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係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範的總和。總而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準則。
禮儀的含義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如果分類,可以大致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五大分支。但所謂五大分支,因為禮儀是門綜合性的學科,所以又是相對而言。各分支禮儀內容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禮儀內容都大體相同。
古代禮儀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對於我們來說,更多的時候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教養和品位.真正懂禮儀講禮儀的人,覺不會只在某一個或者 幾個特定的 場合才注重禮儀規範,這是因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話的細節,早已在他們的心靈的歷練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禮儀隊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協調人際關係,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從禮紀中就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整個東亞及東南亞的文化的精華均是傳承華夏文明就是確證.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華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中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上不同的概念。“禮”是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式。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係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那個時代的特點及侷限性。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捨棄那些為剝削階級服務的禮儀規範,著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這對於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係,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現試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賢中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係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係為紐帶,故此在家庭裡面尊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由於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敬賢已成為一種歷史的要求。孟子說:“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注:《孟子·告子下》)。“慶”就是賞賜。古代這種傳統禮儀,對於形成溫情脈脈的人際關係,以及有序和諧的倫理關係,不管過去和現代,都起著重要作用。說到尊老,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並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觀念和說教上,也並不僅止於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從君主、士族到整個官紳階層,都在身體力行,並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規矩和養老的禮制。《禮記》記載:“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頒禽隆諸長者”(注:《禮記·祭義》)。就是說,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不必親往打獵,但在分配獵物時要得到優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對於同長者說話時的聲量,也作了明確的要求。如《養蒙便讀》說:“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注:《養蒙便讀·言語》)。《弟子規》又說:“低不聞,卻非宜”。總之,上至君王貴族,下達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規矩,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老者、長者的孝敬之意,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養的重要標誌。任何形態的社會,都需要尊敬老人。不僅因為老人閱歷深,見聞廣,經驗多,勞動時間長,對社會貢獻大,理應受到尊敬;同時,他們在體力和精神上較差,需要青年人的體貼、照顧和幫助。作為一個有禮貌的現代青年,對長者和老人,應該做到:路遇主動謙讓,乘車主動讓座,在商店、戲院等公共場所,應儘量考慮到為老人創造方便條件。今天我們提倡發揚古代“敬賢之禮”,須賦予現代新人才觀的內容,就是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當今社會,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種種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大至國家民族,小到公司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都必須擁有強大的人才隊伍。只有從思想觀念到具體行動上尊重、愛護人才,使全社會形成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足夠強大的人才隊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儀尚適宜中華民族素來注重透過適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遇到重大節日和發生重要事件,多有約定俗成的儀矩。