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鑑水漁翁
-
2 # 知足常樂0724
▲宋代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
這裡本人喜歡“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晚年最經典的一首詩,它哀婉悽美,開篇就是讓人熟悉的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慢慢地進入主題,結尾更是感人肺腑,痛不欲生。
這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如此感悟。
-
3 # 秦時明月HXH
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為耀眼一顆明珠。藝術性更在唐詩之上。詩詞都來源於生活,到隋唐科舉之後,在唐朝詩成了科舉專案。雖然推動和普及了詩的發展,但格律詩的形成,極大限制了創作的主觀能動性。基本上就限於律絕十六體。詞雖然也有嚴謹的格律,但創作時選擇面廣,常用的詞牌就有一千多個,而且還可以不斷創新。深受各階層的喜愛。
很多人把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個人覺得並不嚴謹。現在來看宋詞,其實大部分都是婉約派的作品,辛棄疾也概莫能外,(個人覺蘇軾算不上豪放派,他那些所謂的豪放派作品,最多隻是不得志時的故作驚人之語,書生意氣而已)。所謂的豪放派最多隻是一個小支派,主流毫無疑問是婉約派的。在宋詞的發展史上,有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就是柳永,婉約派集大成者。柳永一生名篇很多,如果一定要選出一首話,個人喜歡雨霖鈴
-
4 # 半支蓮6
宋婉約詞首推李清照,李清照的婉約詞首推《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此詞為清照避難金華時所作,此時趙明誠已去世六年,自己也已五十多歲。詞的開頭先從環境寫起:風停了,塵土裡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凋落殆盡。這是實景,也是清照的主觀感受。日頭已經升得老高,卻懶得來梳妝。“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親人已逝,有誰還在乎自己的儀容?這裡突出了一個“倦”字——懶散、倦怠,“綠肥紅瘦”已不關己。“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是主要原因,國破家亡、夫死客居的遭際,給她帶來了無限的悲哀與愁苦。每想到此,來不及言說,眼淚先流下來。這愁怨、這苦楚是何等深厚、沉重!
詞人也曾想過排解憂愁的方法:聽人說雙溪春色還不錯,也打算去劃劃船,在江水中飄蕩著,或許可以排解一下哀愁。詞人此時是否又記起了少時在“溪亭”划船的情景: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我想是肯定的,詞人素以博聞強記與夫君一爭高下,這些美好的記憶是支撐著她活下去的理由。但現實是何等殘酷,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自己的許多愁。“此愁無計可消除”,詞人最後又陷入了綿綿不絕的愁怨之中。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形象化。哀愁能用船載?前人寫愁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李後主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賀梅子有“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李清照卻另闢蹊徑,以蚱蜢小舟載不動作比,更具新鮮感,也更具有可感性。讀之,能真切感受到哀愁的沉重,載人的小舟卻載不動愁,這愁有多重?這麼沉重的愁卻牢牢地壓在人身上,不是要把人壓垮嗎?
稍晚時候的張元幹《謁金門》中有“艇子相呼相語,載取暮愁歸去。”當從此句化用而來,足見其影響力。
此詞在藝術上還有一個特點,語言精煉、準確、富有表現力。用極簡的語句表現了豐富的內容,概括得反映的生活,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概括了李清照晚年的各種苦痛。國破家亡,“飄零遂與流人伍”,給她帶來了淪落之苦;夫死孀居,“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使她陷入了無邊的孤寂之愁。詞人把許多生活感受都囊括在這兩句詞中,用筆之精煉歎為觀止。
李清照是宋婉約詞派塔尖上的人物,早期悲歡離合、惜春悲秋的“閨怨”詞較多。南渡後的家國鉅變使她的詞在抒寫個人的情感方面溶入了傷時傷世之痛,如《武陵春》《聲聲慢》《孤雁兒》等,藝術上也更加如火純青。《武陵春》無疑是其中的代表作。
-
5 # 林一Gerry
婉約派,是宋詞主要的流派之一。婉約,是婉轉、含蓄之意。婉約派的詞,在內容一般是寫傷離懷遠的兒女風情,音律婉轉,語言清麗,因有一種柔婉之美,而深受世人推崇。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溫庭筠、柳永、李清照、晏殊等。
而本人心目中最愛的一首,當屬晏殊的代表作《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白話譯文:清晨欄杆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
昨天夜裡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檻菊愁煙蘭泣露”,起句寫秋天清晨園圃中的景物:菊花上瀰漫了一抹淡煙輕霧,遠遠看去如同含愁脈脈,蘭花上露珠點點,像默默在啜泣一般。
