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興子
-
2 # 西涼宣撫使
伊拉克所處位置微妙,他既毗鄰伊朗,又緊靠波斯灣,同時又是美國的中東盟友,最重要的,伊拉克一直以來都是都有大量什葉派人口,國內還有十幾萬什葉派民兵,想要脫離伊朗的輻射幾乎是不可能。
伊拉克離不開伊朗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伊朗如果出了事,第一個被波及的就會是伊拉克。伊拉克駐伊朗外長甘迪勒6日就表示,在面對美國製裁伊朗這件事上,伊拉克堅定站在伊朗這邊。並不是因為這一屆伊拉克政府總理是什葉派的,在打擊極端組織這多年裡伊朗給予伊拉克全力支援,而伊拉克現在戰後重建也很需要伊朗的支援,今年三月份伊拉克顯示上一財年伊朗對伊拉克出口達到130億美元,增長了37%。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伊拉克都曾受伊朗的恩惠,現在也非常需要伊朗。
伊拉克同時又是美國的盟友,面臨戰略的兩難伊拉克在薩達姆被推翻後,儘管伊拉克在伊拉克戰爭之後經歷了長期的權利分化,但是作為美國在中東盟友的這一地位卻無法扭轉,這就註定了伊拉克在伊朗和美國這對死敵之間很難抉擇,一旦美伊開戰伊拉克對誰都沒法痛下殺手,這種夾縫中求生存是對伊拉克的極大考驗。
美伊一旦走上戰爭道路,伊拉克恐將分裂美國和伊朗無論是軍事對峙還是走上戰爭道路,都對伊拉克的壓力極大,伊拉克全境現在維繫著巴格達的微弱平衡,倘若伊拉克境內什葉派民兵屆時為伊朗而戰,那麼與美國關係極為密切的伊拉克北部庫爾德人也可能揭竿而起宣佈獨立,伊拉克是藉助美國和伊朗兩手才維持境內的穩定,如果伊朗不穩就會造成伊拉克牽一髮動全身的後果,這種微弱的平衡被打破,伊拉克恐將被分裂。
-
3 # 東龍45
伊拉克是伊朗的鄰國,境內有很多的美軍基地,是美國在北部地區威脅伊朗的前哨,也是美國打擊伊朗的進攻出發地,一旦開戰,伊拉克一定是倒楣蛋。
-
4 # ruixuezhaofeng
美國、伊朗軍事對峙,海灣內外戰雲密佈,波斯灣沿岸8國中海合會6國似乎“不急不慢”,伊拉克何以倍感壓力?
時間與數字告訴你原因!
1980年兩伊戰爭開始,直至2017年12月徹底擊敗“伊斯蘭國”,伊拉克經歷中東最長的戰爭、動亂和被制裁1980年,薩達姆揮師越過阿拉伯河,兩伊戰爭持續8年;1989年8月,他悍然入侵吞併科威特,次年年初,海灣戰爭爆發,侵科伊軍大敗。從1989年至2003年薩達姆被推翻,伊拉克遭受國際制裁近15年。2006年10月起,由巴格達迪帶領的“伊斯蘭國”高調亮相,2014年一度進逼首都巴格達,佔據伊拉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直至2017年11月底政府軍收復全部失地。
37年伊拉克人傷亡人數逾百萬,經濟損失難以計數—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傷亡人數不少於40萬,海灣戰爭傷亡10萬,伊拉克戰爭死亡人數10萬......
