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河菡萏
-
2 # 胡侃解密三國
首先要明白的是,曹丕沒有那麼傻,孫權稱臣只是權宜之計,一般人都能看出來,更何況曹丕。
問題在於曹丕打算怎麼辦?當時謀士劉曄提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十分正確的方略,攻吳,就是趁劉備攻孫權於西邊荊州,我們曹魏趕緊攻東吳的東邊,兩邊夾攻,蜀攻其外,魏攻其內,滅吳只是個把月的事,滅了吳,蜀國獨木難支,假以時日必然還會被我大魏滅了。就算再不濟,跟蜀國分了東吳,但是蜀國得到的都是東吳外部的地盤,而我魏國可以得到東吳的核心地帶,那樣的話魏更強,蜀的實力增加不多,滅蜀也會比較容易,大好時機你就不要猶豫了。
然後曹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攻蜀,東吳剛剛派使臣投降朝貢稱臣,人家都投降了還去攻伐人家,在道義上說不過去,而且一旦這樣做了,就會把天下其他想投降的人心都阻隔了,這樣不太好吧?!我們為何不接受孫權的投降,而偷襲蜀國的後方呢?這是曹丕的看法。按理說這也不能算錯,如果偷襲蜀國的後方,也有勝算,雖然明顯不如攻打吳國。所以劉曄當即提出了反駁。
還是攻吳好!我們曹魏地處中原,吳國離我們軍隊更近,而且進軍方便,偷襲蜀國卻要輾轉上千裡,不划算,而且如果我們偷襲蜀國後方,劉備一定不會再繼續進攻東吳,而是撤軍來抗拒我軍,那消耗的就是我們的力量啊,太虧了。如果我們攻伐東吳呢?劉備一看我們也來了,必然會大力進攻,爭著和我們瓜分東吳,絕不會再次聯合起來,而跑去救東吳,那樣東吳必滅,而我們至少也能得到東吳的揚州核心地盤,滅蜀也指日可待。
可以說劉曄這說法無懈可擊,切中要害,但是倔強的曹丕非要來點不一樣的,捂住耳朵我就不聽。我選擇誰都不打!天賜良機就這樣被貽誤。後來雖然曹丕親征東吳,孫權連面都沒漏,派呂範諸葛瑾就把曹丕打法了。
難道曹丕真的就這麼傻麼?非也!當時無論是攻蜀還是攻吳,對魏來說都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隨便進攻哪一個都會有不小的收穫,而且曹丕當時的確在兩邊都陳兵以待,就在等一個好時機,看下攻那邊更好。
優中選優,而且前期劉備節節勝利,估計曹丕已經蠢蠢欲動了,但是突然戰局就僵住了,陸遜龜縮不出,劉備氣急敗壞,也無可奈何,曹丕又開始舉棋不定,僵住了那該怎麼辦才好呢?其實此時曹丕應該也已經偏向於攻吳了,畢竟距離近,而且貌似更好打一點,曹丕就等著劉備把陸遜打散,然後自己高歌猛進以逸待勞,一舉拿下東吳,可現實總是愛開玩笑,劉備不光沒有打贏陸遜,而且敗的慘不忍睹,曹丕襲擊東吳的計劃也就泡湯了,而且劉備敗的太快,根本沒有緩衝期,而且在古代通訊條件不發達,等到曹丕知道訊息,劉備都已經跑到白帝城了,陸遜已經回防了,而且蜀吳再次聯合起來了,曹丕這時乾瞪眼也沒用了,但還是賭氣似的攻了東吳一回,並沒有什麼卵用了。
也就是說曹丕的計劃都落了空,想坐山觀虎鬥,開始時的確像,但打起來後發現是老鷹抓小雞,小雞劉備毛都被拔光,光著一溜煙跑回去了,曹丕都沒反應過來就結束了,所有的準備都沒用上。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1、坐山觀虎鬥,等蜀、吳兩國兩敗俱傷,魏國再出兵坐收漁翁之利。
2、孫權已向曹丕稱臣,既然稱臣,魏國沒有必要對孫權下手,反而可以聯合孫權攻打劉備,先把最弱的劉備吃掉。
3、聯合劉備攻打孫權,劉備此戰勢在必得,是不會輕易退兵,如果聯合劉備先打掉孫權,那麼魏國再轉過頭來打劉備,就容易多了。這個建議是劉曄提出的。
曹丕經過考慮,最終選擇了方案一,坐山觀虎鬥,等到蜀、吳兩國兩敗俱傷時,魏國再出兵,同時攻打雙方,就會獲得較大的利益。
正是因為曹丕太想一石二鳥了,所以才會選擇觀望的態度,孫權雖然向曹丕稱臣 ,但曹丕又不是傻子 ,這種情況他會看不出嗎?曹丕作為一國之君,考慮的是大魏國的利益如何最大化。
