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丹151014015

    美麗、學霸和脆弱是林黛玉吸引賈寶玉的三大因素,其中脆弱是核心。因為美麗學霸這兩種特質寶釵和湘雲們也是有的,唯有敏感脆弱多病是林黛玉所獨有的。

    “病若西子勝三分”是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病態審美,男性以女性的“病”來獲得優越感的油然而生,從而建立起來男性心理上不可戰勝的安全感。

    在林黛玉父母雙亡之後,她身上的悲劇美更是倍增。林黛玉對於賈寶玉無時無刻的心理依賴,讓“富貴閒人”賈寶玉被需要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到達了“頂峰”,黛玉的小吵小鬧和寶玉的體貼入微哄女孩子開心的技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哪裡是“負荊請罪”,簡直就是“周瑜打黃蓋”呀!彼此被需要,這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 2 # 流年書瓶

    黛玉吸引寶玉的地方自然很多,像美麗的容貌、不俗的才情、率真的性格,都是寶玉所欣賞的,缺了其中任何一項,寶玉都不可能愛上黛玉。但若說最吸引寶玉的地方,是黛玉脫俗的性格和價值觀取向。

    論比,寶釵、湘雲,包括大觀園裡任何一個親戚姊妹,都有較好的相貌、才情和獨有的好品性,黛玉能夠從中脫穎而出,贏得寶玉的愛情,不只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關係近密,更多的是兩個人的觀點比較一致,俗話說性格合得來了。

    那麼,都有哪些合得來的地方呢?

    第一、寶玉和黛玉都是感性的人。

    黛玉不滿意自己最後得到宮花,會怪送花人:“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和寶玉吵架,往往最後一句狠話解恨:“這一去,一輩子也別來、也別說話”;嫉妒寶釵,當覺得寶釵真心對自己時,又立刻掏心掏肺、真心相對:“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裡藏奸……”

    寶玉雖不像黛玉那樣直來直去,卻也痴情傻意,跟黛玉葬花,一起感懷春花的美麗、春天的短暫、人生的離散。

    他們兩個葬花,你不覺得我矯情,我不覺得你荒唐,除彼此之外,還有哪一個能理解、不笑話這種葬花的行為呢!

    第二、賈寶玉和林黛玉都是反封建禮教的叛逆者。

    《會真記》是當時的禁書,裡面寫的是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個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故事。這種愛情在當時是不被允許的,是傷風敗俗的,但是兩個人都覺得好。寶玉自己愛看,對書愛不釋手;黛玉也愛看,看完了書,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誦。反應了寶玉和黛玉一樣的情懷——反對封建婚姻制度,嚮往自主婚姻。

    試想,要是寶玉看這書時,湘雲碰上了,湘雲肯定不敢看,看了也不會說好;寶釵碰上了,寶玉肯定不敢讓寶釵看,怕被寶釵教訓一番。

    第三、寶玉從不把高官厚祿、仕途經濟當成理想,黛玉也只嚮往精神富足、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們兩個的三觀非常的相符。

    端午節湘雲來賈府串門,聽見寶玉抱怨賈雨村要見他,就說寶玉:“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

    這讓寶玉十分的惱怒,直接就口出攆人:“姑娘請別的姊妹屋裡坐坐,我這裡仔細汙了你知經濟學問的。”

    襲人趕緊告訴湘雲一件事:寶姑娘也這麼說過,寶玉也是不管人家過不過的去,咳了一聲,拿腳就走了。

    這些都說明寶玉和寶釵、湘雲、包括襲人等人在內,追求不一樣,不是一路人。

    而黛玉就不同,寶玉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

    所以說,黛玉最吸引寶玉的地方,也是其他人不具備的地方,就是黛玉的感性率真、反叛又灑脫的性格。因為契合度高,寶玉拿黛玉當知己,因此也成就了他倆的愛情。

  • 3 # 山石道人評紅樓

    最吸引寶玉的是前世孽緣

    寶玉本是仙瑕宮神瑛侍者,用仙露救了絳珠仙草一命

    絳珠仙草吸日月之精華,修煉成仙化為人形

    正值寶玉下凡歷劫,了卻情孽

    這絳珠仙草也在情孽之列

    這神瑛侍者下凡化作凡胎,帶著通靈寶玉曆經情劫

    絳珠仙草也下凡投胎,做了林家姑娘

    林如海家遇難,送林黛玉寄養賈府

    林黛玉與賈寶玉一見面,賈寶玉一見鍾情

    頭一句就是,“這個妹妹我是見過的”