如獲得豐收,要歡歌慶賀;遭到災禍,要祈求神靈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許多節慶及禮儀形式,如春節、元宵、中秋、重陽等等,幾乎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禮俗。在古代,婚、喪和節慶等活動是作為社會生活中的大事來對待的,其禮儀規定得格外詳盡而周密,從服飾、器皿到規格、程式和舉止的方位,都有具體的規定。今天,我們要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禮儀文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貴在適宜。即如二程所主張:“奢自文生,文過則為奢,不足則為儉”(注:《二程集》程氏外書卷六)。可見,儀式的規模在於得當,適當的文飾是必要的,但文飾過當就會造成奢侈浪費,偏離禮規的要求;而過於吝嗇,妨礙到儀式的實行也是不得體的。古人這種見解非常精闢,對我們今天舉行各種儀式具有指導作用。在當今的社會活動中,舉行各種儀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開張、兒女婚嫁,各種節慶活動,都有不同的儀式。我們要把握好各種儀式的規模,就必須掌握好適度的原則,要使必要的儀矩同現代文明相結合,相關的活動既隆重其事,又不至於華而不實。我們尤其要反對那種借婚喪慶典之機,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現象;反對那種認為儀式越隆重越好,越豪華越合乎禮規的做法。
三、禮貌待人任何一個文明社會,任何一個文明民族,人們總是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因為禮貌是人類社會據以促進人際交往友好和諧的道德規範之一,是構建起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橋樑。它標誌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式,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中華民族歷來就非常重視遵循禮規,禮貌待人。其中許多耐人尋味的經驗之淡,無論過去和現在,都給人以啟迪。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與人為善與人相處,為善當先。而這個“善”,應是出自內心的誠意,是誠於中而形於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縟節。《禮記》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注:《禮記·曲禮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熱情,而內心虛偽,或是僅僅內心尊敬,而毫無表情,都是不夠的。應該表裡一致,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摩擦,進而互敬互愛,友好相處。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貴賤等級,一視同仁。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願,體諒別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強人所難。不苛求別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強求別人接受不喜歡的東西。
(二)禮尚往來禮尚往來,是禮貌待人的一條重要準則。就是說,接受別人的好意,必須報以同樣的禮敬。這樣,人際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種良性迴圈中持續下去。因此,《禮記》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注:《禮記·曲禮上》)。對於受恩者來說,應該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在古人眼中,沒有比忘恩負義更傷仁德。孔子說:“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注:《禮記·表記》)。可見,“以德報德”,有恩必報,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養。當然,往來之禮,也該適度。送禮的本意,在於表達敬意答射之意,所謂禮輕意重,並非越多越好。正如《莊子·山木》篇說所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四、容儀有整一個人的儀表、儀態,是其修養、文明程度的表現。古人認為,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事謹敬,文質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於進德修業。古代思想家曾經拿禽獸的皮毛與人的儀表儀態相比較,禽獸沒有了皮毛,就不能為禽獸;人失去儀禮,也就是不成為人了。古人對儀表的要求,不免過於繁瑣。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衣著容貌:《弟子規》要求:“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這些規範,對現代人來說,仍是必要的。帽正紐結,鞋襪緊切,是儀表類觀的基本要求。
(二)行為舉止: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穩,行動利索,側身而睡。在公眾場合舉止不可輕浮,不可褻,應該莊重、謹慎而又從容,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注:《論語·顏淵》),處處合乎禮儀規範。
(三)言語辭令:語言是人們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的一面鏡子。古人所謂“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注:《易·乾文》)。將誠懇地修飾言辭看成是立業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說話要視具體情況,當說則說,當默則默。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論語·衛靈公》)
