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劉帶你觀天下
-
2 # 閒處讀書
孔子雖然“述而不作”,但並不能因此就說孔子不講創新。就教育方面,孔子就提出了許多富有創造性的想法。
孔子提出人的先天條件相近,差異主要在於後天的教育以及環境得影響。孔子認為人都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他提出“有教無類”,創辦私學,讓沒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這還不算創新嗎?
此外,孔子還提出了許多富有創造性的教學方式,他提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因材施教”,同時,他還提出啟發式教學,提出“不憤不啟”的觀點。孔子最欣賞顏回,主要是因為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所以,我們不能說孔子不講創新,他本身就是在提出新學說,這就是一種創新。
-
3 # 亦文人文
回答前,先要釐清一個問題,您所說的創新和發明創造,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領域?
在自然科學而言,非只孔夫子,整個中國古代社會的發明創造都處於一個緩慢的階段。這裡的緩慢是比照西方社會而言的。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它的興旺發達之地在黃河流域,其地理特質決定了這一文明的發展路徑不可能像匈奴部族那樣以遊牧為生,也不能像西歐國家那樣開啟大航海時代,而只能在原始社會的採集狩獵基礎之上發展農業。因為農業生產的積聚屬性,使這個文明得以發展延續,能夠在涿鹿之戰中,打敗武器更精良,單兵戰鬥力更強的九黎族,其實是先進生產力的勝利。
農業生產的特質決定了自給自足自然經濟,決定了對新技術新發明的需求不那麼強烈;也決定了安土重遷的思維方式和對勞動力數量的重大需求,所以古人抑商,對手藝、航海等一律斥為“奇技淫巧”,是有深刻社會基礎的,並非思想保守而已。
華人雖然不注重自然科學的演進,但對人素質的培養和社會組織形態的最佳化,卻傾注了極大的熱情與創新能力。孔夫子雖然號召“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但所謂的復,其實是暗示信眾:我們的理想古已有之,再恢復起來不難,主要是克服大家的畏難情緒,而非一味地不求創新,看孔子的頂層設計理念,對教育方式的創舉,對學生遵循個性的培養,以及“溫故知新”的名言,孔子對創新的理念是審慎而實用的,其“不創新”是為了反對為創新而創新。
舉一個例子,孔子時代,禮樂文明雖具雛形,但巫鬼文明的影響,根深蒂固,在那個環境下,能夠喊出“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的箴言,能夠做到“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壯舉,其意義是劃時代的,而劃時代,便是最大的創新。
總之,人不可能超越時代而存在,孔子的不創新,也僅是就某一個特定領域而言。以他的培養聖賢,規整社會的理念,穿越了長遠的時空,一直影響到當今:在全民抗疫的當口,若非兩千五百年傳承下來、不斷完善的共同理念沉澱,結果將會如何?
-
4 # 大河與歌
孔老夫子者,大成聖人,至聖先師。孔子一生為傳播思想,解救民眾於水火,以功萬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周遊列國之間,孔子著書立說,遊辨君王,兼手下門徒過萬,直接開創了儒家學派。
至於說孔子為什麼不搞發明創造,這就與他的理想相去甚遠,再說了那時候想要發明,能發明個啥呢,頂多將木牛流馬的發明提前個幾百年而已。作為一個先師聖人,行走天地間,應有更大的責任與抱負。
處在那個時代,能意識到推行“仁、禮”的德治主張,這都是功蓋萬世之舉。孔子為了實現“大同”社會的理想,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一直在進行思想構建,也一直在創新,加以遊說主張,期望君王採納。
假使你沒事給門徒講思想創新、推行社會發明創造的做法,是不是意識太過超前,在那種時代,對社會的實用性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這是個捨本逐末的事。離大道及儒家思想甚遠的意識形態不值得提倡,不側重弘揚。
並且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個人想要揚名立萬,非得著書立說不可。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那個時候,思想尚未統一,文化意識形態剛露出雛形,需要一些有思想創造力的人進行引導和施教,從而推動思想文明的發展,帶動社會的變革。
而說到發明,在那個生產力低、尚需手工勞動的時代,普通百姓以農耕、手工業為謀生手段,發明創造也只能說僅限於這些範圍。而四大發明時間最早的也莫過於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都在孔子時代之後了。
但如果你讓孔子潛心去搞這些發明創造,哪能及他做一個思想先行者對後世的無窮影響啊!
