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大學堂
-
2 # 貽生
同治皇帝死因在民間有多種傳說,一,有死於天花之說,二,也有死於梅毒之說。在宮外,同治在小太監的指引下,常到前門一帶尋花問抑,生活放縱,不檢點,以到下部身染病毒,無法醫治,同治帝十三年《一八七四年》,同治帝駕崩,終年十九歲。諡號《毅皇帝》廟號《穆宗》,陵寢,惠陵,《清東陵》。在清朝諸帝中,同治皇帝是資質最差的皇帝。
-
3 # abu阿部
“梅毒說”是民間說法,同治帝喜歡皇后阿魯特氏,而慈溪要同治帝多親近惠妃。同治帝不高興,嚐嚐苦悶,後由王慶祺引導,常到宮外尋花問柳,引起了性病。慈溪誤作天花來治,最後病死,這種說法證據不足。
“天花說”,這是官方說法。我們從電視劇就可以知道,古代皇宮中有很多太醫,時時為皇帝及皇室成員請脈,以保證龍體安康,而每次的診斷情況都有所記錄。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多數史學家認同同治帝死於天花。可從清代皇帝的脈案中得到支撐,書中詳細記錄了同治帝於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後三十六天的脈案、病情和用藥情況,它完全證明了同治帝最後死於天花。(圖片來源於網路)
-
4 # 淡墨青史
清朝的官方給出的說法就是:同治帝死於天花,但野史卻不安分地說同治有可能死於疥瘡和梅毒。所以大話君要從野史的角度說說同治死於“花柳病”的前因後果,讀者朋友可以當成一種拓展延伸,不可全信。
愛新覺羅·載淳(凊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年號為“同治”(兩宮太后一同治理國家之意,即為同治),是咸豐帝和慈禧愛情的結晶,同時也是咸豐帝唯一倖存的兒子。1861年咸豐帝崩於承德避暑山莊,臨終前咸豐帝為了打壓恭親王奕訢還有擔心後宮嬪妃亂政(實指慈禧),就命肅順、載垣等八人為輔政大臣(即顧命八大臣)專政。
慈禧素來與肅順等人不和,因為她曾聽安德海說:“肅順曾經在先帝面前說您的壞話,希望先帝死後讓您殉葬。”所以慈禧不甘心就這樣坐以待斃下去,於是說服昔日視自己為眼中釘的皇后慈安,聯手對抗肅順。有了皇后的支援,慈禧還是認為勝算不大,於是就假意治安德海看管新帝不嚴為由將他趕出避暑山莊,其實是為了讓他帶上密信去找恭親王奕訢,聯合發動政變。
奕訢看到信後,火速趕往避暑山莊,經過多方周旋,慈禧等人不僅手握大權而且還有新帝為擋箭牌,一舉消滅了八大臣,奠定了兩宮太后聽政和恭親王奕訢的地位。慈安對權力的野心沒有慈禧高,於是帶著幼帝同治一起居住在東宮(鍾粹宮),而朝中大權都交由慈禧一人掌管。隨著同治一天一天的長大,慈禧對權力的慾望也就越大,一次次延遲同治親政的時間。
在這期間發生了兩件大事:一、因為慈安從小將同治帝帶到大了,兩人關係自然好過與親生母親的關係,於是在選擇自己皇后的事情上沒有聽從生母慈禧的話,而是聽了養母慈安的話,選擇了阿魯特氏,賽尚阿之孫女。二、慈禧身邊的心腹大太監安德海,平日裡狗仗人勢處處欺壓文武百官,在幫慈禧採購龍袍的時候被巡撫丁寶楨擒獲,在同治和慈安太后的授意下被斬殺了,慈禧得知後大為震怒,但也無力迴天。透過這兩件事,同治帝和母親慈禧的樑子就此結下了。