以上幾方面,是中國傳統禮儀的精華。雖說時代不同了,但古人對儀容儀表的重視及整潔儀容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鑑的。外在形象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向人們傳遞著一個人對整個生活的內心態度。具有一個優雅的儀表,無論他走到哪裡,都給那裡帶來文明的春風,得到人們的尊敬。毫無疑問,傳統禮儀文明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一般說來,社會上講文明禮貌的人越多,這個社會便越和諧、安定。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教養有素,禮貌待人,處事有節,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多一些愉悅,而國家、社會更多一些有序與文明。從這一點講,禮儀對社會起著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長期以來,由於大量禮儀文化的精華和糟粕處於滲融並存的狀態,又由於禮儀文化的糟粕所產生不可低估的消極作用。我們忽視了傳統禮儀文明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相長一段時間內,社會、學校對禮儀養成教育不夠重視,許多不文明的行為亦有增無減。在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應立足於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華,使傳統文明禮儀古為今用,重建一套現代文明禮儀。
禮儀的作用
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各樣的禮儀規範,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會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範,往往會使人們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於人,鬧出笑話,所以熟悉和掌握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處。
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著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的恰到好處。總之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
禮儀即禮節與儀式。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五禮的內容相當廣泛,從反映人與天、地、鬼神關係的祭祀之禮,到體現人際關係的家族、親友、君臣上下之間的交際之禮;從表現人生歷程的冠、婚、喪、葬諸禮,到人與人之間在喜慶、災禍、喪葬時表示的慶祝、憑弔、慰問、撫卹之禮,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華民族的尚禮精神。吉禮居五禮之手,它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其主要內容可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等。第三是祭人鬼,主要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凶禮是哀憫、弔唁、憂患之禮。它的主要內容有: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區禮,以吊禮哀禍災,以檜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其中,喪禮是對各種不同關係的人之死亡,透過規定時間的服喪過程來表達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禮是對某一地區或某一國家受到饑饉疫癘的不幸遭遇,國王與群臣都採取減膳、停止娛樂等措施來表示同情;吊禮是對同盟國或摯遇有死喪或水火災禍而進行弔唁慰問的一種禮節。這三種禮節各級貴族都可舉行。檜禮是同盟國中某國被敵國侵犯,城鄉殘破,盟主國應會合諸國,籌集財貨,償其所失;恤禮是某國遭受外侮或內亂,其鄰國應給予援助和支援。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它主要包括朝、宗、覲、遇、會、同、問、視八項。軍禮時師旅操演、征伐之禮,軍禮主要有大師之禮、大均之禮、大田之禮、大役之禮、大封之禮。大師之禮是軍隊征伐的儀禮;大均之禮是王者和諸侯在均土地、徵賦稅時舉行軍事檢閱,以安撫民眾;大田之禮是天子的定期狩獵,以練習戰陣,檢閱軍馬;大役之禮是國家興辦的築城邑、建宮殿、開河、造堤等大規模土木工程時的隊伍檢閱;大封之禮是勘定國與國,私家封地與封地間的疆界、樹立界碑的一種活動。嘉禮是和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嘉禮的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燕之禮、賑幡之禮、賀慶之禮。
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誌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
飯桌上的禮儀
飯桌上的文化,就是“飲饌文化”的通俗叫法。在老北京,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在社會、經濟、習慣、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飯桌文化,老北京飯桌上各種禮儀十分講究,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折射出老北京的價值觀念,自覺或不自覺地構築了具有“禮”、“孝”、“德”、“教”為內容的飯桌文化。
“禮”是指飲饌的禮節和禮儀。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禮節、儀式和個人的禮貌要求。家宴、便宴要以“長”(家長、長輩)為主,賓宴要以“客”為主。因此,就形成了許多規矩約束家人,尤其對孩子們的約束更加嚴格。
禮有形式之禮和待侍之禮。形式之禮是指禮儀的形式和氛圍所體現的禮,比如宴請場所的選擇、禮儀的檔次、環境的營造、用具的準備,都要體現對客人的一種尊重。待侍之禮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禮節,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長為先、師為先、遠為先的原則,即按輩分排座,家庭教師要優先入座,遠道而來的親戚朋友要優先入座,對待家境貧窮的親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顧,主人在席間與其交流的時間要長些,敬酒次數要多些,並有意識地向客人介紹他們的“絕活”如棋藝、書法、唱功,以獲得眾人的讚賞和尊重。同時嚴格要求管家和僕人不準慢待這些人。