37年來,伊拉克經濟屢受打擊,世行資料顯示,該國1990年GDP曾達1798億美元,而2004年只有366億。只是近年來恢復性增長迅猛,2018年完成2259億美元。
石油是伊拉克的“命根子”,戰爭和禁運使經濟沉淪今年伊拉克石油日產接近500萬桶的歷史高峰。而它的峰巔與低谷從來就以戰爭劃界:兩伊戰爭前日產200萬,戰爭八年基本維持在50多萬桶/日;2000年前後曾恢復到250萬桶/日,2003年戰爭又使之拉低到150萬桶。而伊拉克2015年石油稅收佔政府收入的9成!沒有石油,就沒有伊拉克的物質基礎。
伊拉克人口3843萬(2018),其中什葉派佔60%,絕對數與佔比均為阿拉伯國家首位伊拉克什葉派與東鄰伊朗有著天然的歷史情感,如今什葉派執掌安全、外交大權,伊拉克政府軍構成的大部來自什葉派,加之南部十幾萬民兵,其力量與作用不容低估。
另一方面,美軍在伊拉克境內有數座軍事基地,駐紮5100名軍人,還有石油專案等商業投資,夾在美國伊朗中間的伊拉克自然倍感壓力。
伊拉克是海灣8國中“受苦受難”最深重者,它不願再有戰火降臨海灣。
-
5 # Shirley滄海1
謝好友邀答。
因為美伊的對峙,伊拉克是直接受害者首先,因為中東特殊的地形與氣候――伊拉克以沙漠為主,伊朗是多山地形,在中東是糧倉,伊拉克要從伊朗進口大量的糧食與輕工業品。
美伊對峙,封鎖伊朗經濟是必然的,但伊拉克的進口與其直接矛盾。可伊拉克還真在中東地區找不到合適的替代國,而域外進口代價太大也難於保證,這就對伊拉克形成生存威脅。
其次,伊拉克現在是什葉派主陣,民間與伊朗有深厚的情感、文化聯接。但伊拉克又被美國駐軍,政治上不得不受制於美國。
所以,美伊對峙,對伊拉克的政治與社會穩定習習相關,稍有不慎,國家就會陷於動盪甚至分裂。
第三,美伊軍事對峙,波斯灣、阿曼灣大兵橫呈,隨時可能擦槍走火,世界最重要的油路隨時可能崩潰。
伊拉克經濟完全靠石油出口支撐,而且並沒有陸上通道,波斯灣是其唯一的通路。可想而知它會多害怕軍事衝突。
第四,美伊如果開戰,伊拉克美軍基地必將被直接打擊,甚至是首先打擊。可以想象,真的戰爭開啟,伊拉克被毀程度將僅次於伊朗。
這也因為相比沙特、以色列與土耳其,伊拉克現在自己的軍力很弱小,而美國也絕不會全力防守伊拉克。
第五,則是伊拉克長久國運的關係。
美國雖然武力佔領伊拉克,但實現主權自主一直是伊拉克心願,而伊朗是其後盾――不僅因為什葉派,還因為有了伊朗的牽制。如果伊朗再被美國征服,則伊拉克就徹底失去了希望。
-
6 # 錦繡中華一捧土
美伊軍事對峙,伊拉克之所以會壓力倍增是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海灣特點、伊拉克當政者的遠見卓識,決定了伊拉克的壓力。
第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伊拉克關心美伊軍事對峙。
看地圖我們就知道,伊拉克透過波斯灣可以做出石油,地中海沿岸沒有自己的一丁點領海,所以波斯灣是伊拉克的石油出口的戰略通道,波斯灣不太平,直接影響了自己的核心利益。
不僅僅是伊拉克關注關心美伊軍事對峙,波斯灣內的其他國家也都關注波斯灣局勢。例如,巴林、卡達,科威特、阿聯酋,都一樣關心波斯灣局勢(就是美伊軍事對峙)!一般情況下,波斯灣局勢穩定,海灣四周的國家石油輸出暢通;如果波斯灣局勢動盪,對於波斯灣內各國石油天然氣的出口,都會造成威懾。所以伊拉克希望美伊關係緩和,波斯灣局勢穩定,正常的商業貿易不會受到影響。
第二,伊朗控制著霍爾木茲海峽,控制著全球石油出口航道的幾乎25%,因而波斯灣許多國家心理上排斥伊朗又抱美國大腿,實際上有又希望海灣和平。
第三,伊拉克政府當政者是什葉派,與伊朗的什葉派遙相呼應。他們希望海灣和平,當美國攪局海灣的時候,伊拉克政府選邊站隊,支援伊朗的行為,並且伊拉克與伊朗一樣,在反恐方面和其他一樣,與伊朗存在著共同的利益。因此伊朗總統魯哈尼順利訪問伊朗,伊朗政府與伊拉克政府談妥了許多協議,這樣被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伊拉克,也走到了與伊朗靠近的地帶,與美國也變得離心離德!
