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設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種植過程中,培養料和土粒的搬運又大大增加了菇農的種植成本和大量人工,並且菇房由於年年種菇,房間內雜菌、害蟲的密度增大,消毒滅蟲工作稍有疏忽,會造成蘑菇減產,質量降低。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對土地的管理,要大規模發展食用菌,建設標準化的蘑菇房將會遇到較大困難。因此,將蘑菇種植由室內向室外發展成了今後大規模種植蘑菇的方向。 重慶沙坪壩區蘑菇生產基地的菇農,在專家的技術指導下,成功地在閒置的冬季稻田種植,其產量達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設施簡單,成本低,病蟲害少,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用工量。種植蘑菇後的菌渣,就地處理,又成為稻田的有機農家肥,創造了良好生態農業模式,取得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其栽培措施是: 1.選地搭棚 稻田種菇是利用水稻收穫後閒置的冬水田來種植蘑菇。再用稀薄的稻麥草用重型夾成大毛扇靠放在頂樑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膠膜,經過頂梁後,兩邊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兩頭,用草簾遮光。棚外應做好四周的排水溝。 2.培養料的發酵 培養料的配方與室內種菇相同。 4.發菌及出菇管理 播種後的3天內,很好的有機肥料,可增加稻穀產量,減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種菇,是一項開發稻田資源,引導農民致富的好途徑。 食用蘑菇 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目前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通稱為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從野生種類中進一步篩選馴化優質生產菌種大有潛力。中國曾在世界上首次馴化並人工栽培成功了香菇、木耳、金耳、銀耳、草菇、金針菇、猴頭菌、竹蓀等,現已馴化了蒙古口蘑,而野生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香杏麗蘑、鉚釘菇、粘蓋牛肝菌、正紅菇等也可以大量採集,供銷於國內外市場。 藥用蘑菇 目前中國藥用及包括試驗有藥效的大型真菌有500餘種,除了傳統藥用的茯苓、冬蟲夏草、靈芝外,近些年新發現並作為藥用的有云芝、樹花、古尼蟲草等,以及假蜜環菌、安絡小皮傘、槐栓菌、乳白耙菌、黑柄炭角菌等等。 藥用部分主要是子實體,但有一些是透過現代發酵工業技術大量反制菌絲體來加工製藥。國內外研究試驗表明,天然的藥用真菌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目前在尋找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現代文明病的藥物方面,從包括真菌在內的中藥中篩選,無疑是前景看好的。 毒蘑菇 中國的毒蘑菇(毒菌)種類多,分佈廣泛,資源豐富。在廣大山區農村和鄉鎮,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較普遍,幾乎每年都有嚴重中毒致死的報告。曾經被作為多發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長期以來鑑別毒蘑菇是人們十分關心的事。有關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識宣傳工作,但誤食中毒者仍屢有發生。因為鑑別毒菌並不容易,所以唯一的辦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輕易嘗試不認識的蘑菇,同時不偏聽偏信。必須在分辨清楚或請教有實踐經驗者之後,證明確實無毒時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發生了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應該及時到醫院診治,千萬不可大意。 蘑菇隸屬於擔子菌綱,傘綱目,蘑菇科蘑菇屬,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廣泛,產量最多,消費量最大的食用菌。 蘑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消化率達70—90%,享有“植物肉”之稱,蘑菇所含的多糖類物質,具有抗癌作用。蘑菇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富含人體必需的賴氨酸等,還含有豐富的礦質元素,多種維生素及酶類。屬於健康食品,愛到各華人民喜愛。 蘑菇屬於草腐生菌類,常用牛糞、雞糞等禽畜糞和稻草、麥草等禾稈堆制培養料,原料堆制的碳氮比為30:1,蘑菇菌絲體生長適溫為22—26℃,子實體發生的適溫為14—18℃,屬於偏低溫恆結實性菌類,一般安排在秋季栽培。 古田縣1972年就大規模引種,主要為寧德、三沙等罐頭廠生產原料菇。產地主要分佈在大東地區的大甲、杉洋、卓洋等鄉鎮,產量保持在500—1000噸左右。 種蘑菇具體需要那些條件? 1.營養 蘑菇在高溫條件下正常生長髮育,新陳代謝旺盛,生長速度快,產量高,除了需要充足的碳源外,所需要的速效氮素營養較雙孢菇為多。 2.溫度 菌絲體生長的溫度範圍為20~38℃,最適溫度為26~32℃。子實體生長髮育的溫度範圍為24~38C,最適溫度為26~31℃左右。