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71356101758

    1、開始服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定期測量血壓,根據血壓水平調整用量使血壓逐步恢復正常:

    高血壓病患者到醫院看了病以後,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條就是在剛開始服藥的前一週每日定時測量血壓,使血壓控制的目標值是正常水平:120—130/70_80mmHg之間。而有的病人只注意按醫生的囑咐服藥,忽略了血壓的測量,天天服藥不去測量血壓。僅憑感覺,片面的認為只要服用降壓藥後,原來的頭暈頭痛消失後身體沒有不舒服就是血壓不高了。等到突然有一天感到頭暈頭痛不舒服,四肢發軟無力也不去量血壓,自認為是血壓高了,就自己隨意增加降壓藥量,結果頭暈越來越重,沒辦法來找醫生。說:大夫我服降壓藥無效,血壓不降又升高了,引起了頭痛頭暈。而大夫一量血壓,是血壓降的太低了。

    而有的患者由於長期服用降壓藥而沒有定期量血壓,等到不舒服量血壓時發現血壓過低,感到恐懼,趕快減降壓藥,過一天仍發現血壓過低沒有恢復,又趕快停藥以後怕血壓過低就不敢再服降壓藥。以至於時間長了大概經過兩三週血壓又升高到原來的水平。這是因為藥物在人體內的存在需要大概三週才能完全從體內排出,長期服用降壓藥過量的時候就是短時間把降壓藥完全停掉體內也有蓄積不會使血壓馬上升高。一旦停藥到了一定的 時間2——3周以後藥物在體內消失,降壓效果不存在,血壓就又恢復到原來的高水平狀態。這樣導致血壓忽高忽地,不知道該不該服藥而無所適從。

    那麼該如何辦呢?剛開始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病患者,在服藥的前二週至少要每天測量一次血壓。,然後根據血壓的波動情況調整藥量,大致經過三週的時間,就可以基本把血壓控制到正常範圍,然後就基本固定住這個藥量不變堅持服用。

    有些高血壓病患者性急,用藥三天一看血壓沒降就以為是藥物無效,想換藥。這樣是不對的,一個藥至少要用三週後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說剛開始服用降壓藥的患者,血壓在短時間雖然沒有恢復正常,也不要加藥或者是換另一種降壓藥,而是觀察三週後,血壓不正常偏高,再調整降壓藥。除非是高血壓急症,一般不要在短時間內調換降壓藥物,堅持用夠療程。

    因為心內科大夫,開出的降壓藥,根據你目前的 血壓水平,和以往服降壓藥後的血壓水平開出的降壓藥,可以使患者的血壓降到大致正常的水平。就是這樣也需要根據血壓水平進一步調整降壓藥用量而逐步恢復正常,因此開始服用降壓藥物,到血壓恢復正常,有一個調整降壓藥物的時間過程。而有時候開出的降壓藥,很可能是因為你的血壓過高而降不下來,則你的頭暈,頭痛症狀就得不到改善。或者是降的過低,都會對你的身體不利,也會感到頭暈頭痛不舒服。

    特別是老年人,一般都伴有嚴重的動脈硬化,腦部血管的自我調節能力下降,在血壓下降過程中不能很好的擴張增加腦血流量。如果血壓降低過快,或者血壓過低,容易發生腦缺血而誘發中風。因此要根據服藥後的血壓水平,血壓到110/70mmHg的時候就該再醫生的指導下減少降壓藥的用量。及時調整降壓藥量把血壓控制在120-130/80-70mmHg的正常或更高的目標水平。

    綜合現有臨床證據,70歲以上者收縮壓維持在不超過160mmHg的水平也能獲益。如伴有糖尿病或腎衰,則把血壓降到150mmHg以下。老年人常有所謂的“假性高血壓(Pseudo-hypertension)”,這是指由於老年人血管硬化,肱動脈血管不容易被血壓計袖帶壓縮,導致血壓指數被錯誤地報高。如能意識到這一點,就能避免過度治療此類病人。假如病人體檢發現血壓維持在“高水平”,使用多種藥物也不能降到正常;儀器檢測但是沒有器官損壞跡象(包括心臟增厚擴大、腎功能不全、蛋白尿、視網膜出血等);測血壓的時候給血壓計充氣,汞柱達到200/100mmHg左右再橈動脈還能觸到脈搏的波動。而甚至因為用藥過多而產生副作用。一旦有了這些跡象就得考慮存在“假性高血壓”的可能。“白大衣”高血壓在老年人身上也常見。基於如此,如果血壓水平不完全肯定或病人服食藥物後暈厥、低血壓,那麼就需要用24小時辦公室外血壓監測來評估病人的真實血壓。