    即此確定了前世的姻緣,今生的造化,了卻情孽一樁

    正是枉凝眉中唱詞: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這前定的姻緣,註定此生寶玉黛玉情緣糾葛

    兩人自幼就在賈母的庇護下一同生活

    真正的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然而賈家註定是皇家,太子寶玉的婚姻不是以愛情為主導的

    而是以四大家族護官符盤根錯節的政治利益決定的

    所以,賈寶玉與薛寶釵才符合賈薛兩大家族的政治利益

    林黛玉身形嫋娜,氣質如仙,詩書文采俱佳

    是賈府中少有的大家閨秀風範

    賈寶玉天生情種,視女兒為純淨如水,視男人為汙濁蠢物

    兩人相碰即是前世的姻緣,今生的情孽

    黛玉只把一生的淚珠兒化作仙露還給寶玉

    而寶玉今生註定了此情孽,失去黛玉

  • 4 # 木語石歌

    說到黛玉最吸引寶玉的地方我覺得應從神話、小說和歷史三個層面去解析——先從神話一層看:因為賈寶玉的前身是“赤霞宮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西方靈河岸邊的一株絳珠仙草,因為神瑛侍者每天用雨露澆灌仙草,天長日久,遂使之脫離“草胎木質”,成為絳珠女神,也叫絳珠仙子。後來神瑛侍者下凡為人,絳珠仙子也追隨而來報答其雨露澆灌之恩,說的是兩人有前世因緣……所以,林黛玉進賈府,兩人從第一次見面就有似曾相識之感,好像久別重逢了一般。

    其次,再從小說一層看:寶玉從廟裡還願回來,第一次見到因失去母親前來尋求庇護的林黛玉,見她“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並生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就被這種病態之美深深打動,作為“榮國府”唯一嫡子的他油然生出一種男子漢的憐惜之情並主人翁意識,暗中發誓一定要一生保護這個有著淒涼身世的林妹妹,從此給予她力所能及的一切……所以,從這個層面上看,筆者以為:林黛玉最吸引寶玉的地方就是她孤苦悲涼的身世和西子病態的美麗。因為兩人屬於一見鍾情,至於不談仕途、經濟的精神上的默契那是以後才發現的事情。

    另外,小說背後還隱有一部明清更替史,兩人的“木石前盟”其實 隱喻的是明末“木”字輩兒皇帝(包括朱由校、朱由檢、朱由崧、朱由榔等)與傳國玉璽的盟約……因為歷史上曾經盛傳“傳國玉璽”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建立“大新”

    時向其姑母王政君(漢成帝母親)索要傳國玉璽,王政君一怒之下把傳國玉璽猛擲於地摔掉了一角,王莽拾起殘玉鑲上金角行使皇權——作者在書中便把這塊殘玉隱喻成賈寶玉,那被摔掉的殘角隱喻成林黛玉,所以,兩人才有“木石前盟”之說。而書中薛姨媽對寶釵開玩笑時也才有:把你林妹妹定與寶兄弟豈不“四角俱全”之說。這樣看來,賈寶玉與林黛玉本為一體,就像亞當和夏娃本為一體一樣。

    綜合以上三個方面,林黛玉自然就成了賈寶玉唯一傾慕的物件,這裡面原本含有博大精深的文學及歷史兩方面深刻內涵啊……

  • 5 # 進士及第

    黛玉最吸引寶玉的地方有很多,曹雪芹對寶黛二人的情感側重有以下幾點:

    一,前世今生

    賈寶玉上一世是一個仙童,他用水澆灌了絳珠仙草,使絳珠仙草能活下去。而絳珠仙草就是這一世的林黛玉,林黛玉是來報恩的,這也是兩人的前世緣分。

    所以賈寶玉第一次見林黛玉會覺得似曾相識,第一眼的感覺就是想親近林黛玉。

    二,相同的性格

    賈寶玉不喜歡官場,不喜歡人情世故。他曾因為這些原因而對薛寶釵和史湘雲生氣過。

    林黛玉是一個淡然的性子,好似不食人間煙火。她也不喜歡官場、科舉這等“俗物”。所以賈寶玉認為林黛玉是與眾不同的,也是知道他的“心”的。

    故相同的性格是黛玉吸引寶玉的原因之一。

    三,相同的興趣愛好

    林黛玉喜歡葬花,賈寶玉不以為怪,他從心底裡贊同林黛玉的想法。

    而且兩人偷偷一起讀過《西廂記》,這種出格的舉動也讓兩人的情感得到昇華。

    四,林黛玉的才貌

    賈寶玉喜歡林黛玉始於她的顏值,敬佩她的才氣。因為林黛玉好像神仙似的容貌讓賈寶玉對她深深的吸引,也因為林黛玉的才氣讓賈寶玉不斷的去欽佩、讚譽她。

    以上。

  • 6 # 飛雪迎春666

    林黛玉最吸引寶玉的地方,恐怕就是她的弱不禁風。男人都有一種英雄情結,對於柔弱且美麗的女子,都有一種保護慾望。賈寶玉也是如此。

    請看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時,林黛玉在他眼裡的形象。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黛玉的那種文文弱弱的氣質,深深地吸引了他,使 他對林黛玉一見鍾情,認為她就是神仙似的妹妹。

    林黛玉和他相處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兩個志趣相投,互為知己。他覺得林黛玉與眾不同,不像寶釵、襲人和湘雲那樣勸他走仕途經濟。

    《紅樓夢》第三十二回中,賈雨村要見寶玉,寶玉不想去,湘雲勸他說,“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

    寶玉聽了,十分厭煩。說:“姑娘請別的姊妹屋裡坐坐,我這裡仔細汙了你知經濟學問的。”弄得湘雲下不了臺。

    襲人說他也給寶釵玩過這一套,寶釵臉都紅了,也沒有和他計較。要是林黛玉,不知寶玉要陪多少不是才行呢。寶玉說,林黛玉從來不說這混賬話,若說了,他倆早就生分了。

    林黛玉懂得賈寶玉,理解他的想法和做法,所以寶玉喜歡她,這也是黛玉吸引他的地方之一。

    寶玉捱打以後,被抬到屋裡,襲人埋怨道:“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得不到這步地位。”

    寶釵聽說後,拿著一丸藥趕來看寶玉,交代襲人晚上用酒研開給他敷上。寶玉道謝,寶釵見他睜眼說話,不像先時,也埋怨道:“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

    林黛玉來得晚,寶玉正在睡覺,忽覺有人推他,睜眼一看是林黛玉。她滿面淚光,兩眼紅腫,一直哭泣,說不出話來。半日方抽抽噎噎說道:“你從此可都改了吧。”

    沒有抱怨,只有心疼。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雖然薛寶釵比林黛玉漂亮,比林黛玉有心計,人緣也好,做事周全。但是賈寶玉就是不喜歡。因為志趣不一樣。道不同,不相與謀。

  • 7 # 伴讀紅樓夢

    黛玉最吸引賈寶玉的地方是心有靈犀,沒有為什麼。 從西方靈河岸邊,到賈府第一次相見;從日常生活中的朝朝暮暮,到睡裡夢裡;從春情勃發的三月共讀西廂,到共同埋葬桃花的行為藝術;從重傷臥床贈帕惹相思,到命懸一線焚稿斷痴情;從她從不說那混賬話,到他終不忘世外仙姝,到底意難平,終於棄世出家。無不昭示賈寶玉和林黛玉前世今生的仙緣奇盟,浪漫情懷。

