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鄉桃子

    小時候家裡窮,最懷念的就是這個季節,瓜果熟了,吃的菜也豐富些。記得小時候端午節爺爺都會買一小塊豬肉回來讓我們打下牙祭,奶奶就去地裡摘上新鮮辣椒來炒,就放點鹽味精大會粉,醬油都不用放,煮出來都是白白的,然後再加水煮一下帶點湯汁,因為肉不多,我們最愛用那個湯汁撈飯,特別香,每次都能吃上兩三碗飯。直到現在我一個月都要吃上一兩次,說到這裡我咽口水了,明天煮這道菜

  • 2 # 良良食鋪

    小時候吃過媽媽做的一道,既可以當菜又可以當主食的超美味紅薯粉雞蛋麵。吃起來滑溜韌勁,配上番茄小青菜,光看顏色就讓人大咽口水。每一回媽媽做紅薯雞蛋麵,都會吃了個碗底朝天。

    現在生活節奏快了,也沒有很多空餘時間來精心烹製菜餚,每每回味起媽媽做的菜,每一口吃起來都是媽媽的味道,媽媽滿滿的愛,和童年的幸福時光。

    製作紅薯雞蛋麵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只要在攤雞蛋薄餅的時候掌握好火候,接下來的做法就相當簡單了。

    製作紅薯雞蛋麵的方法與步驟:

    1:紅薯粉放碗內用清水化開,待用。

    2: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片,青菜洗淨切段,番茄切片,醃製過的榨菜切成小片。

    3:化開的紅薯粉倒掉上面多餘的水,打入兩三個雞蛋,加鹽,味精,胡椒粉,少許食用油攪拌均勻成稀糊狀即可。

    4:開火放上平底鍋燒熱改中小火,用食用油將平底鍋全部抹勻,然後倒入少許調成稀糊狀的雞蛋液,慢慢旋轉平底鍋,使雞蛋液鋪滿整個平底鍋,煎成一張薄薄的圓餅,然後翻個面再煎一會。用同樣的辦法將多餘的雞蛋液,煎成一張張的圓薄餅晾涼待用。

    5:炒鍋燒熱後倒入食用油,放入五花肉片熬出油,然後放入榨菜片,番茄,青菜炒半熟,加鹽加清水煮沸。

    6:在等待湯煮沸的時候,把晾涼的雞蛋薄餅一張張疊起來,用刀切成一條條麵條狀。然後放入鍋中煮沸調味,撒上蔥花(或香菜末,紫菜都可以)即可出鍋。

    飲食習慣不同,製作中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配菜,會吃辣的可以加入辣椒花椒,愛吃酸的可以加點陳醋。也可以炒著吃。

    一碗雞蛋味濃郁,紅薯粉的滑溜韌勁,既可以當下飯菜,也可以當主食的紅薯雞蛋麵你學會了嗎?

  • 3 # 非959

    出門再外,最懷念的就是媽媽的味道,越長大越想念。

    小時候就是吃媽媽的味道長大的,媽媽的味道自己深入骨髓,已經植入腦子裡,無論是眼睛還是嘴巴或是鼻子,只要感應的資訊,總能喚起那曾經的記憶,那就是媽媽的味道。

    現在步入社會,年輕人忙餘工作,回家時間減少,陪伴媽媽的時間更少,工作之餘,跟母親通電話,電話那頭都是各種關心及讓我們放心,然而事實怎樣,只有回家才能瞭解。每次回老家,父母總是備好了各種家鄉特產,都是你愛吃的,總覺得車裡還能再多放點。媽媽的味道總是這麼綿柔,讓回家的人兒心裡暖暖又含著幾分歉意。

    在城市裡吃著家鄉特色,回憶著曾經一家人吃飯有說有笑的場景,體會媽媽的愛,因為媽媽的心裡一直惦記著你,“娃,你再外面,別餓著了,想吃家裡啥菜,媽給你郵寄過去哈”。如今我也為人母,接下媽媽這棒,給予家人更多關愛,媽媽的味道滲透著媽媽的愛。

  • 4 # 老哥聊生活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是很好,很少吃菜的,有時候能有一根大蔥卷烙餅吃,已是奢事一樁。所以,那時候能夠吃到的大多數的菜,一般都會很清楚得記著的。

    大概是我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吧,當時時興辦“五·七”高中,父親被抽調到公社的“五·七”高中任教。學校位於離家十幾裡外的虎狼爬嶺上,是在公社的畜牧場建起來的,條件簡陋。每到周未,好期待父親早早地回家,因為每次父親都會帶回或多或少能吃的東西。有一次,父親帶回了一把青菜,說是小茴香。母親把小茴香用水洗淨,切成段,加點鹽。然後,和麵,擀成薄餅,把小茴香均勻地攤在餅上,再用一張薄餅敷在上面,四周用手捏了捏。接著開始生火烙餅。餅烙好了,我試著吃了一口,有種香香的感覺,接著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飽以後,還感覺特別順氣,我就想:要是天天能吃到小茴香烙餅該有多好!