    65歲以上的 老年人血壓可在150/90mmHg左右,能耐受的情況下可以再低,一旦發生頭暈頭昏,反應遲鈍,聽力下降,肢體無力等腦缺血癥狀應立即停止降壓而用改善腦供血的藥物進行治療。

    這樣經過三週左右的幾次降壓藥量的調整血壓就基本正常了,以後就基本是固定這個藥量不要輕易變動。這時候配合中藥湯劑可促使血壓下降而且有利於血壓的穩定,堅持長期用中藥還可以使西藥降壓藥逐漸減量。

    正常人體位變化也會有血壓波動,一般是臥位、座位、立位相差10mmHg,超過20mmHg才是異常的,這種情況多見於老年人的體位性低血壓。

    2、按時服每日一次的長效降壓藥,血壓才會穩定:

    看完高血壓後,應該遵醫囑,按時定量服用降壓藥物。可是有的人服用降壓藥物很隨意,是想什麼時候服就什麼時候服,毫無規律,認為只要把降壓藥按大夫囑咐的劑量服下去就可以了。這樣是不對不的。

    人體的血壓水平不僅需要降到常,而且還要保持節律正常。正常人的血壓都是白天高,夜間降低。大致的節律是這樣的:一般早上醒來較高,逐漸升高到上午10點左右達到一天的 最高峰。然後下降,血壓在下午4點到6點左右,又會出現一個小幅度的升高,但是一般不會超過早上的血壓水平。之後逐漸下降,直到午夜零時血壓最低。而後血壓逐漸升高到第二天,這樣的節律是正常的叫“勺”型節律。

    因此服降壓藥需要在每日的血壓高峰值的前面。最好是在早上6點到7點之間,服用每日一次的長效降壓藥。如果因經濟條件用的是每日兩次的降壓藥,第二次用藥一般在下午的3點左右服用。如果服降壓藥不定時,不在較合理的時間內用降壓藥,就不符合人體的生物節律,會導致人體自身的血壓波動節律紊亂,這樣不利於人體的血壓穩定。

    3、血壓降的不好不是換藥,是加另一種藥:

    剛開始服降壓藥的高血壓病患者朋友,如果用一種降壓藥後降低血壓的效果的不理想,或者是不降,要著急,有的朋友服用降壓藥幾天,一量血壓沒有正常就以為降壓藥無效,頻繁的調換藥物,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為降壓藥物發揮最大效果是需要時間的,一個降壓藥物的降壓效果,50%藥效是在第一週發揮作用,也就是說服藥後第一週降壓效果最快,所以服降壓藥物後前一週每日需要測量一次血壓,降壓效果達到最大,一般需要四周。因此服用降壓藥物應該在用了四周以後血壓不正常再考慮加降壓藥物。這時候如果是這個降壓藥已經達到了正常劑量,已經用了三週或四周足夠的時間,就不要再增加了該藥的劑量了。這時侯也不是停用該藥而換用另一種降壓藥來代替原來的降壓藥,應該是在原來降壓藥的基礎上增加另外第二種降壓藥物,效果不好再增加第三種藥。

    因為一種降壓藥如果降壓藥已經用足量了,效果仍不好,就不要再增加藥物劑量了。因為單純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加量,降壓效果不僅不增大,而且副作用增加很多;這時候換另一種降壓藥,單獨應用一種降壓藥效果還是和原來開始用的那一種降壓藥效果相差不大。因此有的病人把所有的降壓藥一個一個的換著用都換遍了,血壓也還是降不下來就是這個原因。現在臨床觀察表明,降壓藥,一開始就應該是多種降壓藥少量聯合應用,這樣副作用少,效果好。而兩類藥配合在一起效果比但一種藥加倍的效果大的多,而且副作用很小。現在研究發現治療高血壓病是多種降壓藥物小劑量聯合用降壓效果好,而副作用小,又不易產生耐藥性。因此不要嫌大夫開的藥品種多。

