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菜根漫譚

    根據專家的考證,清代八旗中還確實有宋朝和明朝皇室的後代。 先說宋朝皇室後代吧。“覺羅”是滿族的姓氏,源於努爾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覺羅”即今天黑龍江省伊蘭一帶。“愛新覺羅”的含義是,像金子般高貴神聖的覺羅族。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是從努爾哈赤開始使用的,努爾哈赤家族原來的姓氏是伊爾根覺羅,伊爾根這個詞在滿語裡面帶有貶義,是賤民的意思。據《皇朝通志·滿洲八旗姓》記載,女真後裔中的“伊爾根覺羅”姓,其漢姓為“趙”。《黑龍江志稿·氏族》也說:“覺羅者,傳為宋徽、欽之後。”也就是說,滿清的某些皇族望族,是北宋皇室的後裔。 宋徽宗趙佶一生子女很多。據《宋史》記載,北宋滅亡之前,“徽宗三十一子”“三十四女”,北宋滅亡後,除第九子趙構逃跑外,其餘子女都被搶掠入金國。宋徽宗被金國俘虜後,他的女人們又生了十九個孩子,這些孩子基本上都流落在了金國。 徽欽二帝和幾千名被俘官員,作為金國的俘虜,被安置在五國城(依蘭)、寧古塔(寧安)一帶為奴,金華人就稱他們為賤民伊爾根。他們逐步和當地民族融合,成為後來滿人的一部分。再說明朝皇室後代。

    朱之璉是明太祖十三子代簡王朱桂的後代,清朝時就加入了旗籍,為世襲一等候,康熙三十一年時中進士,被擢升為亳州知府。雍正二年時,朝廷封朱之璉為一等延恩侯,升入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朱之璉死於雍正八年,其後代世襲延恩侯。 另外,還有一大批逃到臺灣的明朝皇室後裔投降了清朝。如奉南郡王朱和睦、益王朱怡鎬、樂安郡王朱義浚等。到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陷臺灣,鄭氏政權降清,臺灣的明朝宗室大部分投降了清朝,有的還加入了旗籍。

  • 2 # 山野論史

    可以肯定女真人裡有宋朝皇室後代血脈,明朝的就不好說了。

    靖康之難,北宋被擄去金國的皇室成員一大堆,總數超過三千人,當然這裡包括嬪妃和北宋官員及其家屬,但皇室成員中帶有趙氏血脈的肯定也佔有很大的比例。

    遠的不說,只算算宋徽宗三代以內的。宋徽宗和他的兒子孫子都被抓到了金國,除了趙構留在中原,幾個早死的,剩下二十四個兒子都生活在金國。他們雖然地位低下,受盡凌辱,但生活條件還是不錯的,吃的穿的困不著。在金國也要繁衍後代,宋徽宗還有二十多個女兒,大部分被金人霸佔,肯定會留下後代,宋徽宗連男再女將近五十個個後代,這還不包括徽宗的孫子孫女,趙構的五個女兒就全部被帶到了金國。

    滿清是女真人的後代,徽宗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一大堆,徽宗的兩個弟弟沒到金營就死了,趙俁有兩個兒子一個孫子,還有幾個女兒都被帶到了金國。林林總總,加在一起,幾百人應該有吧。這些人的後代肯定會融入到女真族之內,慢慢擴散到金國的各個角落。

    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滿洲成員皆隸於八旗之下。趙氏血脈肯定也在其中,不過經過這麼多年,很難再尋根問祖找到自己的祖先是否趙氏一支,所以滿洲八旗有宋朝皇室血脈並不稀奇,但愛新覺羅氏改姓趙是否與此有關就很難說了。清朝滅亡後,八旗中改性很普遍,常見的有佟、關、馬、索、赫、富、那、郎,愛新覺羅氏改性金的比較多,其次就是趙和羅。改性金不難理解,後金滿洲人。羅則是覺羅氏的簡稱。至於改姓趙,最好的解釋是他是百家姓排名以一個,直接就用了,與是否為北宋趙氏後裔關係應該不大。

  • 3 # 鄧海春

    關於八旗中的宋朝皇室後裔,這個是有爭議的。

    較早提出八旗中有趙宋皇族後裔的是清代中葉的禮親王昭槤。在他的《嘯亭雜錄》“宋人後裔”條說:“近日董鄂冶亭制府考其家譜,乃知其先為宋英宗越王之裔,後為金人所遷,處居董鄂,以地為氏。”所云“冶亭制府”,是指大書法家、八旗三才子之一的兩江總督鐵保。鐵保與成親王永瑆、劉墉、翁方綱,稱為“清四大書家”。

