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動腦思考
-
2 # 榮哥做美食
鹽:鹽的作用
鹽:百味之首,無鹽無味……
由於食鹽在烹調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們習慣把它作為烹調中調味品的主味,然而食鹽在烹調中的作用不止於此,下面就簡單介紹下鹽在烹調過程中的作用。
1.殺菌消毒
清洗瓜果蔬菜之類,在水中放入鹽(2%-3%的濃度),可以去掉殘存農藥、殺死寄生蟲卵、小蟲之類,還有一定的殺菌作用。還有蘑菇或黑木耳先放入淡鹽水中略加浸泡,再用清水洗淨,容易洗去泥沙。以及鮮桃放入鹽水裡浸泡1分鐘後,用手輕輕一搓,桃毛便很快脫落。
2.醃製增風味、口感
在醃蔬菜時如雪裡蕻(雪菜)加鹽,5千克食材放500克的鹽,比例為10%,味道鮮美,突出風味,但時間醃的不宜太短,一般要求在20天以上,時間短會產生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如在醃製黃瓜、蘿蔔等根莖類食物加鹽時,透過鹽的脫水作用增加脆感,在醃製葷菜類食物時,透過滲透作用增加風味。
3.保鮮作用
食鹽具有較大的滲透性,能抑制微生物細菌的生長繁殖活動,可起到短期的保鮮作用,如:醃製魚類。還有從冰箱冷凍室裡取出的凍魚、凍雞、凍肉,放在鹽水中解凍,不僅快,而且可保持鮮嫩。
4.提鮮作用
針對動物性、植物性兩種食材,大多數魚類、肉類、菌類的呈鮮味物質主要是氨基酸,與鹽中和後使酸味消失,鮮味突出,可以說食鹽是增鮮劑,如在烹製魚羊鮮這道菜時,就不需要加味精,但要注意在成熟出鍋前放,早放蛋白質會凝固,鮮味不易溶解。
5.鹽可祛腥祛異味
清洗豬肚、豬腸、雞鴨肫等內臟時,加適量鹽,反覆揉搓,不僅能清洗乾淨,而且可除去異味;豆腐乾含有豆腥味,用鹽水漂浸,既除味,又使豆製品色白;把活魚放入濃度為10%的鹽水中養1—2天可除泥腥味。
6.鹽有防氧化防碎作用
在土豆中放鹽能防氧化變色又能保鮮,還能使水果清脆香甜;白嫩的豆腐先在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烹調時不易破碎;藕切好放入鹽水中醃一下,再用清水沖洗,這樣炒出來的藕不會變色;宰殺家禽時,讓禽血流進裝有少量鹽的水裡,能使禽血加快凝固,用這種凝血煮湯不易碎裂。
7.上勁滑嫩
在醃製動物性原料時,加適量的鹽,順一個方向攪拌,再放2小時後會使原料上勁,起到滑嫩作用,如:豬肉,魚片等。發麵時,若放一點鹽水調和,可縮短髮酵時間,並能增加面的筋力和彈性,味道更好。在製作麵條或餃子皮時,在和麵的水中加入佔麵粉量2%—3%的細鹽,不僅可使麵皮彈性增強、粘度增大,而且好吃。在煮麵時放點鹽,會使麵條互不粘連,表面滑爽。
8.鹽有吸水的作用
在做魚圓時,將魚肉製成蓉,放入鹽,加水(比例:魚蓉、水各250克,鹽6克)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這樣做出來的魚圓鮮嫩滑爽口感好。還有漿牛肉時,加入適量的鹽,就能吸收很多水分,達到更嫩的效果,比例是5千克牛肉可以打入1.5千克水。
9.祛苦溼、增甜
將菠蘿削皮後切成片,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後再食用,不僅可以減少或避免食入易使人“過敏”的菠蘿蛋白酶,而且可以去掉菠蘿的苦澀味,使其更香甜可口。苦瓜、蘿蔔等帶有苦味和澀味的蔬菜,切好後加鹽漬一下,濾去汁水烹炒,可減少苦澀味。糖涼拌西紅柿,放少許鹽會更甜,因為鹽能改變西紅柿的酸。
10.鹽有快速拔鹹味的作用
