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望史今

    東盟是不可能成為第二個歐盟的。

    歐盟的出現,是美蘇爭霸的大背景下孕育,冷戰結束後正式成立的。鑑於美國離美蘇爭霸的前線歐洲隔著一個大西洋,如果從美國本土投送力量去歐洲對抗蘇聯,成本太高,所以美國在軍事上組織了北約體系,以對抗華約組織。

    透過兩次世界大戰,歐洲的有識之士充分認識到對抗是沒有前途的,發展經濟需要合作,美國出於對抗蘇聯的需要,支援歐洲成立經濟合作組織,即《歐洲煤鋼共同體》。

    在此基礎上,以法德兩國為核心,歐洲逐漸推動一體化程序,1965年成立歐洲共同體,1993年歐盟正式成立。我們所說的歐盟,實際成立不到三十年。

    所以可以看出,歐盟的出現,一是歐盟國家自身需要,二是以法德為核心,三是大國的支援,對於東盟來說,這三個條件都不具備。

    一、東盟沒有深度合作的需要。東盟實際上是四分五裂的,東盟十國分別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高棉。

    其中越南、高棉、寮國的領土爭端才解決沒多久。高棉和泰國關於柏夏威寺的爭端一直都在。東盟中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對於南海的要求各不一樣,存在很大的爭議。馬來西亞的、印度尼西亞等地的穆斯林,和泰國的佛教徒,以及越南、寮國、高棉等國家的人口,存在巨大的文化鴻溝。

    二、東盟沒有一個強大到可以壓制別國的國家。如果軟的合作不行,那硬來行不行?也不行。東南亞里的強國,可以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其中軍事能力最強的越南曾經嘗試過統一中南半島,但是以失敗告終。泰國、馬來西亞的軍事能力不足,新加坡雖然軍事強大,但是國土太小,缺乏戰略縱深,不是當大哥的料。印度尼西亞自身問題重重,本土有分裂的可能,根本無力插手中南半島事物。

    東南亞各國的競爭力排名,可見沒有一枝獨秀的。

    三、大國不支援東盟深度合作。對於東南亞地區,影響最大的兩國是中美兩國。東南亞國家在中美博弈下,是需要選邊站的。如寮國,和中國關係良好,新加坡和美國較好。其餘國家多在中美之間搖擺,如越南同時存在北方的親中勢力和南方的親美勢力,越南外交具體體現出什麼樣,是兩種勢力博弈的結果。在泰國,幾任總理的下臺都有中美的因素。

    泰國總理英拉下臺,背後就有中美的因素。

    從目前看,東盟合作只能達到《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水平。如果想達到歐盟這種政治合作,需要將兩大國的影響排斥出一個,從目前的國際形式來看,可能性基本是不大。

  • 2 # 極度駭客

    一是缺乏強力支撐。東盟現在有10個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高棉。這十個國家無論從國際政治地位、經濟發展、軍事實力來說,都起不到主心骨作用,沒有支撐國。當然新加坡經濟是比較好,但彈丸之國不說是在世界上,就是在東盟內部也不見得多有地位。與歐盟相比,軍事強國、經濟大國對盟國的強力支援和號召力度,東盟都不具備。歐盟在安全防衛體系上,是有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來實施的,東盟你組織一個來看看!

    二是合作基礎不穩固。東盟全稱東南亞國家聯盟,來源於1961年7月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三個國家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是以地區經濟合作為基礎的一體化合作地區組織聯盟。但是相互間國家矛盾比較多,又沒有象英法德那樣雖有國家、民族矛盾,但是個體國家綜合國力強大,以制衡保持平衡的能力,利益矛盾、領土爭端和民族文化不融合等因素,也限制了東盟不可能成為歐盟第二。

    三是受大國制衡因素多。歐盟的成立和發展有其根本性的時代因素和大國博弈需求,東盟就不一樣了,部分國家涉及美國東亞戰略範疇,東盟的強大,勢必影響美國的利益問題,美國肯定會從中攪局。東方大國也與東盟部分國家在南海問題上存在爭端,不可能眼看著東盟做大變強。並且在能源通道和戰略要道上對東方大國有一定的掣肘,要是達到當年歐盟第三大世界經濟體的高度,對東方大國可不是什麼好事。

    一個缺乏國際政治地位,經濟發展依靠外部,防衛體系缺乏支撐,且受大國制衡,內部不團結的合作體,能發展到多高的程度?東盟想要趕上歐盟,路途還很遙遠!

