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浦江縣職業技術學校
-
2 # 買就跌賣就漲
從邏輯思維來說當時以他的位置能殺他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帝。為什麼皇帝要殺他一個有能力的人。那就是岳飛得罪了他觸犯了他的利益或者統治力。
岳飛到底怎麼得罪了皇帝,個人覺得功高蓋主不是原因。迎回二聖必然在皇上眼裡犯了忌諱。如果二聖回來皇帝想我咋辦。而且國家當中到底有誰還是忠於他們的。殺他估計也是皇帝給其他大臣的一個暗示。
所以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學會明哲保身的道理。
-
3 # 紅色白毛巾
干預皇帝立儲,掌握了南宋將近一半的兵力住在廬山據不奉詔返回臨安,而且號稱岳家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請問如果你是皇帝會怎麼想?
-
4 # 五月花187165177
岳飛我認就是腐朽統治者的一條惡犬!鎮壓了很多農民起來軍。阻礙了社會發展的進步,惡犬最終還是被主人殺了。這也是惡犬的宿命。
-
5 # 流星68421911
南宋一朝立國之初,軍事上一直承受著來自金國的強大的軍事壓力,處於劣勢地位。自“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人的出現,在軍事屢敗金軍,使金國徹底放棄了短期之內消滅南宋的戰略圖謀。由此,為南宋立國打下堅實的基礎。“中興四將”威震天下,為南宋朝廷立下赫赫戰功,而四將之一的岳飛卻最後卻被宋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所殺,在歷史留下千古奇冤。讓後世人們談到岳飛時不禁感嘆,一代愛國忠君的名將為什麼下場是如此的慘烈和悲痛?一,性格決定命運。岳飛是個文武雙全的軍事將材。岳飛在對敵作戰勇猛善戰,謀略過人。他一心一意只知道忠君報國。我們也可猜測岳飛大致的性格。大凡武將,脾氣都比較剛直,性格豪邁直爽。岳飛打仗,帶兵都是一把好手。但他也有缺點,就是太理想化,而且心氣特高。心直口快。他首先對朝廷的和議政策非常不滿。有幾次在朝堂上當著宋高宗的面反對和議,和秦檜等人爭論。這讓高宗很沒面子。也得罪了秦檜。還有,宋高宗因為金兵追趕,狼狽不堪的逃跑,受到驚嚇,以至於失去生育能力,而沒子嗣。在立皇子的問題上,別人都不敢說話。都怕踩到高宗痛處和難言之隱。而岳飛卻直言不諱讓宋高宗早立太子。他這一說立馬讓宋高宗對他產生厭惡與猜忌之心。自宋朝開國,武將不能幹政,這是鐵律。岳飛違反了。宋高宗不能生育,原因難以啟齒。岳飛卻提議早立高宗養子趙瑗為皇儲。這不是明擺著讓宋高宗難堪嗎?君臣之間從此有了隔閡。第二,言語上對宋高宗不滿。在抗金期間。由其是在1138年,宋高宗“屈己求和”金國答應送還宋高宗母親的韋氏,還有徽宗的梓宮。岳飛等人力主反對。私下裡說了一些不滿的言語。對宋高宗的封賞推辭不受。最後,不得以勉強接受,不久,有向朝廷提出辭呈。朝廷不理。1140年,金國又大舉南侵,岳飛率部抗敵。局勢剛有點穩定,宋高宗就下旨岳飛“不可輕動,宜早班師”。岳飛抗命繼續北上迎敵。朱仙鎮大捷,眼看光復兩京在望,宋高宗接連十二道金牌召岳飛班師。岳飛無比憤怒和絕望溢於言表。老百姓大哭,拉著岳飛不讓走,岳飛把宋高宗的詔令拿出來讓他們看。岳飛的做法無疑把宋高宗個人推向不仁不義的邊緣。讓宋高宗的威信喪失殆盡。岳飛班師途中,金軍又佔領原來佔領的土地。岳飛滿腔悲痛的對部下說“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難以再復”的憤怒之語。回到臨安後,再次上書請求辭職,朝廷不許。後來,岳飛兩次弛援淮西,岳飛不知什麼原因,都遲到了。這也成為秦檜誣陷他的一個藉口。以上大致可以看出,岳飛對宋高宗是十分不滿,覺得高宗就是一個貪生怕死,昏庸無能的皇帝。在他心裡這樣一個朝廷根本沒有希望。也許就是這種情緒,他自己多次在不同場合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宋高宗也看出來岳飛強烈的不滿情緒,和岳飛對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看法。