過鹹的醃肉,可先用鹽水漂洗,但鹽水的濃度要低於鹹肉中所含鹽水的濃度,漂洗幾次,鹹肉中的鹽分便會逐漸溶解入此鹽水中,最後再用淡鹽水清洗一下即可,此法可用於清洗海蜇、海帶等。
11.增強作用
在烹製糖醋排骨加少許鹽,與糖和醋中和後使菜的味道更醇厚、更加甜;在做酒釀圓子時,加少許鹽,使甜點更加甜。
蟶子加入鹽水養2小時,可讓其吐淨泥沙
魚蓉加入鹽攪打,起到上勁作用
鹽的投放順序
烹調前加鹽目的是使原料有一個基本鹹味,一般結合上漿掛糊,適用於炸、爆、滑炒等,還有些菜在烹調中無法加鹽、如荷葉粉蒸肉等,必須在之前加。
烹調中加鹽,主要運用在燒、燜、煮時,為了減少鹽對菜餚的滲透壓,保持菜餚的嫩、松、而且營養成分不會流失,如葷菜早放不爛,蔬菜早放影響維生素C流失。
烹調後加鹽:主要運用在炸的菜餚為多,如椒鹽排條等,還有一種後放鹽的情況,就是用來保溫。
分享用鹽技
知道了鹽的這麼多知識,我們再來看看好的廚師,是怎麼巧妙用鹽的吧。鹽醃3種料用法不同
鹽在醃製方面作用非常大,我是安徽人,像我們的刀板香、臭鱖魚、臘製品都是透過鹽醃的方式。鹽醃製葷類原料,可以讓其肉質更緊實,醃製素菜,可以讓其脫水,重新調味更入味。
醃製素菜方面,最近比較流行的手捏菜就是代表,比如上海青這種菜,如果涼拌的話必須要加鹽殺水,透過鹽捏透、醃熟,然後加油等調味,不然必須要加熱才能食用。手捏菜可以單獨製作冷盤,還能搭配海鮮、菌類、葷類做炒菜,如手捏菜炒河蝦。醃製素菜一般選用細鹽,用量比例在500克原料加鹽5克。
醃製葷類方面,代表性的安徽刀板香,就是將五花肉加鹽透過長時間醃製、風乾增加風味。醃葷菜主要用粗鹽,比例在5千克肉加150克鹽醃,醃製時間在一週左右。
醃海鮮類,跟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食材——海蜇。海蜇成分主要是水,如果買回來的新鮮的海蜇,當天用不完不用鹽水浸泡的話,第二天就全都變成水了,必須用粗鹽浸泡醃製方可。
鹽水鵝製作
說到鹽,不能不提淮揚菜,其經典菜鹽水鴨、鹽水鴿、鹽水鵝等,都與“鹽”掛鉤,鹽在其中主要起到入味作用,從前期醃製到後期滷水的調製,鹽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分享一下我製作鹽水鵝的配方:
1.選取6-7月齡的仔鵝宰殺,從腋下切開一口子去內臟,光鵝淨重在2500克左右,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除盡血水,然後撈起瀝水。2.用鹽150 克和10克花椒混合炒香,待鵝水分瀝乾後用60克花椒鹽從腋下塞入腹腔搖勻;另用80克花椒鹽擦遍鵝身,再用20克花椒鹽塞入鵝嘴和鵝頸部(鵝的腹部和腿部肉較厚,要多擦點鹽),將鵝放缸內醃製12小時。3.將醃製好的鵝放在清水中漂洗20分鐘(這樣可以去除部分鹽分和血汙),在將不鏽鋼掛鉤勾住頸部風乾24小時,以達到去除水分、收緊鵝體脂肪的作用,而且還能使鵝肉富有彈性和香醇度。4.每隻鵝腹內塞入蔥結1個、薑片3片、八角1粒、香葉1片,待滷水燒開後將鵝放入滷水中,使鵝的腹腔內灌有滷水,燒開小火燜5分鐘,然後撈起倒乾淨鵝腹腔內的滷汁,再放入滷水中燒開,腹腔內再次灌滿滷水小火燜15分鐘關火,將鵝在滷水中浸泡8小時後撈出即可使用。
滷水配方 清水50 千克,黃酒1千克,八角10克,桂皮、香葉各5克,蔥、姜各500克,鹽1200克,味精200克。
注 第一次將兩隻醃製過的鵝剁成塊,放入滷水中小火燜至酥爛撈起,過濾後製成底湯,以後每次滷製時調好鹹度即可,這樣滷水會越滷越香。
鹽焗vs鹽烤