雖然每次宴請視客人身份和禮儀風俗的特點,在飯菜種類、質量檔次、飯莊的選擇上是有區別的,但絕不能讓客人挑出“不是”來。在宴請中的祝詞、敬酒、交談、進餐、辭宴的全程中都要注重禮節。
開宴前主人要將重要賓客介紹給大家,並致簡明熱情的祝詞;開宴時主人要親自斟酒,按順序向長輩和客人敬酒,不能強求;主動替不勝酒力的客人喝酒,並向客人致意;向賓客敬菜時,要注意客人的飲食愛好,次數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則會讓客人尷尬;主人要注意席間相互交流的廣泛性,不要熱此冷彼,如有女賓,更要注意談話內容和對女賓的尊重;主人不能先於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辭宴;主人要陪主賓,漱口、淨手後到另座飲茶。
大戶人家做飯時,要求廚師盛盤上菜時盤子四周不能有菜漬,上菜要用雙手端盤、端碗,手指不能摳在盤沿和碗邊上;盛飯、盛湯,倒茶時不能太滿,斟酒要滿,但不能溢位;倒茶的動作要規範,切忌將碗蓋扣在桌子上,茶壺嘴對著客人;倒茶後要後退一步再轉身離去;給客人上煙時要用盤子端給客人,切忌用手遞煙,不要用一根火柴給數人點菸,不要在客人面前用嘴吹滅火柴和隨意扔掉火柴梗,不準當著客人掃地、撣桌子,尤其不準將茶水潑在地上。
另外,在客人面前,主人不能訓斥孩子和僕人;主與客的孩子發生爭執,主人要將自己的孩子拉走,不管誰是誰非,都要向對方表示歉意,但不能當著客人面教訓自己的孩子,否則客人會感到不自在。
賓宴一般也是不讓孩子參加的。記得小時候家宴時,要求孩子們要做到懂規矩、尊敬人、講禮貌、有教養,有三個不準:吃飯時不準出現喧譁聲、碗筷碰擊聲,更不準用筷子敲桌子敲碗,不準吧唧嘴和出虛恭。二祖母說吃飯時聽到吧唧嘴的聲音讓人作嘔,吃飯時出虛恭令人難以忍受。並讓吃噎著連續打嗝的孩子主動下桌,不準拖拉椅凳以免發出刺耳的聲音,這就是不準出聲的要求;二是不準“下嘴”,長輩不動筷子孩子們是不能先夾菜的,不準將嘴填得滿滿的,不準狼吞虎嚥,不準站起身來夾菜,夠不到的菜可示意長輩給夾,不準用筷子在菜盤中亂挑亂翻,不準邊吃邊用雙眼緊盯著桌上的菜,不準用筷子指人,不準將不愛吃的東西和口雜牙穢扔在或吐在地上,不準掉飯粒,揭饅頭皮和剩飯要將飯碗扒拉乾淨。最忌諱的,就是孩子將筷子直插在飯碗中;三是絕對不準孩子喝酒。當年兩個祖母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樂樂,在飯桌上玩些遊戲,輸了要出節目,吃完飯還要讓孩子們比比誰的飯碗和桌面最乾淨,席間溫馨的氣氛十分濃厚。
“孝”家宴時講究要尊重長輩,要盡孝道。
“德”是一種品行,在家族的飲饌中有“讓、度、儉”的要求。
“讓”是要求大家相互謙讓,不要好吃的搶著吃,要先讓別人吃,哪怕都被吃光也不能有怨氣,要做到讓為先;“度”要求喝酒吃飯要有度,不能暴飲暴食,更不能勸酒無度,置人於醉。“儉”是要節儉,不能浪費,尤其要求孩子不能浪費糧食,兩位祖母經常囑咐設宴不要鋪張奢侈。宴席結束後,都要將沒動過筷子和未曾上過桌的菜帶回家。
“教”是飲饌方面的家庭教育。透過口傳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繼承了家族中的老規矩和禮俗,在與家庭教師共同用餐時,祖母總是要求幾位教師給孩子“訓話”,並根據社會時尚向孩子們提出新的要求,看到不好的現象就去指點一下,讓孩子們知道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寓教於吃中。
在禮、孝、德、教的影響下,孩子們養成了較好的飲食習慣,進而形成了禮重形式、孝重心理、德重行為、教重繼承的飯桌文化.
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係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範的總和。總而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準則。
禮儀的含義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如果分類,可以大致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五大分支。但所謂五大分支,因為禮儀是門綜合性的學科,所以又是相對而言。各分支禮儀內容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禮儀內容都大體相同。
古代禮儀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對於我們來說,更多的時候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教養和品位.真正懂禮儀講禮儀的人,覺不會只在某一個或者 幾個特定的 場合才注重禮儀規範,這是因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話的細節,早已在他們的心靈的歷練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禮儀隊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協調人際關係,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從禮紀中就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整個東亞及東南亞的文化的精華均是傳承華夏文明就是確證.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華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中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上不同的概念。“禮”是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式。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係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那個時代的特點及侷限性。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捨棄那些為剝削階級服務的禮儀規範,著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這對於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係,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現試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賢中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係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係為紐帶,故此在家庭裡面尊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由於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敬賢已成為一種歷史的要求。