心中對岳飛也越來越討厭。第三,宋高宗想和談,正是金兀朮所想的。金兀朮自起兵攻宋以來,遭到南宋軍民奮死抵抗,他所率領的軍隊損失慘重,國力消耗巨大。金兀朮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以現在的軍事和國力滅不了南宋。只有和談。當宋高宗讓秦檜傳信金兀朮和談的想法時,金兀朮想到自己軍事上的慘敗都是因為岳飛的原故,不除岳飛,不足以解心頭之恨。金兀朮向南宋朝廷提出和談條件。那就是:“不除岳飛,和議難成”。秦檜是金國和南宋朝廷的聯絡官。秦檜想除掉岳飛,有可能自己編造了這個條件。宋高宗有可能不知情,但宋高宗也完全接受這個條件。因為宋高宗對岳飛貶低自己的言行很憤恨。第五,什麼是“莫須有”。岳飛的結局和明朝的于謙一樣。“莫須有”不是沒有,它的意思就是“意欲”。岳飛被殺,是因為宋高宗認為岳飛意欲謀反。岳飛被部下誣告有謀反企圖。岳飛被抓後,遭到嚴刑審問。岳飛自始自終不承認謀反之事。秦檜等人也沒有找到證據。在這種情況下,宋高宗和秦檜等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沒有證據,不代表沒有謀反的意圖。宋高宗可能也知道岳飛不會謀反,但對岳飛憤恨讓他找了這樣一個理由,除去岳飛這個讓他恨的人。就這樣一代名將被宋高宗下旨賜死。其後,岳飛被毒死於(現在浙江醫科大學)院內的風波亭。這一天正好是除夕夜。同時,岳雲,張憲被斬首。種種因素造成了岳飛被殺的結局。岳飛的悲劇讓千百年來,後世的人們談論不以。如果岳飛不死……。謝謝邀請。請加關注。
-
6 # 獨家小弟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
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1141年(紹興十一年),金國在無力攻滅南宋的情況下,準備重新與宋議和。宋廷乘機開始打壓手握重兵的將領,尤其是堅決主張抗金的岳飛、韓世忠二人。完顏兀朮在給秦檜的書信中說“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
-
7 # 長江一口
岳飛和于謙皆死於朝廷之手 愚忠還是悲壯?成為英雄就是走向死亡。當他們選擇做英雄時,他們已經將生死看得很淡,更不會將個人利益當作決策的指標,這個時候,他們已經違反了遊戲的潛規則,當他們進而要求皇帝將國家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時,他們已經註定會死在皇權的魔爪之下!
-
8 # 君山話史
在南宋軍隊多次打敗金軍後,大宋帝國已經渡過最危險的時期。這時宋高宗最擔心的已經不是金人,而是武將權柄過重,威脅到自己的權力。因為金國的威脅雖大,但南宋也不再是當初那個任人欺負的熊樣了;武將們的威脅卻是近在咫尺,五代時軍人政變的故事會否重演呢?這才是皇帝最關心的事。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何以歷朝歷代都出現屠戮功臣之事。這些在戰場上出奇制勝的武將,就是皇帝手中一把銳利的刀,若不能控制自如,那麼刀鋒將傷到自己,甚至命喪刀下。這就是皇帝的邏輯。
當時南宋兵權,集中於幾位中興名將之手,分別是岳飛、張俊、韓世忠、吳璘(吳玠已去世)、劉錡等人,另一位中興名將劉光世因病於紹興七年卸去兵權。這幾位中興名將裡,吳璘遠在西北,自然對皇帝威脅不大,劉錡是後起之秀,根基尚不夠深。故而在皇帝眼中,岳飛、張俊、韓世忠這三人,才是心腹之患。
事實上,武將權柄過重,很早就引起朝廷的注意了。
張浚為相時,他就認為這些武將久握重兵,故而想將兵權收歸於督府,但還沒來得及實行便罷相了。趙鼎繼任宰相後,考慮以偏將、裨將分主將之權,以起到制約作用。可是張浚、趙鼎的手段,都遠遠不如秦檜高明。秦檜之所以得到皇帝的器重,是他太瞭解皇帝的心思了,於是獻上妙計以罷諸將兵權。
紹興十一年四月,宋高宗依秦檜之計,任命張俊、韓世忠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表面上是對三人的升遷,實際目的是把他們調離自己的軍隊,解除兵權。