    1、從賈寶玉眼中看黛玉,最生動的是氣韻神情,靈性與清秀,令人頓生愛憐。黛玉那種脈脈之情嫋娜之態,那聰明靈慧的談吐。她的美不僅在外貌,更在精神氣質。黛玉原是絳珠仙子的化身,為還淚而來,她的眉目間凝聚了靈河之畔的清風細雨,離恨天外的靈暉秀氣。因為前世有緣,只有心有靈犀的寶玉才能發現黛玉的神韻。 2、儘管寶玉被萬人誹謗,但在黛玉看來別有情韻。在你眼中我最美,只有你才懂我。在我眼中你最美,只有我才懂你。寶黛初會是全書最美好的情節。作者借《西江月》二首評價寶玉。從反面把賈寶玉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揭示出來。用封建倫理道德標準來衡量,寶玉應該被否定,可是從作者的觀點來看,他是和那些國賊祿蠹完全相反、保持著善良天性的人。 賈寶玉不假矯飾天性,在那個貴族之家感覺苦悶,他就渲洩,在道學家看來就是尋愁覓恨、似傻如狂。他厭惡賈雨村之流,不屑與之為伍。他不願讀那些聖賢的說教和科舉文,而對《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的書愛如珍寶,他的其他方面學識也較為豐富。寶玉不苟且隨俗、不管世人誹謗。 林黛玉最初看到的賈寶玉,眉間目際,情思飄飛,表現出瀟灑飄逸、無拘無束的氣質。黛玉眼前的賈寶玉跟先入為主的印象完全不同。寶黛初會,彼此一見如故,心靈相通。初會的心靈感應,說明兩人感情上的默契,這是後來兩人愛情發展的基礎。 3、黛玉和賈寶玉溝通零距離,無障礙。黛玉一句笑話,惹得眾人鬨然大笑,前仰後合。寶玉使個眼色兒,黛玉就會意,走至裡間對鏡子抿頭髮。關鍵時刻黛玉也非常理解寶玉,大家看戲《荊釵記》,林黛玉和寶釵品評王十朋這個人物:不管在那裡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子上來作什麼!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那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其實這是說給寶玉的,因為寶玉剛剛悼念金釧。黛玉真不愧寶玉知己。 賈寶玉愛博而心勞,黛玉父母雙亡,她身上的悲劇美倍增。黛玉對寶玉的心理依賴,讓寶玉被需要的感覺達到頂峰,黛玉的小吵小鬧和寶玉的體貼入微哄女孩子開心的技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彼此被需要,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4、林黛玉性格單純,心裡有什麼嘴裡就說出來,賈寶玉對純真聖潔的少女有一種泛愛,對才貌雙全的薛寶釵、史湘雲,更有著明顯的好感,這使黛玉無法容忍,她直率地對寶玉說我很知道你心裡有妹妹,但只是見了姐姐,就忘了妹妹。 寶玉雖不像黛玉那樣直來直去,卻也痴情傻意,跟黛玉葬花,一起感懷春花的美麗、春天的短暫、人生的離散。他們兩個葬花,你不覺得我矯情,我不覺得你荒唐,還有誰能理解、不笑話葬花的行為! 林黛玉的痴情是賈寶玉最感動的。作為賈寶玉的知己,林黛玉的真情讓寶玉如醉如痴。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聽了,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人生最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月。當林黛玉問出最不放心的話時,賈寶玉毫不猶豫地回答,任憑若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5、大觀園裡的姐妹,都有較好的相貌、才情和品性,黛玉能夠脫穎而出,贏得寶玉的愛情,更多的是兩個人的觀點一致,俗話說性格合得來。黛玉的才華和思想令寶玉動情。林黛玉能吟詩作對,彈琴奏樂,一舉一動都散發著氣質。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卻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不僅代表她的才華,她與一般人的思想不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像這樣有才華有思想的女子,試問哪個男子不會動情?