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肖科寫作
-
2 # sunjin6278
樹挪死,人挪活。當一個地方備受天災人禍之苦,要想活命,只有出外謀生,離則活,留則死,雖然說故土難離,但為了活命,還是會背井離鄉,去認為適宜生存的地方安家落戶。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人口大遷移、大融合,才形成了今天我們中華民族的大格局。
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遷徙大融合,當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西晉的八王之亂,讓西晉迅速走向衰敗滅亡,本來被大漢打垮打服的北方少數民族,看到中原混亂衰弱,趁機入侵,北方陷入五胡亂華的局面,北方漢人難忍受蹂躪折磨,就紛紛舉家南遷。本來不毛之地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人口增多起來。長達近四百年之久的兩晉南北朝,戰火紛紛,北方少數民族建的國家輪流坐樁,南邊以漢人建的王朝也是在不斷交替,這一時期,人口流動性最大,融合度也最徹底。最終有不少少數民族因接受了先進的漢族文化,相繼被漢化,像當時的鮮俾、羯、砥、羌等民族,經過雜居、通婚,都慢慢漢化,最終也成了漢族;南方的少數民族與北方遷來的漢族長期生活雜居,或本居變成了漢族,或遷來的漢族變成了本地族。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有鮮俾族的血統。歷史上第二次人口大遷徙流動,當在唐朝安史之亂時期,大唐帝國和平穩定了百年,突然爆發了安史之亂,長年未經過戰爭的北方人民,驚慌失措,作鳥獸散,紛紛南遷以避戰亂。歷史上第三次大規模人口南遷,當在北宋靖康之恥以後,宋王室南渡,北方人民為躲避金國入侵,也大量整家帶口南遷。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其父李格非,是洛陽鉅富,後因金兵入侵,不得不南遷。以上幾次都是因天災戰火,人口的自由遷徙,不存在政府行為。以後的幾次都是由政府幹涉為主造成的人口遷移。如明朝初期的洪峒大槐樹移民,是明初將山西部分居民向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遷移。因為那裡在元末明初飽經戰亂,當地人民已是十不存二,大量的良田拋荒。清朝初年的湖廣填四川,因四川在明末清初,人民被各路勢力戰火屠殺,特別是張獻忠的大西軍和入川的清軍屠殺,諾大的四川人口僅剩不足六十萬,成了十室九空的蠻荒之地。戰爭的殘酷,人性的殘忍,真的令人不堪正視。清末民國時期和建國以後,也發生了人口大規模移動,比較著名的有解放前的闖關東、走西口等,都是關內饑民為生活所迫向關外的東北和西北邊疆遷移;解放後,建國初期,內地為了支援地廣人稀的邊疆建設,國家有組織地將進軍邊疆的部隊就地組建成建設兵團,開荒種地,還組織內地大城市的知識青年獻身邊疆,當時的八千湘女上天山,就是很好的例子。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程序加快,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人口遷移量何止千萬,甚至上億人,恐怕已經成為歷史之最了。
故人懷土,小草戀山。之所以有客家人、閩南人自稱河洛郎,這不奇怪,歷史上無數次的人口遷徙,不斷在東南西北流動,讓無人區有了人居,讓荒地得到了開墾,讓舊居新居的人們相遇。人都是有感情的,他們遷離生他們養他們的故土,背井離鄉來到異地,自然會懷戀舊地,自然會保留舊地的一些風俗習慣,為了不忘故土,他們就會給子孫們傳遞牢記舊土的一些稱號。河洛也許正是指北方的黃河洛陽,那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母親河,記住河洛,就是記住了我們的民族之根,確實值得永久的記念。人口的遷移,民族的融合,無論是先祖們還是今天的我們,主體上都是在生養我們的這塊土地上進行,來回流動,這也說明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永遠是養育我們炎黃子孫的棲息地,是先祖賜予的神聖不可侵犯之地。
-
3 # 媚眼兒看史
想活就別死,閒來談歷史。誰會想到廣東的客家人、福建的閩南人都是北方人的後代,而且他們都來自中華文明發源地的河洛地區,不可思議的是,我們現在基本聽不懂的客家話,會源自河南……
尋根認祖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認同。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在華人的觀念中,特別重視鄉土之情,依戀本源,講究重生報本、尊祖敬宗。而當代世界各地華人華裔紛紛迴歸祖國故土尋根祭祖,正是中華文化、民族血緣強大凝聚力的生動體現。客家人,閩南人所說的“河洛郎”實際上是他們尋根問祖中找到的答案,史料記載,客家人是從北方中原地區南下遷徙而產生,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他們現在身居南方,是因為當年的遷徙。
