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乖乖愛學習9

    怎麼教育好,不好說了現在。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說話犟嘴,有的甚至對爺爺奶奶動手,我到不認為孩子是在打爺爺奶奶,孩子就是覺得這是一種很平常的現象。

    換到以前我們那個年代,別說犟嘴了,大氣都不敢喘。這是我們那個年代的正常現象。

    這就是為什麼常規習慣差的原因,說白了不都是家長慣的麼。不能怪孩子,怪大人沒管好,已經成習慣了,想改就難了。

  • 2 # 不圓月亮

    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多大?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有多年的工作經驗。通常幼兒園裡都會培養幼兒的習慣,比如穿衣,吃飯,如廁。週一到週五孩子們在幼兒園的表現非常棒,但是一到週末放假,回來後,有些孩子們的情緒就不穩定。這就是我們經常跟家長提到的5+2=0的現象。入園後,孩子們會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養成定點吃飯,睡覺,獨立做事的好習慣,在幼兒園裡進行的一系列學習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還有人際交往能力。可以說一週五天的時間,孩子們在幼兒園裡規律作息生活賜予你禮貌交友,可是到了週末的兩天,如果家長不注意就會立即打回原形,晚睡晚起,不按點吃飯,所有的事情家長包辦。

    孩子花五天在幼兒園裡養成的好習慣,到家裡兩天就被打亂了。幼兒園履行教導之責無可厚非,但家長千萬不要忽視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想讓孩子學會自立卻在家裡各種包辦,豈不是跟幼兒園對著幹?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實很簡單,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做到就好,身教大於言傳,永遠是真理。

  • 3 # 讀教育

    主要原因如下:

    1、社會環境和之前大有不同

    現在社會發展飛快,社會環境上的變化越來越大,像孩子出來外面和同齡孩子相處,融入集體發生大變化,外面學習班培訓機構的影響。

    2、科技產品的影響

    玩手機、打遊戲、看電視是現在小孩子的通病,這樣會讓孩子進入惡性迴圈,久久無法自拔,嚴重影響孩子健康的成長,父母要引起高度重視。

    3、隔代教育

    比如讓爺爺奶奶帶孫子,教育思想比較陳舊落後,往往會過度溺愛孩子,處處幫襯孩子,甚至都不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太氾濫對孩子的管教。

    4、父母不太重視孩子的教育

    有的父母為了工作,每天都很忙,常常會忽略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太放縱孩子任性,調皮搗蛋的行為,長期下去對孩子成長不利。

    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父母在家庭的教育至關重要,也可以說是決定行為的人生第一位老師。

    父母可以從孩子的生活習慣開始,多注意一下她們的行為和處事能力,可以帶她到外面和同齡的朋友一起玩耍,有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和膽量的培養,父母可以適當給孩子放手,讓他們融入集體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4 # Like凡

    怎麼教育好 確實不好說 應該因材施教 多陪陪孩子 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優勢 激發孩子的潛能 做孩子的榜樣 引導他

  • 5 # lzh共同享受日出日落

    這需要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家裡家外一個樣,自然而然就養成了。比如: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等。作為家長自己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鼓勵他,堅持住,長期下去就是一個好習慣。家長的以身作則和堅持很重要。我們每個家長都這樣做,形成一種風氣,社會的正能量越來越強大,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優秀,這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你的努力和堅持一定會有成效的,加油!祝安好

  • 6 # 港裡個崗

    時代在進步,環境心態遺傳基因都在變,多試著瞭解孩子的想法加以正確引導,養成正確價值觀和好習慣,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 7 # 東伯火雞

    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不要採取過激的方式

      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裡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二、關心和愛撫孩子