這就是賈寶玉偏愛林黛玉的原因。 在眾人印象中,林黛玉就是一個嬌弱的女子,誰看了都會心疼。在日常的生活中,黛玉常年痛病纏身,動不動就流淚,旁人都為之動容,更不要說是寶玉了。林黛玉在賈府是比較受歡迎的,賈母和王熙鳳都疼愛她。人人都覺得林黛玉很柔弱,其實柔弱只是她的外在,她的內心非常剛強。無論她和賈府的關係有多麼親密,她明白自己始終是寄人籬下。林黛玉表面上看似什麼都不懂,但她心裡有所思量。畢竟人與人之間打交道,靠的是智慧。在賈府生活這麼多年,她該強硬的時候就強硬,該柔軟的時候就柔軟。賈寶玉都看在眼裡,為之動情,更想保林妹妹一生周全。 林黛玉對待感情的真誠令賈寶玉動情。沒有徹底瞭解黛玉的人,會覺得她愛使小性子。其實,黛玉只是在寶玉面前愛使小性子。因為寶玉是她所愛之人。感情真誠的林黛玉就會吃醋,發脾氣。女子總是希望心愛之人只對自己好。使小性子是她的真情流露。 黛玉經常吃醋,但只要寶玉哄她,她就消氣。容易吃醋,也容易開心,這才是性情中人。大家看到了黛玉使小性子,但是她不會蠻不講理,只要賈寶玉認錯她就不計較了。 6、黛玉最吸引賈寶玉的地方是脫俗的性格和價值取向,是對他思想的理解於支援。賈府內外這些人貶斥賈寶玉的話,充分表現了他反封建的叛逆性格。因為他的所作所為不符合封建正統的要求,違背了封建正統的世俗常情。他們都是反封建禮教的叛逆者。《會真記》是當時的禁書,裡面寫的是兩個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故事。這種愛情在當時是不被允許的,但是他倆都覺得好。寶玉自己愛看,愛不釋手;黛玉也愛看,看完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誦。反應了寶玉和黛玉一樣的情懷——反對封建婚姻制度,嚮往自由戀愛,自主婚姻。 林黛玉身上閃耀著追求個性解放、爭取婚姻自由的思想光輝。在鼓吹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她不僅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而且又是那樣如飢似渴地閱讀性靈之學和描寫愛情的雜劇,那樣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藝術的境界。在《五美吟》中,她說綠珠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讚揚紅拂私奔的壯舉;在酒筵上她競把《西廂記》、《牡丹亭》的詞曲引為酒令。 對於賈府的混世魔王、禍胎孽根賈寶玉;竟引為知音,結為同心,從思想到行動都給予他支援。在大觀園裡,從不勸寶玉走仕途經濟之道,從不說這些混帳話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寶玉深敬黛玉。 林黛玉身上閃爍著詩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滿了叛逆的精神。使她從根本上有別於歷代的所有才女。寶玉和黛玉的相愛在於他們性格的相互吸引,黛玉別於寶釵、湘雲,別於襲人的地方就在於她的叛逆。 寶玉從不把高官厚祿、仕途經濟當成理想,黛玉也只嚮往精神富足、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們兩個的三觀高度一致。 端午節湘雲勸寶玉: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寶玉十分惱怒,直接就出口攆人:姑娘請別的姊妹屋裡坐坐,我這裡仔細汙了你知經濟學問的。 襲人趕緊告訴湘雲一件事:寶姑娘也這麼說過,寶玉也是不管人家過不過的去,咳了一聲,拿腳就走了。可見寶玉和寶釵、湘雲、包括襲人等人不是一路人。而黛玉不同,寶玉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 林黛玉最吸引寶玉的地方,恰恰是其他人不具備的,就是黛玉的感性率真、反叛又灑脫的性格。因為高度契合一致,寶玉拿黛玉當知己,這是他們愛情的思想基礎。因此成就了他倆的愛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拼音fencun是哪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