一、河洛的概念
史料記,以偃師市為中心的伊洛平原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地區,正是客家民系根之所在。客家人之源,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在河洛,指的是黃河、洛河。廣義上的河洛就是黃河中游、洛河流域這一廣闊的區域。狹義的河洛就是洛陽。河洛郎字面理解就是生活在這一地域的兒郎。
二、遷徙的背景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這是李白所寫的《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中的一句,當時正逢“安史之亂”,不少人從洛陽南下避禍。到北宋,“靖康之變”發生後,又有一大批人從中原南遷。兩次遷徙無一不是戰亂所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想活命只能逃跑。
三、5次大規模的南遷
據史料記載,當時南遷的路線一條是從洛陽南下直至豫章,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後來進一步向南到粵北地區;另一條是取道江淮之後,進入長江三角洲,後來延展到浙江、福建山區。正是他們當年的遷徙,客家人、閩南人成為漢族在世界上分佈範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主要分佈在廣東、福建、廣西、江西、四川、臺灣等地。
第一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317年-879年)。
自東晉,受“五胡亂華”影響,由中原地區遷至鄂豫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南北岸,以及贛江上下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進入閩粵地區。為了避免和原戶籍者發生混淆,便把這些新來的戶籍稱為“客”。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出現。
第二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880年-1126年)。
隋唐時期受戰亂影響,由皖豫鄂贛等第一時期舊居,再遷至皖南,及贛之東南,閩之西南,以及粵之東北邊界。唐初,主要是隨陳政、陳雲光父子到福建。唐代中期,因安史之亂徙居南方。唐末,隨王潮、王審知兄弟潛入福建的即有27姓、5000多人。
第三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1127年-1644年)。
自宋南渡及宋末時期,受金人南下及元人入主之影響,客家先民之一部分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宋亡後,他們退往了更偏遠的廣東、海南等地。
第四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1645年-1867年)。
明末清初,客家先民之一部分,由第二第三時期舊居,分遷至粵之中部及濱海地區,以及川湘桂和臺灣,有小部分更遷至貴州等地。這次大規模的遷徙中,包括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中著名的“湖廣填四川”。一向以客家人為榮的朱德同志的祖輩就是在這一次遷徙時,從韶關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
太平天國的首領洪秀全和大部分太平軍都是客家人,太平天國失敗後,許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壓力下,紛紛向偏遠的南方,甚至向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遷徙。
四、客家人、閩南人文化上的河洛印跡
客家文化至今保留著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徵,一聲鄉音動客情。唐宋時期的中原讀音,在今天客家話裡儲存的最為完善。走在鄭州的大街小巷,那一聲聲略過耳畔的鄉音,足以讓客家人穿越千年,夢縈故里。客家飲食也有中原的影子,一盞鄉餚醉客心。客家飲食保留了大量的中州古味,是古代飲食文化的“活化石”,中原情結是客家飲食的根基源泉,比如客家人祭灶神、吃湯圓、吃餃子的習俗,均源於中原。
-
4 # 氣吞萬里如猴
客家人是父系中原、母系山畲的混血漢人,但他們特別忌諱別人說這件事。於是,就編出他們都是純種漢人,都是河洛望族的故事,並用修族譜、建祠堂等方式刻意加以強化。正所謂強調的就是缺少的、掩蓋的就是自卑的!