同治帝十七歲開始親政,慈禧出於多權力的貪戀,處處針對同治帝,致使同治帝一氣之下:“這國家你來治,我不治了。”說完就賭氣出宮了,但同治的這些舉動正中慈禧的下懷,慈禧以同治不懂事,繼續從政。並且還縱容同治肆意妄為,不顧皇家臉面,常去花街柳巷,和青樓女子長期廝混。同治帝也因此染病倒下被接回皇宮醫治,同治自知自己不會有後了,於是就暗自叫來自己的老師李鴻藻立下遺旨令:若我無後,不幸早逝,就立恭親王奕訢的孫子為帝。誰知李鴻藻出了皇宮就來到慈禧的寢宮,把這份遺旨交給了慈禧,慈禧看完大怒,心中唸到:既然你不顧母子情深,那就休怪我了。於是暗自命令御藥房,停止對同治用藥,因此同治很快就病逝了。
虎毒還不食子呢,慈禧對權力的慾望已經超過一切了。所以說同治帝因停止了治療“花柳病”的要而死。但以上為野史記載,不可全信。
-
5 # 葛大小姐
順治是出家了還是病死了?雍正是自然死亡還是被仇家殺死?同治是得天花而死還是花柳病而亡?慈安皇太后是病死還是被慈禧毒死?慈禧死後第二天光緒就死了,是不是慈禧做的手腳?
自古宮廷出秘事,但是像清朝這樣,秘聞多的讓人眼花繚亂的地步,還真的不多見。
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同治帝到底是得什麼病死的?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申時(1875年1月12日)的北京陰冷蕭瑟,紫禁城養心殿裡燈火搖曳,19歲的同治帝身體漸漸冰涼,氣息也漸漸斷了。
殿裡殿外,哀嚎一片,這位大清王朝的第十位皇帝,咸豐帝的獨子,慈禧的全部希望,只親政了一年就駕崩了。
死後不到一個時辰,朝廷就公佈了同治帝的死訊,宮廷御醫在案本上註明死因:天花。
但是,民間對同治帝的死因卻又另一個版本:花柳病,也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梅毒,因為這種病主要盛行在花間柳巷的風月場所,故稱花柳病,在當時,這是一種極其齷齪難堪的絕症,症狀與天花相似。皇帝死於花柳病在民間傳播極廣,有人甚至言之鑿鑿地說:就在不久前,親眼見到同治帝流連於低階娼寮......
那麼同治帝到底死於什麼病症呢?是天花,還是花柳病呢?要探究同治帝真正的死因,還要從他的老爹咸豐帝說起。
咸豐末期,內外交困,終日用酒色麻醉自己,無論多緊急的奏摺,用指甲做一個記號就交給慈禧處理,這也為清朝的統治埋下了禍根。
1861年8月22日,31歲的咸豐帝駕崩於熱河,留下八個顧命大臣輔佐6歲的兒子愛新覺羅·載淳,為牽制顧命大臣,把乾隆帝的“御賞”印給慈安,“同道堂”印給慈禧,所有旨意需加蓋這兩方印才奏效。
以後的歷史我們都知道了,一直夢想成為孝莊太后的慈禧勾結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殺死肅順,令載垣、端華自盡, 罷景壽等五大臣職,開啟了兩宮垂簾、親王議政的局面。
不及格的學生慈禧給同治帝找來了四個頂尖的專家當帝師,(李鴻藻,進士,世代高官;祁寯藻,進士,大學士,道光帝和咸豐帝的師傅,著名書法家;翁心存,進士,一家三代兩個狀元、兩個進士;倭仁,進士,著名理學大家,傳統儒家思想的繼承人),超高的配置,一流的師資力量。
同治帝的爺爺、咸豐帝的叔叔、道光帝的弟弟、嘉慶帝的第五子綿愉擔任輔導員,綿愉的兩個兒子進宮伴讀,簡直是超豪華配置。
學習效果怎麼樣呢?