      多給他們一些微笑,多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感興趣。對他們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給予讚揚和鼓勵,即使這種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當他們學習或練習的時候,要允許他們犯錯誤,剛開始時也許做得並不好,但不要去指責他們,不要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當他們說“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時,要鼓勵他們試一試再來一次,千萬不要為了節省時間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廢。否則,一旦他們養成了做什麼事都半途而廢的不良習慣,那麼,他們將永遠不會體驗到成就感,他們的自尊也會逐漸降低。

      三、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尊重他們的各種需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見解。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經受磨練,增長才幹,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二、孩子不聽話該如何教育

      一是嬰幼兒心理的發展必經階段。

      一般寶寶兩歲以後自我意識就會越來越明顯,面對事情的積極性也會有所提高,而且現在自己的意識也比較高,很多事情都想參與,但是有些家長卻常常不然小孩參與,或者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這樣孩子就會有一定的反抗,就會有不聽話的心理。

      二是家長不能滿足寶寶的好奇心。

      對於意識朦朧的孩子,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就喜歡把所有能接觸到的東西都看看摸摸,也會一直問家長這是什麼,幹什麼的,等一些好奇的行為。如果家長覺得這樣的寶寶很煩,或者是調皮,不讓他碰,甚至是兇他,這樣就會引起寶寶心裡的不滿。

      三是寶寶的運動行為能力強大了。

      隨著寶寶體格的發展,獨自的行為能力強大了,會很細化自己去活動,不斷的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但是如果家長對其進行阻攔,就會使寶寶產生不滿的情緒,就喜歡跟家長對著幹。

      那麼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呢?

      一是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而且會比較固執,說不要就不要,不然就會鬧。此時家長應該要嘗試耐心的說服,如果實在說服不了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做點其他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等以後孩子不那麼固執了,再重新說,那樣就會比較有效果。

      二是找出原因。

      很多孩子不聽話有時候和家長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關係。家長應該要分析為什麼寶寶不聽話,比如瞭解孩子心理受了什麼委屈,是不是自己什麼事誤會孩子了,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欺負他了等等,要讓孩子釋放心理的委屈。也有些孩子鬧脾氣是因為生病不舒服,而家長沒有意識到,還兇孩子,這樣孩子就會特別不聽話。所以家長應該要耐心誘導,不能和孩子僵持著,也不能就滿足了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三、三大關鍵學會如何教育男孩

      關鍵一:為什麼男孩一定要“窮”養才會最棒?

      俗話說:自古富貴多淑女,從來紈絝少偉男。“窮”養男孩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其內涵為:對男孩吃苦耐勞、勇敢堅強、真誠坦率、機智果斷以及具有責任感等品質的培養。“窮”養就是讓男孩多去經歷風雨,多去實踐。古語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就是說,只有讓男孩在必要的“窮”和“苦”中獲得錘鍊,懂得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方成大器。

      關鍵二:為什麼現在的男孩依賴性強、獨立性差?

      陶行知先生曾賦詩曰:“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漢。”這首詩詼諧地道出一條人生的至理名言:獨立對於男孩來說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這與現代教育理念中的“放養”教育異曲同工。托爾斯泰也曾經說過:“愛孩子是老母雞都會幹的事,關鍵是怎樣教育孩子。”這句話更是切中現代家庭教育的“軟肋”:愛孩子不是要成為他們的護身符、保護傘,而應該透過培養和引導,讓他們成為獨立、堅強的男子漢!

      關鍵三:為什麼要重視男孩能力的培養?

      男孩正處於長身體、學知識的成長期,這時候也正是培養他們諸多能力的最佳時期。無論是思維能力、合作能力、決斷能力、競爭能力、適應能力還是想像能力,都是男孩成就未來人生必不可少的資本。

    四、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1.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幼兒時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重要時期,需要大量的營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長也都捨得為孩子健康投資,但孩子如果沒有好的飲食習慣,不好好吃飯,化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為此我們要重視孩子飲食習慣的培養,如:愉快地進餐,正確使用餐具,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嚥,不挑食不偏食,不邊吃邊玩,不貪吃零食等。