孟子說:“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注:《孟子·告子下》)。“慶”就是賞賜。古代這種傳統禮儀,對於形成溫情脈脈的人際關係,以及有序和諧的倫理關係,不管過去和現代,都起著重要作用。說到尊老,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並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觀念和說教上,也並不僅止於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從君主、士族到整個官紳階層,都在身體力行,並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規矩和養老的禮制。《禮記》記載:“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頒禽隆諸長者”(注:《禮記·祭義》)。就是說,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不必親往打獵,但在分配獵物時要得到優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對於同長者說話時的聲量,也作了明確的要求。如《養蒙便讀》說:“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注:《養蒙便讀·言語》)。《弟子規》又說:“低不聞,卻非宜”。總之,上至君王貴族,下達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規矩,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老者、長者的孝敬之意,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養的重要標誌。任何形態的社會,都需要尊敬老人。不僅因為老人閱歷深,見聞廣,經驗多,勞動時間長,對社會貢獻大,理應受到尊敬;同時,他們在體力和精神上較差,需要青年人的體貼、照顧和幫助。作為一個有禮貌的現代青年,對長者和老人,應該做到:路遇主動謙讓,乘車主動讓座,在商店、戲院等公共場所,應儘量考慮到為老人創造方便條件。今天我們提倡發揚古代“敬賢之禮”,須賦予現代新人才觀的內容,就是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當今社會,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種種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大至國家民族,小到公司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都必須擁有強大的人才隊伍。只有從思想觀念到具體行動上尊重、愛護人才,使全社會形成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足夠強大的人才隊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儀尚適宜中華民族素來注重透過適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遇到重大節日和發生重要事件,多有約定俗成的儀矩。如獲得豐收,要歡歌慶賀;遭到災禍,要祈求神靈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許多節慶及禮儀形式,如春節、元宵、中秋、重陽等等,幾乎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禮俗。在古代,婚、喪和節慶等活動是作為社會生活中的大事來對待的,其禮儀規定得格外詳盡而周密,從服飾、器皿到規格、程式和舉止的方位,都有具體的規定。今天,我們要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禮儀文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貴在適宜。即如二程所主張:“奢自文生,文過則為奢,不足則為儉”(注:《二程集》程氏外書卷六)。可見,儀式的規模在於得當,適當的文飾是必要的,但文飾過當就會造成奢侈浪費,偏離禮規的要求;而過於吝嗇,妨礙到儀式的實行也是不得體的。古人這種見解非常精闢,對我們今天舉行各種儀式具有指導作用。在當今的社會活動中,舉行各種儀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開張、兒女婚嫁,各種節慶活動,都有不同的儀式。我們要把握好各種儀式的規模,就必須掌握好適度的原則,要使必要的儀矩同現代文明相結合,相關的活動既隆重其事,又不至於華而不實。我們尤其要反對那種借婚喪慶典之機,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現象;反對那種認為儀式越隆重越好,越豪華越合乎禮規的做法。
三、禮貌待人任何一個文明社會,任何一個文明民族,人們總是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因為禮貌是人類社會據以促進人際交往友好和諧的道德規範之一,是構建起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橋樑。它標誌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式,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中華民族歷來就非常重視遵循禮規,禮貌待人。其中許多耐人尋味的經驗之淡,無論過去和現在,都給人以啟迪。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與人為善與人相處,為善當先。而這個“善”,應是出自內心的誠意,是誠於中而形於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縟節。《禮記》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注:《禮記·曲禮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熱情,而內心虛偽,或是僅僅內心尊敬,而毫無表情,都是不夠的。應該表裡一致,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摩擦,進而互敬互愛,友好相處。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貴賤等級,一視同仁。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願,體諒別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強人所難。不苛求別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強求別人接受不喜歡的東西。
