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七醬papapa
-
2 # 路標醫生
大家好,我是老年病科主治醫師“路標指向老年病”。點右上角“關注”能更快捷瞭解我分享的醫學知識。
首先糾正一下題內一個錯誤,就是“治療高血壓的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不是降壓藥,阿司匹林只是對高血壓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疾病(如冠心病、腦梗死等)起到預防作用。
一、題沒所提及的“阿司匹林”從藥物性質來說是同一種藥物,但治療疾病不同是不同的劑量。
二、《阿司匹林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6)》中明確指出:阿司匹林的作用機制與劑量有關:
①阿司匹林<100mg/d時,抑制血小板生成TXA2,這一抑制作用持續血小板的整個生命期(8 ~9d),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②阿司匹林300mg/d,可以保護低密度脂蛋白免於氧化修飾,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
3 # 大腦梗知識
嗯的確是一個東西。也就是說成分是一樣的,但在劑量上不同,所以作用機制不同。順便說一句,阿司匹林不是治療高血壓的,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
阿司匹林其實是一種消炎鎮痛藥,所以起初就是用來消炎止痛的,比如頭痛、關節痛等問題,它的作用機制就是減少體內的導致疼痛的物質,從而減少疼痛。但也有比較大的副作用,就是胃腸道反應,包括消化不良、胃黏膜出血等不適。一般劑量0.3~0.6g,效果不佳可以4~6小時再服用,但不能過量,畢竟副作用存在
在臨床使用過程中,發現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就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根據循證醫學顯示,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也就是說防止血管血栓形成,減少血管堵塞的可能性,一般一天0.1g,可以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拜阿司匹林就是臨床常用藥物。
-
4 # 問之之問
兩個是同一種藥,都是阿司匹林,即乙醯水楊酸,劑量不同,作用不同。但要注意,阿司匹林是沒有治療高血壓作用的。
阿司匹林是一藥多用的典型,阿司匹林是環氧化酶抑制劑,有解熱鎮痛抗炎作用,還有抗血小板作用。
1.解熱鎮痛及抗風溼:阿司匹林能透過使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降至正常水平及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體溫下降。主要透過抑制前列腺素和其他能使痛覺對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敏感的物質(如緩激肽、組胺)的合成發揮外周鎮痛作用。阿司匹林抗炎、抗風溼作用較強,能減輕炎症引起的紅腫熱痛等症狀,迅速緩解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
常用於緩解輕度或中度的鈍痛,如頭痛、牙痛、神經痛、月經痛等,也可用於感冒和流感等退熱。
也可用於急性風溼熱,關節紅腫及劇痛緩解,血沉下降,症狀緩解。較大劑量具有較強的抗風溼作用,主要用於類風溼關節炎。
2.影響血小板的功能:小劑量的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中的環氧化酶,減少血栓烷TXA2的合成,從而影響血小板的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有抗凝作用。
小劑量(50-100mg)阿司匹林可用於防止心肌梗死,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包括穩定性、不穩定性心絞痛及進展性心肌梗死。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30-50mg),可防止腦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的兩種不同作用是劑量不同引起的作用於不同部位的環氧化酶,發揮解熱鎮痛抗炎和抗血栓作用。
-
5 # 天天聽健康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您說到的阿司匹林是同一種藥,沒有為什麼;其次要糾正一個概念,阿司匹林並非治療高血壓的降壓藥,高血壓者服用阿司匹林的目的是預防血栓形成而導致的心腦血管病。
阿司匹林是一個老藥,從發明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它最早發明時的作用是解熱鎮痛,比如感冒發熱,它可以退熱止痛。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醯水揚酸,如今很多治療感冒的藥物中仍然含有這種成分。
隨著阿司匹林的廣泛應用,又發現了它的很多作用,比如抗炎、抗風溼等,於是又被應用到了關節炎、關節疼痛的治療上,能起到一定的止痛。
在這些疾病的治療中,醫學專家們發現,阿司匹林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就是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由高血壓患者常常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斑塊,當斑塊在高血壓的作用下發生破裂,其中的脂質成分進入血液中,會引起血小板的聚集而形成血栓,進而造成梗塞性疾病的發生,所以阿司匹林便成為了高血壓患者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常用藥。
目前,阿司匹林得到了廣泛應用,不僅是高血壓患者,糖尿病人以及存在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的人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
-
6 # 營養百事通