    需要注意的是,開始服降壓藥的患者,因為降壓藥發揮最大效果一般是在三週以後,因此不要剛用降壓藥沒有幾天血壓不降就換藥。二是要等應用降壓藥三週以後根據血壓情況下降的不理想再找大夫加另一種降壓藥。

    而且還需要提醒患者注意的是如果一種降壓藥物用的很好,血壓穩定在正常範圍,又沒有發現有副作用,不要道聽途說,別人服什麼藥好,就換掉原來的降壓藥物,這樣反而會導致血壓不穩,有些人原來服用降壓藥物後血壓很正常,一旦換藥,中途換了幾種降壓藥物效果都不好,又重新用原來的降壓藥物後,血壓才能穩定。

    4、認真閱讀說明書,每年定時體檢:

    好多降壓藥都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只是在少數比例的病人們身上發生,不一定每個人都有。但是病人用了降壓藥,要注意這個藥都有哪些副作用。留心有沒有在自己身上發生。因為有的降壓藥的副作用不會發生嚴重的後果。如硝苯地平引起的頭張頭痛,停藥後就消失了。倍他洛克導致的心動過緩,減量後就消失了。而有的降壓藥的副作用不能及時發現,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如卡託普利之類導致白血球減少。但是也不要因此對藥物恐懼,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服降壓藥的患者,每年定期體檢,複查肝功能、腎功能和血脂、血糖,血、尿常規等看看身體有什麼變化,及時調整藥物,是不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的。

    5,血壓偏低可以減少藥量,但不能隨便停藥:

    高血壓病患者長期服用降壓藥後,如果注意配合生活調整,血壓會逐漸降低,(因為剛開始服降壓藥的高血壓病患者,當經過兩到三週的降壓藥劑量的調整後,血壓基本正常後,劑量一般固定不變了。)因此長期應用降壓藥,每個月也要至少測量三次血壓。一但發現血壓異常,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安靜狀態下血壓低到110/70mmHg就應該減量,具體如何辦,就要及時到大夫哪裡檢查由大夫調整藥物劑量。自己不要以為血壓正常了就停藥,高血壓病很難治癒,大多數的病人幾乎是終身服藥。否則血壓會反彈到原來的高血壓水平,有的病人停用降壓藥後,甚至會出現比原來的血壓更高,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病意外發生。有恢復原來服用的可以控制血壓正常的藥物劑量血壓也不能恢復正常,必須用比以前更大的降壓藥量才能使血壓恢復正常。

    6、血壓波動大,應該排除生活中的 影響血壓穩定的因素,而不要頻繁的調整降壓藥的劑量:

    我在臨床常常碰到這樣的高血壓病患者,見不得血壓有一點點波動。一見血壓升高就恐懼,馬上頻繁的加降壓藥,(其實就是血壓稍微比平時高一些也不會出什麼生命危險。)由於短時間加的降壓藥量太大,加藥後血壓又過低不舒服而不敢再按時服藥,由於間斷服用降壓藥物,又出現血壓過高,這樣反覆血壓高低波動過大,導致血壓忽高忽低,無所是從。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情況下(例如劇烈運動,過急的情緒反應,飲酒以及高度的精神緊張)正常人一天中血壓波動幅度在20—30mmHg,老年人的波動幅度更大一些,只要安靜狀態下血壓正常就不要調整降壓藥的 藥量。

    其實正常人的血壓都有每天在波動,血壓是個動態平衡,象潮水一樣每天都有升高降低,不是固定不變的數值,而是在一定的範圍內上下波動,我們量的血壓是心平氣和,安靜休息半小時後的血壓數值。因此生活中的飲酒(飲酒後短時間內臉紅擴血管是暫時降低血壓的,以後總的長期對人體的影響是升高血壓。),情緒波動,精神緊張,勞累等因素都會導致血壓升高。如果你長期服降壓藥血壓控制的正常,偶然發現有暫時的因素導致的血壓升高,如果不是太嚴重,可以不加藥,先觀察兩三週,如果是持續升高,就要分析血壓升高的原因,加以消除就可以使血壓恢復正常;如果不能恢復正常,這時候不是先加降壓藥,而是應該檢查身體,看是不是體內有新的病變影響血壓不降,如血脂,血糖升高,腎功能不好等。如果是血壓過高感到特別的不舒服,最好去醫院找大夫調藥,配合中藥治療即可改善症狀,又不會導致血壓過大的波動。