翁心存死後,他兒子翁同龢子承父業當帝師,他有一個記日記的好習慣,從日記來看,同治帝不是一個好學生,不聽話、逃課、貪玩、調戲老師,到了16歲,還是“讀折不成句”,就是文章如何斷句都不知道,6歲入學,4個金牌教練,耗費10年光景,卻教出了一個不成器的學生,慈禧也是哭笑不得,對這個獨苗是恨鐵不成鋼,同治沒少挨責罵。
小皇帝學的是身心俱疲,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叛逆,綿愉死後,奕訢的兒子載澂入宮伴讀,這個公子哥表面看起來聰明睿智,實際上卻是生活放蕩,偷偷給同治搞來小黃書,看得不過癮還外出實踐一番,“二人皆好黑衣,娼寮、酒館及攤肆之有女子者,遍遊之”,怕大臣發現,只能去犄角衚衕裡面找暗娼。
同治帝大婚場景(英國 威廉—辛普森)
失敗的婚姻轉眼同治17歲了,皇帝大婚,慈禧就要歸政,所以,同治的婚期是一推再推,同治十一年,再也不能推了,慈禧看中了刑部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正黃旗、14歲,聰慧可人,同治和慈安看中了三等承恩公戶部尚書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滿腹才學、溫潤有方。
拗不過兒子,慈禧只好同意阿魯特氏為皇后,富察氏為惠妃,慈禧處處看阿魯特氏不順眼,孤傲的阿魯特氏認為自己是從大清門堂堂正正娶進門的皇后,沒必要阿諛奉承,這句話傳到了慈禧那裡,讓她大發雷霆,慈禧當年選秀入宮封為貴人,走的是側門,於是,慈禧找各種藉口折磨阿魯特氏,派人緊盯同治的私生活,只要進坤寧宮就要報告,同治帝一氣之下誰也不臨幸,一個人住到乾清宮。
同治十二年正月,慈禧終於不垂簾聽政了,18歲的同治迎來了親政。
為了回報母親這幾年的辛勞造就的“同治中興”,同治帝決定重修圓明園,讓慈禧頤養天年,表面上是盡孝,背地裡是把慈禧支開,自己好掌握大權。
大清用了150年才修好的圓明園,1860年被英法聯軍一把火燒了,要想一朝恢復談何容易,大臣們經過預算,一千萬兩白銀,國庫根本拿不出來,同治帝發動全國官員捐銀,最後捐了30萬兩,雖然缺口太大,但工程總算啟動了。
同治帝非常關心工程進展情況,三天兩頭去視察,一去就是大半天,也不辦公,後來大臣們覺得不對勁,發現同治帝竟然是藉故溜出宮玩去了,慈禧知道後,狠狠的訓斥了一頓,圓明園也修不下去了。
突發病情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同治帝到西苑受了涼,開始只是身體不適,十天後,突然加重,四肢無力、頭暈目眩,身上出現紅點。
慈禧大驚,難道是天花?