菊花和蘭花,本來就象徵著品格的幽潔,詞人在這句中,又用“愁煙”和“泣露”兩個詞將它們擬人化,暗示出下文主人公的心情的憂愁悽婉。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次句中寫出“羅幕”和“燕子”兩種毫無關聯的意象,但在詞中,此時心中無限哀愁的主人公,似乎對氣候也特別敏感,她感覺那燕子似乎是不耐羅幕輕寒而飛去。其實,詞中所說燕子的感覺,實際是說主人公的感覺——用燕子的雙飛去,更能襯托出人的傷感與孤獨。
詞的前兩句,用溫婉含蓄的詞語寫了幾種意象,給全詞蒙上一層淡淡的憂傷色彩。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這兩句是說,明月不知道離別之痛,斜斜的月光穿入朱戶直到拂曉。
這句是,主人公從拂曉回想到昨夜。句中明確的說到“離恨”二字,至此,情感的表達也漸漸強烈。“明月”本是客觀自然的景物,它並不理解主人公的離愁之苦,而只顧用月光灑進住戶,原本很自然。既然是這樣,似乎不應怨恨它。但主人公卻偏偏要怨。這種看似是無理的埋怨,卻正有力地表現了女主人公在離恨的痛苦煎熬中,對著月亮徹夜無眠的情景。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下片寫主人公清晨登高望遠:昨夜西風呼嘯而過,綠樹凋零。我獨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景物既蕭索,人又十分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詞人卻又出乎意料地寫出一片無限廣闊的景象:“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主人公在這裡憑高望遠,自然產生的蒼茫之感,使自己在精神上得到一種滿足,從上片狹小的庭院轉向對廣遠境界。
這三句雖然也含有離傷別緒,但卻透著一些悲壯的情感,是此詞中流傳千古的名句。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彩箋,指的是詩箋。尺素,指的是書信。登高遠望,也不見心中所思之人,因而想到寄書。這兩句,將主人公要遠方寄書的強烈願望,和音書無處可寄的現實對比起來寫,突出了渺茫無著落的悵惘之感。
縱觀晏殊這首《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上片的風格偏於柔婉,下片的風格偏於開闊,幾近悲壯。但是上片在柔婉中透著一些含蓄,下片於開闊中含有幾分蘊涵,通讀這首宋代最負盛名的詞,離傷懷遠,被譽為婉約詞千古名篇是當之無愧!
-
6 # 閒花
婉約詞中,比較喜歡柳永的《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如果說蘇軾的《江城子》是千古第一悼亡詞,那麼柳永的這首《雨霖鈴》便可以稱得上千古第一離別詞。
這首詞,無論是從語句,結構,情感來說都是非常讓人稱絕的。柳永擅長長調慢詞,是婉約派集大成者。詞風旖旎傷情。
-
7 # 如一凡夫
#最喜歡的婉約詞《一剪梅》(李清照)# 宋詞婉約派以秦觀、李清照為代表,被譽為詞家正宗、當行本色。在婉約詞中最喜歡李清照的《一煎梅》,全詞如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是李清照同丈夫分離之後所作,是一首十分工巧的別情詞,詞人抒發了自己不忍與丈夫離別的深情。
在清秋季節,花開花落,"紅藕香殘玉簟秋",為全詞定下了優美的抒情基調。伊人獨自感受這清涼幽靜的意境,回味內心的淒涼獨處之感。詞人在白天時"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以獨自在水面泛舟的事情,來暗示離情之愁怨。"雲中誰寄錦書來",描寫夫妻在分別之後的思念,並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以構成一種神亂意迷之意境。"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詞人因惦念夫君,所以非常渴望能夠看到遠方的錦書,於是遙望雲空時就產生了雁足傳書的遐想,思切端然可見。可是"花自漂流水自流"卻給人一淒涼無奈的感覺。
詞人在深受相思之苦和閒愁之苦時,這種情感並不是她獨自所有的,而是在戀人雙方心中都會存在的哀愁。正如詞中所寫"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儘管水遠天長,未見錦書,但兩地的相思之情卻仍然持久,足見雙方感情之深和彼此之間的互相信任。"此情無計可消除",正因為相愛的人現在已經分離兩處,心已經被深愁而籠罩,也就難以排遣這份情感,因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8 # 詩經女孩1、婉約詞的發展
婉約,即婉轉含蓄,詞本為合樂而歌,娛賓遣興,內容不外離愁別緒,閨情綺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間集》和李煜詞為代表的香軟詞風。北宋詞家承其餘緒,婉約派代表人物有:晏殊、歐陽修、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文風各具風韻,自成一家,宛轉柔美。
那為什麼宋代婉約詞居多?我們看《清平樂》時要感謝宋仁宗,這是一個一個聲妓繁華的時代。文人士大夫蓄妓、狎妓之風盛行。柳永、周邦彥自不用多說,就連位極人臣如晏殊、寇準、歐陽修等所謂詎統文人也不遜色。
秦觀既是才子, 自然也不能免俗,風流韻事亦不少。由秦觀詞所知,秦觀接觸了不少女性,有青樓名妓、官 家侍妓、貫官寵姬、友人侍妾、女AVANCIER姑等。這也為他婉約詞風打下一定的基礎。
2、秦觀詞特色作為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詞人,秦觀一生仕途坎坷。早年家庭多故,十五歲父親去世,與母戚氏隨祖父、叔父生活。走向仕途,仕途之路非常不順。所以造就了他自身獨特的性格氣質。