  • 3 # 共論矛盾

    東盟國家在東方統一力量強盛時,用漢語,說漢語,實行中華制度。

    東盟國家在西方對立力量強盛時,用英語,說英語,實行西方制度。

    東盟國家是搖擺力量。

    歐盟國家是對立力量中的中堅力量。

    東盟是絕無可能發展成為歐盟模樣的。

  • 4 # 法度之家

    我不懂政治,所以只從一個百姓的角度看世界!亂講之處請包容!我認為東盟與歐盟由於時空環境差異,其性質不同!在經濟發展環境下生成東盟!而歐盟產生於冷戰對抗!所以性質差異不可同語而論!在中國的和平為主的總基調下的合作是共贏!和平!發展!這也是人類文明的大趨勢!是發展的正確走向!

  • 5 # 毛維準

    東南亞國家聯盟正式成立於1967年,而歐共體正式成立於1957年,當然,如果將其最初雛形計算在內,東盟與歐盟也是十年之差,即1951年的煤鋼聯營對比東盟的1961年東南亞聯盟。從目前看來,兩者相差何止有十年之差。從形成過程上來看,歐共同直到23年之後,也就是1981年才吸納希臘成為第10個成員國,東盟國家則是在32年之後擴充套件到10個成員國。

    兩者的進展不同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進行闡釋。

    1. 先天不足。與歐盟最初的六個核心會員國相比,東盟國家的實力無法支撐起一個強大的國際組織,國際組織的建構與執行是一項燒錢的事業,特別是與德法兩個的支柱作用不同,東盟國家內部無法找出來真正的帶頭大哥。

    2. 刺激疲軟。戰爭是教師,戰爭教會了歐洲國家之間如何和平相處,如何利用集體的力量來謀取個體的福利,如果不是二次世界大戰,德法之間不會和解,更不會團結起來。然後,東盟卻缺乏這種基礎,這就導致一種情景,即若干個虛弱的人扛著一個搖搖欲墜的房子卻並不齊心合力。

    3. 規則偏頗。越是弱勢的組織越應該想方設法在外在維度上展現一個聲音,應該以犧牲內部某些利益的情況下共同展現集體的力量。雖然歐共體在歷史發展中也曾經面臨過多數同意規則與一致同意原則的爭論,但是當歐共體特別是歐盟走向正軌後便將國內的民主而不是一致引入決策機制。東盟卻一致維持十國一致原則,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決策力孱弱,無法形成有效的動議。

    4. 地理弱勢。東盟地區居於航海要道,位置很好,因為他缺乏大哥,因此只能從外面引入大國的力量,然後世界上大國又特別多,因此它就成為各個大國插手干涉的熱點地區。大國限制之下,東盟難以形成自己的決策,只能承擔被人擺佈的命運。

  • 6 # 王宏禹

    按照一般的評價標準,歐盟是地區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政治實體。經歷過金融危機之後,歐洲經濟一體化遭受挫折,但是在防務一體化和財政一體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所以說歐洲一體化,未來將走向一個內涵式發展的路線。同時,歐洲一體化也面臨來自成員國的更多的阻力。按照盟委會的官方說法,歐洲將走向多速發展的路線。

    而東盟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是與歐盟完全不同的路線。東盟沒有單一的文化認同,沒有能夠挑起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國家。沒有克服戰爭的外在要求。沒有發展,成為超國家組織的政治動機。東盟擁有的是一個平等協商,文化多元,利益協同的一體化道路。金融危機之前,我們常常預設,東盟沒有歐盟發展的那麼高階。但是歐債危機爆發之後,我們發現歐洲的一體化發展模式也並不是單一的方向。有東亞特色的地區的話發展也可以為地區福利的提升貢獻力量。

    未來東盟的發展將建立在大國協調、小國決定的基礎之上。希望發揮更大影響力的地區大國,如何能夠取得更多小國的一致支援,將決定東亞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未來。

  • 7 # 區域拒止

    (東盟標誌)

    不太可能,但存在希望。首先就從未來二三十年的現實角度看的話,東盟不太可能發展成為歐盟那樣的國家。首要原因是缺乏歷史文化共識。縱觀古今,歐洲儘管很少出現實質政治上的統一時期,但文化上的統一卻是長期存在的,其連線紐帶便是基督教。相同的宗教文化和思想意識形態,使歐洲各國拋開民族意識的話,共同語言是很多的。

    (歐洲傳統精神文化領袖-教皇)

    而與之相比,東盟的情況卻不容樂觀。近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東南亞地區從未出現過統一的中央王朝乃至強勢王國,政治上不存在共同語言。再而文化上,emmmmm,我不覺得泰國誦經的和尚能和印度尼西亞的穆斯林信徒談得來。

    (二戰後一片廢墟的歐洲)