菌絲體生長和子實體生長髮育的溫度幾乎相同,而且菌絲體由營養生長轉化為子實體的繁育階段,不需要降溫的溫差刺激,這與雙孢蘑菇的特性不同。 3.水分 因生長溫度高,生長速度快,產菇多,需水量較一般品種為多。發菌期間堆肥的含水量65%左右。出菇期間覆土層(菜園砂質壤土)的含水量為22%左右。子實體生長期間空氣相對溼度為90%左右。 4.空氣 蘑菇由於生長溫度高,呼吸作用旺盛,溼度大,為了滿足其生長所需要的氧氣和防止雜菌的產生,必須特別注意培養環境的通風換氣。 5.酸鹼度 蘑菇在高溫條件下生長髮育,自身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多,同時在高溫高溼偏酸性的環境中,有利於雜菌的生長。因此,美味蘑菇適合於偏鹼性的環境中生長,堆肥和覆土層的酸鹼度應調節在pH7.5左右。 6.光線 蘑菇在菌絲體和子實體生長髮育的整個階段都不需要直射光線。 蘑菇又名雙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蒙古蘑菇、蘑菰、肉菌、蘑菇菌,各地區對蘑菇的名稱有所不同,但蘑菇一名比較通用。 (一)營養價值 蘑菇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鮮蘑菇中含有蛋白質2.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克,粗纖維0.6克,鈣8毫克,磷6.6毫克,鐵1.3毫克,維生素C4毫克,尼克酸3.3毫克,此外還有鈉、鉀、錳、銅、鋅、氟、碘、酪氨酸和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5-磷酸腺甙以及多種氨基酸,如蘇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羥基賴氨酸等,並含有非特異性植物凝集素等。據有關資料報道,成人每天吃25克鮮蘑菇就能滿足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吃100-200克幹蘑菇,就能夠維持營養平衡。 蘑菇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食品,歐洲人把蘑菇譽為"植物肉",美華人甚至把蘑菇譽為"上帝的食品"。 (二)保健價值 蘑菇除營養豐富外,還有明顯的藥用保健價值。祖國醫學對蘑菇有一定認識。稱蘑菇能"悅神、開胃、止瀉、止吐"。說蘑菇"益腸胃,化痰理氣"。近年來醫學研究證實,蘑菇對人體保健作用有以下幾點: 1、蘑菇中含有酪氨酸酶,所以有降低血壓、降血脂作用,適合肥胖人和老年人食用。 2、蘑菇含有抗癌物質,能增強人體對癌細胞的抵抗力,有預防和治療癌症的作用。 3、蘑菇中含有廣譜抗菌素,具有消炎作用,還可治療感冒。 4、蘑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來殺菌。 5、蘑菇有抵抗病毒、保護肝臟的作用。其所含的梳苷酸,對治療肝炎有利,是治療肝炎的輔助食品。 此外,蘑菇還可以治陪白細胞減少症、消化道障礙等症對促進食慾、恢復大腦功能、促進乳汁分泌都有一定輔助作用。 蘑菇簡稱為食用菌 食用菌湯防腦血管病 食用菌包括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白木耳等。用這些食用菌做成湯服用,對腦血管病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拿香菇來說,它含有大量的香菇嘌呤鹼,可以降低或抑制膽固醇吸收,減少腦血管硬化。又如黑木耳中含有一些能阻礙血液凝固的物質,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液凝固,從而降低了腦血栓的發生。再比如銀耳,具有明顯的降血壓和降血脂作用。 1、蘑菇的子實體內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蛋白質的含量大多在30%以上,比一般蔬菜、水果的含量要高。以香菇為例,香菇的蛋白質中至少含有18種氨基酸,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香菇中就含有7種。香菇中含有兩種具有明顯抗癌作用的多糖。香菇中還含有鈣、鐵、錳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 蘑菇的營養價值高,還在於這些營養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雙孢蘑菇和紅菇所含的蛋白質,有25%左右是溶於水中的,有50%左右是可以被人消化吸收的,只有25%左右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蘑菇中其他的營養物質,可以被浸泡提取的比率也很大,比一般的水果、蔬菜要高得多。 蘑菇中的維生素不僅種類多,含量也高。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蘑菇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煙酸、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香菇中維生素D的含量比大豆高20倍,是海帶的8倍。 蘑菇的不同部位,營養物質的含量不同。一般地說,菌蓋比菌柄營養更豐富。最適於食用的是新鮮的較幼嫩的蘑菇子實體。 2、如蘑菇(雙孢菇)、木耳、金葉菇、草菇等均含有營養價值較高的物質 怎麼樣鑑別哪些野生蘑菇是毒菇,哪些是可使用菇? 盛夏季節,雷雨過後,林間田野就會長出各式各樣的野生蘑菇。 野生食用蘑菇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美味佳餚,它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肉質細嫩,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食用佳品。 