(二)禮尚往來禮尚往來,是禮貌待人的一條重要準則。就是說,接受別人的好意,必須報以同樣的禮敬。這樣,人際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種良性迴圈中持續下去。因此,《禮記》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注:《禮記·曲禮上》)。對於受恩者來說,應該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在古人眼中,沒有比忘恩負義更傷仁德。孔子說:“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注:《禮記·表記》)。可見,“以德報德”,有恩必報,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養。當然,往來之禮,也該適度。送禮的本意,在於表達敬意答射之意,所謂禮輕意重,並非越多越好。正如《莊子·山木》篇說所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四、容儀有整一個人的儀表、儀態,是其修養、文明程度的表現。古人認為,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事謹敬,文質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於進德修業。古代思想家曾經拿禽獸的皮毛與人的儀表儀態相比較,禽獸沒有了皮毛,就不能為禽獸;人失去儀禮,也就是不成為人了。古人對儀表的要求,不免過於繁瑣。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衣著容貌:《弟子規》要求:“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這些規範,對現代人來說,仍是必要的。帽正紐結,鞋襪緊切,是儀表類觀的基本要求。
(二)行為舉止: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穩,行動利索,側身而睡。在公眾場合舉止不可輕浮,不可褻,應該莊重、謹慎而又從容,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注:《論語·顏淵》),處處合乎禮儀規範。
(三)言語辭令:語言是人們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的一面鏡子。古人所謂“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注:《易·乾文》)。將誠懇地修飾言辭看成是立業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說話要視具體情況,當說則說,當默則默。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論語·衛靈公》)
以上幾方面,是中國傳統禮儀的精華。雖說時代不同了,但古人對儀容儀表的重視及整潔儀容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鑑的。外在形象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向人們傳遞著一個人對整個生活的內心態度。具有一個優雅的儀表,無論他走到哪裡,都給那裡帶來文明的春風,得到人們的尊敬。毫無疑問,傳統禮儀文明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一般說來,社會上講文明禮貌的人越多,這個社會便越和諧、安定。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教養有素,禮貌待人,處事有節,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多一些愉悅,而國家、社會更多一些有序與文明。從這一點講,禮儀對社會起著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長期以來,由於大量禮儀文化的精華和糟粕處於滲融並存的狀態,又由於禮儀文化的糟粕所產生不可低估的消極作用。我們忽視了傳統禮儀文明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相長一段時間內,社會、學校對禮儀養成教育不夠重視,許多不文明的行為亦有增無減。在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應立足於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華,使傳統文明禮儀古為今用,重建一套現代文明禮儀。
禮儀的作用
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各樣的禮儀規範,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會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範,往往會使人們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於人,鬧出笑話,所以熟悉和掌握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處。
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著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的恰到好處。總之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
