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老師淘寶貝

    父母要適時提點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正處在規則的學習時期,一些不良的榜樣作用可能會讓他們模仿學習。

    教養是什麼,公德心是什麼,這些並沒有明文的規定,但作為約定俗成的心理準則,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做,父母應該提點孩子,讓孩子們心中有數

    有時候,即使是使用廁所後的沖水,扔垃圾時注意分類,走過推拉門時能關注到後面有沒有人等微小的細節事件,也是一個人公德意識深入到他生活中的表現,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可以透過或大或小的提醒,讓孩子們在遵守公德的同時漸漸學會愛,當孩子能夠換位思考,認識到自己的良好行為會對公共秩序、對社會發展產生一定的助力作用,他們會以一個負責任的公民身份出現在公共場所。

    告訴孩子: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養孩子,愛和自由的邊界,往往正在於不給別人添麻煩。你自己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個性成長、自由玩耍,但你也不要影響到他人,不給別人的生活帶來困擾。

    很多父母覺得不好判斷,孩子的哪些行為究竟是可以被允許的,而哪些又是該堅持禁止的。像在餐廳裡大聲嬉鬧、在公共場合隨意走動、在後座踢到別人椅子、在別人家沙發上蹦跳,為什麼會被這麼多人詬病?誰的童年不都是這麼好動和貪玩嗎?

    以是否給別人添麻煩來作為衡量標尺,問題往往很好解決。你可以有自己的個性,但也要有社會的共識。尊重別人的感受,才會為自己的自由贏來尊重。正所謂你不管教孩子,總會有人替你狠狠教育他。

    父母要做有利的示範

    在孩子還未接觸到外面的世界之前,他們的言行舉止幾乎都是模仿父母的。這就好像一張張的白紙,上面的色彩和痕跡都是父母留下的。父母的所作所為,都被孩子做了精準的記錄,將來也會透過他們自己的言行舉止複製出來。

    比如: 如果父母帶著孩子外出乘車,每次都遵守秩序,排隊候車,從不插隊,孩子就知道這是乘坐公共交通的規矩,那麼他將來獨自乘車時也會如此;如果父母從不隨手丟棄垃圾,孩子就知道即使是小小的一張紙巾,用完也要扔進垃圾桶裡;如果父母帶孩子去餐館吃飯,彼此之間壓低聲音來說話,以免影響到他人,孩子就知道在外和在家是不同的,不能高談闊論、隨意喧譁。

    只有父母的行為考慮到公共利益,才有可能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公德心的人。如果孩子從小就能養成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能夠懂得如何為別人著想。如此一來,當孩子從家進入學校,甚至是走向社會後,都會成為一個行為得體的人。

    做明辨是非的父母

    當孩子發生不文明行為時,父母一定要注意態度堅決。比如在火車上打攪別人,有些父母會說,孩子還小,算了,並希望旁人原諒孩子,其實這不對。如果在公共場合,孩子有這樣不文明行為,父母應該堅決立刻制止,並把他帶離這個場景,而不是認為大人應該原諒小孩。

    當孩子做出了好的行為時,父母一定要及時、具體地表揚,不能只是說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真是個能幹的孩子!”而是要說些具體的優點“今天過馬路你過得非常好,能夠學會看紅綠燈,耐心等待。”父母能夠及時明辨是非,把正確的觀念傳遞給孩子,孩子就會按照正確的做法去做,那麼孩子自然就會有公德心。

    做“有心”的父母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要有足夠的瞭解,並根據孩子的特點做好相應的準備。

    比如出門前,可以提前告訴小孩子:今天我們要去哪兒,要去幹什麼,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遵循怎樣的規則,否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比如帶孩子外出時,為防止孩子在公共場合影響到他人,可以提前準備一些零食、玩具、繪本和動畫片,分散孩子注意力。在長途旅程中,還可以給孩子安排一次小憩,父母也能輕鬆不少。

    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給別人造成困擾時,一定要及時道歉,必要時還可以帶孩子離開現場。一是避免影響到其他人;二是可以給冷靜下來的孩子講道理,等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再繼續剛才的事情。

    教育的本質

    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如果說有教養是一種選擇,

    希望我們父母能把這種最美的選擇帶給孩子。

    讓他們成為一個因教養而美麗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仙氣飄飄的明星,除了劉亦菲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