現代研究證明,食用蘑菇含高蛋白、低脂肪、多營養,對保持人體健康和提高人體免疫力都很有幫助,但野生蘑菇有毒的和無毒的難以辨認,野蘑菇中有毒者達100多種,這其中又有近10種含劇毒。這些毒蘑菇的外觀與無毒蘑菇相似,在野外雜生情況下極易混認,有的毒蘑菇毒性雖小,但進食過多仍可發生嚴重中毒。 中毒後的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嚴重的可導致抽搐、痙攣、昏迷,甚至出現幻覺、溶血癥狀和肝臟損傷等嚴重症狀,死亡率很高。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對毒蘑菇進行鑑別呢?下列幾種鑑別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1.對照法:藉助適合於當地使用的彩色蘑菇圖冊,逐一辨認當地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看形狀:毒蘑菇一般比較黏滑,菌蓋上常沾些雜物或生長一些像補丁狀的斑塊。菌柄上常有菌環(像穿了超短裙一樣)。無毒蘑菇很少有菌環。 3.觀顏色:毒蘑多呈金黃、粉紅、白、黑、綠。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 4.聞氣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苦杏或水果味。 5.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杆,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如果沒有把握確定蘑菇是無毒的,千萬不要食用,如果不慎誤食了有毒蘑菇,應及時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等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並及時送醫院診治。 蘑菇中毒 通用名為菌菇,是一類真菌,但不是真菌分類學中的一個自然類群。大多蘑菇屬擔子菌綱,但也有屬子囊菌綱的。現已知約有3250種蘑菇。菌菇的生長環境多種多樣,幾乎在能生長綠色植物的地方都可以找到一定種類的菌菇。草原和樹林中菌菇生長較為集中。毒蘑菇又稱毒蕈,中國約有100種左右有毒的蘑菇,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種。蘑菇中毒一年四季都有,以8,9月份最為多見。 毒性:各種毒蘑菇所含的毒素種類不同。多數毒蘑菇的毒性較低,中毒表現輕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極高,可迅速致人死亡。毒蘑菇含有的毒素成分尚不完全清楚。毒性較強的毒素有以下幾種:毒肽主要損害肝臟;毒傘肽引起肝腎損害;毒蠅鹼作用類似於乙醯膽鹼;光蓋傘素引起幻覺和精神症狀;鹿花毒素導致紅細胞破壞。 中毒表現: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現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為以下四類: 1. 胃腸炎型:此型患者進食蘑菇後10分鐘—2小時出現無力、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恢復較快,預後好。產生此類症狀的蘑菇很多,如:紅菇、乳菇、牛肝菌、橙紅毒傘、毒光蓋傘、月光菌、臘傘、環柄菇等。 2. 神經精神型:進食後10分鐘—6小時除出現胃腸炎型症狀外,尚有瞳孔縮小、唾液增多,興奮、幻覺、步態蹣跚等。 3. 溶血型:潛伏期6~12小時,除胃腸炎表現外,還有溶血表現,可出現貧血、肝腫大等。此型中毒經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輸血治療多可康復。 4. 肝病型:進食後10~30小時出現胃腸炎型表現。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然後出現以肝、腦、心、腎等多臟器損害的表現,但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狀。一般病程2~3周。病死率高。 緊急處理:因為蘑菇中毒的潛伏期較長,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症狀一旦出現就迅速惡化,所以進食可疑有毒蘑菇後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出現症狀者儘快到醫院搶救。 中毒預防:蘑菇種類繁多,一些食用菇味道鮮美,受到各地人們的喜愛,很多地方群眾有采食蘑菇的習慣。民間有各種鑑別蘑菇是否是毒蘑菇的方法,但總的看來這些方法並不可靠。最有效的毒蘑菇鑑別方法是形態學鑑定,但這種鑑定方法普通群眾難以掌握。所以,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菇。也不要在移動商販處購買幹或新鮮的蘑菇。 燒蘑菇: 原料: 各種蘑菇,洋蔥,黃油,香葉,乾白,番茄醬,羅勒,奶油,鹽 做法: 1、各種蘑菇切塊,洋蔥切塊 2、先用黃油炒洋蔥,香葉,炒香後加入蘑菇,一直炒,直到把蘑菇的水分炒幹 3、加入一些乾白,煮制大概1分鐘左右 4、然後加入一些番茄醬,炒透後,加一些雞水,加一點羅勒。 5、煮一小會兒以後,加入奶油,鹽,調口。 鮮奶蘑菇 原料 鮮奶150克,蛋清150克,鮮蘑菇50克,蕃茄1只,生油200克,精鹽6克,白糖8克,味精5克, 水生粉適量。 製法 1、將鮮奶倒入蛋清中,加水生粉適量,調拌均勻。 2、鮮蘑菇洗淨,入開水鍋中滾過撈出瀝乾水分。炒鍋內放生油燒熱,將蘑菇倒入炒至色呈金黃,放點 鹽,略炒即好,倒出冷卻。 3、鍋燒熱,用油搪滑後,放入油燒至四成熱,倒入蛋奶漿,使之慢慢凝固成片後撈出瀝油。鍋中加上 湯、鹽、味精、糖、蘑菇,倒入蛋奶片,勾薄芡,翻炒均勻,出鍋裝盤。蕃茄洗淨,切薄片圍邊即成。 