第四,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經濟制裁伊朗,不讓伊朗賣出一滴石油,不讓伊朗賺取億1美元外匯;軍事圍堵伊朗,派遣兩棲攻擊艦艦到波斯灣,派遣四架B52轟炸機駐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派遣8架F22進駐卡達;派遣12架F35進駐阿聯酋空軍基地,有點迫使伊朗也退出《伊核協議》架勢。但是伊朗方面並沒有上當受騙,而是採取謹慎的態度,一步一步地與美國周旋,使得美國在道義上站不住腳,使得美國尷尬無比。在法國德國普遍不支援美國政府單邊主義制裁伊朗的情況下,伊拉克選擇了伊朗,與伊朗並肩戰鬥!提現了伊拉克政府對自己地位的關切,與民族利益的要求。
-
7 # 見腫消世界
美國伊朗軍事對峙的時間越長,形勢越加危險,因為雙方不願退讓,一丁點兒大的事件都有可能導致事態的破局,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而伊拉克飽受戰爭之苦,深知戰亂帶來的是些什麼,所以對戰爭極度敏感。本人認為伊拉克有以下幾方面的憂慮——
1.選邊站。伊拉克的境內有美國的軍事基地也有美國的駐軍,美國伊朗開啟戰爭,這些美國目標就是伊朗打擊的物件,伊拉克和伊朗從共同抗擊伊斯蘭國之後,關係越加緊密,今年,伊朗和伊拉克還進行了首次高層互訪,並表示“伊朗已經意識到有責任與伊拉克建立睦鄰友好兄弟關係。”他又說“毫無疑問,伊拉克成功實現全面和平與發展符合兩國共同的利益。”。到時候,伊拉克無法置身事外,伊拉克就面臨選擇的難題。
2.伊拉克的經濟發展。伊拉克大的戰亂已經消除,全國進入經濟發展的正常軌道,作為石油出口為主要收入的國家,伊拉克當然希望“和平”,因為戰爭對石油設施、運輸管道破壞巨大,昨天還有媒體報道,伊拉克再找第二條、第三條輸油管道,以規避霍爾木茲被封鎖的風險,沒有了石油收入,經濟出現倒退,伊拉克的生活穩定就會出現動搖,最終危機政府的根基?