-
5 # 客梅
已有大量史實資料證明客家人就是從中原幾次遷徙到閩粵贛邊的,至於有些專業駭客家的人說什麼是漢化的畲族,根本不值一駁,他們也拿不出切實證據,明擺著客跟畲信仰圖騰不一樣。這裡要提的是,那個臭名昭著的壯士床上半生死充滿對客家的仇恨,幾乎每天都要駭客家,真是神經和垃圾貨。
回覆列表
一、永嘉之亂,晉室南遷,中原漢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
北方的少數民族南下
西晉末年,發生了八王之亂,晉朝的實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數民族趁機南下,侵佔了中原的腹地洛陽,這就是歷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亂華。中原漢族中王室貴族和富戶、大戶相繼南遷,以致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很多僑鄉。
如:南司州、南徐州、南兗州、南弘農、南新安指東晉南北朝時流亡江南的北方人的僑鄉。這很像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很多地名都是新什麼的。如紐約,就是新約克郡的意思,還有新奧爾良,新威爾士,都是英國的地名,加上一個“新”字的。
就是今天,南方還有很多地名,還是古代中原的地名呢!這次移民成為吳、湘兩大系南方漢族的基本源流。南遷的流民計90萬,約佔劉宋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蘇皖二省就佔移民總數將近一半,江蘇有些區段呈高度集中狀態,今南京以東至鎮江一帶北方僑民甚至比當地原居民還要多。
二、安史之亂,中原塗炭,河南、河北、陝西的漢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
唐王朝天寶年間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給唐王朝的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破壞。更為嚴重的是,此後中原地區陷入了長達百年的藩鎮割據的混亂狀態,相對和平的南方再次成為中原居民逃避戰火的首選之地。從湖北荊州至湖南常德一帶,因移民而增加戶口十倍。在太湖流域,人口也有顯著增加,吳縣移民可能佔到全縣戶口的三分之一。由襄州沿漢水南下經郢、復至鄂,諸州戶口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連移民路線都斑斑可考。
三、靖康之恥,天子蒙塵,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規模南遷。
關於這次他逃亡,很多明清小說、戲曲中都有記載。累計南下移民500萬,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漢民族南遷。今東南各省,甚至遠至福建、廣東都有大量北方移民,其中比較集中的地區是蘇南浙江一帶,更加密集的移民區則是從蘇州至寧波一帶,當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裡。這次移民活動,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影響巨大的“客家人”族群。金入主中原不久,蒙古崛起,繼續南下侵佔中原。中原人不斷南遷,河南十室九空,成了歷史上人口最少的時期。
四、明初洪洞大槐樹移民,從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中原地區的大規模移民。
明初山西移民填充華北平原人口
有宋以來到明初,華北平原經數百年戰亂,旱澇蝗疫之災也超過了任何一個朝代,人口大量亡徙。禍不單行,1350年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陷入一場空前的鼠疫之中,華北平原人口進一步損失。1381年,田野廣袤,土地肥沃的河南、河北人口都僅有190萬,而土地較少的山西人口卻達400多萬。
明王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朱元璋決定從山西移民填充華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萬人,移民山東121萬人,移民河北41萬人。今天河南、河北、山東有很多人都以洪洞大槐樹為祖居地的,這不僅是人們的代代口口相傳,也見之於家譜、史冊。僅我們的豫西,從大槐樹的移民後裔要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家鄉很多姓氏,都是那時遷入的,至今已傳了二十一、二代。因此上說,古代中原的漢族人一大半已經南遷,今天的中原人三分之一是晉南移民的後裔。
五、明末清初的30年戰亂,四川被禍最慘。
明末清初的戰亂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極度稀少,需要充實。張獻忠入川,四川成了四戰之地:明軍濫殺,清軍濫殺,地方豪強濫殺,鄉村無賴濫殺邀功,張獻忠更大開殺戒;繼而是南明與清軍的戰爭;還有吳三桂反清後與清軍的戰爭。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戰亂和屠戳。據官方統計,四川全省殘餘人口約為60萬人,成都全城只剩下7萬人,一些州縣原有人口只剩下10%或20%。清初的湖廣填四川,湖廣是個大地理概念,包括兩湖、兩廣、江西、福建等南方省份。
在一個世紀內,四川接納移民達600多萬人。當代四川人口中80%以上的家庭是清代“湖廣填四川”大移民的後裔,總數達六、七千萬人之巨,在成都,這個比例更高,達95%以上。如朱德在《我的母親》中介紹,祖先就是湖廣填四川時廣東遷移過來的,陳毅、聶榮臻的先祖來自湖南,吳玉章、郭沫若的先祖來自福建,劉伯承、羅瑞卿的先祖來自湖北,鄧小平的回籍祖來自廣東等。
六、粵、閩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
下南洋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當今東盟10國在內的廣大區域。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係,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因此這種遷徙歷史上稱為“下南洋”。
但真正意義上的下南洋是從明末清初開始的,到清朝末年達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華僑總數已達700萬人。直至近代幾次革命低潮時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華人移居東南亞。下南洋的流民,來自全國大部分省區,但福建、廣東人佔95%以上。
