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武則天的眼中只有權力、沒有親情,但凡是反對她的人都會遭到殺害,真可謂六親不認、冷酷絕情。無獨有偶,在千餘年前的西夏也有一位武則天式的人物,為了權力不惜大殺反對派,並將做皇帝的兒子囚禁起來,委實狠辣無比。這個“狠角色”,便是恭肅章憲皇后梁氏,也即梁太后。

    梁氏出身於涼州漢人大族家庭,大概在十四五歲的時候,便成了西夏國舅兼國相沒藏訛龐的兒媳,並經常透過入宮探望沒藏皇后(沒藏訛龐的女兒)的機會,憑藉著自己迷人的美貌、過人的才識,成功地俘獲年輕的皇帝李諒祚(西夏毅宗)。

    梁氏是個野心勃勃的女子,為取代小姑子的皇后之位,竟然向李諒祚誣陷沒藏訛龐父子謀反,最終將公公、丈夫等人全部送上斷頭臺,而她也如願以償地取代被賜死的沒藏皇后,當上新皇后,時在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不久,梁氏為李諒祚產下一位皇子,即後來的西夏惠宗李秉常。

    李諒祚在誅殺沒藏訛龐後親政,並大規模實行漢化改革,以期改變國家落後的現狀。與此同時,他還頻繁發動對宋朝的戰爭,結果被流箭射中,被迫同宋朝簽訂合約、罷兵休戰。宋朝治平四年(1067年),李諒祚因箭傷發作死去,年僅21歲。李諒祚死後,年僅7歲的太子李秉常即位,梁皇后晉升為太后,並臨朝聽政。

    梁太后一旦上臺執政,便大肆起用親族、黨羽,並將他們安插在朝堂內外的關鍵崗位上,以便輔助她長久、穩固地控制這個國家。其中,她的弟弟梁乙埋出任國相,侄女被立為皇后,情夫罔萌訛則執掌禁軍。經過這一番操作,梁太后看似將朝政緊緊地攥在手中,但她很快便發現,情況遠非想象中那般簡單。

    原來梁太后上臺伊始,來自党項貴族們的強大壓力便紛至沓來。這些壓力,既包含著對梁太后漢人成分的敵視,又有對她支援李諒祚實行漢化、損害党項貴族利益的憤怒,同時還夾雜著對她當初背叛沒藏家族、謀奪後位的質疑,所有這一切都成為党項貴族攻擊她、削弱其影響力的理由。

    梁太后深知,在一個党項族佔主體地位的國家,要想獲得上層社會的認同,必須要充分尊重、維護他們的利益。正式基於這點考慮,梁太后一上臺便改弦更張,宣佈廢除李諒祚在位時推行的所有漢化措施,並恢復党項舊制。這項措施一出臺,立刻贏得多數黨項貴族的好感。

    然而政策的反覆難免會帶來消極影響,加上大批新貴得勢後大肆掠財,逐漸搞得國中民窮財盡、怨聲載道。梁太后無力解決這些難題,便唯有將華人的怨氣轉向國外,以宋朝拒絕歸還綏州和禁止兩國間私市為藉口,悍然對宋朝發動戰爭。“漢人學得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這句詩用來形容梁太后,實在是恰當不過。

    梁太后執政僅僅5個月後,由西夏進攻北宋的篳篥城開始,兩國間兵連禍結,前前後後竟打了十餘年時間。戰爭初期,北宋一度連戰連捷,大有滅亡西夏、廓清西北的意思,然而在1082年的永樂城之戰中,宋軍大敗虧輸,損失士卒、役夫共計二十餘萬,讓先前的成就全部付諸東流。

    然而連年戰爭也讓西夏死傷慘重、經濟凋敝,國內矛盾非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變得愈發尖銳。在這種情況下,年輕的夏惠宗聽從漢族大將李清的建議,決定向宋朝割地求和,並密謀削奪梁氏的權力。沒想到計劃提前遭到洩露,李清被梁太后處死, 惠宗則被軟禁,時在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

    皇帝被軟禁的訊息傳開後,朝野無比激憤,擁護皇帝的貴族們紛紛舉兵,導致國中大亂,而宋神宗也趁機派五路大軍前來征討,一度要消滅西夏,只因隨後的永樂城之戰的失利,沒有完成既定目標。迫於內外壓力,梁太后被迫於4年後釋放兒子,並宣佈歸政於他,但在實際上仍掌握實權。

    就在“歸政”的同年十月,梁太后因病去世,而在此之前,她已經掌控朝政18年時間。梁太后雖然死去,但朝政大權仍掌握梁家手中,此時她的侄兒梁乙逋已出任國相,侄女梁氏已坐穩中宮之位,等到她死後,梁氏兄妹又將聯合執政長達13年時間。

  • 2 # 漢史鉤沉

    千年前,黃土高原孕育了一個神奇的民族——党項,他們英勇善戰、堅韌不拔。在李元昊的帶領下,以不足兩百萬人的部族,建立了持續了一百多年的西夏。這個國度很神秘,鐵鷂子就是西夏獨特的產物,這支重灌騎兵給宋軍帶來了大麻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党項人建立的西夏,卻是在一個漢人女子統治期間,給予了宋軍最慘痛的打擊,甚至宋神宗失聲痛哭,北宋舉國哀悼。

