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治病救人的黑山老妖

    我想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行嗎?往往生在家裡的長子,長女,心態,和責任心要強一些,沒有什麼辦法,儒家思想品德與社會不能脫節,必須要面對。

  • 2 # 懶蟲190535745

    情況普遍是這樣,我家也是這樣老二倆公婆是父母的心頭肉,可等父母老了最反骨,連招呼都不願意打,別說其它方面啦,我和老三從來都不受待見,最後還是我們倆個眼中釘為他們養老,。

  • 3 # 使用者54258560125

    這個問題我不知是不是普遍存在,反正我見過的不能說是百分之百,也能說是十有七八吧,我弟兄五個,我母親最寵的老二,因為家裡家裡窮,為讓他上學,不捨得讓他受苦幹活,我母親討吃要飯供他上學,在我們兄弟幾個中就偏心他,家裡難得有點好吃的好穿的總是給他留著,我們只有看的份,但是等我母親年老多病時問都不問看都不看,到最後老死都不送葬。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很難說,我覺得一個是緣份,再一個就是這個人的品德太差,抑或是人從小就不能太寵和溺愛而使他不懂得感恩而習以為常而失去人應有的德行。不過我相信那些不懂得感恩和德行敗壞的人最終會遭到報應的。

  • 4 # Gloria聊情感

    我覺得這個道理某種道理上是真的。

    我身邊很多家庭都是這樣。

    比如說我阿姨家,兄弟姐妹三個,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就一個女兒,偏偏最不得父母寵愛,後來母親去世的早,父親癱瘓很多年,一個哥哥說工作忙,會給點錢,一個弟弟每天遊手好閒,對父親說自己保重,有事也別叫他。

    最後,剩我阿姨一個,辭了工作,在家專門照顧癱瘓的老爹,一伺候就是好多年。

    更氣人的是,就算是這樣,老人去世時,三套房子全部分給了兩個兒子,女兒什麼都沒得到。別說阿姨,就是我們外人看著都寒心。

    再比如隔壁一奶奶家,一共三個兒子,雖疼小兒子,房子買好錢所有的都給小兒子,大兒子二兒子相處得像仇人,孩子覺得父母虧欠自己,父母覺得孩子沒良心,結果呢?

    老頭子去世,小兒子非不願意出錢,最後是兩兄弟做主辦得事。

    後來,老孃年紀大了,不能做事了,小兒子不想要老孃,非把老孃送到其他兄弟家門口,招呼都不打一個,走後直接簡訊通知兄弟去門口領人。

    前不久,老孃癱瘓,被送到養老院,拿了錢拿了房把父母錢都收到手裡的小兒子,連錢都不願意出,只能前兩個兒子每月繳納錢支付養老院費用。

    這雖然是個例,但也確實說明一些道理,很多電視劇裡也存在這樣的案例。

    為什麼會這樣呢?

    大概是越被寵越縱容孩子的小個性,孩子理所當然的覺得萬事萬物都是自己的,苦難都是別人的;而越被嫌棄的孩子越想做點什麼得到父母的關注,於是最寵愛的孩子越不孝順父母還要求父母對自己百依百順;而越被輕視的孩子越想孝順父母卻越被父母視為理所當然。

    孩子有問題嗎?

    當然有。

    但,父母的問題更大,人之初性本善,為人父母沒有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首先,偏心,都是自己的孩子,卻偏愛導致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生嫌隙。

    其次,被忽視的孩子受傷的不只是從未被父母寵愛,更是因此從不容易被認可肯定的心理壓力,從未得到過父母關注的孩子,一輩子都試圖尋求別人的肯定。

    最後,無限制的寵愛某個孩子,子有錯,父之過,長大後不孝順父母是他的錯嗎?是,但更是父母的錯,因為父母從小就告訴他我們可以無條件愛你,但不需要你付出。看起來是寵愛,其實是謀害。

    有句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很多老人到老孤苦伶仃,沒有後人照顧,看似可憐,但肯定有其可恨的原因。