    再而,東盟缺少加強內部凝聚力,消弭誤解仇恨的契機。歐洲目前難得的高統一狀態,是以一二戰歐洲的徹底衰落為代價的。作為主戰場的歐洲,被戰爭幾乎摧毀為一片廢墟。在此基礎上,歐洲人民渴望和平和互助,而各國高層也意識到對抗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況且處於美蘇冷戰前線的歐洲,只能緊密團結自保,從而形成了後來高度統一化的歐盟。

    反觀東盟,儘管東南亞國家在二戰期間都曾遭受過日本侵略,但由於整體民族意識的落後,各國之間的合作很少,甚至將日本人看作是趕走白人殖民者的“解放者”,更不用提戰時的“共患難”,乃至戰後的“戰友情”了。

    (有望成為東盟“領頭羊”的越南)

    另外,東盟無法像歐盟那樣的抱團的重要因素還在與現實強國的缺少。歐盟的發展,尤其是經濟,主要靠的是德國支撐。而東盟,雖然有新加坡這麼個“小老虎”,但體量太小,難成大器。唯一有看頭的國家大概只有越南了吧,如果越南改革開發能夠成功的話,或許其有機會成為東盟的“領頭羊”。

  • 8 # 詹思丁

    歐盟是當今世界上影響力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同時也是迄今為止區域一體化最為成功的地區。東盟則自成立之後就發展迅速,現已成為僅次於歐盟的區域性國際組織,那麼未來,東盟的發展會不會與歐盟相同,甚至變成歐盟那樣,成為歐盟的複製品。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

    歐盟和東盟都是區域一體化的代表。 區域一體化指的是單獨的經濟整合為較大的經濟的一種狀態或過程。主要有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區域政治一體化。而歐洲的一體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迄今歐洲各國為實現和平、消除戰爭、發展經濟而提出的歐洲聯合、歐洲統一的思想及其進行的實踐運動。狹義指二戰結束以來,由於經濟重建的需要和冷戰爆發的原因,西歐部分國家在美國支援下,從建立歐洲經濟合作組織開始到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歐共體和歐盟的歷史過程。

    第一,歐盟作為歐洲一體化的表現形式,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歐洲人在古代就已經產生了統一歐洲的思想,並且一直沒有消亡,可以說從古羅馬時代開始,歐洲統一的思想或者說願望就一直在歐洲人特別是精英階層縈繞,並且一直有人在為之努力。所以說歐洲一體化發展到今天的歐盟有其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思想基礎,這也是為什麼雖然經歷很多困難,但一體化也能進行下去額重要原因。而東南亞國家並不具備這樣的歷史積澱,只是在戰後面對特殊的國際形勢才激發了東南亞國家的聯合思想。

    第二,歐洲一體化,從西歐開始,並且以法德兩個原來的世仇國家為核心,當面臨困難時,法德兩國總是能夠團結在一起共同面對,這樣也就不至於歐洲的一體化失去主心骨,在他們的帶領下其他國家,特別是後來的東歐、南歐國家都只是以法德為核心的西歐聯合的輻射區域而已,只要核心不散,那麼歐洲一體化就會一直進行下去。東南亞國家則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特別是,沒有老人信服的一兩個核心國家,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甚至菲律賓到底誰可以牽頭或者可以成為東南亞一體化的核心,他們互相之間都在爭奪,誰也不服誰。沒有公認的主心骨,對於東盟未來的發展是一大障礙。

    第三,歐洲國家有極為相似的文化傳統。文化對於人類之間的認同具有關鍵意義,歐洲國家不但在人種、歷史背景方面相似,關鍵是有相似的文化傳統。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共同養育了歐洲的先民,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讓歐洲人在信仰上也極為接近。這些對於歐洲人相互之間的認同感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只有認同才能把歐洲的一體化向更為深遠的方向推進。東南亞國家雖然在人種和歷史背景方面也很接近,但是文化上的差異卻比歐洲國家大得多,半島國家和海島國家有差異,特別是宗教方面的差距很大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甚至一些地方性宗教在每個東南亞國家的地位是不一樣的,沒有任何一個宗教可以在東南亞地區佔絕對優勢從而在信仰上把東南亞人聯合起來。這就導致東南亞國家的認同感是低於歐洲國家的。

    當然其他一些原因,在此就不再贅述。比如:歐洲人的一體化目標是統一為一個國家,東南亞國家的一體化是聯合,並不想統一為一個國家,目標不一樣自然發展前景也就不一樣;外部因素的影響也不同,影響歐洲的主要是美國,最多還有俄羅斯,但就東盟來說則不一樣,眾多大國都在此爭奪。不同的國際環境,對二者的發展就會有不同的影響。