這與自然、人文因素極有關係。閩、粵兩省海岸曲折,人民與海相習,這是內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兩省距離南洋較近,往返方便,路近費省。據統計,印尼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二千萬,佔了將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萬人,華人多達90%,是海外華人佔所在華人口比例最高的一個國家。
七、晉商和陝北居民的走西口,形成了今天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漢族人口。
走西口
走西口的時間,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那麼截止時間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應該是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數量是最大。走西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所以生活比較困難;另一部分人就是由於在內蒙這一帶,當時的邊防需要,所以晉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時候,內蒙邊防的需要發展起來的。那麼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到口外去發展商業,發展貿易,以至於到後來的票號。
所以走西口這個現象,實際上就是中國移民的一個部分。那麼“西口”到底在哪裡呢?它位於山西、內蒙交界處的右玉縣,它實際上是長城上的一道關隘,真正的名字叫殺虎口。由於西北晉綏,內蒙古地區地區接近沙漠,土地貧瘠,還由於移民外蒙的漢族,在外蒙鬧獨立時,被驅逐,移民的數量有限。
八、山東、河北、河南的闖關東,形成了今天東北的多數居民。
闖關東
“闖關東”是中國近代向東北移民的略稱,闖關的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人為多,而其中又以山東人為最。山東又以膠東最多,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關東之要“闖”,清王朝把東北作為龍興之地,是不準漢族遷入的。明朝末年的漢族人,要麼逃回關內,要麼變為滿族了。
為什麼要去闖關東,因為隨著日、俄勢力進入東北,滿清對東北的移民禁忌形同虛設,還因為隨著日、俄對東北的開發,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第三,因為內地曾發生了光緒3年、民國18年、民國31年三次大災荒,內地居民扶老攜幼,結隊成群,逃荒到東北,以投靠親友,並可開種荒地。民國時期歷年進入關東地區的人數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萬人以上,而超過百萬人的年份有4年。清代、民國時期累計各超過1,000萬。可以說,今天東北超過8成人的祖先,都是那個時期的移民。
九、抗日戰爭時期河南人沿隴海鐵路的西北大移民。
中原災民大規模西遷浪潮
河南人沿隴海鐵路大規模西遷是由三大歷史事件造成的:
一是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大規模侵華,群眾往西安等大後方逃亡。
二是國民政府“以水代兵”,1938年扒開黃河花園口。一瀉千里的的黃河水淹豫、皖、蘇3省44縣市,1250萬人受災,死亡89萬餘人。
三是1942年的中原大饑荒再一次激起了中原災民大規模的西遷浪潮,1942年(民國31年)河南省發生了近百年來罕見的慘絕人寰的特大災荒,米珠薪桂,餓殍載道。而當年的關中平原,則風調雨順,獲得了大豐收。當時河南省有3000萬人口,1942年——1943年因災荒而死亡者,據官方統計竟達300萬之多。多災多難的中原人民輾轉洛陽,或扒火車,或步行,沿隴海路的方向前往西北“大後方”的。
據估計,豫、皖、蘇三省共有390萬人,其中以河南人佔絕大多數,背井離鄉,他們一路乞討,遠的一直逃到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從中原到西北,漫延著一幅長長的餓殍圖。即使到現在,沿隴海鐵路的西北城鎮,河南人都佔了很大比例,渭南、西安、咸陽佔三分之一,寶雞、天水甚至超過二分之一,以致西寧、蘭州都有很多河南人,新疆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河南人。很能說明這個問題的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就是在西安、天水、蘭州唱紅的。著名作家李準的《黃河東流去》,全面記錄了河南人的逃亡苦難史。
十、新中國成立及以後半個多世紀的移民路線。
新中國成立前後,伴隨著解放軍的南下,國民政府的垮臺,大批軍政人員、家屬和富豪逃離大陸,前往臺灣、香港、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有的甚至遠赴歐美。據報道,僅到臺灣的就有200萬之眾,那麼,解放時逃離大陸的人員應該不下300萬之眾。建國後,有幾次大的遷徙活動。
一是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又有10萬來自上海的知識青年和魯、豫、贛、蜀等省的農民加入兵團,1974年該兵團人口總數達226萬,約佔新疆總人口的1/5,佔新疆漢族人口的2/5。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當年10萬轉業官兵,還接收了本省和京、津、滬、杭各城市知青50萬人。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吸納了20多萬名來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自治區內城市的知識青年。雖然後來很多知青返城,但也留下了不少人。
二是三線建設:“三線”如果從衛星上俯瞰,三線地區是甘肅烏鞘嶺以東、京廣鐵路以西、山西雁門關以南、廣東韶關以北的廣大山區腹地,16年中,國家在屬於三線地區的13個省、區投入巨資,400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等,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三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勞動大軍奔往東南沿海和農民工進城。如深圳,1000多萬人,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還有10萬大軍下海南等;報道說,有一億多農民工,在城鄉間往返、流動,現在有多少已經定居,還沒有準確的數字,但恐怕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運動了。
四是出國潮,改革開放以來,大批人出國求學、務工、經商,估計世界所有的國家都有華人社群,但華人出國的主要目的地還是東南亞、北美、澳洲和歐洲;近30年來,已經在國外定居的,估計也有幾百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