鹽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有兩款拿手菜,全是以鹽為傳熱載體制作的,鹽不僅起到傳熱制熟的作用,跟隨菜品上桌還能起到保溫作用。具體分享一下我的兩款與鹽有關的菜。
鹽焗杜仲豬腰——製作方法 1.豬腰2個一分為二,切去白色物質,用刀切成腰花,用清水漂洗乾淨,加適量的黃酒、生薑、蔥、鹽、雞精、味精、胡椒粉進行醃製30分鐘。2.將杜仲與腰花混合,用荷葉包好,最後外包一層錫紙;沙鍋內放入加熱好的細鹽,將包裹好的腰花放入鹽內焗熟即可(鹽焗烹製時,如溫度不夠了,可用小火加熱)。
豬腰包錫紙放入鹽中
鹽焗豬腰
胡家烤鴿子——製作方法 1.選20—25天的鴿子10只,宰殺制淨,用細鹽將鴿子全身抹一遍,胸部肉質較厚,一定要多抹點,放到通風處,風乾半天,不要風乾太過,否則水分沒了鴿子吃起來沒有口感。2.將粗鹽1500克、蛋清2個水拌勻,能夠凝集起來即可;在鐵鍋內鋪一層厚1釐米的粗鹽,加蓋燒熱,至鹽稍微結塊,將鴿子碼放到裡面,大火燒10分鐘,小火慢慢焙60分鐘至鴿子成熟,上桌撒細鹽50克墊底裝飾即可。
關鍵 一定要將鹽燒至稍微結塊再將鴿子放入鍋內,否則,鴿子的翅膀會插入鹽中,口味很鹹。
、味精
1.對用高湯烹製的菜餚,不必使用味精。因為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清的特點,味精則只有一種鮮味,而它的鮮味和高湯的鮮味也不能等同。如使用味精,會將本味掩蓋,致使菜餚口味不倫不類。
2.對酸性菜餚,如:糖醋、醋熘、醋椒菜類等,不宜使用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物質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的效果越差。
3.拌冷盤使用晶體味精時,應先用少量熱水化開,然後再澆到冷盤上,效果較好(因味精在45℃時才能發揮作用)。如果用晶體直接拌冷盤,不易拌均勻,影響味精的提鮮作用。
4.作菜使用味精,應在起鍋時加入。因為在高溫下,味精會分解為焦穀氨酸鈉,即脫水谷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而且還會產生輕微的毒素,危害人體。
5.味精使用時應掌握好用量,並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釋度是3000倍,人對味精的味覺感為0.033%,在使用時,以1500倍左右為適宜。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中產生似成非成,似澀非澀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食品暫不用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
6.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70C~90C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超過100C時味精就被水蒸氣揮發,超過130C時,即變質為焦穀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還會產生毒性。對燉、燒、煮、熬、蒸的菜,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出鍋時放入。