  • 9 # 北玄武

    先來看看歐洲為何能產生歐盟這樣迄今為止一體化程度最高的超國家組織,再看看東盟是否具備或者可能具備,或許可以從中知道這個東盟是不是能發展如歐盟。

    歐盟發展到現在,首先是歐洲國家基礎雄厚,其次打仗打夠了,第三,歐洲衰落,不得不聯合自強,第四,宗教及威脅造就的歐洲認同。讓我們看看東盟有沒有。

    先看第一個,歐洲國家實力雄厚,有德法意西眾多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對世界的掠奪,造就了這些國家雄厚的國力基礎,同時還有存在感低但是也十分發達的北歐諸國以及瑞士這樣的發達國家。同時整體上這些國家之間彼此經濟聯絡緊密,發達和聯絡緊密是歐洲聯合的經濟基礎。看看東盟呢,經濟發展差別非常大,新加坡是發達,可惜太小。馬拉西亞和印尼還行,但是也遠遠不如歐洲國家經濟水平,同時還有寮國、緬甸這樣發展落後的國家。經濟聯絡也沒有那麼緊密。也就是說,東盟缺乏歐盟那樣的經濟基礎。

    第二,威斯特伐里亞體系建立至二戰前,歐洲戰亂不斷,比如拿破崙戰爭,比如普法戰爭、比如一戰、比如二戰,戰亂頻仍。二戰後,歐洲各華人民及政要普遍厭戰,珍惜和平,希望與周邊國家聯合。這其中最主要的是德法和解,這對冤家幾百年恩怨終於消解,走向了聯合。這算是歐盟的歷史基礎,而東盟各國,二戰前基本都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很多國家是在二戰後才出現的,比如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這些國家沒有大規模戰亂,也可以說對和平珍惜不夠,沒有歐洲那樣的歷史基礎。

    第三,歐洲衰落,聯合自強。近現代國際關係史的主角主要是歐洲國家,二戰之後,美蘇共治世界,歐洲衰落。基於此,歐洲國家唯有聯合,方能在美、蘇之外成為又一有世界級影響力的一方。而東盟,嗯,歷史上基本也沒主導國國際關係,也沒有恢復昔日榮光的雄心,聯合的動力也就沒那麼強。

    第四,不論基督教還是天主教,歐洲大致在一個宗教系列的統合之下,文化認同強烈。同時冷戰時期,蘇聯方面的軍事威脅加重了文化認同基礎上的歐洲認同。歐洲認為只有聯合,同時與美國同盟,才能生存下去。而東盟地區,文化實在多元,既有泰國這樣的佛教國家,也有印尼和馬來這樣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還有菲律賓這樣的天主教國家。文化上根本沒有認同。同時,現在也沒有哪個國家威脅到整個東南亞的生存,聯合必要性大大降低。

    綜合以上分析,東盟似乎缺乏歐盟進化至今所有的必要元素,所以說,東盟沒有可能發展如歐盟那樣。

  • 10 # 新加坡眼

    歐洲有歐盟,東南亞有東盟。東盟全稱東南亞國家聯盟,不過東盟一般翻譯成亞細安(ASEAN)。

    亞細安成立於1967年,當時東南亞,剛經歷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分家和馬來西亞印尼對抗,越南戰爭局勢也持續升溫,威脅周圍國家的安全。

    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泰國五個創始會員國,當時希望藉助亞細安這個組織,創造一個穩定的區域環境。

    1967年8月8日,負責外交事務的五個東南亞國家領袖,在泰國外交部簽訂了《亞細安宣言》。

    如今,亞細安已擴大至10個成員國,包括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汶萊、高棉、寮國、緬甸和越南。

    以歐盟的標準而言,亞細安是一個相對鬆散的組織。亞細安的集體決定是建立在協商與共識的基礎上。無論是各成員國的經濟整合程度、政治安全政策上的協調程度,還是社會文化融合程度,都遠遠無法與歐盟相比。

    歐盟成員國公民可以自由在歐盟成員國居住和工作,但在可預見的將來,亞細安都不會發展成為另一個歐盟。

    而且亞細安還有亞細安輪值主席國制度。根據《亞細安憲章》,亞細安輪值主席國每年在十個成員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汶萊、高棉、寮國、緬甸和越南)中輪換一次。

    亞細安輪值主席國的權利和義務,是要積極促進和提高亞細安的利益和福利,包括透過政策、協調、共識、合作來營造一個亞細安社群;確保以亞細安為中心;確保對亞細安產生有效及時的緊迫問題和危機狀況的影響;在加強和促進與國外合作方的密切交往中代表亞細安;並儘可能強制執行類似其他任務。

    亞細安輪值主席國擔當著聯絡內部和外方的重要作用。

    2007年,10個成員國簽訂《亞細安憲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動車鋰電池充電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