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美食翟理
-
2 # 最強PS
寶寶接受一種新食物是有一定過程的,有的寶寶天生對某類食物不喜歡,要知道寶寶的味覺和嗅覺其實都要敏感於成人,讓他們接受一種食物需要時間。
最好的方法是“循序漸進,循循善誘”,對於寶寶不喜歡的食物,不妨從少量開始慢慢鼓勵他嘗試。當寶寶完成一種新食物的嘗試時,也要多多表揚他。
我家寶在兩歲以前特別不喜歡的就是茄子和豬肝,無論怎麼個燒法他都不喜歡吃,即便是做廚師的外公做的也沒用,可能這兩種食材確實有點對他們來說“怪怪”的味道吧,而更重要的,是孩子天生有種自我保護的意識,害怕這種“怪味道”。但是我後來還是照常做菜,不排斥這兩種食材,慢慢的,他看著媽媽吃的那麼香,他也饞得很,不知不覺就吃起來了。對待孩子,順勢而為很重要!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散開來講可以講出很多食物來。先不講西紅柿或者茄子,在2歲以前新增輔食的過程中我所遇到的最多的是不吃西蘭花,清水煮西蘭花味道真不咋地,而且很多大人也不吃的,可是往往最不喜歡的營養價值都很高。拿西蘭花做例子,後面我把西蘭花做碎加進飯裡,或者煮透後用橄欖油少許醬油拌了孩子還是會吃的。
回到西紅柿和茄子的問題,這類蔬菜屬於瓜茄類,都有特殊芬香,一般還是屬於比較能吸引進食慾望的食物。
如果娃娃不喜歡吃這類食物,在現代營養學上講主要可能是以下兩個因素,供大家參考。
1.輔食新增這類食物過晚,寶寶對這類食物挑剔,還有就是可能在嘗試這種食物後寶寶可能有了不舒服的感受甚至是由於輔食製作時沒考慮到寶寶的咀嚼能力讓寶寶不容易吞嚥而產生進食陰影。
2. 可能是基因決定的,比如香菜,現在已經研究出不喜歡香菜氣味的人是一種特殊基因表達決定的。那麼也有可能不吃西紅柿這些也跟基因有關。
變換做法,變化吃法,孩子還是不吃的話不強迫,再大一點再嘗試,或者認真和娃娃溝通對這個食物的話題,如果是心理作用,慢慢誘導。同時,儘量用營養價值相近的食物來替代,西紅柿等主要富含抗氧化營養素,可以用其他鮮色果蔬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