    今年開春,我在自家的菜園特地種了一畦小茴香,除了嚐鮮,更多地是為了品味兒時的那種滿滿的回憶!

    小夥伴們,大家有沒有小時候最懷念的一道菜,也一起分享一下吧。

  • 5 # 唐有權433

    餈粑,那個時候沒有機器,完全靠人衝的,一天衝一擔米,累得腰痠背痛的,我每天放學回來都要吃,拿來用火烤,好吃又好香!使我難忘!

  • 6 # 時光如水歲月如夢

    奶奶炒的絲瓜炒辣椒,百吃不膩,辣辣的,特別好吃,還有家裡的酸四季豆炒豆鼓,至今仍是我的最愛 ,永遠都吃不膩呢。

  • 7 # 第219個傻哥

    一碗鹹燒白

    是我童年記憶中最好吃的美食。

    鹹燒白,在我們那裡的土話叫做“長嘎嘎”。因其比家中炒的肉個頭較長而得名。

    我的兒童時期,物質匱乏。每年吃肉的時間真可謂是“屈指可數”。但有一個途經,能讓我們吃到一頓“飽肉”。

    那就是,當隊裡有人辦酒席的時侯。也許,四川這邊70,80後農村的孩子都知道——壩壩席

    席中,有兩道壓軸菜。一道是蒸蹄膀,而另一道就是這“長嘎嘎”。一人一片,總共八片,沒有多餘。大概3,4歲左右吧!(聽我母親說的),一次吃酒席,我吃完自已的那一片後,仍是意猶未盡。後來母親把她的那一片也給了我,仍是未夠。不停哭鬧“要吃長嘎嘎”,直至全桌的大人們都把這“長嘎嘎”給了我。還是不行。撒潑打滾。許是聽見哭鬧,主人趕過來問我母親我在哭啥?母親也是好面子之人,羞羞的答道:他想聽收音機。然後拖上哭鬧中的我離席而去。

    所以,至今仍是記憶猶新。而童年中這鹹燒白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 8 # 早起的混子

    小時候家裡窮,經常吃南瓜煮飯,將其作為主食;菜嘛,當然是萵筍燉臘肉,一塊臘萵筍可以吃一大碗南瓜飯

    很懷念小時候吃的菜,如自己曬的豌豆醬,剁的辣椒醬(拌的刀豆、大刀蘿蔔等),現在在外面很少能吃到這些美味了

    米豆腐也是我的最愛,生活在長江中下游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小吃(也可當主食,也可當菜)

    做法:米豆腐切成小塊,水煮沸後,將切成塊的米豆腐放入鍋中燙個半分鐘撈起, 碗中放入小塊豬油、鹽、醬油,將撈出的米豆腐倒入碗中,加入沸水,撒上蔥花,一碗香噴噴的米豆腐就這樣誕生了

    小龍蝦,額,這個估計華人都愛吃吧,但小時候的吃法不是現在這種做法

    記得那時候屋前屋後都有小池塘, 約上幾個小夥伴在油菜地裡折一根老菜梗,繫上一根線,從地裡捉一個土蛤蟆,剝皮後系在繩上,就可以在池塘或小水溝裡釣一桶小龍蝦

    提回家後,將蝦頭蝦尾去掉只留中間的肉,這樣剩下的蝦肉可以有一頭菜碗多;洗鍋燒水,放豬油、鹽、醬油、辣椒等燒熱了後倒入小龍蝦肉, 只需翻炒十來秒就可以出鍋了,說著說著口水都快出來了

    當然了,小時候好多吃的現在都享受不到了,有時候真的很懷念那時候的生活,父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孩子無憂無慮的成長,不像現在壓力這麼大

  • 9 # 俠骨柔情娜娜生活錄

    忘不了媽媽擀的紅薯麵條,手擀麵,把面活的不硬不軟,裡面放點鹼面,能增加面的筋道,紅薯麵包到白麵裡,用擀麵杖開始擀,擀完後,弄好層次,開始切,想吃寬點,細點的,都可以切。

    然後,開始炒點菜湯,澆麵條,還可以戳點蒜水,隨鍋長點紅薯葉,或者菠菜,這根據季節的菜來下麵條,做熟後,我都是拿著盆來吃,能多佔就多佔點,把肚子吃的滾圓滾圓的,害的爸媽有一個人沒得吃,只好下點掛麵,知道現在紅薯麵條扔然是我的最愛,但是不是純手工擀的,是機器壓的,沒有那種甜甜的味兒,現在的紅薯面非常稀缺了,能吃上一碗正宗的紅薯面,是一種奢侈了!想念兒時的時光,最想念媽媽的味道!