    昭槤對於清代掌故,瞭如指掌,《雜錄》文是這類著作的權威,並且昭槤從少年時代就和鐵保相稔,因此,鐵保出於宋英宗越王之裔的說法,影響頗大。清末,宗室盛昱與其表弟楊鍾羲合編旗人文章選輯《八旗文經》時,其《作者考》為楊氏所獨撰,於鐵保家世則雲:“舊譜姓覺羅氏,自雲宋英宗越王之裔。”基本上也沿襲此說。上圖鐵保

    在清人著述中,涉及宋朝趙氏傳聞的還有赫哲。姚元之,安徽桐城人,他的《竹葉亭雜記》中記載了他的小舅子在黑龍江為官時聽見的傳聞,說“黑津為徽欽訛音,自以為宋後。”黑津,現在寫作赫哲。

    關於覺羅氏實為趙氏,也有不同的說法。東北的清皇族在辛亥革命以前多以趙姓自稱,覺羅姓趙似成定例。辛亥以後,旗人諱言本籍,多冠漢姓以迎合風尚,乃有關外皇族姓趙、關內皇族姓金的說法。實則並不完全如此。金啟孮先生所撰《愛新覺羅姓氏之謎》一文,考證金代的交魯氏實為清代覺羅氏的前身,與趙姓根本無涉。

    八旗中有明朝皇室後代是真的。

    上圖延恩侯朱之璉

    明初皇子分封各地,以為屏藩,故終明之世,宗支遍佈各省。清開國之初,明之宗室多諱言身世。稍後,清廷政轉開明,一對明裔加以禮遇,遂有封爵隸旗之舉。上圖延恩侯朱煜勳

    《清史稿》封爵表有一等延恩侯,始封者朱之璉,隸漢軍正白旗,雍正二年,以明代後裔由直隸正定知府特賜一等侯,乾隆十四年,贈一等延恩侯,世襲。年表自朱之璉以下,傳了十一次。最後的一位侯爺名朱煜勳,字炳南,住東直門內羊管衚衕,已故清史專家孟心史先生(森)曾為文記其人。 朱煜勳的名片

    另有一支明裔,以文學藝術世其家,是為漢軍正紅旗人朱倫瀚。他是明太祖洪武帝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的後裔,字涵齋,康熙壬辰(1712年)科武進士,官至都統,雖出身武科,但長於文事,有《閒清堂詩集》,又擅長指畫,高且園(其佩)實受其影響。上圖朱倫瀚作品

    倫瀚子孝純,字子潁,號思堂,一號海愚,由舉人官至兩淮鹽運使,能詩文,工繪事,與桐城姚鼐交好,有《海愚詩鈔》傳世。孝純子友桂,字丹崖,後改名朱爾賡額,號白泉,官至兩淮鹽運使,亦能畫,蓋得其家學。

  • 4 # 雨後青山秀

    清代八旗中是有明代皇室後裔的。清太祖努爾哈赤初創時並不是八旗,而只有四旗,分別是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後因兵力擴張,又增設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鑲白旗,合為“八旗”。最初的八旗主要靠兼併其他的部落,後來又將俘獲或歸附的蒙古人及漢人編入八旗中。八旗實際上由多民族組成,主要是滿、蒙、漢三個民族。清軍入關後,將征戰過程中俘獲或投降的漢人軍隊也以旗人身份被編入八旗。京師八旗滿洲漢人比例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順治年間又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為鑲黃旗、正黃旗與正白旗,下五旗則是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旗。

    雍正二年,查訪出明皇室後裔朱之璉。朱之璉在康熙年間曾任亳州知府,他為官清廉,勤政愛民,當地百姓集資為其建了一座祠堂,名叫朱公祠。但朱之璉把祠堂改為書院,用來供鄉民讀書。查出朱之璉為明皇室後裔之後,雍正下旨將其封為一等侯,但並無實權,只是一個空頭銜,負責每年春秋祭祀明代皇陵,還將朱之璉一族抬入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朱之璉死於雍正八年,乾隆十四年追贈延恩候,延恩的意思是就“皇恩延綿”,以表明皇帝的仁愛與大度。其後代世襲延恩侯,一直到清末。

  • 5 # 毛所長

    清代八旗最早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一手建立的,最初只有四旗,分為“白旗,黃旗,藍旗,紅旗”。1614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白,正黃,正藍,正紅”,並增設了“鑲白,鑲黃,鑲藍,鑲紅”四旗,合成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

