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攸力

    王陽明先生《啾啾吟》曰:“智者不惑仁不憂,君胡慽慽眉雙愁?信步行來皆坦道,憑天之下非人謀。”“君子安貧”中的“君子”是指德才出眾之人。

    因為安貧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惟有才德出眾的君子方能做到。孔子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沒有仁愛之心的人是不可以久處貧困的。能安貧者一定是具有仁愛之心、才德出眾之人。

    “達人知命”中的“達人”是指通達事理、有智慧之人。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是君子,就不能做到安貧樂道、守分安命。

    宋朝時,有一位賢者叫李若拙,字藏用,自號五知先生。他的名若拙取自《道德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的字藏用是出自《易經》:“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他的號五知是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知時是說要識時務,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不做不合時宜的事;知難是做事要謹慎,不能升起懈怠、輕視之心,也不能有畏難的心理。

    《弟子規》講:“勿畏難,勿輕略。”古人說:“知難不難”,是說既然已經知道它的困難,自然會小心謹慎對待;知命的意思可深可淺,深說則為“天命之謂性”,淺說就是因果。要知道凡事不出因果,理不出心性。世間任何東西都可能會錯亂,唯有因果絕對不會錯亂。要能夠深信因果,人就不會妄為;知退是要知道激流勇退,所謂“事遇機關須進步,人當得意便回頭”。不知進退往往會導致樂極生悲。歷史上不乏開國皇帝殺功臣的事件,這和那些功臣居功自傲、不知進退都是有關係的;知足,所謂“知足常樂”。人假如不能知足,慾壑難填,永遠得不到滿足和快樂。所以說人生快樂與否,和擁有多少財富等等是不能成正比的。

    羅狀元《醒世詩》雲:“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身貧少慮為清福,名重山丘長業冤。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哪得幾千年。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枉然。”

  • 2 # 菩提眼

    古人云:“君子安貧,達人知命。”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安然於暫時的貧困,通達事理的人預知自己的命運。這句話啟迪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保持平常心是一種人生智慧。平常心是道,就是既要積極進取,力爭上游,又要不做無畏的執著,盡心盡力就足夠了。不勉強自己,更不勉強別人。懂得把握自己,彈性生活。活在當下,珍借眼前擁有,在平凡中找到意義,能夠自娛自樂,學會感恩,善於調節自己,藝術性地生活,保持有能量,有張力地生活。如《中庸》所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而“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這24個字亦濃縮了“君子安貧、達人知命”的人生哲理。“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就是胸懷遠大抱負、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生活;“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則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餘地。縱觀上、中、下,橫覽高、平、寬,居上時想到下,立高時尋找寬,則無論在多麼錯綜複雜的矛盾面前,都能夠處變而不驚,遇險而不亂,既能創造一番事業,又能守住一番事業。

  • 3 # 明貞

    貧不至於失溫飽富之極也,比爾蓋茨世界首富多年,放言至死把財產全部捐贈。君子安貧樂道何也?道乃全知全能,故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那當然道已越生死,死亦無所謂了。

    達人知命,命即道種,是成道的種子和途徑,自然通達即知命。

  • 4 # 懵逼爸爸稱號保持者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語出滕王閣序。全文如下: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意思很簡單,無非還是老一套的勸人認命。這倒是讓我想起我上次去南京中山陵發現的奇怪現象:當我身處山腳仰望山頂,密密麻麻的全是臺階;而當我身處山頂俯視的時候,卻很難看出一個臺階,有興趣的沒去過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重點是我一朋友總結的好,他說當你地位低下的時候你的眼裡就全是階級;而當你身為上位者的時候,那就是兼濟天下了。其實不管什麼年代的雞湯,有一點是沒錯的,喝再多非但無用,反而噁心。我倒是十分喜歡另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願與諸君共勉。

  • 5 # 隨手談詩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這句話出自唐朝王勃《滕王閣序》,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能安然於貧困,通達事理的人,能夠看清自己的命運。實際上,現今流傳更廣的版本是“君子見機,達人知命”,很少版本作安貧,按原作上下文理解,見機是洞察事物,知命是通達事理,語義上更相符。

    但既然提到安貧,我們就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安貧。

    君子安貧

    君子很好理解,就是道德品質高尚的人,一直以來被讀書人是為做人的標準,誰都想做君子,哪怕是小人,也會把自己包裝成君子。無他,只因為君子會得到人的尊重,得到更多的好處(當然這是針對偽君子而言,真君子是不在乎在這的)。

    安字也很好理解,就是安然,安穩之意。

    這句話重點落在一個“貧”字上,所謂貧,並非專指貧窮,它同時也有逆境、不如意等意思,在華人的傳統價值觀裡,能夠安貧是一件值得歌頌的事情,如陶淵明就是一個君子,為什麼呢,因為他再窮,所處的境遇再糟糕,他也能安然於當下的處境,種豆賞菊喝酒,不為五斗米折腰。

    我們細數一下歷史上那些因“貧”而受到歌頌的君子們,如諸葛亮,掌一國之權,鞠躬盡瘁一生,臨死不過幾畝薄田的財產罷了;在如劉禹錫,在朝廷上被排擠,到地方上還被穿小鞋,住著破房子,他卻寫出《陋室銘》這樣的名作言志。

    你看,不論陶淵明,還是諸葛亮、劉禹錫,他們都貧,但後人歌頌他們,認他們是君子,真是因為貧窮嗎?並非如此,我們歌頌的是他們身上那種生活貧窮、身處逆境,卻不忘初心、奉行道德準則的高尚品質。

    安貧值得歌頌嗎?