炸蘑菇的做法做法:1、先把鮮蘑撕成條(要是蟹腿蘑的話就不用了),然後燒開水焯一下,空淨水,然後用鹽、味精、生面粉、澱粉(麵粉和澱粉的分量比是4:1)、還可以放些麵包屑拌勻。(依據個人口味,還可以加孜然) 2、把油燒開,將拌好蘑菇逐條下鍋,等炸至成型撈出,然後原油燒熱再將剛才的蘑菇下鍋進行復炸。等成金黃色的時候撈出即可。 還可以用番茄沙司沾著吃,也很好吃。...... 西餐點心-烤蘑菇做法材料: 24個白蘑菇,100克黃油,2瓣兒蒜,香芹,鹽、胡椒,100克蝦 把蘑菇清洗乾淨,去掉其蘑菇腳。將黃油、香芹、蒜泥、鹽和胡椒混合在一起,作為配料待用。 將洗好的蝦和配好的料填在蘑菇裡,放入烤箱,直到烤熟為止。最後,可以用小勺在鍋裡稍微將填餡兒白蘑菇煎黃。快趁熱享用吧! 識別毒蘑菇 一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 二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豔,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三看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稈上有菌輪,菌托稈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四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稈,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五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六是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七是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八是化學鑑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溼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蘑菇的子實體內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蛋白質的含量大多在30%以上,比一般蔬菜、水果的含量要高。以香菇為例,香菇的蛋白質中至少含有18種氨基酸,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香菇中就含有7種。香菇中含有兩種具有明顯抗癌作用的多糖。香菇中還含有鈣、鐵、錳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 蘑菇的營養價值高,還在於這些營養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有25%左右是溶於水中的,有50%左右是可以被人消化吸收的,只有25%左右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蘑菇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煙酸、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香菇中維生素D的含量比大豆高20倍,是海帶的8倍。蘑菇所含的多糖類物質,具有抗癌作用. 蘑菇的不同部位,營養物質的含量不同。一般地說,菌蓋比菌柄營養更豐富。最適於食用的是新鮮的較幼嫩的蘑菇子實體。 不是!蘑菇本身是一種真菌! 平常叫做蘑菇的是真菌中的一類,即擔子菌的子實體。子實體是擔子菌長出地面的地上部分,樣子很象插在地裡的一把傘。地下還有白色絲狀,到處蔓延的菌絲體,這是擔子菌的營養體部分,即非繁殖器官。在一定溫度與溼度的壞境下,菌絲體取得足夠的養料就開始形成子實體。子實體初期象個雞蛋露出地面,迅速發育成子實體,有菌蓋、菌柄、菌托、菌環等。成熟子實體的形狀、大小、高低、顏色、質地等差別很大。大的直徑可達40釐米左右,高可達50釐米左右;小的直徑不過半釐米,高不過1釐米。現將它各部分的性狀說明如下: 菌蓋是子實體最明顯的部分,好象一頂帽子。形狀多種多樣,一般常見的有鐘形、斗笠形、半球形、平展形、漏斗形等。菌蓋顏色十分複雜,雖然可以基本上辨別出白、黃、褐、灰、紅、綠、紫等顏色,但是各類顏色中又有深、淺、淡、濃的差異,更常見的是混合色澤。幼小與老熟時它們的顏色可以不同,中央與邊緣顏色更是常有差異。表面有乾燥的、有溼潤的、有粘的,有光滑的、有粗糙的,還有的具有各種附屬物:如纖毛、環紋、各種鱗片等。這些附屬物的形狀,大小、色澤又各有種種變化。菌蓋邊緣的形狀也不一樣,幼小時與成熟後的形狀可以完全不同。成熟後一般可分成內卷、反捲、上翹、延伸等。周邊有全緣而整齊的,也有呈波浪狀而不整齊或撕裂的。菌蓋表面有皮層。在皮層菌絲裡含有不同的色素,因而使菌蓋呈現各種不同色澤。皮層下面便是菌肉,一般由長型的絲狀菌絲組成,有的則由膨大的泡囊狀菌絲組成。菌肉顏色以及受傷後顏色的變化,常因種類不同而不同。一般菌肉多呈白色或汙白色,有的呈淡黃色或紅色等。例如牛肝菌菌肉受傷後多變為青藍色,稀褶黑菇先變成紅色後變黑色,卷邊網褶菌傷後變褐色,而變黑蠟傘傷後變成黑色。 子實層體是長在菌蓋下面產生子實層的部分,有的呈葉狀,叫作苗褶。有的呈管狀,叫作菌管。菌褶呈放射狀排列,向中央連線菌柄的頂部,向外到達苗蓋邊緣、子實層就排列在苗褶兩側,或存在於菌管裡面的周圍。 1菌褶 經常看見的菌褶顏色,一般是孢子的顏色。幼嫩時一般是白色,老熟後變成各種不同的顏色。菌褶的形狀有寬的、窄的,三角形的。有等長的、不等長的、分叉的等。苗褶與菌褶間,有的有橫脈連線,有的在靠近菌柄的一端互相交織成網狀等。菌褶的邊緣通常完整平滑,但有呈波浪狀或鋸齒狀的,也有邊緣粗糙有顆粒狀物的。菌褶與菌柄連線的方式是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通常有以下幾種。
