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索文化
-
2 # Docter陳
要寫好一篇論文,準備工作必須充分,首先要明確方向,這篇論文是解決什麼問題或者闡述什麼觀點,再就是透過什麼方法到達這個目的,有何實驗或者理論依據,最後是結論如何,一篇論文整體的框架就是形成了。
論文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個板塊)一般都是介紹所選方向的背景,就是在現有的背景下,這個方向還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做了以下的實驗,達到了何種效果,這樣就提現了你論文的價值。背景介紹是很重要的一個板塊,它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你這篇文論的檔次,所以需要閱讀大量前人所寫的論文,提煉出前人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有點,重要是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你這篇論文就是為了解決這些不足,完善整個體系,這一板塊要寫好真的要費一點功夫。
第二板塊就是實驗論證部分,就是展示你用了何種科學方法,這種方法如何與前人的方法不同,達到了何種不同的效果,這種效果的優點是什麼,這就是論文的主體部分,一般理工科論文的該部分是透過一系列實驗手段,驗證了某種特殊的現象或者製成了某種特殊的材料,從而達到了特殊的效果,解決了之前一直難以解決的科學難題。還要附加實驗資料表格,測試效果的圖譜以及補充資料,讓你的論證過程嚴謹無漏洞,這樣閱讀者才無法反駁你的觀點。
第三板塊就是總結,這一段相對而言好寫一點,就是把上述內容提煉出核心觀點,凸現出核心價值,在展望未來的應用領域或者產生的效應,也可以提一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的部分以便於後人來完善這一部分工作。
這樣一篇好的論文就完成了。
-
3 # 愚坡
寫論文不求人
1.選擇研究方向,定論文標題本人寫論文的習慣,是先確定標題,也就是確定研究的方向。
2.確定論點,列提綱論點是一篇好的論文的骨架,論點一定要鮮明,有代表性,有研究和推廣的價值。
有時論點也可以是標題。
參考文獻,所提論點是否有相關類似的研究。
3.找論據論據最好是自己參與過的,值得他人借鑑或去研究的材料來論證。
不能直接從網上下載他人素材為己用,或者下幾篇來組合。
4.列提綱寫論文一定要有提綱,如果能夠用思維導圖結構列提綱,那就更加完美了。
5.確定寫作順序,下筆一篇完美的論文,前期工作已經準備就緒,也比如是,已經把一棟房子的框架建好了,而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裝修。
想要什麼樣子的房子,風格,就看個人的眼光和欣賞水平了。
祝寫作愉快!
-
4 # 小智教育
無論是畢業論文還是一般學術論文,寫法大致一樣。一般的結構為:
1、問題是什麼?(這個問題應該是大家所關注而沒有解決的或是大家所沒有注意到的,也就是選擇的問題要有新意)
2、問題是什麼樣的?(說明問題的表現或影響)
3、產生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4、解決問題的辦法或途徑是什麼?