-
5 # 仲春豔陽
因為孔子有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言論,許多人便認為孔子不講創新、不講發明創造,其實,這是對孔老夫子的誤會。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和而不同思想是關於人與人、自然和社會關係的創新之道,即和諧創新之道,它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和價值核心。
孔子在和諧創新方面,可以說有兩個偉大的發明,一是確立了"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為道德成為縣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範提供了前提;二是以禮釋禮,為建立有機的道德體系奠定了基礎。在這兩個發明的基礎上,孔子創立了獨具特色的、有別於傳統思想文化的儒學體系,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6 # 問倒
聖人不是神,人與神的區別就是人又自己的能力邊際,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做到的那就不是人了!
問題中的不講是“沒說過”的意思?還是“不在意”的意思?
孔子確實沒有明說過創新和創造,但絕不代表他不在意。
作為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怎麼可能不講創新?任何一個新的學派的創立,本來就是一種創新的體現,儒家也是一樣啊!
孔子提出的各種思想,例如“中庸”、“三人行必有我師”、“溫故知新”等等等,可能在我們看來都是“老東西”,是傳承,但是在孔子那個年代,這些可都是“新事物”、是創新!
孔子確實不講發明創造,原因有三孔子從不自認聖人,也從未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五十一的時候還要去找老子問道,甚至說自己“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有人說這話的重點在於從心所欲,其實筆者認為在於一個“矩”字,即孔子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超脫之人,自己一直在“規矩”裡。所以一個一直在學習,一個一直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都沒有“超脫”的人,不去研究其他分支,奇怪嗎?不奇怪!術業有專攻,孔子“術業有專攻”的提出人,同樣也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提出人。孔子承認自己的不足,也承認別人的優秀,但孔子沒有因為自己的專業優勢自大,也沒有因為別人的專業優勢自卑,用現在的話說,孔子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研究好自己的專業就夠了,至於發明創造啥的,墨家更專業,那就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嘛。在春秋年間,中華大地的主流文化是順應天地、感應天地、體悟天地,而發明創造更多時候是求改變,改變生活方式、甚至是改變自然,這與當時的主流文化思想不符,除了農民出身的墨子,因為有擴大生產力的直接需求會搞發明創造(當然墨家的根本是兼愛、非公等,可沒有發明創造....)其他諸子百家都不會去搞發明,基本也都是這個原因。聖人也是人,命有盡時,智有窮處,不神話聖人,因為聖人從未神話自己,也未必希望被人神話。
同時,要體悟、研究聖人的想法,不能用現在的環境,要優先了解聖人所處的歷史環境背景。
-
7 # 音形世界
不講並不是沒做,也不是沒有創新。可以說沒有孔老夫子中國目前最古老的著作《周易》幾乎難以傳世。沒有他作的《易傳》後人幾乎無法解讀《周易》。他一生最崇拜的人就是周公,為什麼?就是周公是歷史上首位能夠註解《周易》的人,《周易》中那個撰寫彖文的人便是周公。而孔子版本的《 周易》正是在此基礎上編輯完善的。周公除了輔佐武王打天下外還直接邦助周室制定禮樂制度成為奴隸社會末期最有改革成就的人。故此孔子對此倍加推崇,他倡導的儒學其核心就是"以克己復禮為仁"勸慰當時列國尊從周禮,不要造反。但是禮字的本義就是以道為至尊,唯此唯大的,所以他幾次登門拜訪老子期求道之要法。可是他並不諳周室的內幕:當時的周室禮崩樂壞,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且從小就立志報效國家的老子長期得不到重用,因此老子在道德經中有不少話是反話正說,意在諷刺當時社會的弊端一一這正是導致後世學者在解讀《道德經》時將反問句解為陳述句屢屢出錯的原因。同時也是老子批評孔子不識時務的原因。老子年長,因不為時用出關退養;孔子年輕,為報效周室而周遊列國,結果是處處碰壁。總的來說,孔子的儒學開創了中國教育史上的先河,他其實也是道家思想偏於社會治理方面的重要傳承人,是老子的百家弟子之一!
-
8 # 霜華滿袖1
孔子說,我不如老圃,我也不如老農。
荷蓧丈人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那個人啊。
孔子不是做具體事務的勞動者,也不是科學家和發明家。孔子是個教育者,是教人做人的人。
做人有什麼創造和發明嗎?古今中外,做人的標準,道德的規範,和文化之初有多少區別嗎?