    在八旗之中既然有漢族的軍隊,那就有可能有宋朝和明朝的皇室後人。其中鑲藍旗是漢人最多的一支,著名相聲表演大師侯寶林就是鑲藍旗。

    宋朝時多被金,西夏,蒙古多種族入侵,更是有了“靖康之恥”,被大金擄走了“徽宗,欽宗”兩位皇帝,除此之外當時的宋朝為了向西夏和蒙古示好,也是和親了很多次。所以金,夏,蒙很多可能殘留當時宋朝的一些皇室後代。大家都知道清朝是由滿洲人建立的,滿族就是女真族人,而大金就是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的。

    再說明朝,明朝末年先是被李自成攻克北京,後被吳三桂和清軍聯手殲滅,最後因為吳三桂的投降,清軍入關,明朝徹底覆滅。對於明朝的皇室成員除了戰亂死傷以外,很多都逃離後隱姓埋名等待復興,大家都知道的“天地會”和民間一些別的組織。而當時的八旗之中有很多漢族,這些人中保不齊就有明朝的一些皇室後人,期待著有朝一日可以光復大明,在當今的電視劇中也多有體現。

  • 6 # 小格格爸比

    謝邀!看到這個題目,首先去百度搜索一下“八旗”的含義,具體是指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制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各旗當中因族源不同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滿洲、蒙古、漢軍同屬一旗,旗色亦相同,惟從軍、入仕待遇略有不同。

    大家知道,北宋徽宗時金兵南下,擄走大批宋朝皇族後裔,後元朝滅金,那批皇族後裔也就留在了東北,與當地部分女真人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最終形成一個新的種族“滿族”。所以從這點上來判斷並無不可。

    至於明朝皇室後裔,比較有明確記載的是,清代的第一代漢軍侯朱之璉,其祖父降清,被編入漢軍八旗,,明太祖十三子代簡王朱桂之後,清朝時入旗籍, 朱家已經做了三代良民,於是,雍正封朱之鏈為“一等延恩侯”,世襲罔替,抬入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

    大家知道,北宋徽宗時金兵南下,擄走大批宋朝皇族後裔,後元朝滅金,那批皇族後裔也就留在了東北,與當地部分女真人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最終形成一個新的種族“滿族”。所以從這點上來判斷並無不可。

    至於明朝皇室後裔,比較有明確記載的是,清代的第一代漢軍侯朱之璉,其祖父降清,被編入漢軍八旗,明太祖十三子代簡王朱桂之後,清朝時入旗籍, 朱家已經做了三代良民,於是,雍正封朱之鏈為“一等延恩侯”,世襲罔替,抬入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

    其中八旗中屬於明朝後裔的,最大的一批是在明亡後逃到臺灣的那一批。各路諸侯皆來臺避難,直至康熙年間施琅攻陷臺灣,鄭氏政權降清,臺灣的明朝宗室順勢降清,被編入下五旗。清政府對待主動投降的明朝皇族後裔還是很優渥的。

    更多史實等待披露,期待您與三藏一起做有趣的事。

  • 7 # 文史今安在

    八旗制度的建立源於女真族的狩獵組織,與清政權相始相終。從八旗制度的建立過程從中可以印證一下提出的問題。

    1584年,努爾哈赤興兵,以黑旗為幟。1589年,努爾哈赤將黑旗軍交給胞弟舒爾哈齊指揮,另設紅旗軍親領。1601年前後,努爾哈赤首次規定,以300戶為一牛錄,每戶出壯丁一人,父死子繼,兄亡弟承。5牛錄為一甲喇,5甲喇為一固山。首領分別為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改編後的牛錄分別隸屬於黃、白、紅、藍四旗,以純色為辨。

    1615年(萬曆四十三年),這時女真基本被努爾哈赤吞併,蒙古也多有歸附,隊伍已不下五六萬人,於是將紅白黑三旗及所領牛錄分為八個旗,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兩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滿洲八旗自此建立,丁壯戰時為兵,平時皆民,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1635年(皇太極天聰9年),在征服察哈爾蒙古後,正式組建蒙古八旗。

    努爾哈赤進入遼瀋地區後,大量漢人被掠為奴,編入滿洲八旗,成為家內奴或農莊的奴僕,後來從這些奴僕中每20人抽出一人當兵,這些壯丁家就為漢軍戶,可以全家遷入努爾哈赤所在的城中,以示優待和信任。皇太極即位後採取新政策,把被征服地區的漢人編莊別居,由投降過來的原明朝官員或後金提拔的漢人官員來管理。1642年(皇太極崇德7年),正式編制漢軍八旗,成為清朝三軍之一。所使用的旗幟和滿洲、蒙古八旗一致。至此,滿洲、蒙古、漢軍各為八旗的制度基本完善。

