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玉壺烹雀舌

    這要看和誰比了,如果和天朝比那就談不上有實力。印度呢是萬國武器展覽會,高精尖武器都有,不過不成體系,打起仗來維修維護是沒辦法到位的,以戰機為例,平時各種配件門類品種太複雜,能配到就不錯了,訓練少,訓練多了燒壽命,沒得修,能有一些可以飛一飛就不錯了。坦克也進口,自己造的阿瓊不靈,反正坦克買來就是用來修的,偶爾才可以出來開一開,打仗就算了,打一輛少一輛。沒有自己的軍事工業打仗是不行的,戰爭成本比天朝高太多,打大了打不起,為什麼呢,不會造呀,打少一架飛機怎麼辦,買!美國賣個F16給你,你不是打仗嗎,好,死貴,愛買不買。所以,沒有獨立的軍工研發體系和軍事製造工業就談不上有實力。

  • 2 # DS影片

    謝邀回答,印度軍事裝備主要還是依靠大規模進口,而且這個大規模進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之前日本媒體有過一個調查,從天上飛的到地上跑的,再到水裡遊的,印度這個國家大概6成的裝備都是從外面進口的,尤其是這幾年印度正在軍中大力推行軍事現代化,印度國防部更是從此進入買買買模式,國內專家一般都以萬國牌來調侃印度的軍備情況。像其空軍的戰鬥機方面基本就是依靠進口戰機在那撐場子,若是以其本國中國產的LCA光輝戰鬥機為主力戰機的話,按照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年產8架的速度,那印度完成現代化部署可就得等到猴年馬月了!所以說他只能依靠進口,而對於本國軍工企業如此孱弱,其實印度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如今的印度就像是一個抽大煙的,而裝備進口就是這大煙,印度明知這麼下去會出問題,但他卻無法擺脫,因為離了進口,那它的軍隊很快就會垮掉!

    而再說印度本國的軍工製造能力的話,不用找別的,還是那家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法國達索公司對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評價,前陣子印度跟法國訂購陣風戰鬥機的時候,達索公司曾經說過,鑑於印度一年墜毀52架戰機的記錄,他們表示並不認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生產組裝的戰鬥機。所以印度軍工企業的製造能力也可見一斑了!

    再說研發能力就更說不上了,前幾天弄得那個“烈火-5”型導彈,儘管印度一直說它是洲際彈道導彈,但其實射程連8000公里都沒有(國際規定8000公里以上算洲際導彈),而反觀我軍,上世紀就研發出了東風-31這種射程上萬的洲際導彈了,因此對於印度的研發能力,也是實在不敢恭維!

  • 3 # 浩蕩揚子江

    印度的軍工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印度擁有較為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在第三世界中僅次於中國和巴西,第三武器生產大國,不僅能生產常規武器,也能生產戰略武器核武器;不僅能生產陸軍武器裝備,也能生產海、空軍的武器裝備,還能發射自己的衛星。

    印度軍工可分成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印度自己獨立研發,一部分是和先進國家聯合開發和聯合生產,包括與俄、以、法等國開展軍工合作,較有代表性的如印俄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另外一部分是透過技術轉讓生產。比如印度從以色列引進了“費爾康”預警機等武器裝備,並獲得了軍工技術和部分生產線的轉讓。

    受限於印度落後的教育制度和工業體系,印度自制及研發的武器裝備質量不過關,常常因質次價高的問題而飽受批評,甚至連印度軍方都拒絕採購中國產裝備。譬如印度中國產“阿瓊”坦克,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研製的“阿瓊”坦克,歷時30年,由於仍未能滿足陸軍的戰鬥標準,從而導致列裝計劃一再延遲。

    輕武器的中國產化也遇到挫折,印度軍方寧可花10億美金採購10萬餘隻進口國外槍械裝配軍隊,也要放棄採購本國自主生產的名為“神劍”的步槍。甚至子彈都需要從外國進口。印度航母2006年開始建造,期間三次下水,但至今仍未完工。

    印度有一大優勢是可以獲得西方世界大量的技術支援。還能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到先進的武器裝備,所以印度軍隊也不缺少好武器,他們的國防工業也沒有多少緊迫感。

  • 4 # 航空君

    印度的軍工與自身周邊較小的國家相比,其實力還是可以的,但如果按照其現在的武器裝備水平與自身的在國際上的定位來說,是極其不符的,雖然印度非常清楚這一點,也進行了一番的努力,但就目前來看其效果並不是特別明顯。

    在過去的3年中,印度一共花費了將近140億美元用來購買外國武器裝備,其中價值50多億美元的武器購自美國。俄羅斯緊隨其後,位居第二,對印度的武器銷售額為40億美元出頭。雖然這屆印度政府已下大力氣去扶持,本國的軍工企業生產,本土自己研製的武器裝備也優先採購,甚至於有些明明知道還有瑕疵的武器裝備,也進行了一定的採購用作試用,就比如其研製了超過20年的LCA輕型戰鬥機,雖然機身還沒徹底完善,但印度空軍軍隊依舊給了訂單,用這樣的辦法來激烈本國的軍火製造商,積累信心和獲得可運作的資金,打好下一步的研製與開發的基礎。這樣的做法也確實是,為了自身的軍工能發展下了一番的苦心。