    當然,作為沒有能力的老人,再多的不是到了老也該被善待,只是,這事值得大家警醒:為人父母,一定要好好培養自己的子女,特別是多胎家庭,萬萬不要偏心。

    今日做的一切,明日都有迴應。善有善果,惡有惡果……

  • 5 # 使用者50701429048

    太對了。我就是父母最不喜歡的人,我也是在他們生病,買房,唯一出錢出力的人。可人家對我還是有諸多不滿意。看他們八十多歲的人了,我就不計較了,反正心裡不爽。

  • 6 # 陳陳讀書

    我並不認同這樣的觀點。

    從小得到父母寵愛的孩子,當然不是溺愛,自信心更強大,做事情更容易成功。遇到問題他敢去想,敢去嘗試,成功的機率就會高。

    得不到父母喜歡的孩子,普遍自信心偏低,做事情保守,循規蹈矩,墨守成規。成功機率就會降低。

    從小得到父母更多寵愛的孩子,也會懂得理解別人的感受。因為在他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比較關注他的感受的,他摔疼了父母理解他的痛。他遇到挫折了父母理解他的苦。

    得不到父母喜歡的孩子,從小就不被關注,也不被理解。當需要父母時,他們給與的就是漠視和嘲諷,甚至是打罵。這樣的孩子是懷著痛長大的,也不知道怎樣去理解別人的痛。

    很有可能,這樣孩子在心理上早早就埋下了恨父母的種子。懷著恨意長大的孩子,會對父母又更多的照顧和愛護嗎?

    即使有,也未必出自真心。

    這樣的孩子,大多數出自重男輕女的家庭。《歡樂頌》裡的樊勝美,父母是典型的重男輕女,養個女孩就是養個搖錢樹,恨不得從女孩子身上搜刮所有的油脂供全家吃喝。

    樊勝美孝敬嗎?孝敬,是真心的嗎?很多時候是出於義務和責任,而不是對母親真正的愛意。

  • 7 # 百無一用是軟弱

    真是這樣的,年輕時給兒子們買房子,臨老危病癱瘓痴呆老本交給兒子,讓最窮最不待見的女兒過來伺候,兒子們有空來看一眼。保姆親戚鄰居都看不過去了,沒見過這麼重男輕女的。還各種挑剔多事。過年保姆回家兒子們都不照顧一天,兩個老人都這時候了天大的事也得常看看哪。可惜老糊塗,就是認為是女兒的事錢財是兒子們的

  • 8 # 使用者77996872456

    太真實了。我就是給父母買最好的吃穿,可他們從不認為我是最好的。反而嫂子給他們生了個孫子,對鄰居同事說媳婦比女兒好,就是重男輕女,最好的留給兒子一家,有事就找我們女兒,現在我們都心冷了,我妹從父親走後,沒有一次來看望過母親,甚至連人都聯絡不上,我是狠不下心,一個月二次去看望她。那個給我父母寵壞的哥一次都沒去看望母親,終於讓她氣傷了心,但為時已晚了。

  • 9 # 蘭草堂

    這句話在某些家庭是真的,家裡有三個兒子,老大和老三都出去在城市發展了,個個娶妻生子,在城市安居樂業,唯獨老二因想的家裡沒有男人不行,就留下來照顧家裡,和父母一起生活,經濟能力肯定一般,但是幾十年如一日,雖然粗茶淡飯奉前奉後,人家城市的兩個兒子也許幾年回來一次,但是回來的時候帶一些好吃的,好穿的,走的時候在給點錢,父母頓時感覺這兩個兒子有本事,懂得孝順父母,往往就忽略了在跟前這個兒子的存在,其實作為人父人母能不能想想,你今天病了誰第一個送你去醫院,誰給你一日三餐熱乎的端在面前,他們付出的只是一點點。

  • 10 # 柴海英和睦家庭

    說的太對了,不管男孩女孩。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誰主動孝順父母,父母就說孩子們中數你過的好。變本加厲地欺負你,家裡的成員都欺負你。

  • 11 # 珠珠5776

    是啊?我老公對他父母比他三個姐一個哥對父母還要好,可是他父母對我老公一點都不好要錢就找我們從來不找三個女兒個兒要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檔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