    1127年靖康之禍,隨宋徽宗、欽宗被掠至金國的宋皇族、後宮嬪妃、宗室、朝臣約有三千餘人,遭遇悽慘,但再慘烈也能有人想法活下來,會有後裔留在當地,五百多年一代代的融合,沒有確切地記載很難分辨,但被編入八旗的可能性非常大。

    至於明代皇室後裔,在八旗建立至完善的過程中,他們還在各自的封地享受著百姓的供養,和八旗沒啥關係。據說明末時,宗室人口有幾十萬,李自成來了,殺一批,張獻忠來了,又殺一批,清朝來了,殺的更多,很多人只能隱姓埋名求生。

    有朱之璉在雍正二年被清政府稱為明皇室後裔,賜一等延恩侯,抬入漢軍正白旗,子孫世襲延恩侯至清末。對此說法,存疑。

    他名字的第二字與朱氏皇族的排名不符,第三字沒有避諱太祖名諱。朱元璋定了一套命名規則,二十五個兒子,每家一份二十字的輩分表。中間的字排輩分,後一個字要五行相生。

    如太子朱標一系: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生,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燕王朱棣一系: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有說朱之璉是朱元璋十三子代王后裔,可代王家名譜為:

    “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彝,傳貽連秀鬱,炳燿壯洪基。”沒有他的排序。

    其實,他到底真的是不是明朝皇室後裔並不重要,當時雍正要擺明一個態度,不再追殺明皇室子孫;要讓世人看到一個結果,前朝的皇子皇孫都能被融入八旗,目的達到就足夠了。

    清初,確切的明皇室後裔在民間倒也頂頂大名,如八大山人(朱耷),是朱元璋十七子寧王朱權的九世孫;石濤(苦瓜和尚)是明靖江王(朱元璋侄子家),南明皇帝朱亨嘉之子。由皇家世孫到削髮為僧避禍,多少心酸惆悵只能寄情於書畫中。

    (上排是八大山人和他畫的鳥,以清白眼著稱。下排是石濤和他的山水畫)

  • 8 # 橘玄雅

    宋代的有沒有不知道,元金的都有,博爾濟吉特氏和完顏氏嘛,遼的也有,耶律氏清代滿洲有伊喇氏,當然這種皇室的傳承沒有具體的譜系可以指出。明代至少有兩家,一個延恩侯一個朱倫瀚。

    延恩侯是清代被正式承認,專門封爵以延續明代祭祀的,所以封爵叫“延恩侯”,雍正年間封的。根據官方的說法,延恩侯一支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的後代,據說延恩侯受封的時候向官方出示過譜牒,官方是承認的。延恩侯這支在清初就入旗了,進的是鑲白旗漢軍,雍正二年封延恩侯,抬進正白旗漢軍,後來一直奉祀明朝的香火。

    另外一個是朱倫瀚,清初入的正紅旗漢軍,據說他也是代王支系的,但是選延恩侯的時候沒選他,具體什麼原因就不清楚了。

    另外關於延恩侯的問題,目前屬於一個公案。清代本身沒有人提出質疑,民國初年開始有人認為他是“贗品”。其實原因是因為清末民初排滿思潮比較強,有一些有革命意識的人找到末代延恩侯,要求他表態支援革命,延恩侯沒有支援。清帝退位之後,這幫人又找到他,要求他出來作證清代不妥善管理明陵,延恩侯認為清代保護明陵很不錯,所以沒有答應。這幫人於是就在報紙上抨擊他是假的。屬於標準的“屁股決定腦袋”。

    近幾年學術界也有一些小文章論證延恩侯的問題,多數是以否定的角度來描述的。因為大多數推論,沒有直接證據,所以對於延恩侯的否定也好、承認也好,也有頗多需要討論的地方。比如說某學者寫論文,認為延恩侯是假,理由是延恩侯家族在明末清初變革的時候沒有使用代王家應該使用的字輩。這一條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實清末民初的時候,為了躲避清兵而不用字輩的明宗室比比皆是,某學者還在別的書籍裡證明過有些沒用字輩的朱氏後裔為明代宗室,同樣的前提,他卻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結論,不能不說他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 9 # HuiNanHistory

