昇華。
置身在賈府,惜春看到了許多不該看的東西。寧國府烏煙瘴氣:賈珍行為不端,無視兒子存在,佔有兒媳;父母屍骨未寒,調戲小姨子;守孝期間,狎男妓聚眾賭博。賈蓉無視倫理道德,誘惑母妹。榮國府內緊外鬆:賈赦逞強示威逼親母婢,賈璉放浪形骸,先與下人偷情,導致鳳姐潑醋,後又得隴望蜀,懷擁二姐目探小妹(尤氏姐妹)。
這醜惡的一切,惜春都看到了,於是她像迴避瘟疫一樣迴避著人世間的一切骯髒。在抄檢大觀園時,她的丫入畫因違犯賈府下人之間不許私傳物件的規矩,使得惜春不容,不顧入畫的苦苦哀求,一心要趕走她,無情達到了極致。
惜春為什麼會這樣絕情呢?那只是因為入畫是寧府之人,寧府比榮府更汙濁,她要躲避這汙濁的一切。她說:“不但不要入畫,如今我也大了,連我也不便往你們那邊去了。況且近日我每每風聞得有人背地裡議論什麼多少不堪的閒話,我若再去了,連我也編派上了。”(第七十二回)她開始“了悟”了,她說:“我不了悟,我也捨不得入畫了。”惜春的確是了悟了,她明白那些錦衣緞袍下包裹的是些什麼靈魂,她必須跟這些醜惡的靈魂決裂。而她更明白,要想跟醜惡決裂,首先須從寧府開始,因為寧府比榮府更醜惡。
在親情淡漠的賈府中,惜春慢慢長大。在她開始懂得情的時節裡,她的父輩,她的兄長向她演繹了一場場不堪入目的醜情。她感到窒息,於是她想避開這骯髒的一切,她開始向禪機更深的層次探索,傾心於“悟”,想“悟”出真諦。在惜春的現實生活中,父母早逝,與兄嫂不和的累累傷痕,傍依賈母寄居榮府的種種困難,賈府眾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醜惡畫面,都過早地在她心中打上了烙印,使她的內心結起了嚴霜。生活在大觀園內,惜春雖然不大和姐妹們來往,但大觀園眾姐妹的風流雲散對她的刺激卻最大。她看到了大觀園眾姐妹風流雲散的全過程,是大觀園眾女兒人生旅程的見證人。
抄檢大觀園後,寶釵出園,湘雲待嫁,迎春出閣,黛玉離世,探春遠嫁。這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事端,讓清心寡慾的惜春看出了端倪:寶釵被情所困,“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黛玉為情所累,終也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春,春流到夏”;湘雲縱是夫妻相敬如賓,也“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探春遠嫁雖夫妻和美,卻也是“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而迎春誤嫁,終了更是“嘆芳魂豔魄,一載盪悠悠”。
眼中看到的一切,使惜春感到現實的可怕。她知道此生如果不能出家,那麼她就得出嫁,這是一條讓她想想就不寒而慄的路。為了身心自由,她必須抗爭,她必須躲開“情”字。妙玉是大觀園內經常出入的一個青年尼姑,她是惜春最後選擇人生之路的導師。她那孤傲的性格,閒雲野鶴式的生活方式,對惜春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長時間地和妙玉交往,惜春開始徹悟了。
她曾批評黛玉說:“林姐姐那樣一個聰明人,我看她總有些瞧不破,一點半點兒都要認真起來,天下哪有多少真的呢。”(第八十二回)這些話從她口中說出,禪機極深,可見她已徹悟,她已明白黛玉的一切都是為情所累。“堪破三春景不長”,其實惜春看到的豈止是三春景不長呢?釵、黛、湘不也是如此嗎?