室內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設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種植過程中,培養料和土粒的搬運又大大增加了菇農的種植成本和大量人工,並且菇房由於年年種菇,房間內雜菌、害蟲的密度增大,消毒滅蟲工作稍有疏忽,會造成蘑菇減產,質量降低。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對土地的管理,要大規模發展食用菌,建設標準化的蘑菇房將會遇到較大困難。因此,將蘑菇種植由室內向室外發展成了今後大規模種植蘑菇的方向。 重慶沙坪壩區蘑菇生產基地的菇農,在專家的技術指導下,成功地在閒置的冬季稻田種植,其產量達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設施簡單,成本低,病蟲害少,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用工量。種植蘑菇後的菌渣,就地處理,又成為稻田的有機農家肥,創造了良好生態農業模式,取得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其栽培措施是: 1.選地搭棚 稻田種菇是利用水稻收穫後閒置的冬水田來種植蘑菇。再用稀薄的稻麥草用重型夾成大毛扇靠放在頂樑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膠膜,經過頂梁後,兩邊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兩頭,用草簾遮光。棚外應做好四周的排水溝。 2.培養料的發酵 培養料的配方與室內種菇相同。 4.發菌及出菇管理 播種後的3天內,很好的有機肥料,可增加稻穀產量,減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種菇,是一項開發稻田資源,引導農民致富的好途徑。 食用蘑菇 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目前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通稱為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從野生種類中進一步篩選馴化優質生產菌種大有潛力。中國曾在世界上首次馴化並人工栽培成功了香菇、木耳、金耳、銀耳、草菇、金針菇、猴頭菌、竹蓀等,現已馴化了蒙古口蘑,而野生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香杏麗蘑、鉚釘菇、粘蓋牛肝菌、正紅菇等也可以大量採集,供銷於國內外市場。 藥用蘑菇 目前中國藥用及包括試驗有藥效的大型真菌有500餘種,除了傳統藥用的茯苓、冬蟲夏草、靈芝外,近些年新發現並作為藥用的有云芝、樹花、古尼蟲草等,以及假蜜環菌、安絡小皮傘、槐栓菌、乳白耙菌、黑柄炭角菌等等。 藥用部分主要是子實體,但有一些是透過現代發酵工業技術大量反制菌絲體來加工製藥。國內外研究試驗表明,天然的藥用真菌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目前在尋找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現代文明病的藥物方面,從包括真菌在內的中藥中篩選,無疑是前景看好的。 毒蘑菇 中國的毒蘑菇(毒菌)種類多,分佈廣泛,資源豐富。在廣大山區農村和鄉鎮,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較普遍,幾乎每年都有嚴重中毒致死的報告。曾經被作為多發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長期以來鑑別毒蘑菇是人們十分關心的事。有關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識宣傳工作,但誤食中毒者仍屢有發生。因為鑑別毒菌並不容易,所以唯一的辦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輕易嘗試不認識的蘑菇,同時不偏聽偏信。必須在分辨清楚或請教有實踐經驗者之後,證明確實無毒時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發生了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應該及時到醫院診治,千萬不可大意。 蘑菇隸屬於擔子菌綱,傘綱目,蘑菇科蘑菇屬,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廣泛,產量最多,消費量最大的食用菌。 蘑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消化率達70—90%,享有“植物肉”之稱,蘑菇所含的多糖類物質,具有抗癌作用。蘑菇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富含人體必需的賴氨酸等,還含有豐富的礦質元素,多種維生素及酶類。屬於健康食品,愛到各華人民喜愛。 蘑菇屬於草腐生菌類,常用牛糞、雞糞等禽畜糞和稻草、麥草等禾稈堆制培養料,原料堆制的碳氮比為30:1,蘑菇菌絲體生長適溫為22—26℃,子實體發生的適溫為14—18℃,屬於偏低溫恆結實性菌類,一般安排在秋季栽培。 古田縣1972年就大規模引種,主要為寧德、三沙等罐頭廠生產原料菇。產地主要分佈在大東地區的大甲、杉洋、卓洋等鄉鎮,產量保持在500—1000噸左右。 種蘑菇具體需要那些條件? 1.營養 蘑菇在高溫條件下正常生長髮育,新陳代謝旺盛,生長速度快,產量高,除了需要充足的碳源外,所需要的速效氮素營養較雙孢菇為多。 2.溫度 菌絲體生長的溫度範圍為20~38℃,最適溫度為26~32℃。子實體生長髮育的溫度範圍為24~38C,最適溫度為26~31℃左右。