說起打仗,岳飛固然在中興名將中首屈一指,但若論玩政治,他絕對是菜鳥。同為中興名將,張俊政治敏感性高,他馬上意識到皇帝與秦檜的真正用意乃是要壓制武將,武將的時代已經過去,他要未雨綢繆,為自己鋪條後路。於是張俊率先向朝廷表示,願把自己的部隊歸隸於御前軍,而且力主和議。張俊的表態,乃是投秦檜之所好,自然得到其賞識並引為同黨。
與此同時,張俊與岳飛的關係在惡化。張俊曾是岳飛的頂頭上司,在平亂戰爭中兩人一起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後來岳飛的聲望漸隆,戰功也在張俊之上,這引起他的嫉妒。兩人入樞密院後,張俊主和而岳飛主戰,立場截然不同,關係愈加惡化。兩人在巡撫楚州時,張俊主張修城,而岳飛志在收復中原,不贊成修城這種單純防禦的策略。
在罷除中興名將兵權的同時,秦檜謀求與兀朮議和。兀朮提出一個苛刻的條件:“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只有先殺岳飛,以表和談誠意,金國才願意與南宋談判。
這豈非是要讓南宋自毀長城?
但秦檜居然接受了,他要設計置岳飛於死地。
七月,秦檜指使右諫議大夫万俟卨誣告岳飛:“樞密副使岳飛,爵高祿厚,志滿意得,平昔功名之念,日以頹廢。”並稱岳飛在金人進攻淮西時,逗留不前。高宗皇帝也因為岳飛反對在楚州築城而不滿,認為“飛意在附下以要譽,朕何賴焉?”志在收復中原,在皇帝看來,成為“沽名釣譽”了。
就這樣,岳飛在被罷兵權後幾個月後,又被罷掉樞密副使一職。
罷免樞密副使,只是秦檜陷害岳飛的第一步。
說實話,岳飛人品無懈可擊,沒有什麼把柄落在秦檜手上。可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秦檜深知,要致岳飛於死地,就必須誣以謀反。但岳飛都沒兵權了,怎麼謀反呢?這難不倒秦檜這個奸賊。他開始精心策劃一個陷阱。
為了陷害岳飛,張俊當了秦檜的幫兇。岳飛罷了兵權後,他的軍隊由部將張憲指揮,故而張憲便成了秦檜陰謀陷阱中的重要一人。秦檜與張俊的陰謀是這樣的:誣告張憲與岳飛之子岳雲密謀佔據襄陽,恢復岳飛的兵權。說白了,就是想謀反。
張俊打算從岳飛的部將中,找到幾個作偽證的人。其一人叫王貴,他有把柄落入張俊之手;另一人叫王俊,此人貪財,故而屢屢被張憲批評。張俊指使王俊向樞密院告發張憲的“陰謀”,訴狀是張俊親自幫他捏造的。於是,張俊在樞密院收入了王俊上遞的“告發狀”,並命令王貴逮捕張憲。
張憲被捕後,張俊親自審訊。其實樞密院本是朝廷最高軍事機構,並不是法院,哪來的審訊權呢?有人向張俊提醒這點,可是張俊根本不理睬,把樞密院當作審訊公堂,對張憲採取嚴刑逼供,要他承認與岳雲謀據襄陽、還岳飛兵權的陰謀。這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張憲哪肯承認?於是乎他被拷掠得體無完膚,死去活來,可是張憲是一條硬漢子,堅決不承認所誣告之事。
張俊又捏造了一份所謂口供送交秦檜,而後把張憲打入大理獄。秦檜入朝,向宋高宗要求召岳飛父子對質張憲之事。宋高宗無意將事情擴大化,他對秦檜說:“刑以止亂,勿妄追證,動搖人心。”可是秦檜不肯罷休,竟矯詔抓捕岳飛、岳雲父子。岳飛沒有反抗,只是說了一句:“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秦檜命中丞何鑄、大理卿週三畏審訊岳飛。岳飛裂衣示背,只見他背上刻著“盡忠報國”四字,何、週二人亦不禁肅然起敬。這本就是秦檜設計的冤案,審來審去,哪裡有謀反的罪證。何鑄不由得向秦檜求情:“強敵未滅,無故戮一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秦檜哪裡肯從,遂把此案交由曾誣陷岳飛的万俟卨審理。
万俟卨的誣告本領著實不小,又杜撰一些無中生有的事以陷害岳飛。秦檜一黨要把謊言說到底,一口咬定岳雲曾給張憲寫信,籌劃讓岳飛重掌兵權。可是根本就沒有這麼封信,万俟卨卻堅持說是岳雲把信給燒掉了。總之,為了幹掉岳飛,這幫人不惜顛倒竄改事實,附會成獄。