3.重新出現戰亂。伊拉克雖然已經沒有了大規模的戰爭,但零星的恐怖襲擊還是不是出現,政府都能及時予以打擊,將之消滅。同時敘利亞境內的恐怖分子慢慢向伊拉克境內轉移,一旦伊拉克受到戰爭波及,恐怖勢力死灰復燃,那麼伊拉克現有相對平靜的社會
又會恢復到從前的境地,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遍罪。
戰爭,誰都不願意經歷,可惜美國憑藉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要將戰爭強加給伊朗,作為鄰居的伊拉克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波及,伊拉克當然壓力山大,但也只能祈求戰爭僅僅停留在嘴上,不要變成現實,才是最理想的結局。
-
8 # 燕北林叢
美國與伊朗軍事對峙,肯定會讓伊拉克政府感到壓力倍增。為了緩解這個壓力,月初伊拉克總理阿迪勒-阿卜杜勒-邁赫迪頒佈命令,要求所有什葉派民兵武裝關閉各自的辦公機構,接受軍隊的全面領導。邁赫迪給伊拉克民兵兩個選擇,要麼拋棄原來的名稱,與政治切斷關係,加入軍隊;要麼放棄武裝,參與政治。
這個命令一下,許多人都認為,伊拉克政府是在美國的壓力下,要解散、收編什葉派民兵。這個說法沒錯,伊拉克民兵組織的確是讓美國寢食難安。美國、包括西方其他國家領導人不只一次呼籲,要求伊拉克政府解散或者收編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2017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曾對伊拉克政府說,“IS已經結束,這些民兵該回家了”,當時的伊拉克總理迴應說,“這就是他們的家,你讓他們到哪裡去?”而五角大樓則公開質疑,伊拉克政府曾經將美國援助的M1A2型坦克支援給了什葉派民兵,稱伊朗得到了這些坦克的製造技術,並進行了仿製。
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也叫“人民動員組織”或“人民動員部隊”。2014年為了對付逐漸坐大的“伊斯蘭國”武裝,由伊朗支援、在2003發展起來的民兵組織基礎上組建。兩國防長還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由伊朗向“人民動員組織”提供武器、派遣軍事顧問和教官等。當“伊斯蘭國”在伊拉克肆虐時,逼得伊拉克政府差點沒遷都,是“人民動員組織”保護了巴格達。之後,歷時數年,這支民兵武裝征戰伊拉克,將叛軍和極端組織基本消滅,他們也就成了伊拉克政府平定叛亂的第一功臣。
其實,伊拉克境內的民兵組織幾乎都與伊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接受伊朗的訓練和支援。而這支“人民動員組織”幾乎直接受命於伊朗革命衛隊,和伊朗革命衛隊海外部隊“聖城軍”來往密切。
5月初蓬佩奧突訪伊拉克,就是衝著這支什葉派民兵去的。要求伊拉克政府對其加以管束,並放話稱,如果美方設施或人員遭到攻擊,美國不會與伊拉克方面協商,將直接動手回擊。
近期,駐伊拉克美軍基地、工業園區,甚至包括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接連遭到火箭彈襲擊,儘管沒有組織聲稱制造了這些襲擊事件。但美方人員卻認為是伊朗支援的什葉派民兵發動的。這種現象表明,美伊對峙伊拉克卻成了博弈場,將受到池魚之殃。
正當美伊對峙緊張關頭,雙方都對伊拉克加以特別關注,這種關注無疑會給伊拉克政府增加壓力。萬一一個疏漏,哪一枚火箭彈打的準,造成了美方人員的傷亡。美伊對峙,伊拉克豈不就先成了戰場!
為了降低這個危險係數,伊拉克政府要求什葉派民兵武裝8月1日開始,執行邁赫迪總理的命令,關閉各自的總部、辦公室和檢查站,否則將被視為“非法組織”。在這之前,伊拉克總統薩利赫在接受CNN電視臺採訪時重申,“我們不希望我們的領土成為對包括伊朗在內的任何鄰國採取行動的中轉站。”這就是說,伊拉克要盡力在美伊之間保持中立,以減輕來自外界的壓力。
儘管如此,美伊之間一天不和解,伊拉克政府的壓力就一天不會消除。在以前的問答中提到過,2003年伊拉克民兵中有一個叫“巴德爾旅”的武裝團體,直接接受伊朗革命衛隊特工的訓練和資助。這個旅的成員遍佈伊拉克政府軍和特種部隊,直接受命於伊朗革命衛隊。用美國中情局官員的話說,當美國對伊朗不友好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和美國作對。
也就是說,伊拉克雖然對什葉派民兵武裝再次收編(伊拉克議會2016年透過法案,同意收編“人民動員組織”,使這支武裝向總理直接負責。去年擬收編15萬人),也只能起到對該民兵武裝的約束作用,削弱不了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力。
那麼,美伊局勢緊張,伊拉克政府自然就會跟著緊張。因為,親伊朗的伊拉克民兵不是紙面上的幾個數字,那是十幾萬、乃至數十萬虎狼之師,是中東反恐戰場上的中流砥柱。接受政府的管轄,也改變不了他們親伊朗的立場。所以,美伊對峙,伊拉克政府才會如坐針氈。
相關內容
- 薩德爾明確反對任何將伊拉克拖入美伊戰爭的企圖。這是否意味著伊拉克絕不做伊朗代理人?