西遊記裡,觀音手持的法器,是一支纖細的淨瓶,瓶中插著一支同樣纖細婀娜的柳枝,卻能揮灑甘霖,解救凡間苦疾……神話固然神奇,但人世間還真就有這麼一種藥物,最先來源於柳樹皮,誕生一百多年來,成就過一個諾貝爾獎——它就是阿斯匹林,最先用於解熱鎮痛藥,抗炎抗風溼,時至今日,仍然被做為一線藥物,廣泛應用於心血管疾病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療。如今,阿斯匹林已應用百年,成為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之一,被廣泛的應用於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療。
阿斯匹林被發現有很多方面的藥用機理,甚至還被發現應用於生活中的一些奇招妙術。但唯獨沒有降血壓的功效,這裡只對此藥最常用的機理做以概述。
阿斯匹林鎮痛作用
主要是透過抑制人體內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覺對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敏感的物質的合成,屬於外周性鎮痛藥。但也不能排除中樞鎮痛的可能性。對慢性鈍痛有效,而對急性疼痛和劇痛無效。
其次,阿斯匹林的解熱作用
可使發熱病人體溫下降,但是對正常體溫無影響,透過作用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引起外周血管擴張,面板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熱增加。
第三,抗炎、抗風溼
其抗炎作用機制尚不太清楚,可能由於其作用於炎症組織,透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應的物質(如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
最為廣泛應用於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透過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環氧酶、從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臨床確診冠心病、心肌梗死,做過支架和心臟搭橋手術的人,如果沒有禁忌,應該終生服用阿司匹林。
阿斯匹林也是一把雙刃劍,其副作用同樣不能小覷。我老公公就是阿斯匹林副作用的受害者。由於冠心病,需要長年服用阿斯匹林。胃大切術後,恢復服用阿斯匹林後不到半年,老人出現乏力,黑色柏油便(消化道出血)等症狀,經胃腸鏡檢查確診是阿斯匹林惹得禍,已經造成了胃,及大腸的多發性潰瘍。後經過鏡下止血治療,出血依舊不止,考慮為小腸也存在多處潰瘍,口服雲南白藥治療後,症狀逐漸消失。就此以後,老人家再不敢口服阿斯匹林,但由於冠心病治療的需要,改為氯吡格雷來替代阿斯匹林。
因此,對有潰瘍病史的病人來說,阿斯匹林一定要慎用,要讓醫生掌握你的疾病史很關鍵,最好建立自己的健康檔案。
不少專家給出的建議,鑑於阿斯匹林藥物對胃腸粘膜的刺激性,對阿斯匹林的腸溶片最好是晚上睡覺前服用,最為安全,且療效最好。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大連營養師俱樂部營養大使
-
7 # 心血管王醫生
首先糾正一下阿司匹林不治高血壓,只是對於合併高血壓的有心腦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建議口服。
回答問題,肯定,治療發燒的阿司匹林和現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是同一種藥,但劑型和用法是有區別的。
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阿司匹林。
1897年德華人霍夫曼成了乙醯水楊酸,他的目的就是為他父親治療風溼關節炎,結果療效極好。於是阿司匹林被逐漸用於解熱鎮痛,用於發燒。1898年,發現這個藥還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後取名為阿司匹林(Aspirin)。其實是一位猶太化學家阿圖爾·艾興格林,指導了費利克斯·霍夫曼,才發明了阿司匹林。雖然費利克斯·霍夫曼因為發明阿司匹林獲得了諾貝爾獎,但阿圖爾·艾興格林在阿司匹林的發明中功不可沒。
現在阿司匹林因為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挽救了、挽救著全世界無數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生命。
一般阿司匹林有兩種劑型:阿司匹林泡騰片、腸溶阿司匹林。我們看看兩種劑型的主要區別。
阿司匹林泡騰片(500mg):適應症為用於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也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牙痛、神經痛、肌肉痛、痛經及關節痛等。
青年少年及成人一次1片;若持續發熱或疼痛,可間隔4~6小時重複用藥一次,24小時不超過4片。
發燒用的阿司匹林,一般口服劑量大,最少500mg,起效快,服用時最好與餐同服,這樣會減少阿司匹林對胃的刺激作用,阿司匹林泡騰片最大劑量可以每天給到2000mg,量是非常大的。
腸溶阿司匹林(25mg或100mg):適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及治療,常規口服劑量每日100mg。
預防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一般劑量比較小,起效劑量75mg,也就是說最少吃75mg,但如果吃多了也不會增加獲益,所以目前建議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都吃100mg左右。治療發燒的阿司匹林比起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量大得多。
再說什麼時間長吃合適,因為小劑量阿司匹林也有非腸溶片,所以什麼時間吃阿司匹林,我們根據是不是腸溶片區分。
如果是腸溶片,一定空腹吃,因為腸溶片上有一層保護膜,在胃部不易吸收,空腹有利於胃排空,腸溶阿司匹林更快的抵達腸道,減小對胃的刺激。
如果不是腸溶片,就與餐同服,對胃刺激小。
總之,治療發燒的阿司匹林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系同一種藥,但因劑型和劑量不一樣,臨床使用也不一樣。
大家好我是小王醫生!