大理卿薛仁輔、寺丞李若樸、何彥猷等都為岳飛鳴屈。韓世忠也向秦檜討要說法,秦檜答說:“岳飛子岳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莫須有。”什麼叫“莫須有”呢?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認為是“或許有”,有的認為是“不須有”,有的認為“沒必要有”。總之,意思就是說,不管有沒有證據,都要治岳飛的罪。韓世忠忿然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韓世忠不僅對秦檜陷害岳飛深感不平,還極力反對與金議和。他上書皇帝,批評秦檜誤國。秦檜惱羞成怒,指使言官彈劾韓世忠。對於秦檜的惡毒手段,韓世忠是知道的,而且此時樞密院已被張俊所操縱,自己若不急流勇退,只怕也要被陷害了。於是韓世忠上書請求辭去樞密使一職,從此杜門謝客,不問政事。
該年年底,秦檜、張俊、万俟卨等人炮製出一份罪狀書,羅列的岳飛罪狀莫名其妙。比如他們捏造說,岳飛被授予節度使時,曾說自己當節度使的年齡與當年宋太祖一樣,暗示有當皇帝的野心。反正一句話,罪名不重要,秦檜就是要置岳飛於死地。最後,宋高宗下詔,賜死岳飛,張憲、岳雲則斬首。
一代名將岳飛就這樣死於奸臣之手。
-
9 # 浪子123466
韓信比岳飛功勞還大為什麼也被朝廷殺了?藍玉、年羹堯哪個功勞就低了?同樣不是被處死了,這些人有一個通病,手握兵權不知進退,居功自傲,朝廷不殺他們殺誰?
-
10 # 歷史微探索
套用一句話叫"攘外必先安內",雖然說岳飛為宋朝立功無數,也確實是民族英雄,這點誰都知道,趙構難道不知道岳飛是忠臣嗎,他也知道,但是這不影響他想岳飛死,這又是為什麼呢?
岳母刻字插圖
首先最大的一點,岳飛的忠誠是給誰的?是給徽欽二宗還是給他趙構的,是給大宋百姓還是給他趙構的,是給他的信仰還是給他趙構的。總之就是一句話,岳飛的忠誠並不是完全給趙構的,他還是想收復山河,迎回二帝的,即使他心中可能不是為了迎回兩個皇帝,而是為了以此挽回華夏丟失的尊嚴。但是這點是趙構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即使知道岳飛有能力直搗黃龍,他也不能讓他去做,畢竟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即使沒了岳飛會受他國欺辱,但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尾,何況真的讓岳飛迎回兩帝,那什麼情況都有可能會發生。
岳飛圖片
另外,岳飛政治敏感性太低,無形中樹立了很多敵人,即使他一心為國,但是他取得功績越大,別人想要除去他的慾望就更大,另外還是岳飛忠誠所屬的問題,難道岳飛真的不清楚北伐成功的後果嗎,我不相信岳飛會連這個都看不出來,即使他看不出來,那他身邊的人難道全是傻子嗎,就沒人跟他說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原因只有一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以岳飛效忠的物件還是宋朝,宋朝子民,是大義,而不是某個君主,在國家利益和君主利益之間他選擇了國家利益,這也是他致死的主要原因。畢竟任何君主都不會容許一個不受掌控的人掌握著國家的大部分軍隊,尤其還是在杯酒釋兵權的宋朝,所以說岳飛的死是君讓臣死,而秦檜只不過是趙構的一把刀而已。
最後,直接導致岳飛死亡的導火索就是,外部的壓力已經基本消失了,已經對宋朝沒什麼大的影響了,要是還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岳飛可能還會多活一段時間,這時候也正是最好的殺岳飛的機會,殺了岳飛在與金人議和,又能偏安幾十年。
這也是岳飛太過於忠誠了,沒有想到養寇自保的道理,不過他要真這麼做了,那他就不是岳飛了,恐怕致死他都沒有後悔過自己的所作所為吧,只是遺憾未能竟全功。
回覆列表
談到精忠報國,直搗黃龍,風波亭,還我河山這些典故時我們都會想到他—岳飛。
在很多人的心裡,一直有個梗,那就是岳飛他為什麼會功虧一簣,落得一個冤死的結局,他為什麼必須得死呢?