曹丕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基於以下原因考慮的:
1、魏國一出兵,蜀、吳兩國肯定打不起來,因為當初劉備與孫權在湘水對峙時,曹操打漢中張魯,劉備立馬與孫權講和,然後回到益州防備曹操去了,這個敏感時期,只要曹軍一調動,蜀、吳兩國必然會停下觀望,就打不起來。
2、孫權向曹丕稱臣是天下共知,曹丕作為魏國皇帝,如何聯蜀攻吳的話,必然會帶來政治上的不良影響,投靠了魏國還被打,那天下誰還敢投靠?曹丕的考慮出於政治因素,要考慮到名聲及政治聲譽,所以聯蜀攻吳被曹丕否決。
3、聯吳攻蜀不現實。當時曹魏的主力部隊全部佈防在東線淮南、合肥及中線的荊州襄陽一線,與蜀漢交界的關中地區,是沒有多少兵力的,如果聯吳攻蜀勢必要大規模調動部隊,代價太大且時間較長,不太現實。
而且蜀、吳開戰是在荊州中游的巫山到夷陵一線,就算曹丕想聯合東吳一起攻打劉備,孫權也不可能同意讓曹軍進入荊州,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也是孫權的底線。
所以聯吳攻蜀方案也被曹丕否決了。
那麼曹丕就只剩下觀望這個方案了。
另外夷陵之戰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導致蜀、吳雙方沒有兩敗俱傷,也沒有讓曹丕坐收漁翁之利,這就是孫權的態度。
夷陵之戰,劉備是勢在必得,但孫權方的東吳軍隊表現就很不一般了,劉備在戰爭之初就是猛打猛攻,但是東吳明顯是沒有硬拼,基本上是稍一交戰,就撤退了。然後東吳一直後退,直到退到荊州的最後一道防線夷陵,就不退了,但是也不出戰,開始尋找機會。
為什麼吳軍這樣?
很明顯,東吳軍隊避免主力與劉備大規模決戰,就是因為在防備曹魏的偷襲。
東吳軍隊的最高戰略思想從事後看來應該是:避免主力大規模對決,避免兩敗俱傷,儲存實力,尋求一擊而中擊退劉備的機會。
這也是陸遜在夷陵之戰的戰略安排,戰略肯定是孫權決定的,至於戰術安排,則是陸遜安排的,孫權和陸遜在夷陵之戰的表現,完美的避開了主力消耗、兩敗俱傷的情況,將戰爭結局控制在極短的時間,所以從陸遜開始反擊到擊敗劉備, 這個時間是很短的,只有一個月時間,曹丕根本就來不及作出反應,戰爭就結束了。
所以並非是曹丕愚蠢,而是孫權太高明,這麼短的時候就結束了戰爭,曹丕想坐收漁翁之利都不可能。
回覆列表
曹丕打的算盤是等劉備老賊與陸遜小兒在夷陵一代鬥得兩敗俱傷之後,他大魏王師再乘隙而出,坐收漁翁之力……
其實這個算盤客觀的說打的也不錯,也挺樂觀,但要說一石二鳥那怎麼做?是西征漢中?還是南征江東?首先西征漢中應該是不可能的,是很麻煩的,而且曹丕也不像諸葛亮那麼勤快,諸葛亮帶領漢軍攻打曹魏需要翻過好幾座山,走好遠的路,很艱難,同理,曹魏攻打蜀漢也要翻好幾道山川,揹著糧食,武器,曹丕應該吃不了這種苦頭,所以曹魏對外用兵都是南征,基本不會西征,所以更好的算盤更接近一石兩鳥的方案就是當孫權把得力干將陸遜和江東大部分精銳主力調往夷陵西扛劉備時,他的東翼一線是比較空虛的,曹丕要是有膽量的話,會調遣一位方面大將擔起東征的重任,與駐守淮南的張遼,臧霸從合肥直搗江東,這樣孫權有可能會投降,然後再西進,長驅直入,與陸遜合兵一處,乘隙擊破劉備,這樣就能一石兩鳥了。
可能曹丕疑慮的一是孫權不會投降,二是孫權逃到荊西之境,與劉備再像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那樣聯手對抗王師。
其實就是孫權不投降,也能奪下武昌,要這時西線的曹仁大將軍再從襄陽南下橫掃過來,配合東線戰場,連陸遜也會自顧不暇。即使後來孫劉再聯手,那曹丕東邊據有武昌扼之,北邊雄踞襄陽以壓之,從東,北兩路發兵襲擾,孫劉也只能竄回巫峽苟延殘喘了……
所以劉備東征時對曹丕來說確實是一個機會,孫劉雙方在夷陵相持不下,角鬥正酣,恰是曹魏乘隙出擊一舉底定的天賜良機。當年魏武帝戮力征伐多年,也沒等到這種時機,如果稍有遲疑,曹魏又應之不及了。結果陸遜破劉備大營後擊退劉備就能從容佈防,不怕北邊的壓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