- 美伊對峙之際,美航母為何突然後退?
- 有的說美國攻打伊拉克是為了石油,還有說美伊戰爭美國花錢不佔便宜。到底誰說的對?
- 美伊對峙正酣,英國為什麼突然對伊朗出手?
- 美伊軍事對峙升級,為什麼是英國去調停?
- 六月初就要到伊拉克去工作了,目前的美伊局勢會影響到伊拉克嗎?
- 美伊戰爭結束後美國並沒有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伊拉克要求美國賠償和道歉了嗎?
- 美伊幹仗期間,俄羅斯本來可以拉伊拉克一把的,為何卻沒有?
- 俄羅斯向伊朗出售s400防空導彈系統,對美伊目前的軍事對峙有什麼影響呢?
- 怎麼看待俄羅斯,敘利亞趁美伊緊張對峙之時,抓緊消滅敘反政府派武裝力量呢?
美國和伊朗目前在海灣地區劍拔弩張,影響全世界的石油貿易,也讓人們對於戰爭感到擔憂。
在2018年11月美國著名外交雜誌《國家利益》的評估中,波斯灣衝突被認為是可能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從今年5月1日美國完全取消伊朗石油出口豁免權開始,這場危機愈演愈烈,也讓周邊的海灣國家充滿了恐懼。(伊朗海軍)
一旦美國和伊朗發生戰爭,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美國和伊朗。由於伊朗幾乎控制了波斯灣地區的北部海域,以及霍爾木茲海峽的黃金水道。而美國也試圖打通霍爾木茲海峽,將此地控制在自己手裡,所以一旦戰爭爆發,來自阿聯酋,巴林,伊拉克,沙特的油輪將面臨非常尷尬的境地。因為他們都必須穿過波斯灣,從霍爾木茲海峽將這裡的石油輸送到世界各地。而戰爭會讓運油船的航程變得非常危險。
更何況,波斯灣沿岸各國佔據了當今世界石油出口的絕大部分份額,一旦美伊開戰,油價必然上漲,波斯灣沿岸各國也會損失慘重。伊拉克作為一個波斯灣沿岸國家,領海狹小,其經濟命脈便是石油貿易,完全依賴波斯灣海域和霍爾木茲海峽出口石油。一旦美國和伊朗開戰,伊拉克有可能會賣不出石油,經濟陷入困境。(伊朗總統魯哈尼和伊拉克總理邁赫迪)
而伊朗也是伊拉克重要的貿易伙伴,雙方在打擊分裂勢力,恐怖主義上有合作空間。伊朗有超過60%的民眾是什葉派,他們對伊朗遭受美國製裁非常同情。伊拉克的“巴德爾派”政黨和一大批政府官員都是伊朗的坐上賓,許多伊朗的什葉派民眾表示,他們願意為伊拉克而戰,也願意向大阿亞圖拉哈梅內伊效忠。
所以,一旦美伊之間發生戰爭,伊朗很難保持中立,在伊朗和美國之間,伊拉克必然會損失一個朋友。(伊拉克總理邁赫迪)
伊拉克總理邁赫迪在波斯灣危機爆發後立即派出了一個代表團前往美國和伊朗,希望雙方能夠和談,但沒有取得任何成效。面對這種局面,伊拉克也漸漸開始轉而支援伊朗,伊拉克外交部長已經在7月初表示,伊拉克將與伊朗站在一起,反對美國的經濟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