7.在含有鹼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回味精遇鹼會化合成穀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二、酒
1.烹調中最合理的用酒時間,應該是在整個燒菜過程中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比如煸炒肉絲,酒應當在煸炒剛完畢的時候放;又如紅燒魚,必須在魚煎制完成後立即烹酒;再如炒蝦仁,蝦仁滑熟後,酒要先於其它作料入鍋。絕大部分的炒菜、爆菜、燒菜,酒一噴入,立即爆出響聲,並隨之冒出一股水汽,這種用法是正確的。
2.上漿掛糊時,也要用酒。但用酒不能多,否則就揮發不盡。
3.用酒要忌溢和忌多,有的人凡菜餚中有葷料,一定放酒。於是“榨菜肉絲湯”之類的菜也放了酒,結果清淡的口味反被酒味所破壞,這是因為放在湯裡的酒根本來不及揮發的緣故。所以廚師們在用酒時一般都做到“一要忌溢,二要忌多”。
4.有的菜餚要強調酒味,例如葡汁雞翅,選用10只雞翅膀經油炸後加蕃茄醬、糖、鹽一起燜燒至翅酥,隨後加進紅葡萄酒,著芡出鍋裝盒。這個菜把醇濃的葡萄酒香味作為菜餚最大的特點,既然這樣,酒在出鍋前放,減少揮發就變成合理了。
5.用酒來糟醉食品,往往不加熱,這樣酒味就更濃郁了。
三、用蔥
1.根據蔥的特點使用蔥,一般咱們家庭常用的蔥有大蔥、青蔥,它的辛辣香味較重,在菜餚中應用較廣,既可作輔料又可當作調味品。把它加工成絲、末,可做冷盤的調料,增鮮之餘,還可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加工成段或其他形狀,經油炸後與主料同烹,蔥香味與主料鮮味溶為一體,十分饞人,如“大蔥扒雞”、“蔥扒海參”即是用大蔥調味。青蔥經油煸炒之後,能夠更加突出蔥的香味,是烹製水產、動物內臟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可把它加工成丁、段、片、絲與主料同烹製,或擰成結與主料同燉,出鍋時,棄蔥取其蔥香味。較嫩的青蔥又稱香蔥,經沸油汆炸,香味撲鼻,色澤青翠,多用於涼拌菜或加工成形撒拌在成菜上,如“蔥拌豆腐”、“蔥油仔雞”等。
2.根據主料的形狀使用蔥,蔥加工的形狀應與主料保持一致,一般要稍小於主料,但也要視原料的烹調方法而靈活運用。例如“紅燒魚”、“乾燒魚”、“清蒸魚”、“汆魚丸”、“燒魚湯”等,同是魚餚,由於烹調方法不一樣,對蔥加工形狀的要求也不一樣。“紅燒魚”要求將蔥切段與魚同燒;“乾燒魚”要求將蔥切末和配料保持一致;“清蒸魚”只需把整蔥擺在魚上,待魚熟揀去蔥,只取蔥香味;“汆魚丸”要求把蔥浸泡在水裡,只取蔥汁使用,以不影響魚丸色澤;“燒魚湯”時一般是把蔥切段,油炸後與魚同燉。經油炸過的蔥,香味甚濃,可去除魚腥味。湯燒好去蔥段,其湯清亮不渾濁。
3.根據原料的需要使用蔥,水產、家禽、家畜的內臟和蛋類原料腥、羶異味較濃,烹製時蔥是不可少的調料。豆類製品和根莖類原料,以蔥調味能去除豆腥味、土氣味。單一綠色蔬菜本身含有自然芳香味,就不一定非用蔥調味了。
四、姜
1.薑絲入菜多作配料,烹調常用姜有新姜、黃姜、老薑、澆姜等,按顏色又有紅爪姜和黃瓜姜之分,姜的辛辣香味較重,在菜餚中既可作調味品,又可作菜餚的配料。新姜皮薄肉嫩,味淡薄;黃姜香辣,氣味由淡轉濃,肉質由鬆軟變結實,是姜中上品;老薑,俗稱薑母,即姜種,皮厚肉堅,味道辛辣,但香氣不如黃姜;澆姜,附有姜芽,可以作菜餚的配菜或醬醃,味道鮮美。
2.姜塊(片)入菜去腥解羶,生薑加工成塊或片,多數是用在火工菜中,如燉、燜、煨、燒、煮、扒等烹調方法中,具有去除水產品、禽畜類的腥羶氣味的作用。火工菜中用老薑,主要是取其味,而成熟後要棄去姜。所以姜需加工成塊或片,且要用刀面拍松,使其裂開。