作為婉約詞人,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首先在意境創造上,秦觀的詞作擅長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風光,王國維說他營造出蕭瑟淒厲的“有我之境”;其次,在語法結構方面,秦觀受到柳永的影響,創作了大量慢詞。顯得跌宕有致,包蘊深層。最後,秦觀詞作具有含蓄隱麗的特徵,用精美凝練的辭藻,傳寫出悽迷朦朧的意境。,比如飛燕、寒鴉、垂楊、芳草、斜陽、殘月、遠村、煙渚等。
3、《鵲橋仙·纖雲弄巧》賞析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詞吧,創作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的七夕。這裡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秦觀一生仕途不順,從監處州酒稅削秩編管郴州,長沙是必經之路。到了長沙邂逅了一位藝妓。秦觀觀其姿容既美,出語真誠,遂亮明身份,藝妓又驚又喜,殷勤款待少遊,遍歌淮海樂府。秦觀與她繾綣數日,臨別之際,藝妓表達了侍奉左右的心願。秦觀答應她,將來北歸重逢,娶她之時。沒想到一別數年,秦觀竟死於廣西的藤縣。
看完背景再來讀這首詞,是不是就有了不一樣的心境呢?這首詞大家都會背,我們喜歡的也差不多。就是其中的兩句: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一句頂上一萬句我愛你,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這種理想的聖潔而永恆的愛情,便是我們眾人所想追求的。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於極。到了最後一句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牛郎織女一年相聚一次,也阻擋不了他們相愛。愛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心中有你!
-
9 # 雁知
問題:宋代婉約詞,你心目中的最愛的是哪一首?為什麼?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什麼是婉約詞?婉約詞,中國古代詞學流派之一,形成於晚唐。這一類詞修辭婉轉、表現細膩。在取材上,多寫兒女之情、離別之情;在表現手法上,多用含蓄蘊藉的方法表現情緒。代表詞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所以,說到婉約詞,是繞不開李清照的。
李清照簡介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詞作品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相思之情,後期多悲嘆身世,感懷離別。對詞的發展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也是優秀的詩人,留存不多,多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著名的《夏日絕句》,千古流傳。
作品創作背景此詞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當作於婚後不久,因故與丈夫時有別離。這不免勾起她的許多思念之情,寫下了多首詞篇,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為什麼喜歡《一剪梅》?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詞中佳句不斷,“雲中誰寄錦書來?”,惦念丈夫,思念親人,望眼欲穿,想象在遠方來信 ,那真是一封“家書抵萬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思念的迫切表現。“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互相思念,有情人的心靈感應,“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種相思之情籠罩心頭,無法排遣,蹙著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湧上心頭。
《一剪梅》筆調清新,風格細膩,人物內心世界刻畫的非常準確到位 ,是一首千古傳唱的不朽詩篇。
-
10 # 靜如星辰
宋代婉約詞眾多,我最喜歡的還是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眾所周知,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愛國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的文學造詣很高,在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歷史中也佔有一席之地。他寫的詞在當今也備受推崇。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中,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就是如此。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這首詞通俗易懂,語言流暢,主題連貫,一氣呵成。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誰又不是呢?人在年輕的時候無憂無慮,直率純真,不懂憂愁的滋味,喜歡到處瘋跑。為了寫出新詞,無病呻吟,沒有愁而硬說有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隨著歲月的流失,生活的艱辛,現在嚐盡了憂愁的滋味。但是,所有的辛酸縱然是想說卻又說不出來了,有一種痛到極致不覺痛的感覺,更是不知從何說起,只能輕描淡寫地說一句:“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呀!”這種含蓄、壓抑的情感更讓人感到心酸,悲涼。