菌絲體生長和子實體生長髮育的溫度幾乎相同,而且菌絲體由營養生長轉化為子實體的繁育階段,不需要降溫的溫差刺激,這與雙孢蘑菇的特性不同。 3.水分 因生長溫度高,生長速度快,產菇多,需水量較一般品種為多。發菌期間堆肥的含水量65%左右。出菇期間覆土層(菜園砂質壤土)的含水量為22%左右。子實體生長期間空氣相對溼度為90%左右。 4.空氣 蘑菇由於生長溫度高,呼吸作用旺盛,溼度大,為了滿足其生長所需要的氧氣和防止雜菌的產生,必須特別注意培養環境的通風換氣。 5.酸鹼度 蘑菇在高溫條件下生長髮育,自身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多,同時在高溫高溼偏酸性的環境中,有利於雜菌的生長。因此,美味蘑菇適合於偏鹼性的環境中生長,堆肥和覆土層的酸鹼度應調節在pH7.5左右。 6.光線 蘑菇在菌絲體和子實體生長髮育的整個階段都不需要直射光線。 蘑菇又名雙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蒙古蘑菇、蘑菰、肉菌、蘑菇菌,各地區對蘑菇的名稱有所不同,但蘑菇一名比較通用。 (一)營養價值 蘑菇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鮮蘑菇中含有蛋白質2.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克,粗纖維0.6克,鈣8毫克,磷6.6毫克,鐵1.3毫克,維生素C4毫克,尼克酸3.3毫克,此外還有鈉、鉀、錳、銅、鋅、氟、碘、酪氨酸和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5-磷酸腺甙以及多種氨基酸,如蘇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羥基賴氨酸等,並含有非特異性植物凝集素等。據有關資料報道,成人每天吃25克鮮蘑菇就能滿足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吃100-200克幹蘑菇,就能夠維持營養平衡。 蘑菇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食品,歐洲人把蘑菇譽為"植物肉",美華人甚至把蘑菇譽為"上帝的食品"。 (二)保健價值 蘑菇除營養豐富外,還有明顯的藥用保健價值。祖國醫學對蘑菇有一定認識。稱蘑菇能"悅神、開胃、止瀉、止吐"。說蘑菇"益腸胃,化痰理氣"。近年來醫學研究證實,蘑菇對人體保健作用有以下幾點: 1、蘑菇中含有酪氨酸酶,所以有降低血壓、降血脂作用,適合肥胖人和老年人食用。 2、蘑菇含有抗癌物質,能增強人體對癌細胞的抵抗力,有預防和治療癌症的作用。 3、蘑菇中含有廣譜抗菌素,具有消炎作用,還可治療感冒。 4、蘑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來殺菌。 5、蘑菇有抵抗病毒、保護肝臟的作用。其所含的梳苷酸,對治療肝炎有利,是治療肝炎的輔助食品。 此外,蘑菇還可以治陪白細胞減少症、消化道障礙等症對促進食慾、恢復大腦功能、促進乳汁分泌都有一定輔助作用。 蘑菇簡稱為食用菌 食用菌湯防腦血管病 食用菌包括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白木耳等。用這些食用菌做成湯服用,對腦血管病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拿香菇來說,它含有大量的香菇嘌呤鹼,可以降低或抑制膽固醇吸收,減少腦血管硬化。又如黑木耳中含有一些能阻礙血液凝固的物質,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液凝固,從而降低了腦血栓的發生。再比如銀耳,具有明顯的降血壓和降血脂作用。 1、蘑菇的子實體內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蛋白質的含量大多在30%以上,比一般蔬菜、水果的含量要高。以香菇為例,香菇的蛋白質中至少含有18種氨基酸,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香菇中就含有7種。香菇中含有兩種具有明顯抗癌作用的多糖。香菇中還含有鈣、鐵、錳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 蘑菇的營養價值高,還在於這些營養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雙孢蘑菇和紅菇所含的蛋白質,有25%左右是溶於水中的,有50%左右是可以被人消化吸收的,只有25%左右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蘑菇中其他的營養物質,可以被浸泡提取的比率也很大,比一般的水果、蔬菜要高得多。 蘑菇中的維生素不僅種類多,含量也高。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蘑菇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煙酸、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香菇中維生素D的含量比大豆高20倍,是海帶的8倍。 蘑菇的不同部位,營養物質的含量不同。一般地說,菌蓋比菌柄營養更豐富。最適於食用的是新鮮的較幼嫩的蘑菇子實體。 2、如蘑菇(雙孢菇)、木耳、金葉菇、草菇等均含有營養價值較高的物質 怎麼樣鑑別哪些野生蘑菇是毒菇,哪些是可使用菇? 盛夏季節,雷雨過後,林間田野就會長出各式各樣的野生蘑菇。 野生食用蘑菇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美味佳餚,它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肉質細嫩,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食用佳品。 