    那麼漢人女子怎麼會統治了西夏18年呢?梁氏原本是西夏權臣沒藏訛龐的兒媳婦,沒藏訛龐是西夏毅宗李諒祚的親舅舅。年幼的李諒祚難以掌控大權,他的舅舅一直總攬軍政大權,並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給了李諒祚當皇后,維持自己弄權的政治資本。

    隨著幼帝李諒祚年紀的增長,越來越不滿舅舅的專權。出於報復心理,13歲的李諒祚和舅舅的兒媳梁氏,也就是沒藏皇后的嫂嫂私通了。沒藏訛龐權傾朝野,得知訊息後勃然大怒,有了廢帝的想法。不過二八年華的梁氏得知訊息後,冷靜的思考了利弊,派人告知了李諒祚實情。李諒祚先發制人,誅殺了舅舅一家,並廢除了沒藏氏皇后之位,昔日的嫂嫂梁氏成為了西夏皇后,那年她17歲。

    可李諒祚掌權後,梁氏並沒有得到幸福,他很暴戾而且花心。梁氏再也感受不到曾經的柔情,付出一切得到的回報使她非常不滿,漸漸滋生了她的權力慾。或許她會懷念曾經的丈夫和情郎,或許不會,但權力她一直很渴望。

    客觀的講,李諒祚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作戰風格十分硬朗。但不幸的是,一次與宋軍交戰中,年僅20歲的李諒祚中箭身亡。年輕的梁氏成為了西夏太后,由於兒子僅僅7歲,她開始了長達十八年的聽政生涯。

    可党項人十分排外,而且喜歡內耗,身為漢人女子的梁太后聽政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對權力無比渴望,又心思縝密的她選擇用兩種方式獲取党項貴族的支援。其一,大舉進攻北宋,消除党項人對於自己身份的敵視;其二,拉攏党項貴族,手段包括重用情夫罔萌訛。

    梁太后聽政期間的18年,宋金連年征戰,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比党項人打宋人更兇狠。她的行為得到了党項貴族的認可,但普通民眾卻遭了殃,連年的爭端給夏宋兩國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負擔。雖然西夏勝多敗少,但一個人口不足兩百萬的國度,連年動用二十萬大軍出征的局面,註定是持續不久的。

    梁太后急切的攻宋慾望,使眾多黨項平民和小貴族非常不滿,戰火毀掉了他們生活的全部。在西夏國內矛盾尖銳之際,宋神宗看準機會,出兵二三十萬發起了反擊。不得不說,宋廷對於這次戰機把握是無可挑剔的,但常年“重文輕武”政策影響下,宋軍的戰力太過羸弱。“欲治兵者,必先選將”。傑出將領不足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北宋,嚴重影響了宋軍戰力。

    面對大舉來犯的宋軍,其實西夏內部有生力量是很缺乏的,常年的爭端耗空了西夏的國力。於是梁太后故伎重施,效仿李元昊建立西夏時對付遼國大軍的方法——堅壁清野。遼闊的黃土高原,植被稀疏、缺少水源和食物,而且氣候惡劣、道路崎嶇。西夏軍刻意焚燬必要路段、破壞水源,加大宋軍補給難度。

    整整二三十萬宋軍、民夫,需要的糧草輜重、水源物資,難以供給。很快就面臨人困馬乏,士氣低落的問題。西夏趁機利用騎兵,通過了如指掌的黃土高原通道,有組織的襲擊宋軍綿延上千裡的糧道。不久後,人困馬乏的宋軍被西夏鐵騎,打得潰不成軍,甚至永樂城都一度淪陷。

    “永樂城之戰”北宋前後動用軍隊不下二十萬,運糧農夫更是數不勝數,最終卻慘敗而歸。死傷軍馬二三十萬,糧草輜重盡數資敵。宋神宗當朝失聲痛哭,整個大宋舉國哀悼,其意義是深遠的。其一,宋夏在西北勢力強弱發生轉變,陝西宋軍精銳損失殆盡,再也無力大舉攻夏。其二,缺乏名將的問題,更加尖銳的凸顯,但北宋始終沒有改變“重文輕武”的國策。

    此戰之後,宋軍在西北開始轉為只守不攻,全面轉為守勢。戰勝的西夏也並不好受,戰前已經國力虧空。又在不足兩百萬民眾中徵兵十餘萬,期間還進行了堅壁清野。戰後的西夏遍地焦土,百姓易子而食,國家內部波濤洶湧,各地動盪不安。

    直到梁太后去世,宋夏關係才漸漸緩和,恢復邦互動市。這個17歲成為西夏皇后的漢人女子,用長達18年的聽政生涯,打得兩國百姓民不聊生。甚至,期間宋軍折損總數達60萬之多,永樂城一戰就折損二十餘萬,徹底動搖了北宋對於陝西等地的控制。

    不過“重文輕武”的問題,終北宋一朝都沒有得到解決。缺乏名將統御的宋軍,戰力極差,宋夏之爭後期,只能採用構築大量城塞的消極方法,選擇固守。可以說,梁太后在永樂城一戰,打哭了宋神宗,卻沒有打醒歷代宋君。

    參考資料:

    《西夏書事.卷22》、《宋史.卷四百八十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好24歲以後的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