她徹悟了,她鐵定了心要出家,她自願和青燈古佛做伴,她開始向阻礙她奔向身心自由之路的阻力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起初她只是剪髮矢素志,後來當強大的阻力向她反撲而來時,她則以死相抗。以尤氏為代表的家庭阻力以強大的攻勢向她壓來,但她決不屈服,且以絕食來相抗,逼得尤氏原形畢露。
尤氏說:“她那裡是為要出家,他為的是大爺不在家,安心和我過不去,也只好由她罷了。”(第一百十五回)一語道出了她本來的面目,她這哪是勸惜春不要出家,分明是把惜春逼向絕路。
本來惜春的心早就因尤氏不容而千瘡百孔,在這關鍵時刻,她又舊事重提,惜春還敢聽命嗎?惜春對尤氏說:“如今譬如我死了似的,放我出了家,乾乾淨淨的一輩了,就是疼我了。你們依我呢,我就算得了命,若不依我呢,我也沒辦法,只有死了就完了”(第一百十五回)
惜春最終勝利了,她得以在櫳翠庵帶髮修行。惜春的抗爭成功了,她爭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她躲開了“情”字,終於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身心自由之路。
她終於出家了,她是一個自願“獨臥青燈古佛旁”的遁世者,她誓死爭得的理想綠洲雖然不是什麼最好的人生選擇,但在那樣的社會條件下卻是她惟一能選擇的。 -
5 # 一片紅與紅樓夢
賈惜春在賈府從一個小孩子長到大姑娘,在這個過程中,賈府昔日的花柳繁華,已經變成了一片衰草寒煙。
她親眼看到了三個姐姐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的不幸結局以及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使她對於富貴繁華和婚姻的好夢都幻滅了。
所以她嚮往佛門靜地,經過深思終於削髮為尼,祈求佛門中追求來生的幸福。
回覆列表
惜春的惜,是憐惜的惜,也是可惜的惜。
惜春好好一個候門女孩,最終出家為尼,孤獨一生,著實可憐,也著實可惜。
書中對惜春的著墨並不多,內心戲更是少得可憐,只知道她是一個會畫畫、同時還冷心冷情的女孩。
惜春從一個還算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到狠心絕情、一心向佛的少女,大致可從判詞和曲子中尋到端倪。惜春判詞:
“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虛花悟曲子: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判詞第一個字就是“勘破”字,勘破即看破。
小小年紀的惜春,無疑是聰慧的,她足不出戶,又不愛扎堆兒,不表明她就無知無覺,相反,她可能是最敏感的那一個。元探惜三個姐姐的經歷揭展示了當時女子的幾乎所有命運可能性。
從小備受重視、知書達禮,最後坐到萬人之上 ,成為貴妃又怎樣?還不是突然命歸無常。
那麼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做個大家閨秀又如何呢?最後還不是遇到中山狼, 一載赴黃粱!
如果另闢蹊徑,自強自立做個女中豪傑是不是可以逆天改命?然而個人的努力在天威面前是無力和渺小的,遠嫁異鄉,從此家人天各一方生死不得相見,這慘痛恐怕更甚!
所以小小的惜春內心恐懼,將來的命運會將自己指向何方?
也許只有青燈古佛旁,才能躲避外面的一切腥風血雨吧。
惜春出身之複雜,讓她對“潔”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而要保持絕對“乾淨”,也只有出家這一個選擇了。如果說大觀園中誰有“潔癖”,恐怕大家馬上能想到的就是黛玉和妙玉。
黛玉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她崇尚的更多是精神上的純潔與乾淨,雖然她也很愛潔淨,但是對於親近的人,她並不嫌棄,比如她可以掰著寶玉被燙傷的臉細細的檢查,也可以就著寶釵喝過的茶自然的喝上一口。
妙玉是“過潔世同嫌”,她的潔癖因人而異,自己喝過的茶杯寧願打碎了也不給別人用,但寶玉就可以。
還有一個就是惜春,她對“潔”的維護更是到了病態甚至不惜自傷的地步。入畫不過是替哥哥儲存了東西,就被她無情的趕出去,還說出了“或打、或殺、或賣,我一概不管。”的話。
惜春因何變得如此寡情?
我想是因為寧國府齷齪不堪的名聲,而惜春雖長在榮國府,卻是不折不扣的寧府小姐。還有惜春可疑的身世和冷淡到不正常的父子兄妹關係,聯絡到柳湘蓮說的“東府裡除了那兩個石獅子乾淨”的話,惜春的身世一旦被揭密,恐怕又是一件不堪的往事。
惜春年齡雖小,卻是最有觀察力最敏銳的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漸漸從旁人的風言風語中知道並推測到了寧府的骯髒事,並越來越厭惡自己寧府小姐的身份,所以就想找機會斷絕和寧府的關係,而抄檢大觀園就是個契機。
趕走入畫,斷絕和寧府的一切聯絡,但這也並不是終極“保潔”辦法。女孩長大會嫁人,誰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根據自己所見,大機率會遇到和自己父兄姐夫一樣齷齪的人,而且世道輪迴,興衰沉浮,真是半點不由人。
惜春是真的看破了,我想這也是她遲遲不肯動筆畫大觀園的真實理由。
於是,和身在檻外心在檻內的妙玉不同,惜春把目光投向了佛門。
那裡有青燈古佛,那裡有清淡天和。
從此,不再有候府的四小姐,只有身著緇衣常敲木魚的小小女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