現代研究證明,食用蘑菇含高蛋白、低脂肪、多營養,對保持人體健康和提高人體免疫力都很有幫助,但野生蘑菇有毒的和無毒的難以辨認,野蘑菇中有毒者達100多種,這其中又有近10種含劇毒。這些毒蘑菇的外觀與無毒蘑菇相似,在野外雜生情況下極易混認,有的毒蘑菇毒性雖小,但進食過多仍可發生嚴重中毒。 中毒後的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嚴重的可導致抽搐、痙攣、昏迷,甚至出現幻覺、溶血癥狀和肝臟損傷等嚴重症狀,死亡率很高。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對毒蘑菇進行鑑別呢?下列幾種鑑別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1.對照法:藉助適合於當地使用的彩色蘑菇圖冊,逐一辨認當地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看形狀:毒蘑菇一般比較黏滑,菌蓋上常沾些雜物或生長一些像補丁狀的斑塊。菌柄上常有菌環(像穿了超短裙一樣)。無毒蘑菇很少有菌環。 3.觀顏色:毒蘑多呈金黃、粉紅、白、黑、綠。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 4.聞氣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苦杏或水果味。 5.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杆,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如果沒有把握確定蘑菇是無毒的,千萬不要食用,如果不慎誤食了有毒蘑菇,應及時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等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並及時送醫院診治。 蘑菇中毒 通用名為菌菇,是一類真菌,但不是真菌分類學中的一個自然類群。大多蘑菇屬擔子菌綱,但也有屬子囊菌綱的。現已知約有3250種蘑菇。菌菇的生長環境多種多樣,幾乎在能生長綠色植物的地方都可以找到一定種類的菌菇。草原和樹林中菌菇生長較為集中。毒蘑菇又稱毒蕈,中國約有100種左右有毒的蘑菇,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種。蘑菇中毒一年四季都有,以8,9月份最為多見。 毒性:各種毒蘑菇所含的毒素種類不同。多數毒蘑菇的毒性較低,中毒表現輕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極高,可迅速致人死亡。毒蘑菇含有的毒素成分尚不完全清楚。毒性較強的毒素有以下幾種:毒肽主要損害肝臟;毒傘肽引起肝腎損害;毒蠅鹼作用類似於乙醯膽鹼;光蓋傘素引起幻覺和精神症狀;鹿花毒素導致紅細胞破壞。 中毒表現: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現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為以下四類: 1. 胃腸炎型:此型患者進食蘑菇後10分鐘—2小時出現無力、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恢復較快,預後好。產生此類症狀的蘑菇很多,如:紅菇、乳菇、牛肝菌、橙紅毒傘、毒光蓋傘、月光菌、臘傘、環柄菇等。 2. 神經精神型:進食後10分鐘—6小時除出現胃腸炎型症狀外,尚有瞳孔縮小、唾液增多,興奮、幻覺、步態蹣跚等。 3. 溶血型:潛伏期6~12小時,除胃腸炎表現外,還有溶血表現,可出現貧血、肝腫大等。此型中毒經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輸血治療多可康復。 4. 肝病型:進食後10~30小時出現胃腸炎型表現。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然後出現以肝、腦、心、腎等多臟器損害的表現,但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狀。一般病程2~3周。病死率高。 緊急處理:因為蘑菇中毒的潛伏期較長,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症狀一旦出現就迅速惡化,所以進食可疑有毒蘑菇後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出現症狀者儘快到醫院搶救。 中毒預防:蘑菇種類繁多,一些食用菇味道鮮美,受到各地人們的喜愛,很多地方群眾有采食蘑菇的習慣。民間有各種鑑別蘑菇是否是毒蘑菇的方法,但總的看來這些方法並不可靠。最有效的毒蘑菇鑑別方法是形態學鑑定,但這種鑑定方法普通群眾難以掌握。所以,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菇。也不要在移動商販處購買幹或新鮮的蘑菇。 燒蘑菇: 原料: 各種蘑菇,洋蔥,黃油,香葉,乾白,番茄醬,羅勒,奶油,鹽 做法: 1、各種蘑菇切塊,洋蔥切塊 2、先用黃油炒洋蔥,香葉,炒香後加入蘑菇,一直炒,直到把蘑菇的水分炒幹 3、加入一些乾白,煮制大概1分鐘左右 4、然後加入一些番茄醬,炒透後,加一些雞水,加一點羅勒。 5、煮一小會兒以後,加入奶油,鹽,調口。 鮮奶蘑菇 原料 鮮奶150克,蛋清150克,鮮蘑菇50克,蕃茄1只,生油200克,精鹽6克,白糖8克,味精5克, 水生粉適量。 製法 1、將鮮奶倒入蛋清中,加水生粉適量,調拌均勻。 2、鮮蘑菇洗淨,入開水鍋中滾過撈出瀝乾水分。炒鍋內放生油燒熱,將蘑菇倒入炒至色呈金黃,放點 鹽,略炒即好,倒出冷卻。 3、鍋燒熱,用油搪滑後,放入油燒至四成熱,倒入蛋奶漿,使之慢慢凝固成片後撈出瀝油。鍋中加上 湯、鹽、味精、糖、蘑菇,倒入蛋奶片,勾薄芡,翻炒均勻,出鍋裝盤。蕃茄洗淨,切薄片圍邊即成。 