  • 10 # 相約美食坊

    但是要說在我的印象中,最難以忘記的是哪一個,我想永遠也忘不了的媽媽的拿手菜就是麵條,可能因為我是北方人,北方人更偏愛麵食,這可能是我喜歡吃媽媽手擀麵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從小到大,一直吃媽媽做的手擀麵條長大,但是從來沒有感到吃膩,雖然媽媽做出來的手擀麵條很普通,味道也沒有酒店大廚做的色香味俱全,但是每次吃到媽媽親手做的手擀麵條,就會感到很溫馨踏實。

    現在很少在家裡,每到一個地方,總會把當地的各種麵條吃一遍,比如炸醬麵,臊子面,蘭州拉麵,擔擔麵,燴麵,刀削麵,炒麵,等等,然而,這些面雖然也很好吃,如果吃多了就不想吃了,可能這就是跟媽媽做的麵條最大的區別吧!

  • 11 # 正義凜然柑桔y

    要說小時候真是太窮了!那吋候最好的菜記憶中應該是炒青蛙,夏天自己種的辣椒,花椒,芹菜,大醬,晚上手電筒照著去捉青蛙,第二天早上處理好,炒好後那個香現在還在回味。應該說六七時年代的農村人沒有不吃辣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倒是沒了以前的感覺了。

  • 12 # JENNY1220541

    最愛吃過年時燉的豬肉粉條大白菜!

    還有最愛的 海帶炒肉,媽媽知道我愛吃海帶炒肉,記得我上初中時住校,週末下午回家,有一次,我媽給我炒了一碗給我吃,太好吃了,結果吃多了,晚上,睡到半夜,突然,胃裡一酸,趕忙直起身子,頓時哇哇的直吐酸水~

    現在依然記憶猶新啊!

  • 13 # 想想的農村事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從小時候起就看著爸媽每天忙忙碌碌的,莊稼地裡來地裡去的,雖然忙但是幸福呀,正所謂現在一年的幸福都抵不上小時候一天的快樂,小時候最喜歡吃媽媽做的紅燒肉,因為以前生活的困苦,家裡很少吃肉,從小就覺得媽媽跟厲害,簡單的飯菜在她手裡做出來就總是有滋有味,香噴噴呀,每次吃飯從來不剩菜,尤其是紅燒肉,我和妹妹總是會連盤子都會擦的乾乾淨淨的,我們姐妹兩可謂是光碟行動的表率,如今媽媽遠在南方打工,時不時的會想媽媽做的紅燒肉,那味道沒有人能代替的了,因為那是媽媽的味道,裡面包含著媽媽對我們的愛……

  • 14 # 愛生活的青微

    小時候我家一直都是奶奶做飯帶孩子,爸媽要出去做事情。因為我們家裡有很多農田,所以做飯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奶奶包了。隨著我們年齡增長,需要更多錢來讀書學習,爸媽就帶著我和弟弟來到了打工的鎮上。從這時候起基本上就是我媽做飯了。剛開始做的菜真的不太好吃,有時候鹹了有時候又淡了,但是我跟我弟都不嫌棄,因為那是媽媽做的飯,畢竟她還得工作每天都很忙。

    最喜歡吃的菜就是媽媽煎的魚,我們荊州公安人一般叫做陽乾魚。這個魚需要挑選肥美一點的草魚或者翹刁,把魚清理乾淨後抹上一層薄薄的鹽,兩邊都要抹均,醃製15分鐘後撈出來用清水沖洗乾淨,然後用掛鉤勾住掛在有太陽的地方曬乾,記住不要曬得太乾。用手摸上去沒有多餘的水分了,就差不多可以煎了。煎魚之前需要備好紅色的尖椒,綠色的泡椒,花椒,生薑,蒜子,豆瓣醬,蔥花,陳醋,料酒。這些材料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了。

    首先把鍋燒熱倒油,其次是在鍋里加少許鹽然後把魚放進去煎,記住煎魚的時候不要翻它,把鍋適當的轉動一會,煎個5分鐘左右用鏟子試著慢慢翻面很容易就翻過來了,這邊也用同樣的方式處理。兩面都煎好了起鍋,把剛才準備好的生薑蒜子花椒一次放進去炒香然後加入豆瓣醬炒至紅色,下魚進去快速翻炒適當的加入醋和生抽醬油調味,記住不要再放鹽了。把辣椒全部倒入鍋中翻炒片刻加入少許清水燜10分鐘,大火收幹湯汁出鍋即可。裝盤的時候撒上蔥花,一盤美味可口的陽乾魚就做好了。

    這個菜是我最喜歡吃的,每次回家我媽都會做給我吃,我現在自己也是媽媽了,以後我也會做給我的孩子吃。感覺我媽現在會做好多好吃的菜,可能是因為我和我弟喜歡吃她做的家常菜吧。因為孩子喜歡吃,她才會有喜歡做的動力。說白了也是媽媽對我們滿滿的愛,因為母愛很偉大,我媽從一個不會做飯的人到現在能做得一桌子好菜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感謝媽媽為我們的付出,我們也會好好孝順父母的。

    不知道你們都喜歡吃媽媽做的什麼菜,我說的是我的見解,不喜歡的勿怪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耳鳴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