先做人後做事,是儒家對弟子的基本要求。做人的基本原則確立不移,底線堅守不逾,目標矢志不渝,然後做事。不管從政經商,不管做什麼具體工作,要創新都可以自便,古往今來有所創新的儒者比比皆是。但都是自己學的,不是別人教的。
發明不能教,創造也不能教,老師要是知道如何發明創造,為什麼不自己去做?
教人做人的人不必發明創造,但應該與時俱進。孔子是與時俱進的人,“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可見。
-
9 # 風過無痕攝有痕
我認為孔子恰恰是講求創新的的人,所求的是經世致用的學問,所言的是挺接地氣的話理,所行的是挺時代的事兒,他因創業而創新,因理論創新與人格魅力而被後人稱為聖人。
孔子在教育上求創新最早的民間辦學,體現了教育形式的創新。孔子廣收門徒,以《詩》《禮》《樂》和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親身示範為教,將奴隸社會原只能由王公貴族獨享的文化知識傳播到民間,打破了官府的壟斷,開了中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
最早的有教無類,體現了全面教育思想的創新。在孔子的眼中,學生無論貧賤富貴都一視同仁,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夢懿子,都欣然授之,是真正的五湖四海。
最早的因材施教,體現孔子教學方式的創新。這類似以德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奧托·瓦拉赫命名的“瓦拉赫效應”,即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最擅長的領域,發揮學生的特長。
孔子針對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等學生們的缺點,能揚長避短,成就他們的人格,終至成物,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顏回、子貢等為後人讚頌。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真是杏壇勤耕終成林。
致力於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的倡導者和實踐者,體現了教育方向與教學目的創新。
積極入世,是儒學的精髓所在。入世之志,就是要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使命,這是把責任與擔當融入創新的具體體現。
孔子在學習上求創新孔子是終身學習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其為學之道,治學之精神是人類的寶貴財富。
孔子讀書充滿樂觀精神。他從15歲立志學習,一直到死都在孜孜以求。他發憤求學,常常是廢寢忘食,一旦在學問上有所獲益,會快樂得忘記憂愁,連日漸衰老的威脅也忘了。
孔子的為學精神是永遠年輕的,因此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因為終身不倦地學習,他才能時時保持進步的狀態,才能達到新的境界。
正如《論語》開篇語 : “子曰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人生理想的三個方面,實際上也是所以人人生的三個要務 : 人要學習以至終身學習,以學為快事;人要交友處事,以人和為樂事;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於外。
孔子思想成為後人創新的智慧源泉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土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文化之根。
1988年,全球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舉行會議後發表宣言 : “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頭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難道這些頂尖的創新者們,是在拍孔子的馬屁,是危言聳聽嗎?這當然不是空穴來潮,這是孔子的創新思維、創新文化走向世界,走向科學與教育的殿堂。
錢學森說 : “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
創新就是在生活中發現了古人沒有發現的東西。要創新需要一定的靈感,這靈感不是天生的,常常是一個人思想體系結構的功能體現,是優秀文化的自信與自覺。
《論語》記錄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源頭,也是華人的智慧寶庫。
兩千多年來,無數志士仁人透過精研《論語》,從中汲取智慧,上以治國平天下,下以修身齊家,難怪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奇蹟。
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實代言人南懷瑾先生說 : “孔子學說與《論語》的價值,無論在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字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就能認識到其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後起之秀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會有得而見之於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
只有對中國文化自信,拋卻前人的思思束縛,用自我鮮活的心靈體味孔子真正的思想內涵,才有可能在新的“文化重建”中,撩開孔子和他的《論語》的神秘面紗,挖掘其中蘊藏的智慧光輝,釋放出新的活力。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門設定有孔子教育獎,這是首個以華人名字命名的國際教育獎項,用於獎勵在世界範圍掃盲工作方面的成就和創新,並促進高效創新的文明社會的發展。
孔子教育獎的設立,彰顯了孔子所倡導的“有教無類”全民教育觀念,對於弘揚儒家教育思想、促進世界教育事業發展、發揮教育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基礎性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於此,孔子的創新智慧與精神,不正是中華民族文化教育之根、之魂魄嗎!
-
10 # 昴日星官
孔夫子不講創新、不講發明創造?
兩個問題合二為一則是孔夫子不重視科技發明?對否?