只要認真列好題綱,查閱相關資料,並對這些資料按上述題綱進行處理,同時展現自己的觀點,那麼,就一定能寫出高水平的論文。
回覆列表
如果才能寫好論文你知道嗎?所謂論文就是清晰的表達你的壓力,才會有想透徹的動力。但如此說來,寫論文對我來說不過就是另一種形態的讀書筆記:從某個比較具體或實際的問題入手,重新整理自己頭腦中的知識體系,暴露其中不清晰、不徹底的地方,作更清晰、更透徹的思考和表達。筆記的侷限性在於,我往往會被原書的論證線索帶著走,不太會以不同的角度去重新組織書本中的內容。寫“論文”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但也因此,我很難找到寫論文的真正意義:我們一般認為,論文是對某一領域的創新、推進,是對學術共同體作出的貢獻,而不僅是自我訓練。學力不足自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不過也有不少我相信可能水平還不如區區在下的人文章一篇接一篇寫,而且寫得意義感盎然。我想了想,他們大概是以下面幾種方式找到寫文章的意義的。我一般把這類文章叫“青年才俊文”,特點是縱論古今、橫跨東西,格局很大、眼界很高。其問題意識一般是研究問題意識,也就是說,他可能會解釋一個具體的文字,但這不是他的真正目的所在,他真正想做的是藉此展現一種做學問的狀態、風格,向他認為在一些根本問題上抱著幼稚、無知見解的學界介紹真正值得研究的問題。這類文章一般以古今之爭、現代性危機、今天如何做一個華人、文明主體性等宏大論題結尾,意思是大方向我已經指明瞭,剩下就等你們普通學者去推進具體工作了。一種變體:換個經驗材料,把常見的理論說一遍。經驗材料起“話頭”的作用,結果往往對經驗現象沒作出什麼有洞見的解讀,理論上也沒深入,實質上只是找個由頭以大師的姿態把大師的話再重述一遍。這是最常見的一類論文,引介古代大智慧/西方新思潮,然後談對當代/本土XX建設的感悟。比較精緻、X格比較高的說法是,當下的中國和西方的某個階段具有相似性,因此面對著共同/共通的問題,而西方歷史上的先哲已經對這些問題作出了極為深刻的思考,因此,思考他們的思考就是在思考最具當下感的現實問題。於是,他們的論文就理所當然地寫成了對經典文字、人物的研究。還有一種特別有勇氣的說法是,存在著恆常的人性和處境,因此古今哲人面對的其實是同樣的問題,最基本的那些問題是永恆的、不受歷史語境限制的。然後持這種說法的人往往還認為經典已經對這些問題作出了最好的回答,而這種回答往往言辭簡約、義理深遠,難以簡單掌握,因此他們這些離聖賢稍近的人寫的讀書筆記就值得他人一讀了。還有一類學人沒那麼直接的現實關切,而致力於對西方文明、現代性的構造等難以操作化的宏大問題進行研究。他們的做法是研究那些偉大的、“奠定/重塑西方文明”的著作,藉助於“播下了西方文明的種子”、“源頭”、“影響了後來的歷史”等含糊不清的說法,透過讀幾本古書掌握一個文明的“精神”、“本源”、“核心”。具體的論證往往表現為以高深莫測的姿態丟擲經典論述與歷史現象之間的某些相似性,然後暗示經典以某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方式影響到了這些歷史程序,於是,經典文字與客觀的文明發展歷程勾連了起來,似乎前者是劇本,後者是演出,看懂前者就掌握了後者。於是,解讀經典著作就有了深刻的現實意義。和“心理攸同”派中比較高X格的論文一樣,小黑屋派的論文往往表現為經典註疏,俗稱讀書筆記。難以從讀書筆記前進到寫論文階段的主要原因是,對既有文獻進行系統掌握是一個過於龐大的工作。但有一種方式能極大地簡化工作量,即從問題入手,然後找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各種的這一領域進行基本的瞭解,接下來根據這些材料提供的文獻脈絡,讀幾篇核心文獻。對於大部頭原典,採取“讀相關幾章、幾節”的方式速成。預先設定的研究主題就像隧道口,二手資料提供的文獻脈絡是挖掘圖紙,從入口到出口,路線是明確的,不需要把山挖出個口子才能通向前方,直接鑽個洞就行了。因此,隧道派學者不去深究是何種地質結構導致我們按這條路線打洞的,相信別人給的圖紙就行了。這種論文實質也許糟糕,但外表肯定光鮮,乍看上去非常國際化高大上,都是最新的外文資料,跟國際前沿直接對話 ,使人不明覺厲,因為錯也錯得不清晰。但真下決心仔細讀了也許會發現沒一個具體論證是好的,對原著的理解、對二手文獻交鋒的深度和系統性的把握都很差。在一個特別淺的層面把這些文獻亂七八糟過一遍,最後提出一個特別淺薄的結論。究其實質,無非是偽裝成論文的讀書筆記,相比小黑屋派等寫的讀書筆記,又缺乏一些對前輩學者的敬重和對自己能力的誠實認知,於是作為讀書筆記往往還是糟糕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