禮儀即禮節與儀式。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五禮的內容相當廣泛,從反映人與天、地、鬼神關係的祭祀之禮,到體現人際關係的家族、親友、君臣上下之間的交際之禮;從表現人生歷程的冠、婚、喪、葬諸禮,到人與人之間在喜慶、災禍、喪葬時表示的慶祝、憑弔、慰問、撫卹之禮,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華民族的尚禮精神。吉禮居五禮之手,它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其主要內容可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等。第三是祭人鬼,主要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凶禮是哀憫、弔唁、憂患之禮。它的主要內容有: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區禮,以吊禮哀禍災,以檜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其中,喪禮是對各種不同關係的人之死亡,透過規定時間的服喪過程來表達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禮是對某一地區或某一國家受到饑饉疫癘的不幸遭遇,國王與群臣都採取減膳、停止娛樂等措施來表示同情;吊禮是對同盟國或摯遇有死喪或水火災禍而進行弔唁慰問的一種禮節。這三種禮節各級貴族都可舉行。檜禮是同盟國中某國被敵國侵犯,城鄉殘破,盟主國應會合諸國,籌集財貨,償其所失;恤禮是某國遭受外侮或內亂,其鄰國應給予援助和支援。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它主要包括朝、宗、覲、遇、會、同、問、視八項。軍禮時師旅操演、征伐之禮,軍禮主要有大師之禮、大均之禮、大田之禮、大役之禮、大封之禮。大師之禮是軍隊征伐的儀禮;大均之禮是王者和諸侯在均土地、徵賦稅時舉行軍事檢閱,以安撫民眾;大田之禮是天子的定期狩獵,以練習戰陣,檢閱軍馬;大役之禮是國家興辦的築城邑、建宮殿、開河、造堤等大規模土木工程時的隊伍檢閱;大封之禮是勘定國與國,私家封地與封地間的疆界、樹立界碑的一種活動。嘉禮是和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嘉禮的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燕之禮、賑幡之禮、賀慶之禮。
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誌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
飯桌上的禮儀
飯桌上的文化,就是“飲饌文化”的通俗叫法。在老北京,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在社會、經濟、習慣、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飯桌文化,老北京飯桌上各種禮儀十分講究,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折射出老北京的價值觀念,自覺或不自覺地構築了具有“禮”、“孝”、“德”、“教”為內容的飯桌文化。
“禮”是指飲饌的禮節和禮儀。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禮節、儀式和個人的禮貌要求。家宴、便宴要以“長”(家長、長輩)為主,賓宴要以“客”為主。因此,就形成了許多規矩約束家人,尤其對孩子們的約束更加嚴格。
禮有形式之禮和待侍之禮。形式之禮是指禮儀的形式和氛圍所體現的禮,比如宴請場所的選擇、禮儀的檔次、環境的營造、用具的準備,都要體現對客人的一種尊重。待侍之禮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禮節,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長為先、師為先、遠為先的原則,即按輩分排座,家庭教師要優先入座,遠道而來的親戚朋友要優先入座,對待家境貧窮的親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顧,主人在席間與其交流的時間要長些,敬酒次數要多些,並有意識地向客人介紹他們的“絕活”如棋藝、書法、唱功,以獲得眾人的讚賞和尊重。同時嚴格要求管家和僕人不準慢待這些人。
雖然每次宴請視客人身份和禮儀風俗的特點,在飯菜種類、質量檔次、飯莊的選擇上是有區別的,但絕不能讓客人挑出“不是”來。在宴請中的祝詞、敬酒、交談、進餐、辭宴的全程中都要注重禮節。
開宴前主人要將重要賓客介紹給大家,並致簡明熱情的祝詞;開宴時主人要親自斟酒,按順序向長輩和客人敬酒,不能強求;主動替不勝酒力的客人喝酒,並向客人致意;向賓客敬菜時,要注意客人的飲食愛好,次數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則會讓客人尷尬;主人要注意席間相互交流的廣泛性,不要熱此冷彼,如有女賓,更要注意談話內容和對女賓的尊重;主人不能先於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辭宴;主人要陪主賓,漱口、淨手後到另座飲茶。
大戶人家做飯時,要求廚師盛盤上菜時盤子四周不能有菜漬,上菜要用雙手端盤、端碗,手指不能摳在盤沿和碗邊上;盛飯、盛湯,倒茶時不能太滿,斟酒要滿,但不能溢位;倒茶的動作要規範,切忌將碗蓋扣在桌子上,茶壺嘴對著客人;倒茶後要後退一步再轉身離去;給客人上煙時要用盤子端給客人,切忌用手遞煙,不要用一根火柴給數人點菸,不要在客人面前用嘴吹滅火柴和隨意扔掉火柴梗,不準當著客人掃地、撣桌子,尤其不準將茶水潑在地上。
另外,在客人面前,主人不能訓斥孩子和僕人;主與客的孩子發生爭執,主人要將自己的孩子拉走,不管誰是誰非,都要向對方表示歉意,但不能當著客人面教訓自己的孩子,否則客人會感到不自在。
賓宴一般也是不讓孩子參加的。記得小時候家宴時,要求孩子們要做到懂規矩、尊敬人、講禮貌、有教養,有三個不準:吃飯時不準出現喧譁聲、碗筷碰擊聲,更不準用筷子敲桌子敲碗,不準吧唧嘴和出虛恭。二祖母說吃飯時聽到吧唧嘴的聲音讓人作嘔,吃飯時出虛恭令人難以忍受。並讓吃噎著連續打嗝的孩子主動下桌,不準拖拉椅凳以免發出刺耳的聲音,這就是不準出聲的要求;二是不準“下嘴”,長輩不動筷子孩子們是不能先夾菜的,不準將嘴填得滿滿的,不準狼吞虎嚥,不準站起身來夾菜,夠不到的菜可示意長輩給夾,不準用筷子在菜盤中亂挑亂翻,不準邊吃邊用雙眼緊盯著桌上的菜,不準用筷子指人,不準將不愛吃的東西和口雜牙穢扔在或吐在地上,不準掉飯粒,揭饅頭皮和剩飯要將飯碗扒拉乾淨。最忌諱的,就是孩子將筷子直插在飯碗中;三是絕對不準孩子喝酒。當年兩個祖母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樂樂,在飯桌上玩些遊戲,輸了要出節目,吃完飯還要讓孩子們比比誰的飯碗和桌面最乾淨,席間溫馨的氣氛十分濃厚。
“孝”家宴時講究要尊重長輩,要盡孝道。
“德”是一種品行,在家族的飲饌中有“讓、度、儉”的要求。
“讓”是要求大家相互謙讓,不要好吃的搶著吃,要先讓別人吃,哪怕都被吃光也不能有怨氣,要做到讓為先;“度”要求喝酒吃飯要有度,不能暴飲暴食,更不能勸酒無度,置人於醉。“儉”是要節儉,不能浪費,尤其要求孩子不能浪費糧食,兩位祖母經常囑咐設宴不要鋪張奢侈。宴席結束後,都要將沒動過筷子和未曾上過桌的菜帶回家。
“教”是飲饌方面的家庭教育。透過口傳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繼承了家族中的老規矩和禮俗,在與家庭教師共同用餐時,祖母總是要求幾位教師給孩子“訓話”,並根據社會時尚向孩子們提出新的要求,看到不好的現象就去指點一下,讓孩子們知道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寓教於吃中。
在禮、孝、德、教的影響下,孩子們養成了較好的飲食習慣,進而形成了禮重形式、孝重心理、德重行為、教重繼承的飯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