    目前,印度的軍工可生產的海陸空三軍的主戰武器並不多,陸軍只有自行生產的阿瓊坦克,設計指標與實際效能完全不一樣,只採購了一百左右的數量,其印度陸軍主力還是俄製T-90S系列坦克。空軍就是20多年的LCA輕型戰鬥機,目前看進展還可以,也算是多年終於有款能用的上手的自造戰機,但該機造價高昂且技術多源自國外,並不能隨心所欲建造。海軍就更可憐了,就目前的印度軍用船廠只能,製造船體外殼其核心動力電子等裝置,均需要外國進口,自己沒有能力建造。

  • 5 # 歷史神秘人

    印度的軍工實力有一定的基礎,只是比較薄弱,很多短板,很多的技術沒有,雖然透過各種手段可以拼湊出一個武器裝備,卻往往這個裝備出現很多毛病,質量不過關。印度沒有一個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

    英國退出印度後,為印度只留下十幾個生產槍支彈藥的軍工廠。20世紀60年代印度在英美德日的幫助下,新建了一批軍工廠,數目有三十多個。當時印度從蘇聯大量進口武器裝備,也透過技術轉讓建立了初步的國防工業。

    印度人也有很大的野心,總想做大國。大國也要有強大的武器啊,因此好高騖遠的印度政府大量向西方買先進的武器裝備,印度基本上70%的武器都是靠進口的,那印度自己不能生產嗎?印度做夢都想自主生產,只是就想走捷徑,妄想一步到位生產出先進的裝備。這樣下來只能搞出很多笑話。印度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想搞出第三代主戰坦克,結果整整搞了30年才搞出來“阿瓊”坦克,只是生產出來,陸軍試驗過表示拒絕接受,因為這個坦克實在太爛了,開不了多久就斷鏈,發動機經常停機,最搞笑的是阿瓊坦克車身太寬,鐵路運輸不了,你設計的時候難道不考慮鐵路運輸嗎?可見印度的設計師真是馬虎啊!沒辦法,印度的工業薄弱很多零件都不能生產,只能靠進口,進口的零件拼湊起來會不相容的,印度又沒有整合能力,所以生產出來的阿瓊坦克只能是廢品。

    印度空軍搞個輕型戰鬥機“光輝”,也是搞了30年,要知道30年的時間其它國家早就搞出兩代的戰鬥機了。印度透過進口美國的發動機,歐洲的航電裝置,總算把光輝造出來了,結果就是這個飛機和原來的設計沒有達標,就是說設計出一個不理想落後的飛機,同樣印度的空軍也是各種不待見,不想接收。飛機制造代是綜合了各個工業技術,電子,材料,流體,加工,風洞等等的科技,印度很多都沒有隻能靠進口了。

    印度的艦船工業也是這樣,印度第一艘中國產航母剛開工,就發現印度自己沒有航母用的鋼材,只好向俄羅斯進口一些拿來急用,自己最後還是引進技術生產。至於航母裡面各種發電機,電子裝置,防空武器,艦載機印度自己不能造,只好停在水裡等別人造好了才能繼續造。印度造其它的艦船都是比較粗糙不精緻的,其實和印度沒有豐富的造船材料有關,不同的船要用不同的材料。

    那些高大上的武器印度玩不了,那平常抵擋的武器印度應該能行吧!其實也大行,就算士兵手裡最普通的步槍吧,印度也搞不好。印度集合了很多經典步槍的優點,生產出了自己的英薩斯步槍,結果就是步槍不好用,很多環境之下,這個步槍出現不適應毛病很多,可見印度連最抵擋的武器都搞不好,他的工業水平去到哪裡了。當然印度能搞出步槍,只是設計思路出了問題,好的步槍是適應環境而生的,不是一味的追求先進。

    印度的軍工水平至少是有一定水平的,只是初步,並沒有去製造先進武器的能力。一個國家的國防必須要適應自己國家的戰略需求,不能好高騖遠,必須一步一步從模仿開始,虧錢是肯定,國家的支援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軍工人的努力,因此印度的軍力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 6 # 兵戎要志

    對於印度軍工而言,一直是中國軍迷的嘲笑物件,比如30年沒成功得LCA光輝,下水過多次的航母,還有射程5000公里的洲際導彈。這麼看來,印度軍工的確是笑柄一堆,但是印度軍工真的如想象的那般不堪嗎?一位專家說出真相,軍迷聽後直呼不敢相信,看來印度果然不可小視。因為印度軍工,還是有幾款可圈可點的產品的,這些產品絕對能讓軍迷們眼前一亮。

    首先,印度是除五常外唯一敢發展核潛艇的國家。印度生產的殲敵者號雖然噸位是核潛艇中最小的,但起碼讓印度跨過了這道門檻,進入了核潛艇的俱樂部。而且,印度的核潛艇計劃相對於印度以往的產品,進步已經十分巨大了。印度以往的專案,要不就是胎死腹中,要不就是研製週期過長,等服役了武器裝備就已經過時了。雖然殲敵者號研製時間已經用了十幾年,但這對印度而言已經是個巨大的進步了。而且,這艘核潛艇功能也是一樣不少,完全能夠發射核導彈進行戰略威懾,雖然導彈射程也就700公里。但哪個核潛艇強國不是一點一滴起家的呢?

    印度另外一項壯舉就是就是一箭一百多星。這對中美俄這樣的航天大國來講,都是不敢想象的事。印度完成這項成就,說明在航天領域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而且,如果將衛星換成彈頭,那也就意味著印度具備多彈頭攻擊的能力。雖然真實情況是,印度的一百多星都是體積非常小的探測器,起碼證明了印度的確具備這方面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齡超過30年,直接評高階職稱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