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漢字谷主

    篆書是非常適合大人及書法入門的,因為寫篆書象畫畫一樣,筆法相對比較簡單,有位外國朋友首次學習中國的書法,從篆書開始,也就半年時間,就寫得非常不錯了,外華人都能寫得好,那麼對於華人而言,應該更簡單。

    小篆的筆法特點就是“中鋒用筆”。

    掌握小篆的基本筆法,是學好篆書的關鍵。“中鋒用筆”就是說筆鋒必須在畫的中央,不使之外露,藏頭護尾,力含其中,中鋒用筆寫出的筆畫勁挺,圓健,美觀,一直被視為書法的主要用筆方法。

    對於篆書的入門,我們一直是使用或推薦吳大澂的篆書

    吳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恆軒,晚號愙齋,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官員、學者、金石學家、書畫家,民族英雄。清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善畫山水、花卉,精於篆書。皆得力於金石鑑賞修養。

    吳大澂的篆書筆畫粗重,非常適合兒童剛開始練毛筆時的特點兒童書法入門以吳大澂的篆書開始

  • 2 # 千年蘭亭

    初學小篆,選擇範本很重要。我曾向一些篆書名家討教過,他們很多建議從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一路入手。

    原因是,自鄧石如把隸書的筆法融入篆書後,降低了篆書書寫的難度,且使得篆書的姿態變得優美生動。作為初學,容易上手。

    待清代小篆有了一定基礎,宜學秦代李斯的小篆,因其嚴正靜穆,氣度高華。

    此後,可研習流動婉轉而又厚朴的漢代小篆,如《袁安碑》《袁敞碑》等。

    由於小篆的結構對稱,線條勻稱,所以常被寫得刻板劃一。書寫時,要以輕鬆的狀態,充分調動“筆軟”的特性,在嚴正中出奇趣。

    寫小篆書寫工具也很重要,建議紙用半生不熟者,筆用兼毫且鋒不太粗大者。

  • 3 # 麓風軒

    篆書是漢字字型之一,有大篆小篆之分。秦刻石文字“石鼓文”,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它上接金文,下啟小篆,可謂大小篆的分水嶺。歷代寫篆者大多從“石鼓文”入門,清代的吳昌碩就是寫石鼓文的一代宗師。

    寫石鼓文如何快速入門呢?得從基本點畫和部首寫法入手。下面我將收集的入門級資料以圖示的方式分享給各位書友,喜歡的請收藏:

    1、石鼓文的基本筆畫分為“點、直、弧、曲、圍”五種,萬變不離其宗,基本書寫要分別如下列圖所示:

    2、石鼓文的偏旁部首,基本的有28種,書寫要領分別如下列圖所示:

    石鼓文比金文規範、嚴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徵,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字形多長方形,體勢整肅,端莊凝重,充滿了古樸雄渾之美。

    愛好篆書的書友們,建議就從以上基本點畫和偏旁部首入手,掌握石鼓文的技法,祝願儘早寫出古樸雄渾的篆書來!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 4 # 格物書畫

    但凡是自學,都不可能有多麼系統。當然每個人都想要系統而深入地去了解掌握一種書體。

    我可以做的是告訴你,學習篆書最關鍵的問題在哪裡,然後你去解決這些關鍵的問題。

    以小篆為例

    第一,解決篆字問題。

    篆書是一種古老的書體,它退出實用的領域已經太久,因此,當我們要學習篆書的時候,首要解決的是認識篆字的問題。如果要比較紮實的學習它,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一些基本的字根你得熟悉,熟悉此書的目的就是要會運用說文解字查字。當然,網路時代,一部手機就可以幫助你高效地完成這個工作。但要注意的是,手機可以做的是知道楷書而查詢其篆書,知道篆書要反查楷書暫時還做不到,據我瞭解也不可能完全做到,篆書有各種各樣的寫法和變異,稍微有點不標準,電腦就無法識別。那麼靠什麼?靠大腦深入地學習,積累經驗,瞭解基礎構件、演變規律。同時作為擁有大量知識儲備的我們,可以根據文意來推斷,再根據推斷來驗證是否正確。

    就書法而言識篆是為了寫篆,反過來寫篆也是為了識篆,二者相互作用。故在臨摹篆書的時候,也要注意文字的內容,不能只關注結構。因此要注意的是邊寫邊記,邊記邊寫,不要求完全被誦,但當它出現你得能夠認出來。

    這裡推薦幾本古文字學的書籍:

    許慎《說文解字》;此書既是研究小篆的著作,同時又是小篆字典,是工具書。多查查多翻翻大有益處。此書針對的是寫秦小篆、清小篆的學書者,另外,刻漢印以及元朱文的印人亦需要熟練運用。

    容庚編《金文編》;此書是金文領域的權威著作/工具書,尤其對於學習大篆書法以及刻古璽的朋友非常重要。

    裘錫圭《古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此書是文字學領域比較權威的著作,比較通行。值得仔細閱讀並做讀書筆記。