據說,順治帝就是因天花而死,康熙帝因出過天花兒坐上皇位,清朝王室對天花有著莫名的恐懼。她趕緊下懿旨,宮內外供奉痘神,張燈結綵,民間禁炒豆,她還親自恭迎痘神娘娘,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功夫,同治帝的病情急轉而下,全身劇痛,腰腹部紅腫潰爛,流出膿血,惡臭到處散佈,紅腫不斷擴散,直到頭部。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晚六點,同治帝駕崩,官方記載死於天花。
近年來有史學家透過分析清朝御醫的《脈案》,對照翁同龢的日記,認為同治帝死於天花是真實的。
但是民間沒有放過這個19歲的小皇帝,很多史學家認為,同治帝的病症與梅毒很像,為了保全皇家顏面,慈禧命令御醫以醫治天花的方法為皇帝醫治,說明她知道同治的真實病因,已經準備放棄這個孩子了。
《清代通史》和同治帝主治御醫李德立德兩位曾孫都根據祖先口傳證明,同治帝死於梅毒。
同治帝的死因至今沒有定論,和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奪位並稱清宮四大疑案。同治帝死後74天,皇后阿魯特氏吞金自殺,有人說是被慈禧逼死的。
同治帝6點歸天,8點慈禧就宣佈了新皇帝的人選,開啟了40年的垂簾聽政生涯,她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
6 # 來今雨軒39655858
同治帝實際親政只有一年的時間,19歲時便過早地去世了。他的一生都是在慈禧太后的掌權中渡過,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作為。
同治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光鮮的外表下卻沒有一國之君的尊嚴與權力。在政治上受到慈禧太后的控制;在生活上,也遭到慈禧太后的干涉。大婚之後,同治帝和阿魯特氏皇后相敬如賓,情投意合。皇后知書達禮,性格直爽,同治帝非常喜歡她。但是慈禧太后很不喜歡這個兒媳婦,總是找碴難為皇后,同治不敢反抗,但是他又不喜歡慧妃,於是賭氣獨自居住在養心殿,以此對母親進行無聲的抗議。因為慈禧的刁難,皇后的日子過得非常不舒心,這讓同治帝的生活非常苦悶,於是便萌生了出宮尋找樂趣的想法。在宮外,他的生活放縱,身體健康逐漸受到影響。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帝病逝,享年19歲。
慈禧因同治之死而遷怒於皇后阿魯特氏,在同治帝死後沒多久,皇后就被慈禧逼死。在民間,關於同治的死因有多種說法,有死於天花說,也有死於梅毒說。清朝官方一直保持沉默,絲毫不做任何申辯,使得同治的死因成為一大歷史疑案。
回覆列表
晚清的政壇風雲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咸豐十一年,辛酉政變驚心動魄的絕地反擊大戲落幕,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改變了大清王朝執政格局。好不容易耗到同治十二年,皇帝十八歲親政,兩宮太后退居幕後。然而,同治十三年,剛剛親政不久的年輕皇帝駕崩,這給本就雲譎波詭的大清政壇又增添了一份動盪不安之因素。
同治皇帝年紀輕輕究竟是得了什麼病而駕崩的呢?官方給出的答案是同治皇帝得了天花而死,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同治皇帝是因天花而死。根據一些也是記載,同治皇帝是死於梅毒,尤其是史學價值很高的《花隨人聖庵摭憶》都這麼記載,那就讓人不得不有幾分信了。那麼,號稱後宮佳麗三千人的年輕皇帝怎麼就能害上了這個糗病呢?