-
8 # 心內科專科大夫
以上說的阿司匹林是同一種藥物。但是問題裡面提及的內容需要進一步解析。頭痛型別很多,治療用藥有所不同。對於原發性頭痛(主要是緊張性頭痛,偏頭痛和叢集性頭痛),臨床上最常用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包括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雙氯酚酸鉀等,而阿司匹林很少用於治療頭痛。就算阿司匹林片用於治療頭痛,緩解頭痛的用量為:口服,成人一次0.3g,若疼痛或發熱不緩解,可間隔4-6小時重複用藥一次。24小時內不超過1.2g。阿司匹林不直接用於治療高血壓病,而是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根據 2010 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患者有以下這些情況,推薦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1)有心絞痛、心肌梗死病史;(2)有腦血栓形成、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3)有增加血栓風險的血管炎病史(比如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有以下情況,推薦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每天 75~100 mg):(1)有高血壓導致的器官損害,比如,左心室肥厚,頸動脈斑塊,腎功能異常等;(2)有 2 型糖尿病。
-
9 # 李藥師談健康
這個問題有意思,但首先要糾正一點,阿司匹林並不能治療高血壓,長期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是用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等問題的。還是先說答案:治療頭疼的阿司匹林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確實是同一種藥。
到了近代,拜爾公司將其化學結構進行最佳化提純,最終做成產品上市,也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阿司匹林的最初適應症就是四個字“解熱鎮痛”,但隨著臨床應用的不斷增多和對這個藥品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阿司匹林除了解熱鎮痛,還有一個藥理作用——能夠抵抗血小板的凝集,預防血栓。因此,阿司匹林就多了一個新功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但不管是頭疼發燒的時候吃,還是預防血栓長期吃,阿司匹林都是那個阿司匹林,確實是同一種物質。
其實不光是阿司匹林,老藥開發新功效的情況也在其他藥物應用中不斷的被髮掘,舉個例子,二甲雙胍大家都知道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經典藥物,但近年來,對於二甲雙胍抗衰老的研究一直從未停止過,已經有研究機構向美國FDA提交了申請,希望可以開展二期臨床,對二甲雙胍的抗衰老作用進行研究。
治療頭痛的阿司匹林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區別在哪?主要的區別就在於給藥劑量的不同。研究發現,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血栓的效果更佳,且長期服用的副作用更小,因此臨床上一般選擇75~150mg/天的給藥劑量,用於長期服用預防心血管問題。而如果想達到解熱鎮痛的效果,這個劑量還不夠,一般情況下,500mg/次的劑量用於解熱鎮痛。
關於劑型,再多羅嗦兩句,對於長期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網問題的朋友,應儘量選擇腸溶片,以減少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刺激;對於解熱鎮痛的情況,胃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可以選用普通製劑,直接服用即可,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不要用阿司匹林給兒童發燒退熱,不是效果不好,而是風險太大,容易引起瑞氏綜合徵,危及生命。
關於阿司匹林的應用,李藥師寫了很多問答了,在這裡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檢視李藥師寫的其他問答內容。
-
10 # 北風不冷
首先簡介的說一下阿司匹林這個藥的功效你就明白了,阿司匹林的主要功效有兩種一是,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作用。二是,消炎止痛。二者只是在用藥的藥量上不同而已。
回覆列表
首先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治療頭疼的阿司匹林和治療高血壓的阿司匹林是同一種藥。
在藥品界,對藥物的命名是很嚴格的,藥品的名稱一般包括通用名(必須採用國家批准的法定名稱),問題中的阿司匹林就是通用名。商品名(是指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特定企業使用的商品名稱),意思就是同一種成分的藥,不同生產企業生產出來叫法不一樣。比如同是治療乙肝的藥物,恩替卡韋分散片,正大天晴製藥廠生產的商品名叫做潤眾,江西青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商品名叫做維力青。
化學名(須與中國藥典中規定一致)。
通用名相同的藥,那就是同一種藥,就像題目中的阿司匹林一樣。那麼為什麼它能治療頭痛,又能治療高血壓。
聽我慢慢道來。
阿司匹林是個百年老藥,它剛出現的時候是作為解熱鎮痛藥來使用的。阿司匹林是環氧化酶的不可逆抑制劑,透過阻斷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起到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牙痛、神經痛和肌肉痛等,還有一定的抗感染、抗風溼作用。
後來研究發現,它還可以減少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阿司匹林用來預防血栓形成,是一個老藥新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