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劍膽琴心自成江湖
-
2 # 心理奶爸
內心敏感是一種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這一部分個體往往會更在意他人的評價,而不重視自我,從根本上來說,內心敏感是有自卑引起的。
這種自卑導致的內心敏感是長期、反覆受挫而慢慢發展起來的,它是因為相貌、學問、地位等一系列問題其中之一導致的自卑,當然也可能不止一個原因,自卑源於自己對自己的否定,於是這類人迫切的需要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改觀,需要別人的認可,這能使他們產生比正常人更大的快感。
與之相對應的,一旦被別人否認,他們通常會十分沮喪,一蹶不振,很難主動從悲觀情緒中走出來;內心敏感的人會對別人的情緒產生過度解讀,尤其是負面情緒,當你去請求別人幫助自己的時候,別人非常細微的不耐煩都會讓你感到受挫,從而下一次不願意再尋求他的幫助,久而久之,可能導致自閉、離群、抑鬱等情況發生。
想要讓自己內心敏感的情況得到好轉,最切實可行的方案就是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每一部分,不管這一部分是好、是壞、是美、是醜,這都是你自己的真實一面,不管你接受與不接受,它們都是屬於你自己的,而當你將自己的缺點全盤接受之後,你對整個世界的觀感都會煥然一新。
關於自卑導致的內心敏感,還有一部分人是太過於想要證明自己,他們認為自己比身邊的一些人要強,但成就等方面卻不如他人,這會導致自己自卑加劇;內心敏感並不是天生的,正常人飽受打擊可能會讓自己變得脆弱且敏感,而享受到成功與別人的認可之後脆弱敏感的人也會變得自信Sunny起來。
-
3 # 心岸姐姐幫你成長
敏感的意思是什麼?
對於外界的刺激,壓力,承受力差,感受性過敏,容易擴大負面感受,也容易聯想豐富,曲解和誤解一些客觀真相,在自我主觀心態下,攻擊自我,讓自己難過,生氣,傷心。
比如社交上,別人一句話,人家說完就忘記了,但敏感的人會一直記著,回家後反覆推敲是什麼意思,反覆考慮自己哪裡做錯了,別人的看法和想法,留下的印象不好。或者生氣別人的態度不好,不接納自己,等等。
負面消極的心態裡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不信任自己做的好,也不信任別人接納自己。總是懷疑。
遇到任何事想的多,非常多。
因此無法開心。怎麼調節呢?
結合敏感的心理特點,從下面的方法調節:
1、自信起來。這個是克服敏感的心理基礎。從小沒建立好自我,一個人像碎片一樣,別人一碰就碎了。要多找自己的優點,整合自我,自信起來,這樣才有力量支撐內心世界,讓心理強大起來。
2、練習社交。先找正能量的人交友,慢慢感受人與人關係裡的Sunny感,有一個朋友能帶動起來,影響起來,建立友愛裡,克服社交上的敏感心。
3、長大之後遇到美好的愛情,也是一個難關,因為敏感,談戀愛很不容易。最好找開朗的男友,多試著把心敞開,說出來,多交流,避免誤解。
4、極度敏感,最好專業化的心理輔導。這樣工作,感情,生活,才能避免痛苦和傷害。
因為敏感,受的苦多,流的淚也多,可別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心態惹的。一定要意識到,抱怨世界沒有意義,只能改變自己,心態決定人生。加油。
-
4 # 高校心理營養專家
人的氣質型別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自己,就像每一片樹葉,各不相同。不同的氣質型別各有特色,不能簡單地以好壞區分,敏感與否是相對的,比如有人討厭過於敏感,並不是說就喜歡木訥愚鈍。適度的敏感是生物本能反應,是自我保護的機制,是有益的天然能力。
過於敏感的人,除了氣質因素,遺傳原因,一般還可能因為原生家庭中不健康的依戀關係所致,和父母特別是母親沒有正常的愛的連結,缺乏安全感和來自家庭足夠的愛。如果敏感緣於此,就應該修復親子關係,有意建立與親人的情感連結,透過有意增加與親人的接觸、平和而溫暖地敘舊聊天,尋找原始的創傷,化解誤會和修復傷疤。如果自身不能獨立完成可尋求專業指導和干預。
如果因為敏感而脆弱,而對他人時刻抱有戒備心理,草木皆兵,處理人際關係能力欠佳,就需要閱讀一些心理健康書籍,瞭解自己過於敏感的癥結所在,有意識地突破自己,努力接納別人;或者接受專業心理干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5 # 繁花似錦覓安寧love
我就是個敏感的人,其實我覺得是環境的不安定導致人敏感的。如果在一個很安定的環境裡,再敏感的人也會放鬆下來吧
-
6 # 波菜有營養
太敏感說白了就是臉皮薄,(口袋空,個人認為),想自信起來那就多與人交往,讓口袋的鈔票充實起來,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走到哪裡都自信滿滿!侃侃而談,滿滿的正能量
-
7 # Alone白羊
謝邀。太敏感的人本質是缺乏安全感,而沒安全感的人一般都確少自信。因此個人認為,多提升本身的修養和學識,其次信任也是一種原因,但具備一定的認知的能力下,不防多信任一下他人,多接觸一下,說不定了解的更深入點。沒必要把自己包裹成仙人掌,四處刺傷他人。
-
8 # 林子說心理
建議你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改善。
1、放下評判如果你仔細回想情緒是如何產生的,你會發生,評判在其中“功不可沒”。
情緒來臨的時候,我們非常容易相信那些伴隨情緒而來的想法。