這事兒還得從同治十一年,皇帝選秀大婚說起。
圖1 愛新覺羅·載淳 (1856年—1875年),即同治皇帝
據說權力這個東西能讓人“迷戀”到忘乎所以,一旦擁有怎麼也不肯放棄,慈禧太后就是這權力迷戀者之一,她以各種理由儘量推遲皇帝兒子親政時間。儘管慈禧不情願,但是終歸皇帝會長大,總是要親政。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已經十七歲了,兩宮太后決定為皇帝配婚並歸政皇帝,但是就在選擇皇后的時候,兩宮太后之間產生分歧,慈安太后傾向於蒙古正藍旗出身的阿魯特氏,而慈禧卻認為年紀較小的富察氏更加中意,而同治皇帝本人比較喜歡阿魯特氏,阿魯特氏比同治皇帝長兩歲,而富察氏此時也就是14歲的小女孩,所以同治皇帝選擇阿魯特氏也正常。再加之阿魯特氏出身確實比較高貴,祖父賽尚阿是咸豐朝大學士,父親崇綺更是大清朝唯一一位旗人狀元,並且這阿魯特氏還和慈安太后有親戚關係,所以慈禧太后也不好堅持就點了阿魯特氏為正宮皇后,富察氏為慧妃。
然而同治皇帝的婚後生活並非如意,據說由於慈禧太后不喜歡皇后阿魯特氏,就以祖宗家法和母親淫威限制同治皇帝去皇后處,同治皇帝剛剛親政,不敢與把持朝政多年的母親對抗,所以只好勉為其難地服從命令。同時,由於同治皇帝從小就是皇帝,養尊處優而養成了恣意妄為的性格,而且朝政之事都是母親和六叔恭親王奕訢處理,自己根本不用過腦子,成為擺設讓皇帝很不爽,於是在皇宮之內生活不如意的皇帝,開始琢磨“逃”出紫禁城玩“大”的了。
圖2 同治皇帝的婚禮
京城王公大臣家中從來都不缺少紈絝子弟,恭親王奕訢的長子載澄就是之一。由於載澄年紀與皇帝相仿,再加之其父親恭親王的身份,自然有機會出入皇宮。一來二去,皇帝載淳和他的堂兄弟載澄這兩個臭味相投之人,因為共同愛好走到了一起。
有了載澄的帶領,年輕皇帝可謂是“見了世面”,原本禁錮在深宮之內的皇帝哪裡能夠抵禦這燈紅酒綠的誘惑,於是這哥倆兒是經常出入花街柳巷,過著花天酒地的快活生活。開始的時候,花街柳巷的老鴇妓女不知道載淳的身份,時間長了據說不少人知道了皇帝的身份,但是這位“公子哥”出手闊綽,於是誰也犯不上捅破這層窗戶紙。除此之外,這哥倆兒對於良家婦女也不放過,據說這載澄對年輕寡婦很感興趣,想盡辦法也要得手,因此經常有尋常人家的人婦找到貝勒府(載澄為貝勒爵位)討說法,而載澄就是給錢了事,任由五百還是一千兩銀子,要多少就給。因此竟有不少少婦,故意將自己丈夫藏匿,“釣魚”載澄上鉤,完事兒就去找到載澄訛錢。相信皇帝載淳在跟載澄混跡之時,這種事兒恐怕也是沒少幹。
圖3 奕訢晚年照
畢竟載淳是皇帝,他的如此種種荒誕行為不可能不為人知。所以在得知皇帝背道離經之行徑之後,大臣們紛紛上奏摺勸說皇帝改邪歸正。因為此事關係到自己兒子,所以起初奕訢沒有直接勸諫,但是皇帝對於這些逆耳忠言置之不理,對於指責自己錯誤行為拒不承認,來個看你們能怎麼著的態度。面對皇帝不知悔改的態度,奕訢坐不住了,這次聯名十位重臣,以勸說皇帝“停罷修圓明園和停止不務正業的荒唐行為”為目,一同勸諫,其中包括惇親王奕誴、醇親王奕譞再加上自己,三位皇帝叔輩親王,絕對是重諫。
面對“來勢洶洶”的勸諫團,同治皇帝實在無法拒絕,勉為其難地召見了朝廷中流砥柱的這老幾位,整個勸諫過程印證了上述皇帝荒誕行徑,也反應出同治皇帝頑劣不成器而難堪大任。
圖4 和碩醇親王,即奕譞(1840年—1891年)