    萬獻初《<說文>學導論》(武漢大學出版社);此書主要研究說文及其運用。

    鄒曉麗《基礎漢字形義釋源》(中華書局);此書分門別類,分析文字源流、陳述古文字學家說法異同,並有作者的論斷,研究以甲金文字匯入,是學習先秦古文字的絕好書籍。此外,它也是一本工具書,可以查詢。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中華書局);入門讀本,講授古文字學的相關基礎知識。

    第二,解決篆書的筆法、線條和空間均勻問題

    筆法

    篆書的筆法實際上很簡單,由於會寫篆書的老師相對少,很多人學書法從楷書入門,複雜的線形和用筆動作,導致回到簡單的用筆時,改不了原有的楷書用筆習慣。因此楷法寫篆而不倫不類,自己也覺得受挫。

    初學者記住藏鋒起筆、回鋒收筆,中鋒行筆這個關鍵就好了。

    那有人要問,什麼才是中鋒行筆?要掌握中鋒行筆,就得學會怎麼去調鋒,所謂的鋒是指的“尖”,筆鋒就是筆尖,而中鋒呢,是筆尖在點畫之正中間。這是描述中鋒靜止的狀態。那麼,在行進的過程中是什麼狀態呢?筆尖的朝向始終與點畫的行進方向相反,這就是中鋒行筆。

    篆書的用筆與唐代楷書的用筆不一樣,唐楷的筆畫重點在起收筆處,用筆的動作也集中在起收筆處,而且線條形狀複雜,用筆也複雜;而中間段則是唐代楷書不太注意表現的部分。

    篆書不一樣,篆書線條簡單,沒有複雜的起收筆,清代包世臣提出了“中實”的概念,也就是要重視線條的中段,常寫篆書的朋友就知道,除鐵線篆外,在書寫的過程中也要有一些輕微的提按,講究積點成線的質感,專業術語描述為“屋漏痕”。

    說來很簡單,但很多人不會。這個比較麻煩,這是操作層面的議題,文字表達,終究隔了一層。可以找一找影片來看。

    線條

    另外就是線條,小篆是最為典型的線條的藝術,以清代吳讓之篆書為例,線條要求通暢流美,因為篆書形體比一般書體更長,這種線條的流線之美要求就更高。所以我們講書法,第一講都是講線條,直線和曲線,解決了線條的問題,才能夠講筆法講結構講章法。線條的問題解決不了,則基礎不牢,所行不遠。說起來都很簡單,如果沒有會篆書的老師指點,一根簡單的線條就夠你琢磨一段時間,怎樣是中鋒行筆,如何判斷?更是難以把握?

    自學書法,要學到一些東西不難。要判斷自己的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才是最難的。因此,即使是自學,也最好能夠找一個靠譜的老師,你用功,他把關,這樣效率很高。

    常常說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在沒有上道前,自學是非常困難的,有了一定的基礎再自學要簡單得多。因此我還是建議,初學找一個好老師是最好的門徑。

    空間均勻

    小篆以空間均勻為美,而如何更好的做到這一點呢?得注意知白守黑,要注意觀察筆畫之間的空白部分,使其均勻。

    具體而言,篆書中橫與橫之間、豎與豎之間、曲線與曲線之間的空白都要保持均勻,這樣整個字的空間布白才能舒服大方。

    第三,臨帖的關鍵

    自學書法首先得學會臨帖,而臨帖有一個複雜的過程:

    看(讀)帖→書寫→看(檢查問題)→寫(修正)→看→……

    這是一個要反覆去做的事情,通常而言我們至少要做到前四個過程。看帖非常重要,首先是要仔細研讀字帖,找到某些重要的特徵、關係,不認真去看,書寫的時候就不可能表達出來多少資訊,眼光的高低直接決定臨摹實踐的水平,而從看到寫,從心到手有一個不協調的過程,也就是眼高手低,心手不一的狀態,所以我們寫完一定要把字貼起來認真看看,看看哪些是做到了的,哪些是沒做到的,哪些是看到了的,哪些是沒有看到的。這個過程很重要,要進步就得有一雙火眼金睛。

    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只能自己檢視,對著字帖看,貼在牆上看,同時可以參考你能找到的當代名家的臨摹或創作。這是比較複雜的過程,很多人會在這個過程中路子走歪。

    其三,在前兩個關鍵解決的基礎上,就需要大量的練習了,要注意的是練習的時間把握,不要每天半小時或者一小時,訓練時間應該控制在兩個小時及以上,這樣訓練才有效果。這是正確的方法,很重要。

  • 5 # 古靈精怪的熊

    範笑歌大師曾自我回憶,幼時唯有趙體與吳讓之篆書難學,費了很大功夫。

    為何篆書難寫?因為篆書是上古文字,其筆法與人們熟悉的二王筆法很不同,不是順勢而寫,而是設計書寫。

    個人覺得學篆要先學小篆,小篆通俗易懂,優美華麗,寫好後有成就感。

    以下為範老師作品,本人很喜歡。

  • 6 # 方霞詩書畫聯

    首先我們梳理一下篆書的脈絡:

    篆書(篆文,篆體)是甲骨文後最古老的文字,即大篆和小篆。 篆書筆法中鋒用筆,古拙大氣。大篆指金文、籀文、及春秋戰國時期其它小國的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自從秦國統一六國“書同文”之後小篆便成為秦國的通用文字,再以後為了方便書寫演變成為隸書。

    一、學篆書首先要解決線的問題,中鋒用筆,渾圓勁挺。怎麼訓練呢?那就是畫橫線、豎線、圓圈,正畫、反畫。讓手對筆桿的掌控能力增強。

    二、在學習掌握線條質量的基礎上了解篆書的減價結構,每一個年代的篆書都有其明顯的年代特質和書寫特徵。就拿大篆來說:自有浪漫的散氏盤、疏朗悠然的虢季子白盤、端莊優雅的史牆盤、雄渾樸拙的石古文等等每一種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一點都是相同的,那就是高質量的線條。

    三、如果學習小篆,個人以為,要麼從鄧石如,吳讓之清篆下手,線條要求不是特別高,可以有粗細之分,整個結體上緊下松。

    要麼剛入手就從秦篆下手,每一筆都在固定的地方,要求絕對的勻亭,左右對稱,其質如鐵,其形如絲,彷彿碰一下線條就會彈出來。

    四、無論學哪一種篆書,堅持練習是必須的,只有透過大量的訓練增加手筆紙墨的協調性,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 7 # 曉輝線上123

    學而時習之,學只能讓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兒,習是讓你知道怎麼做才可以,我覺得沒什麼巧門,就是多練多練多練,寫多了就有感覺了,就像做飯,你是看不會的,你做一遍就大概知道怎麼下手了,下圖是我寫的,隨心所欲。

  • 8 # 水墨江南2020

    一、篆書入門。識篆和寫篆階段。

    先來談談識篆。篆書是古文字,是我們的祖先在漢代以前通用的文字。篆書可分為大篆與小篆。先秦古文字為大篆,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後的篆書為小篆。識篆可從小篆開始。因為小篆的偏旁部首與我們現在通用文字的繁體偏旁部首是一致的。可以說只要我們瞭解和掌握了篆字偏旁部首,那麼,百分之九十五的現行漢字都可以寫成小篆了。當然,還有百分之五的篆字字形是要死記硬背的。

    篆書在寫法上有兩個要點:一是筆法,二是字法。首先要選擇一本篆書字帖來臨摹練習篆書的筆法與字法。

    篆書在筆法上以中鋒用筆為主,輔以提按與捻管。二李(李斯、李陽冰)篆書筆法的起、收筆為圓起圓收法,行筆為平移法,轉筆用捻管法。清代鄧石如開創以隸書筆法入篆書,篆書的起、收筆與行筆、轉筆都引入了提按的筆法,增強了篆書筆法的書寫性。之後吳昌碩、吳讓之、趙之謙、徐三庚、齊白石等篆書名家輩出。

    篆書在字法上以均勻、對稱、對比、呼應等十個結字原則為準。

    二、入門之後提高。瞭解篆書的發展史和提高技法修養的階段。

    這個階段的學習方法就是研究性地學習歷代篆書名家名帖的筆法和字法特點,具體的方法就是比較研究。例如:傳為李斯所寫的《嶧山碑》與鄧石如成熟期篆書的筆法、字法之異同的比較研究,鄧石如篆書與吳昌碩篆書的筆法、字法之異同的比較研究等等。透過比較研究的學習,逐步瞭解和掌握歷代名家名帖的篆書筆法與字法的特點,及其歷代篆書筆法、字法的變化規律。這樣,篆書的書法水平就會逐步提高。

    三、融會貫通。提高自身綜合修養的階段。

    那麼,融什麼會?貫什麼通呢?那就是融歷代篆書名家的各種筆法。“篆書古文三篇”是以藝術原則為第一性的。在遵循篆字的“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註、假借”六種造字和用字的方法。)為原則的前提下,大膽地將大小篆、簡帛書等筆法、字法融合在一起來書寫,筆法上注重既要孫過庭《書譜》中所說的“婉而通”,又有金文之厚重,同時加強筆法自由揮運的書寫性,以豐富篆書之美。

  • 9 # 江川31

    我學書法近十來年,從唐楷入手,後隸,篆,行,草都嘗試了一下,感覺大篆最好玩,那才是人類書寫的初始狀態,天真,浪漫,灑脫,自然,而且,結體有最大的自由度。唐人尚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扼殺了書法的多姿多彩。

    大篆較好範帖有《散氏盤》,《石鼓文》,吳昌碩曾雲:一鼓寫破,諸藝通。

    下左為我臨的《散氏盤》,下右為參石鼓筆意作書。

  • 10 # 我的小悟

    手腕拿根棍天天半懸,日日抖腕,如抖音天天亮幾下。

    懸掛一切篆體於眼睛中,來回走動,走遍轉圈懸掛圖片中。

    再懸腕,握個毛筆,空中去照抄幾個月。

    回來,再去懸掛圖片中玩幾遍。

    拿紙來,可墨水流下,便知其一。

    不是玩耍,你不糊塗,會知道啥個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聯仄起平收,平仄到底是韻律還是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