比如,一個情緒敏感的員工在會議上被老闆點名批評,想到他最近工作業績沒有達標,於是他得出了“老闆想要開除我”的揣測。
這種“情緒化推理”就是一種評判,但這種評判往往不是真相,而是自己的一種消極“假想”。
對別人的想法和行為背後的動機進行揣測,通常會讓你感覺痛苦。不管你猜測的有多準,你都一定要去詢問真相,而不是自己盲目假設。
放下評判,是讓我們接納事物本來的模樣,而不是“被誤解”、“被臆斷”、“被曲解”後的模樣。
2、正面樂觀的自我身份認同感除了放下評判,建立積極正面的自我身份認同感,也能夠幫助我們不被情緒所困擾。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裡,松子的妹妹從小患病,導致松子的爸爸過度“偏心”,把所有的愛和精力都放在妹妹身上。
爸爸也是愛松子的,但爸爸對松子嚴重的“情感忽視”導致松子的自尊極低,自我身份認同出現扭曲,所以後來,在她的每一段情感中,都表現出“對愛的病態需要”。
所謂自我身份認同,簡單來講,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
“你怎麼這麼笨,什麼都幹不好”“你怎麼這麼不會說話,以後在飯桌上少說話”“說你幾句,你就這樣了,你這個人度量真小”類似上述這些評價,都會對我們的自我身份認同產生影響,促使我們不斷對自己形成一種負面的“刻板印象“。有越多的人說我們敏感,我們就會接受這樣的“投射”,真的以為自己很“敏感”。
我們的自我認識越是消極悲觀,我們的情緒就越容易氾濫。
唯有建立正面積極的自我身份認同感,才不容易受他人評判的影響。
-
9 # 丹頂鶴的丹丹
過度敏感的人做事追求完美,容易受外界的瑣事影響,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總之活得比較“累”。
建議從下面四個方面一點點改變過度敏感的性格。
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三階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孩子是普通人
既然“人無完人”,與其苛求,不如接受,只有接納了有缺點的自己,才能真正自信,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不懼怕一時的失敗。
減少外界對自己的影響
敏感的人總是非常在意被人的看法,沒有把自己看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想開一點,別人怎麼看你,那是別人的問題;你要不要按照他人的意思改,是你的問題。
不要過於在意來自外界的期待和評價,人際關係就會簡單很多,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去掉冗餘情緒
當消極和冗餘的情緒愈演愈烈,別急著強迫自己“別想”,而是認真感受情緒,把它簡單描述出來。
察覺和接受情緒有助於幫助我們恢復平靜,讓大腦進入調節狀態,認出哪些思緒是“干擾項”,輕鬆把它們拋到腦後。
讓自己忙起來,別閒著
悲慘的人生,源於有餘暇時間擔憂自己過得是否快樂。——蕭伯納在無所事事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擔心些有的沒的,這是因為,長期空閒的頭腦容易滋生過多的思緒,引發自我懷疑和抑鬱情緒。
這時候,試著專注於一項工作,大腦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思想就會變得明晰起來,我們也覺得踏實有安全感。
調節敏感的情緒不是一日之功,祝親早日找到自己的節奏,減少心力消耗,聚焦工作和生活,成為自己情緒的主宰。
-
10 # 心理諮詢和開悟指導
如何克服性格上的敏感?
性格的敏感,更多的是指心思細膩,感受能力強。首先,這是一個好事情,讓你更懂的風花雪月,春樹秋霜,也更能讀懂別人的意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同時,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陷入到自己的情緒中,更容易多愁善感,悲風傷秋。
首先覺察到自己的敏感,知道這僅僅是自己的情緒,跟外界無關。外界的一草一木,別人的一言一行,都跟自己無關。讓自己內心掀起波瀾的,並不是他們,而是自己對他們的投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帶著覺察,多加練習,自己就不會為自己的情緒所左右,自然就可以收放自如,遊刃有餘。
回覆列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調節自己,其實就是學會與自己和解,內心敏感本沒有錯,這是每個人生理和心理對外界作出的不同反應程度,調節自己是要與自己達成和解,悅納自己是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真心理解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這句話,不糾結於問題,不困擾自己的內心,不為外界所動,這就是需要強大的內心,我個人認為可以多點自身的突破,去嘗試很多新的東西,讓內心豐富起來,多看書,去多經歷一些世事,多幾分閱歷,多幾分淡定與從容,才能學會看淡某些東西,照顧好自己的心情,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主體,讓自己輕鬆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