    新朝加封前代王朝宗室的做法被通常稱作“二王三恪”,這是一種受中原儒家文化影響的傳統政治禮制。最早實行此做法的其實就是周天子,據《禮記》載:“武王克商,未及下車,封黃帝、堯、舜之後;及下車,封夏、殷之後”,前五朝都在賜封的行列中。後來自北宋開始,加封只限於前一朝,元、明繼之。

    因此,清朝入關後,自然也有意識地利用這種手段,安撫明朝宗室,推行三恪之禮,以此緩和當時的滿、漢矛盾。

    不過,真正實施這一計劃要等到雍正年間。雍正元年(1723),上諭曰:

    以明太祖崛起布衣,統一方夏,經文緯武,為漢唐宋諸君之所未及,其後嗣亦未有如前代荒淫暴虐亡國之跡,欲大廓成例,訪其支派一人,量授官職,以奉春秋陳薦,仍令世襲。

    經過一番訪查,清朝認定直隸正定知府朱之璉為明朝宗室的後裔,朱之璉也由此被封以延恩侯,闔家被抬旗為上三旗的正白旗。有趣的是,朱之璉的家族本身就在旗裡,他出身自漢軍鑲白旗,其祖父朱廷赦曾被封為阿思哈尼哈番(asihan i hafan)。按照清朝的說法:

    查得廂白旗朱文元,系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簡王之後。明崇禎時,簡王宗室代王,為洪承疇監軍於松山。我太宗文皇帝時,代王與伊侄文元,同被俘獲。遂歸我朝。曾蒙聖祖仁皇帝召見,親詢宗系。今原任內閣侍讀學士朱汝錩之子眾關保等,俱文元之孫也……今見任直隸正定府知府朱之璉一支是也。

    當然,無論從譜系、史實來看,這段描述以及朱之璉的身份都頗為值得懷疑。但是,朱之璉是否真為明朝宗室之後,這並不是一件重要的事,關鍵在於只要清朝需要他是,那麼他就一定是朱元璋的子孫。

  • 10 # 楚邾

    宋代不清楚,但是八旗中有明代宗室確是一定的。

    比較瞭解的是延恩侯朱之璉。依據清世祖雍正皇帝的詔令:

    “於明代王后嗣……封以侯爵,著將阿思哈尼哈番朱廷赦之嫡孫朱之璉,封為一等侯,世襲,凡伊族內人丁,俱令入於正白旗。”

    即以朱之璉及其族人俱入上三旗中的正白旗,而其之前其實為漢軍鑲白旗。清廷認為朱之璉是代王后裔,延恩侯爵位自朱之璉之後,又傳了十一人。不過,對於朱之璉是否是明代宗室存在疑問。首先一點,在字派上就不符合。依據朱元璋擬定的字派,代王支系為: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彝,傳貽連秀鬱,炳燿壯洪基。

    據清朝文獻,曾提及“代王與伊侄文元,同被俘獲”,並確認朱之璉為代王支系。查最後一任代王為朱傳㸄,系“傳”字派,其侄當為“貽”字派而非“文”字派,且代王支系沒有“文”字派。又,朱之璉為朱廷赦之孫,朱廷赦倒為“廷”字派,但查“廷”字派有代恭王朱廷埼,生存年代在明嘉靖、萬曆年間,而朱廷赦卻為明末人,二者相差近一百年,這幾乎不可能,且朱廷赦雖為“廷”字派,但其名並未從“土”旁。延恩侯襲爵的十一人中,有兩人“秀”字派,一人“貽”字派,與字派相符,其中又以第七任延恩侯朱貽坦字派和名字最相符,但“貽”字派有明末代代王之侄,其生活年代差不多也在明末清初,而第七任延恩侯卻是在道光六年(1826)襲爵,相差一百多年,也不太可能。當然,有可能會存在易名改姓的情況。

    末代延恩侯

    除朱之璉以外,尚有明宗室、奉國將軍朱議滃於康熙元年(1662)為騎都尉。朱議滃系寧王朱權十世孫,建安王朱謀壠之孫,後因事流放寧古塔。屬京都漢軍正黃旗。

    另有朱鼎瀇,康熙五年(1666)亦準其入旗,但具體入何旗未知。按照“鼎”字派來看,其應為代王朱桂後裔。

    康熙十二年(1673),明宗室朱議潀因為蓄髮被緝拿,刑部準備處死,但康熙免除其死罪,歸入鑲白旗漢軍旗下,給妻室、地畝、房屋、安插。朱議潀應同樣為寧王朱權後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常完美安然表白遭拒原因,安然沫燃最後在一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