辛詞的藝術表現手法很獨到,對語言嫻熟的駕馭能力同樣令人讚歎。這首詞上片寫少年喜歡登高望遠,不識愁滋味,為了寫出新詩而無愁說愁。下片寫而今歷盡艱辛,識盡了愁滋味,卻反而說不出愁來。最後一句是重點,看似著墨很輕,說得輕鬆灑脫,實際上意味深長,難以擺脫心頭的沉重壓抑,更有一種無語凝噎之感。
少年不識愁滋味,而今識盡愁滋味。上片與下片兩句開頭遙相呼應,短短兩句話寫盡人生悲涼。“而今”、“識盡”、“卻道”,是這首詞中的三個詞眼,不僅關聯了過去,還轉折到了現在。就是以前怎麼樣(不識愁滋味),現在怎麼樣(識盡愁滋味),但是一個“卻道”又把話題轉移到了別的地方,因為他沒說以前怎麼不識愁,現在怎麼識盡愁,而是卻說“天涼好個秋”,寥寥數語,把辛棄疾那些空有愛國熱情卻鬱郁不得志的複雜情感揮發了出來,他越是想要為國出力,卻越是遭到腐朽勢力的壓迫。所以自身的壯志未酬和對朝中腐朽勢力的不滿與其愛國情感交織在一起,但是,縱有滿腹牢騷卻不便說出,欲說還休也就不奇怪了。
結束語這首詞構思新穎,語言雖然淺顯但卻意味深長,濃愁淡寫,重語輕說。寓激情於婉約之中,別具一種耐人尋味的情韻,這也是讓我喜歡的原因。
-
11 # 石家三三
宋詞從詞風和抒發情感上,大致分為婉約和豪放。北宋婉約派詞人:晏殊、柳永、秦觀、歐陽修、周邦彥、晏幾道、張先等,兩宋之交有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南宋的有朱淑真、朱敦儒、姜夔、吳文英等。
北宋豪放派詞人:蘇軾、范仲淹、王安石等,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陸游、劉克莊、劉辰翁等,我個人感覺也不必硬性劃分,柳永婉約翹楚,他的雨霖鈴天下聞名,可他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一洗逸靡之態而有盛唐氣象!詩詞書畫文集大成的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豪邁千古,可他也有天涯何處無芳草,多情卻被無情惱,不思量,自難忘等柔情軟語。范仲淹的千嶂裡,長煙落日,燕然未勒,將軍白髮響亙千古,可他亦有碧雲天,黃葉地,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百轉千回。
我個人鍾愛的一首詞是秦觀的《滿庭芳.曉色雲開》,秦觀由於自身命運多舛,詞意總有些淡淡的哀而不傷,婉轉詞意中憂鬱朦朧。再就是我被這首詞中的顏色所魅惑,曉色,古臺,紅英,綠水,朱門映柳,玉轡紅纓,亮麗顏色處處對比,典雅翡麗。
曉色雲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古臺芳榭,飛燕蹴紅英。舞困榆錢自落,鞦韆外、綠水橋平。東風裡,朱門映柳,低按小秦箏。多情,行樂處,珠鈿翠蓋,玉轡紅纓。漸酒空金榷,花困蓬瀛。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憑闌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 —— 宋代·秦觀
-
12 # 舞文弄墨的王春榮校長
喜歡柳永《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寫出別離漂泊之痛楚!
-
13 # 使用者郭慶柱網名擎天柱
南唐後主李煜: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冃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
14 # 海棠館主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
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蘇軾
遙遠昏暗的天空,一輪蒼白的缺月冷冷清清的掛在疏影婆娑的梧桐枝椏間。讓這個初春的黃昏顯得更加的寥落和寂寞。
更漏已經一聲聲的在漸次的消殘,牆外曾經喧囂的鬧市也開始變的安靜起來。
有誰能明白,如果一個人孤單的走在這月夜寂寥的街市,獨自回憶著曾幾何時的迷惘,是不是就彷彿象遠方那隻飛來的離群孤雁,在飄渺的空氣中哀傷的歌唱。
猛然間忽的驚起,那雁已悄然掠過,回首它卻只留下落寞的影子。
悲憤也許只不過是另一種麻煩或墮落,怨恨似乎也總和頹廢另人有無限的感慨!但這些又有誰會了解,有誰會知道呢?
那雁真的該休息了!但是它總是不肯在那些稀疏寒冷的樹枝上棲息。
難道它會降落在那邊那片荒涼的沙洲上,讓空落和孤寂做它的陪伴嗎?
-
15 # 搶發言
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拭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如夢令》簡單、易記,且朗朗上口。傳神地描臨了一個婦人晨起慵懶、悵然和看到雨後庭院內被雨水摧殘的落花後,那種無奈、有些酸楚和悵然若失的神態。
李清照不愧婉約派的大家,她的許多詞令都十分準確到位地展現了作者睹物傷情,離情別緒的苦痛。借物喻人,形象貼切。
回覆列表
宋代婉約詞,我心中最愛的,是李清照的紅藕香殘玉簟秋。哀婉,深情,每一句都美得不得了。讀後,一幅如夢如幻的蓮花美人圖會深深印在你腦海。我就喝五斤酒,也寫不出這種境界。只有一個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