    安貧是儒家很重要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來的讀書人,但貧窮和逆境真的值得歌頌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生活窮困,卻不知努力,不求上進,當旁人給予勸誡的時候,他們總是搪塞推脫,甚至因此忌恨,更可笑的是有些人,他們並不是安於貧窮,而是安於“我窮我有理”,我是天生的弱者,你們這些有錢人天生應該施捨於我,否則就是為富不仁。

    這些人的貧窮啊,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歌頌,生活的窮,可以透過努力改變,但思想上的窮,是無藥可救的。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

    堅持心中的道,不為外界的困境所幹擾,這才是我們對安貧歌頌的本質,安貧是要高尚的道德準則加持的,不是不求上進的保護傘。

    富貴與貧窮

    我們都聽過守財奴的故事,覺得很可笑,但比守財奴更可笑的,我們姑且稱之為“守窮奴”。

    這種人就是不知變通的書呆子,聖人說君子安貧,他們就認為只有安於貧困才能成為君子,為了達成內心對君子的追求,一個勁地求窮,父母妻兒都餓死了還堅守著內心的所謂“道”,會錯了聖賢的意,苦了一家子。

    實際上,是否君子,跟富貴或貧窮有什麼關係呢?《聊齋志異·黃英》有句話說得好:

    “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務求貧也”。

    人不可以為了富貴而做苟且之事,但也不必去追求貧窮。

    無論貧窮和富有,秉持內心的善念,堅守做人的道德標準,但求問心無愧,就可以稱為君子了。

  • 6 # 茶餘飯後行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安然於暫時的貧困,通達事理的人預知自己的命運。啟迪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保持平常心是一種人生智慧。平常心是道,就是既要積極進取,力爭上游,又要不做無畏的執著,盡心盡力就足夠了。不勉強自己,更不勉強別人。懂得把握自己,彈性生活。活在當下,珍借眼前擁有,在平凡中找到意義,能夠自娛自樂,學會感恩,善於調節自己,藝術性地生活,保持有能量,有張力地生活。如《中庸》所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而“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這24個字亦濃縮了“君子安貧、達人知命”的人生哲理。“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就是胸懷遠大抱負、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生活;“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則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餘地。縱觀上、中、下,橫覽高、平、寬,居上時想到下,立高時尋找寬,則無論在多麼錯綜複雜的矛盾面前,都能夠處變而不驚,遇險而不亂,既能創造一番事業,又能守住一番事業。

  • 7 # 同志戒酒吧

    君子安於貧窮,達人知曉天命。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安然於暫時的貧困,通達事理的人預知自己的命運。這句話啟迪我們要直面困境、積極化解。人的一生,大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少不了會遇到困難挫折、甚至有可能遇到手頭拮据、生活貧困。因此有:“人生得意只一二,不如意事常八九”之說。

  • 8 # 公議

    ”君子安貧,達人知名。”的說法就有真偽之別和君子是如何定義成”君子”的外還有是什麼程度的”貧”法!如果放到一個不受環境與條件制約的場景之下不管是真還是偽都會弄成誰都不信的說辭而已的狀態之中的!這只是一番話語沒有什麼事實存在的真實支撐的話就是不能確定是真還是偽裝的事!

    如歷史上舉證”君子”的品行時常常是用春秋四君子來佐證君子如何如何好。如果用事實存在的真實的獲得途徑的多元混成出來的共同去解剖分析春秋四君子中的任何一位君子人物的行為都會發現四君子都蓄死士和廣招門客且奴僕成群地侍候著如何能稱得上”安貧”呢?分明就是奴隸主才有財力物力來養人力才是真實的存在狀態!而君子無錯無過就是不作為事情那事情也會找上門來的有誰在作為事情時能作到無錯無過?那種無錯無過的存在分明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的扮相移植到了君子身上的偽裝而已。能信是真的事實存在?誰迷信是真的我管不著那種閒事反正我自己不信那種無錯無過的君子是真的而信人作為事情必有犯錯誤和有過失的時候而透過反思自己的作為過程來及時發現過錯來及時矯正到符闔事情變化規律的程序上來才有儘量減少損失的作用。而”安貧”呢?那種貧與富不是絕對概念而只有相對應的比較才會有貧富差距來論誰貧與誰富的比較性結論是不能憑空而論的事!如果用一個億萬富翁與一個千億萬的富翁比較有貧富的差別就說一萬富翁貧窮符闔事實存在的真實性嗎?誰都知道不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比億萬富翁的財富少得多的人多的去了!拿出來與億萬富翁比較那億萬富翁是不是就由貧窮變成了富翁了?故”貧”是相對比後而生的概念絕不是絕對的概念。春秋四君子與諸侯王相比較是貧者如果能不出現貪得無厭的與諸侯王攀比就算是”安貧”而不做非分之想大約才是”君子安貧”的真意——人不做非分之事才與後半句有相互關聯的作用。