孔夫子的學問,是求官的學問。做官,不是要你精通多門,而是需要你有一門擅長之外,其他諸門別類都要略懂。即使提到“創新”“發明創造”說法,孔夫子自然不會將它獨立出來專門講述。這就是後來儒家所說的“相容幷蓄”。
孔夫子是教育家、思想家。他這一生奔走春秋諸國,能聽他講課的都是庶出寒門,都是有能力交學費的人。學費,古代稱,束脩,一般是肉或者其他。發明創造、創新,當時有專門人在的講述了,科技發明的專家教授——墨子,就是專門搞這一行的人,他的隨從被世人稱“墨家”。孔子要是講述發明創造,估計會引起紛爭。儒墨兩門弟子見面火拼?
儒家,在春秋時期,是屬於小派別不為諸侯國所接受。當時流行派別學說主要為農家(農業)、名家(縱橫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兵家(白起?)還有其他的諸如管仲等人的門徒。不管是哪個門派類別,都重視講道,不講術。直白點,就是講思想不講方法。而且這些諸子百家,在實用性比儒家強。
古代的科技發明、創新創造都用在哪些地方?戰爭。這個用途最廣。春秋戰國時,各國的土地不甚大,人口日益增長,自然擴大了對土地的需求,所以戰亂頻繁。所以墨家一直延續到西漢初期依然有生存的土壤。孔子本身處在大時代當中,出於對和平的渴望,直接忽略了墨家。更別提墨家的思想本來就是發明創造創新。農業。這個一半都是英明君主行政的手段,但不會被很重視。古代是講“道”不論“術”的社會,農家門徒即便知道科學技術的利用能提高農作物的生產,但是不善言辭,語言文字不通根本就沒辦法影起社會的重視。孔夫子一切生活基礎條件都是門徒提供的,即便想重視農業也不知道怎麼提高農業生產,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語焉不詳,怎麼當老師啊?建築。這個是次要用途。古代君王貴族生活豪奢,生前大肆娛樂享受,死後還要鋪張浪費做陵墓。精通發明創造創新的工匠沒有墨家的保護,不是被殺就是沒有發言權。沒有文字的參考,孔夫子也愛莫能助。出行及器具。沒有靈魂的人沒有發言權(來源網路)。孔夫子周遊六國,出行的車馬之類的很原始,顛簸難受,還要時常修理。相當於我們現在買了車還要自己動手修理。能感受得到科技發明創新創造的便利才怪!更何況這些製造出來車馬的人,又不是孔夫子和他的門徒那些善於辯論的,自然是直接被無視了。孔夫子究竟講過沒有?孔夫子所有的思想都是透過《易經》悟出來的,“韋編三絕”講述的就是這個故事,而《易經》包含很廣,內容太過於浩瀚,限制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他是不可能悟出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麼樣的結論的。
我可以打包票,孔夫子絕對沒有明著講過重視創新創造發明的話語。限制於當時的時代侷限性,他也不可能提出這樣鮮明的觀點來的。這可是超越時代兩千多年的見識。孔夫子不是上帝,自然不會講這些。
為什麼?綜上所述,答案如下:
怕捱打。學術爭端。
沒能力。不擅長的事情,講了也白搭還不如講故事講道理。
不被重視。講出去,得不到實惠。
不屑講。太低端了,不如做官高大上。
回覆列表
2560年前的公曆9月28日,孔子誕生,西方那個作為公曆起點的神之子還遠未出世。他將是聖人,是先師,是帝王統治的大旗,也是讀書人膜拜的偶像。然而,在那未免太過“短暫”的73年裡,或許他最貼切的身份是:“士”。這個身份已註定了他內心有情懷,卻手中無權杖;註定了他要在離亂的時代顛沛流離,在平衡理想與現實的同時不斷尋求自我完善——這和我們很多人的境遇,沒有兩樣。
孔子的一生幾乎是標本式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現實的大地上尋求理想實現的可能性。甚至在孔子73歲泰山傾頹之後,他仍以各種面目遊蕩在這塊土地上,時間長達兩千多年。最終2000年前的那個風塵僕僕的背影,成為了無數讀書人眼中的精神偶像,也成為了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導師。他的一生顛沛流離,惶惶如喪家之犬。但他的思想卻撐起了兩千多年的華夏文明,受萬人敬仰。他所倡導的“學”“仁”“禮”等思想變成了了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仔細一分析,我們就懂了,孔子追求的是文化,是政治理想,是自然,但是不會去想發明,去想創造。其中中國古代一直是這樣,講理論不講實踐,講世界觀不講去自然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