惇親王奕誴年齡最長資格最老,率先發言,但是奕誴僅說了個開場白,勸諫書就被皇帝摔倒了地上。奕訢見此情形,撿起勸諫書繼續朗讀,沒想到皇帝直接回應奕訢“我將此位讓於爾如何?”這讓在場眾大臣無不驚愕,被皇帝一句話全乾蒙圈了。大學士文祥和醇親王奕譞伏地慟哭,勸諫皇帝萬不可拿皇位如此兒戲。最後沒辦法,奕訢將皇帝的種種不齒的卑劣行為,以發生時間以及地點一五一十地陳述,皇帝自以為這些是秘密行動無人知曉,現在已經暴露,便追問奕訢如何知曉,奕訢沒辦法只好承認是自己兒子載澄招出來的。面對事實且證據確鑿,同治皇帝自知理虧無法狡辯,便恨恨地勉強接受了大臣們的勸諫。
但是同治皇帝一直對奕訢懷恨在心,就在勸諫沒過幾日,就“無緣無故”地下了一道諭旨,剝奪奕訢“鐵帽子親王”爵位降為郡王,仍在軍機處行走,同時一併將載澄郡王銜貝勒爵位擼掉,這明顯是在報復奕訢父子,作為一位成年皇帝行事如此魯莽且手段之low,可見同治皇帝確實夠“昏”。這道諭旨一下,年輕皇帝簡直是要作死,沒等群臣反對,兩宮太后就坐不住了。在兩位母親的批評指責之下,同治皇帝不敢造次。就在罷黜諭旨剛下發的第二天,又趕緊下發了諭旨,恢復了奕訢和載澄的一切爵位與職務。
這場因勸諫而引發的一場宮廷鬧劇,總算是在兩宮太后的干預下告一段落。之後載澄再也不敢勾搭皇帝出宮瞎混,當然此時皇帝的健康狀況也搞不起來了,因為沒過半年皇帝就翹了辮子一命嗚呼。
圖5 清朝軍機處內景之一
還是回過頭來說同治皇帝得了什麼病而死,其實從載澄這也能看出端倪。載澄是奕訢的嫡長子,載澄一生只娶了一位嫡福晉,沒有其他側室妻妾,而且28歲也死了並且也沒留下一個子嗣。據說載澄在病入膏肓之時,奕訢去看了兒子一眼,匆匆看了一眼臨走扔下了一句絕情之話:“你早就該死了。”作為一名父親,如此絕情不合乎常理,原因不言而喻。而導致載澄失去生育能力,就是因為沾染Xing病而導致。因為載澄是嫡長子,按照祖制是要承襲恭親王爵位的,因此過繼老二載瀅長子溥偉為子,奕訢的“鐵帽子”不是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孫子溥偉。
那麼為什麼同治皇帝無法治癒呢?其實皇帝的病要是對症下藥也不至於致命,再怎麼說皇帝的醫療條件絕對是無人能比。問題就是皇帝使用什麼藥物是要有史官和御醫記錄入檔的,也就是說皇帝得了什麼病,後人只需要從御醫用藥上就能夠知道一清二楚。正因為御醫給同治皇帝開的藥方全是醫治天花,才能夠和同治皇帝官方死因對得上。倘若這藥方果然對症同治皇帝很可能不至於這麼早死,因為當時醫治天花病的水平照比清初提高很多,天花已經不再是絕對的不治之症。
圖6 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欽顯皇后
難道是御醫們誤診?果真御醫們這都能誤診那就真該殺頭了,而且御醫是一個團隊,不可能集體誤診吧?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御醫們明知皇帝得了什麼病,但是硬是不敢對症下藥。御醫們哪來的這麼大膽子?能指使御醫這麼幹的人恐怕只有慈禧太后了。換句話說,慈禧太后為了儲存皇家顏面,甚至為了自己之後能夠重新把持朝政權柄,不惜犧牲自己唯一的兒子。權力對於慈禧太后人生意義之重大,可見一斑。
從各方面資訊分析,同治皇帝因害天花而死的可能性極小,官方記載也只是為了掩人耳目欲蓋彌彰而已。
在年輕皇帝還沒嚥氣之時,關於這皇位繼承之事就已經被提上日程,慈安太后從皇位宗祖規制方面提議了幾位候選人,但是最後都被慈禧否決。其實慈禧心中早已有了合適人選,在以陰謀和套路導演設計之下,走完了形式過場流程之後,醇親王奕譞的長子載湉以文宗咸豐皇帝為過繼子的身份繼承大統,即光緒皇帝,也就是說載湉繼承的是咸豐皇帝的皇位不是同治皇帝的,這樣兩宮太后還是皇太后,還可以繼續垂簾聽政。朝廷政權又“合情合理”和“如願以償”地回到了兩宮太后手中,其實也就是回到了慈禧太后的手中。
文:王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