    弄清了前半句的真意是”人不做非分之想”之後”達人知命”就簡單了!如果能成為”達人”的話就會知道什麼事是該作為就必須要去作為!有那些事情是不該作為的就必須要約束著自己不去作!而知道命令是來源於面對的事情的應該還是不應該發出的命令!達人的內心明白才會有正確的選擇與決策是透過分析前因後果來知道”命令”是如何存在的!我理解的”君子安貧,達人知命。”如此。

  • 9 # 儒姐在北京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安然於暫時的貧困,通達事理的人預知自己的命運。這句話啟迪我們要直面困境、積極化解。人的一生,大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少不了會遇到困難挫折、甚至有可能遇到手頭拮据、生活貧困。因此有:“人生得意只一二,不如意事常八九”之說。

    如何對待挫折與貧困,顯示出一個人的品行與修養。有的人會安然處之,認真分析原因,尋找化解良方,積極開源節流,應對暫時困難。而有的人在遇到挫折與貧困時會怨天尤人,甚至會觸犯道德底線,幹出違法亂紀之事,結果會雪上加霜,破滅希望與夢想。我們“君子安貧”這句話要正確理解,“君子安貧”並非甘願貧困、悲觀厭世、無所作為,破罐子破摔。只有以積極的心態直面暫時的挫折與貧困,才有希望扭轉乾坤,轉變人生軌跡。

    社會雖然複雜紛繁,人生儘管起起落落,但是透過現象可以看本質,透過雲資料可以預測趨勢,其實是有規律可尋的。達人即有學識明事理之人,他們對自己未來的命運會有所認識。有些人說一生好壞由命運註定,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其實人生一半由命運安排,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袁了凡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了凡四訓》故事。一個明理的人,會掌握社會發展規律,瞭解當前時務,作好生涯規劃,並朝著夢想與目標努力。有再造清廷之功的曾國藩告誡子孫後代,看一個家庭興衰如何?只要看這個家庭的子孫後代是否早起,是否讀書。

    按照哲學規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按照佛家解釋就是因果報應。當我們瞭然了因果,就應當明白夢當如何築,路該如何走,事該如何做。

  • 10 # 江華瑤妹

    君子能夠安於貧窮,賢達的人知曉天命。

    感悟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安然於暫時的貧困,通達事理的人預知自己的命運。這句話啟迪我們要直面困境、積極化解。人的一生,大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少不了會遇到困難挫折、甚至有可能遇到手頭拮据、生活貧困。因此有:“人生得意只一二,不如意事常八九”之說。

    如何對待挫折與貧困,顯示出一個人的品行與修養。有的人會安然處之,認真分析原因,尋找化解良方,積極開源節流,應對暫時困難。而有的人在遇到挫折與貧困時會怨天尤人,甚至會觸犯道德底線,幹出違法亂紀之事,結果會雪上加霜,破滅希望與夢想。我們“君子安貧”這句話要正確理解,“君子安貧”並非甘願貧困、悲觀厭世、無所作為,破罐子破摔。只有以積極的心態直面暫時的挫折與貧困,才有希望扭轉乾坤,轉變人生軌跡。

    社會雖然複雜紛繁,人生儘管起起落落,但是透過現象可以看本質,透過雲資料可以預測趨勢,其實是有規律可尋的。達人即有學識明事理之人,他們對自己未來的命運會有所認識。有些人說一生好壞由命運註定,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其實人生一半由命運安排,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袁了凡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了凡四訓》故事。一個明理的人,會掌握社會發展規律,瞭解當前時務,作好生涯規劃,並朝著夢想與目標努力。有再造清廷之功的曾國藩告誡子孫後代,看一個家庭興衰如何?只要看這個家庭的子孫後代是否早起,是否讀書。

    按照哲學規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按照佛家解釋就是因果報應。當我們瞭然了因果,就應當明白夢當如何築,路該如何走,事該如何做。

  • 11 # 因果不空001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君子不會取不義之財, 即便處於困境中也安分守己,不偷盜,安於貧困。心術不正的人在貧困是就會起盜心,透過非法手段獲得財富,而君子不會,寧願受貧。

    豁達的人不與命爭,該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命中有時便有,命中無時不強求。不生非分之想,安心守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和老鼠有哪些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