-
3 # 笨廚娘愛美食
1、鹽
做肉類菜餚時,為使肉類炒得嫩,在炒至八成熟時放鹽最好。用豆油、菜籽油做菜,為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損失,一般應炒過菜後再放鹽;用花生油做菜,由於花生油極易被黃麴黴菌汙染,故應先放鹽炸鍋,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黃麴黴菌毒素。
2、糖
炒菜時,少量新增白糖,能提升菜品的鮮味,達到“用以提味卻不覺其甜”的境界。烹飪時用糖,如果需要“炒糖色”,那麼要在油加熱後放入白糖或冰糖。在製作糖醋鯉魚等菜餚時,應先放糖後加鹽。
3、料酒
在燒製魚、羊等葷菜時,放一些料酒可以借料酒的蒸發除去腥氣。因此加料酒的最佳時間應當是烹調過程中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此外,炒肉絲要在肉絲煸炒後加酒;燒魚應在煎好後加酒;炒蝦仁最好在炒熟後加酒;湯類一般在開鍋後改用小火燉、煨時放酒。
炒肉菜時,醋一定要在糖和酒之後加,否則糖不易溶解,酒的香味也很難揮發出來。
4、醬油
如果是為了做紅燒菜,放醬油主要是為了上色,可以選用老抽,順序可以放在料酒之後,醋之前。
如果是為了給菜餚增鮮,則優選生抽,但是要注意醬油在鍋裡高溫久煮會破壞其營養成分並失去鮮味。因此可以在即將出鍋之前才放醬油。
5、味精
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當受熱到120℃以上時,味精沒有鮮味,起不到增鮮作用。因此,味精最好在炒好起鍋前加入。
最後總結,大概就是:糖→酒→醋→醬油→鹽→味精這個順序,希望看完以上,以後的你做菜既有營養又色香味俱全。
-
4 # 小象同學666
放調味料的時候注意,比如放鹽要在最後,不然那個肉放鹽的話,它會變老,像韭菜香菜這種的話要出鍋的時候放,要不然的話它會變成很軟會變黃。
如醬油要在下菜之後放,這樣會讓那個醬油充分進入到菜裡面,讓它更入味。
花椒和辣椒要再下油之後放這樣把它的味道煎出來。
番茄醬芝麻醬要在裝盤的時候倒進去,不然會容易焦。
-
5 # 白髮大叔
俗話說,同樣的菜同樣的調料,不同人炒,結果味道卻相差甚遠。這話一點不假,炒菜確實是一件技術活。
要想把菜炒得好吃,不但要掌握好火侯,而且最重要的是調料的運用也非常講究。什麼菜用什麼調料,什麼時候開始放調料,哪些菜需要先放調料,哪些菜需要後放調料,這些都是大有學問的。
不像我們有些人,無論炒什麼菜,都是千篇一律放一種調料。不是五香粉,就是十三香,最後炒出來的菜,無論是渾菜,還是素菜,都是一個味,夾一筷子就不想再吃了。
你比如說炒素菜放什麼調料?什麼時間發調料?都非常關鍵。放早了不行,放晚了也不行。我們炒素菜時,一般只用蔥、姜、蒜。起鍋時再少放一點鹽,就OK了。吃雞精的就少放一點,不吃的就可以不放。
另外燉肉做湯時也有區別,你比如說燉肉時要先放足調料,這樣容易入味。而做湯時,則往往是最後少放一點調料或者乾脆就不放,只放一點鹽就行了。
-
6 # 廣州人在日本
謝邀。做菜放什麼調味料的確很重要,而做不同菜系的調味料的風格也有南北東西的差異。不過,既然選擇在家自己煮,當然最好按照清淡健康的原則,也就是少油少鹽等。另外中國人做菜也要注重區別食材寒熱之分,一般蔬菜都是寒涼,要先爆香薑片蒜蓉等中和。謝謝。
-
7 # 我是卓卓媽
味精、雞精
味精是大家平常做菜時使用最廣泛的調料之一,其化學成分是穀氨酸鈉,有很強的水溶性,其味道鮮美,和雞精類似,是做菜做湯的最佳調料,但高溫時容易產生有害物質,所以一般在出鍋時才新增,溫度在70~90度左右最容易溶解,如果食材本身特別鮮美,如海鮮、雞蛋、蘑菇或添加了高湯製作的菜餚,就沒有新增的必要。建議成年人每天味精的攝入量不超過20克。