炸蘑菇的做法做法:1、先把鮮蘑撕成條(要是蟹腿蘑的話就不用了),然後燒開水焯一下,空淨水,然後用鹽、味精、生面粉、澱粉(麵粉和澱粉的分量比是4:1)、還可以放些麵包屑拌勻。(依據個人口味,還可以加孜然) 2、把油燒開,將拌好蘑菇逐條下鍋,等炸至成型撈出,然後原油燒熱再將剛才的蘑菇下鍋進行復炸。等成金黃色的時候撈出即可。 還可以用番茄沙司沾著吃,也很好吃。...... 西餐點心-烤蘑菇做法材料: 24個白蘑菇,100克黃油,2瓣兒蒜,香芹,鹽、胡椒,100克蝦 把蘑菇清洗乾淨,去掉其蘑菇腳。將黃油、香芹、蒜泥、鹽和胡椒混合在一起,作為配料待用。 將洗好的蝦和配好的料填在蘑菇裡,放入烤箱,直到烤熟為止。最後,可以用小勺在鍋裡稍微將填餡兒白蘑菇煎黃。快趁熱享用吧! 識別毒蘑菇 一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 二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豔,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三看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稈上有菌輪,菌托稈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四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稈,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五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六是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七是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八是化學鑑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溼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蘑菇的子實體內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蛋白質的含量大多在30%以上,比一般蔬菜、水果的含量要高。以香菇為例,香菇的蛋白質中至少含有18種氨基酸,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香菇中就含有7種。香菇中含有兩種具有明顯抗癌作用的多糖。香菇中還含有鈣、鐵、錳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 蘑菇的營養價值高,還在於這些營養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有25%左右是溶於水中的,有50%左右是可以被人消化吸收的,只有25%左右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蘑菇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煙酸、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香菇中維生素D的含量比大豆高20倍,是海帶的8倍。蘑菇所含的多糖類物質,具有抗癌作用. 蘑菇的不同部位,營養物質的含量不同。一般地說,菌蓋比菌柄營養更豐富。最適於食用的是新鮮的較幼嫩的蘑菇子實體。 不是!蘑菇本身是一種真菌! 平常叫做蘑菇的是真菌中的一類,即擔子菌的子實體。子實體是擔子菌長出地面的地上部分,樣子很象插在地裡的一把傘。地下還有白色絲狀,到處蔓延的菌絲體,這是擔子菌的營養體部分,即非繁殖器官。在一定溫度與溼度的壞境下,菌絲體取得足夠的養料就開始形成子實體。子實體初期象個雞蛋露出地面,迅速發育成子實體,有菌蓋、菌柄、菌托、菌環等。成熟子實體的形狀、大小、高低、顏色、質地等差別很大。大的直徑可達40釐米左右,高可達50釐米左右;小的直徑不過半釐米,高不過1釐米。現將它各部分的性狀說明如下: 菌蓋是子實體最明顯的部分,好象一頂帽子。形狀多種多樣,一般常見的有鐘形、斗笠形、半球形、平展形、漏斗形等。菌蓋顏色十分複雜,雖然可以基本上辨別出白、黃、褐、灰、紅、綠、紫等顏色,但是各類顏色中又有深、淺、淡、濃的差異,更常見的是混合色澤。幼小與老熟時它們的顏色可以不同,中央與邊緣顏色更是常有差異。表面有乾燥的、有溼潤的、有粘的,有光滑的、有粗糙的,還有的具有各種附屬物:如纖毛、環紋、各種鱗片等。這些附屬物的形狀,大小、色澤又各有種種變化。菌蓋邊緣的形狀也不一樣,幼小時與成熟後的形狀可以完全不同。成熟後一般可分成內卷、反捲、上翹、延伸等。周邊有全緣而整齊的,也有呈波浪狀而不整齊或撕裂的。菌蓋表面有皮層。在皮層菌絲裡含有不同的色素,因而使菌蓋呈現各種不同色澤。皮層下面便是菌肉,一般由長型的絲狀菌絲組成,有的則由膨大的泡囊狀菌絲組成。菌肉顏色以及受傷後顏色的變化,常因種類不同而不同。一般菌肉多呈白色或汙白色,有的呈淡黃色或紅色等。例如牛肝菌菌肉受傷後多變為青藍色,稀褶黑菇先變成紅色後變黑色,卷邊網褶菌傷後變褐色,而變黑蠟傘傷後變成黑色。 子實層體是長在菌蓋下面產生子實層的部分,有的呈葉狀,叫作苗褶。有的呈管狀,叫作菌管。菌褶呈放射狀排列,向中央連線菌柄的頂部,向外到達苗蓋邊緣、子實層就排列在苗褶兩側,或存在於菌管裡面的周圍。 1菌褶 經常看見的菌褶顏色,一般是孢子的顏色。幼嫩時一般是白色,老熟後變成各種不同的顏色。菌褶的形狀有寬的、窄的,三角形的。有等長的、不等長的、分叉的等。苗褶與菌褶間,有的有橫脈連線,有的在靠近菌柄的一端互相交織成網狀等。菌褶的邊緣通常完整平滑,但有呈波浪狀或鋸齒狀的,也有邊緣粗糙有顆粒狀物的。菌褶與菌柄連線的方式是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通常有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