    有時候自己量出的血壓不是太準確,如果想變化調整降壓藥物的劑量還是找大夫確定。高血壓對人體的損傷是個幾十年的慢性過程,除非是血壓突然過高,或者是有心臟病或者是體內有血管瘤,血壓高會對人體造成意外。一般的血壓即使有波動,稍高一點不會導致人體的嚴重損傷,因此不必過於害怕。

    7、注意季節變化:以及生活因素對血壓的影響:

    一般來說夏天天氣炎熱,人體血管舒張,血壓就降低,加之,夏天出汗多,人體鹽分排出較多,水分減少,也會導致血壓降低。長期服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都有這樣的經驗,春天過後,進入夏天就會發現血壓逐漸降低,如果低於110/70mHg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地減少降壓藥物的用量;而進入冬天后,因天氣寒冷人體的交感神經興奮,導致面板血管收縮,則會導致血壓升高。如果血壓在季節出現過大的變化就要找大夫調整降壓藥量,適時的增減降壓藥的用量,以維持血壓在正常範圍。生活中的吸菸,飲酒,勞累,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失眠,缺乏鍛鍊,都是短期導致血壓波動的因素,如果長期服降壓藥,血壓一直穩定在正常範圍,偶然發現血壓有些升高後也不必立即加藥。注意分析生活中導致血壓高的原因後,加以消除,血壓就能恢復正常。但是生活中的導致血壓升高的因素如吸菸,飲酒,長期精神緊張過度勞累,情緒激動,心情不好難以穩定,失眠,缺乏鍛鍊,等長期得不到改善和控制,就會影響降壓藥的效果,從而導致血壓難以恢復正常範圍。

    8、注意配合其他預防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藥物的應用:

    治療高血壓病的目的就是預防心腦血管病(如偏癱、心絞痛等)的發生,然而導致心腦血管的原因有多種,高血壓病只是其中一個。象吸菸、肥胖特別是腹型肥胖、糖尿病、血脂高、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同型半胱酸升高等等,這些都是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往往和高血壓病同時伴生。在這樣的情況下,仍有的患者以為高血壓病只要服降壓藥就可以了,就不會得偏癱、冠心病了。實際上這樣是不行的,血壓控制的再好,如果有以上因素而得不到治療,仍有發生偏癱,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此要在大夫的指導下配合用藥對這些危險因素都全面治療,進行全面預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透過頸動脈的彩超或者是眼底拍片發現有嚴重動脈硬化要配合降脂藥,以及中藥活血化瘀,化痰通絡的藥物。並且配合擴張血管,改善心腦供血的中、西藥物。注意全面用藥,才能很好的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9、正確測量血壓,才能保證血壓平穩:

    好多病人在家裡測血壓方法不正確,量出的血壓值就不準確,以此為依據調整降壓藥物會導致血壓異常。如何正確的測量血壓呢? 醫院常用水銀臺式血壓計(一般不用電子血壓計).患者至少要先安靜休息15分鐘,充分暴露右臂,血壓計放置於與心臟相平.肘上兩橫指處綁縛袖帶,鬆緊以能放一指為適.手指觸控肘內側能摸到肱動脈搏動,聽診器放於搏動處(不要塞入袖帶中,也不要按壓袖帶).開啟血壓計閥門,水銀柱處於0.關閉氣囊閥門,氣囊加壓.邊加壓邊聽聽診器中有咚咚的聲音.聲音消失後再加壓20mmHg.慢慢的放開氣囊的開關,水銀柱會下降,以每秒2mmHg的下降速度聽咚咚的聲音.第一聲響處的水銀柱數值為收縮壓,最後聲音消失處的數值為舒張壓.應按上述方法再測一遍,兩次數值的平均值為這一次的血壓值。

    醫院的血壓計一般是每年有技術監督局校對一次,如果你是用電子血壓計在家裡測量,可以和醫生的血壓計對比,看有沒有誤差。

    附: 患者在家庭自測血壓:要去W$ e* K7 p0 r

    1)家庭血壓監測需要選擇合適的血壓測量儀器,並進行血壓測量知識與技能培訓:使用經過驗證的上臂式全自動或半自動電子血壓計(BHS 和AAMI、ESH)。

    2) 家庭血壓值一般低於診室血壓值,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135/85mmHg,與診室血壓- 的140/90mmHg 相對應。 測量方案:目前還沒有一致方案。一般情況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2-3 遍,取平均值;血壓控制平穩者,可每週1 天測量血壓。