      具體要注意的是:在吃飯時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或者邊吃飯邊看電視,對消化不好;也不要用許諾法(講條件)讓孩子吃飯,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講理、亂化錢、任性等不良習慣;不能讓孩子挑食偏食,家長自己也不要挑食,樣樣都吃;吃飯時不要過於責怪、批評甚至嚇唬孩子,以免孩子情緒緊張影響食慾;飯前不要給孩子吃零食,更不要無限量給吃零食。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營養平衡、身體健康。

      2.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睡眠是幼兒生長髮育、尤其是神經系統發育的必要條件。幼兒時期孩子的神經系統還沒發育完善,神經細胞容易疲勞,而大腦又處在發育最快的階段,睡眠能夠消除神經細胞的疲勞,對大腦起到保護作用。睡眠時人體又會分泌生長激素,促進人體長高,又能使幼兒身體的各個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孩子睡眠充足,精力充沛,食慾好,表現活潑快樂,智力活動提高,也就是我們說的反映快,思維敏捷、聰明。因此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利於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睡眠時間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小睡眠時間越長,3-6歲的孩子每天應睡12小時左右,分二次,一次是夜裡,一次是午睡當然孩子之間也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所需的時間略有不同,主要以孩子白天的精神狀態好、情緒好為準。

      培養要求主要是:按時睡覺、自己獨睡。睡覺有規律,能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早晨起床也有規律,不會睡懶覺,也不會因為沒睡醒而影響學習、耽誤家長上班等。孩子獨睡一則有利於養成好的睡眠姿勢,室內空氣好,二則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

  • 8 # 西葫蘆娃

    孩子2-5歲是人生中形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如果你的孩子太大的話想形成好的習慣就要一直盯著軟硬兼施。慢慢來吧

  • 9 # 使用者6703420122983

    孩子的常規習慣與家庭教育環境,社會大環境都有很大關係!社會進步了,經濟高速發展了,但大家都丟掉了對孩子的傳統教育。三字經,弟子規,只停留在背誦的層面,背會千條萬條不如認認真真做好一條!孩子缺乏各種鍛鍊,福享的太多,苦幾乎沒吃過,挫折教育應貫穿到孩子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全階段,而非作秀式的挫折教育,這需要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願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 10 # 西安北漂之舟

    一個孩子的習慣,可以反映出孩子的性格,反映出一個家庭的環境,家庭素養,如果父母的習慣都比較差,那麼孩子的習慣肯定也不好,孩子的習慣從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父母的影響,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所以想教育出一個優秀的有出息的孩子,作為父母本身應該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成為讓孩子心中敬佩的父母。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出人頭地,有所成就,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精英,都希望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壞的都容易被學去。

    1.儘量少玩手機

    現在很多家長懶與與孩子溝通、交流,把孩子放在電視、電腦旁,或是給孩子一部手機,孩子就能自己安靜地玩上很久,確實能讓寶爸爸媽很輕鬆。可是我們要知道,花花綠綠的電子螢幕是會導致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的,這也是為什麼總是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很不好的原因;而且,孩子的童年記憶裡沒有父母的陪伴,沒有玩耍的夥伴,只有螢幕裡的虛擬世界,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2.釋放孩子們的天性

    現在的教育,是孩子父母經濟的較量、金錢的較量、智商的較量,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父母對孩子的培養也越發精細,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如:興趣班、特長班等,然而這些特長、興趣,真的是孩子喜歡的嗎?恐怕大多數是家長強加給孩子的一種自己的意願,鄰居家的孩子在幹什麼,朋友家的孩子在幹什麼。

    到底是孩子想要學習,還是家長想要彌補自己童年時的遺憾?這樣真如家長們所想的,對孩子有好處、能讓孩子開心?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但也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正確”還要比“引導”更重要。所以給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讓孩子真正喜歡學習、而不是一部手機,一個特長班的教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星期雙休怎麼去掙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