白糖、冰糖大家都知道,炒菜時新增適量的白糖可以提鮮,中國北方地區常用"鹹口"和"甜口"代表菜品的味道,其實白糖不但可以提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增色,增亮,用白糖炒糖色,是紅燒菜菜中調色的主要方法之一,深受華人的喜愛,特別是製作甜品和冷盤時,能起到調味、撥絲、增亮,掛霜的效果,對於過酸或過辣的食材,能起到抑制和緩解的作用。一般在烹飪的中途新增。
白醋、陳醋、香醋醋在美食製作中起來酸鮮的作用,同時還能有效去腥、去羶、軟化蔬菜纖維,醋在高溫時容易揮發,烹飪時一般在開始新增和最後出鍋前新增。適合做涼拌菜、泡菜、糖醋味之類的美食。
生抽、老抽、醬油、蒸魚鼓油這一類的調料,一般都是豆製品發酵後提煉而成,在給食材調色的同時,增加食品的醬香,燒菜時中途新增調色增香,炒菜時出鍋前新增,能夠有效保留醬油中的氨基酸和營養成分。
料酒,白酒,啤酒料酒的主要功能是去腥羶味,特別是魚肉、牛羊肉製作時,提前用料酒醃製一會,去掉牛羊肉中的異味,料酒很容易揮發,高溫烹製時新增料酒,牛羊肉中的腥羶味能被乙醇稀釋並溶解,隨料酒一塊揮發。所以一般使用料酒時,都是在開始或溫度最高時新增,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
-
8 # 小李子美食日記
做菜或者煲湯時,人們都喜歡放蔥、姜、蒜或者花椒等這些調味料,不僅可以讓食物的味道更好,還對健康很有益處。不過,做菜時使用這些調料也是有講究的,用不對,你做的菜就不好吃!
1、肉類多放花椒
花椒是一種常見的調料,它味辛性熱,並且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它有健胃、祛溼、止痛、殺蟲和解腥的功效。並且還能增加食慾,擴張血管,起到降壓的作用。所以做肉時可以多放一些,不僅祛腥味道還好。
2、魚類多放姜
姜有祛寒、發暖、養胃的功效,並且還能防止暈車時噁心、嘔吐。魚類的腥味都比較大,如果做不好,吃了可能導致噁心嘔吐,所以多放一些姜,不僅可以去除腥味,還能幫助消化。
3、貝類多放蔥
蔥味辛性溫,含有多種營養元素,還有殺菌的作用,並且可以提高人體的抵抗力,預防各種傳染病。適當的多放一些蔥可以減輕貝類的寒性。
4、禽肉多放蒜
蒜被稱為天然的“抗生素”,有超強的殺菌能力,可以殺死腸道內的多種細菌,並且還能提味。所以在燉雞、鴨肉的時候適合多放點蒜,這樣不僅可以殺菌,還會讓肉更香。
-
9 # 秋小麥
做豬肉一定放醋,不僅能祛羶、除腥、解膩、增香,軟化肉,還能避免高溫對原料中維生素的破壞。做肉放醋的比較好的時間是肉剛下鍋時倒點步在裡面。
如糖醋排骨、蔥爆羊肉,原料入鍋後加一次醋,其作用是祛羶、除腥,菜餚臨出鍋前再加一次,以解膩、增香、調味。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我不是吉林人,也不知道吉林有什麼特色菜和特殊的調料,但是我們這裡做一般的炒菜,首先就是蔥、蒜熗鍋,然後把菜倒進去翻炒,然後開始放佐料,有的需要點點醬油或者醋、還有的炒青菜的時候放點耗油,然後就是花椒粉、鹽,快出鍋的時候放點雞精。這就是一般家常炒菜要放的一些調料,可能根據做的菜不一樣,調料有所出入,像燉肉、燒排骨需要的調料就更多了什麼花椒、八角、桂皮等等,包括一些我不知道的調料(不經常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