    3)對初診高血壓或血壓不穩定的高血壓患者,建議連續家庭測量血壓7 天(至少3 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測量2-3 遍,取後6 天血壓平均值作為參考值。& v- {3 U: B5 ?1 f! R6 N 4) 家庭血壓適用於: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監測;白大衣高血壓識別;難治性高血壓的鑑別;評價長時血壓變異;輔助降壓療效評價;預測心血管風險及預後等。# g- Q& i" A/

    5) 最好能夠詳細記錄每次測量血壓的日期、時間以及所有血壓讀數,而不是隻記錄平均值。應儘可能向醫生提供完整的血壓記錄。

    6)家庭血壓監測是觀察數日、數週甚至數月、數年間長期變異情況的可行方法,未來透過無線通訊與網際網路為基礎的遠端控制系統將可實現血壓的實時、數字化監測。

    3 O" U F- `2 I6 X, r O6 7) 對於精神高度焦慮患者,表現為對血壓過度關注,對血壓升高過分恐懼者,不建議自測血壓。

    有些高血壓病患者朋友,有這樣的情況,平時的血壓基本都正常,會因某種偶然情況導致血壓暫時升高,如果在家裡一感到不舒服,就馬上量血壓,這時候量出的血壓往往偏高,以此血壓來調整增加降壓藥量,就會導致血壓過低。高血壓病患者在家裡量血壓一是要注意,在心平氣和,安靜狀態下休息半個小時後量血壓,才是正常的血壓。情緒激動,大量活動,飲酒等都會導致血壓波動,測出的血壓不是正常的血壓,不能以此作為調整降壓藥劑量的依據。如果發現自己的血壓很多時候都上下波動較大而血壓水平不穩,應該儘量換用每日只需服用一次的長效降壓藥。短時因情緒導致的波動,休息後就會緩解。

    8 ) 如果是用水銀柱式的血壓計應注意(因容易造成汞外洩汙染,而且操作複雜不適合家庭用,有些外國已經取締使用):

    第一,將開啟水銀柱的開關,使血壓計的水銀柱放氣後液平面恢復到0的位置。

    第二,測壓前病人的準備。應在病人處於安靜的狀態時給病人 量血壓,保持精神放鬆,心情平靜,情緒穩定。如果病人剛騎過腳踏車或剛上樓梯等等,就立即測血壓,則會使血壓讀數升高。此時應讓病人先休息10~15分鐘,然 後再量血壓,並且需要注意,量血壓五分鐘前不能變換體位。同時,量血壓前半小時不要吸菸、進食,不要憋尿, 還要注意到緊張、焦慮、疼痛、疲勞、過冷、過熱等情況都會影 響血壓,應儘量避免。

    第三,袖帶應纏得鬆緊適當以能放一指為標準,袖帶的下緣要在肘彎上兩橫指,聽診器的聽頭放置的部位要合適,應該放在上臂的肘彎上的偏內側袖帶的下緣,不要壓在袖帶內。被測肢體、心臟和血壓計應在同一水平。然後充氣,在聽不到咚咚的心臟跳動的聲音後,再充氣使血壓計的水銀液平面上升20mmHg,然後放氣,每次下降2mmHg,當氣袖內的壓力等於或稍低於收縮壓時,聽到第一個聲音所對應的血壓計讀數值即為收縮壓(俗稱高壓),在氣袖內壓力低於收縮壓而高於舒張壓的這段時間內,上臂肱動脈被阻斷的血流開始恢復,繼續放氣,在氣袖內壓力低於收縮壓而高於舒張壓的這段時間內,心臟每收縮一次就可聽到一次動脈搏動音。當袖帶內壓力等於或稍低於舒張壓時,血流又復通暢,渦流消失,則聲音突然減弱,很快消失,聲音消失前最後一聲動脈搏動音所對應的血壓計讀數值即為舒張壓。聽不到聲音的時候,就是舒張壓(低壓)。

    第四,兩上臂的血壓是不相同的,應以右上壁的血壓為準。

    如果兩邊相差二十毫米汞柱以上,是血管有問題,需要找醫生檢查。

    第五,每次量血壓應量2~3遍,每遍間隔1~2分鐘,每一遍測定後要將水銀柱的水銀放到刻度零後再重測,取其平均值作為本次的血壓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西湖”的古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