今天金玄就和您一起來梳理梳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的三四月間,當了一年多的太上皇跟皇帝的徽欽二宗成為大金的俘虜,國家的首相已經被人擄走了,所以北宋就此滅亡,這個歷史上稱之為靖康之恥。
在這一年的年末,24歲的岳飛被宗澤老將軍任命為東京留守司七品統制,相當於軍事委員會下面的一個團長。
公元1137年,也就是靖康之恥十年後,不滿35歲的岳飛官拜太尉,手握著南宋超過了四分之一的軍隊,已經相當於一個宰相級的大員了。這種快速升遷可以說是岳飛跟他的岳家軍在槍林箭雨中用無數次令人瞠目結舌的戰鬥成果換來的,完全是受之無愧。
這個節點應該是岳飛仕途的一個巔峰,但是,因為一系列意外或者說是不意外的事件,岳飛跟現任的皇帝宋高宗趙構,他們原本良好的君臣關係卻逐漸產生了猜忌隔閡,甚至說是有些怨恨。
岳飛戰功赫赫,為大宋爭回了那麼多失地,為什麼還會失寵?
金玄分析,關鍵在於嶽將軍做錯了兩件事:
(趙構)
第一件:干涉了皇位的繼承問題
這個事情發生在岳飛官拜太尉,他最得意的時候。有一次他跟趙構聊天,本來倆人聊的是非常投機的,結果不知道怎麼回事,腦袋瓜一熱,他就開始勸趙構早日把繼承人給定下來,這可犯了自古以來的皇家大忌。
其實呢,岳飛的想法是很單純的,因為徽欽二宗都還在金人那裡,咱們早點把這繼承人給定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是人家皇帝趙構可不這麼想,他想我才30出頭,你這會兒讓我考慮這個後事,那不是咒我早點死嗎,要不就是你岳飛想早點知道是誰來接我的班,你好跟他一起合著夥來搞掉我,這讓皇帝產生疑心了。
第二件:跟皇帝較真,你就輸了
在趙構最喜歡岳飛的時候,曾經答應過他,把另外兩個大將的部隊全部都交給他保管,可是後來趙構又反悔了,這讓岳飛很不爽,他覺得趙構怎麼能夠出爾反爾呢,這一賭氣連假都不請,就離崗回家,罷工了。
雖然後來還是有人把他給勸回來,但是皇帝趙構這心裡可就記恨下來了:岳飛這麼不聽話,難道我真要把這麼多軍隊交給他嗎,我能放心嗎?
不過呢,最關鍵的還不是這兩件事,真正的原因在於宋朝的這種治國統治傳統還有當時趙構的真實想法上。
先說說這個宋朝的治國傳統,當年宋太祖自己就是沿著五代十國的路數武將起家,奪取了領導權,在那之後,他就總結教訓,為了不讓這種事兒再在自己身上發生,也不在子孫身上發生,杯酒釋兵權,就定下了這個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所以有宋一朝,寧可向外人稱臣納幣,也不發展軍事。
到了南宋建立之後,這個理念在皇家還是一樣的,剛開始的時候,為了自己的江山,他不得不重用幾個武將,一旦和金人談和了,你說我還要那麼多軍隊和將軍幹什麼,把這些人留著推翻自己可不行。所以說這是一個原因。
再說說這個趙構,你以為他真的是像岳飛日思夜想的那樣,唸叨著還我河山。他可不這麼想,他老哥宋欽宗還在金人那兒呢,他要是真的給弄回來了,那到底是誰來做皇帝這個位置。
所以公元1140年,率領岳家軍打到朱仙鎮的岳飛,正是信心滿滿準備直搗黃龍的時候,他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給召回,第二年春天被解除了兵權,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捕入獄,在一個除夕之夜,岳飛在杭州大理寺獄中被殺害。
聽了金玄的解說,您是否明白為何岳飛被冤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