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crokof

    朱元璋時代的勢力,跟三國,水滸,隋唐時代的勢力相比,確實不出名。原因是什麼?

    簡單啊,三國這幾個有小說,評書,漫畫,電影電視劇支援,朱元璋就少多了。

    怎麼比?

  • 2 # 悠悠華夏五千載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總是對成功者歌功頌德,而對於失敗者多半都是一筆帶過。

    在元末的農民起義軍中,陳友諒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即使是後來一統江山的朱元璋,在初期時對陳友諒也是忌憚三分,加上張士誠、方國珍,尚未覆滅的元朝,實際上已經形成了:“諸侯林立、蒙元孤立”的大局面

    在陳友諒稱帝后,顯得更加驕狂,且生性多疑,喜歡用權術控制部下,因此他和部下的關係大多是面和心不和,在鄱陽湖與朱元璋大戰中,先後有兩位大將投降朱元璋,加速了陳友諒的失敗。

    1359年,陳友諒在江西自立為漢王,第二年稱帝,國號為漢,史稱元末漢政權。

    由於陳友諒建立的元末漢政權極其短暫,統治範圍不大,當時全國仍是大部分地區處於分裂之中,在之後的戰爭中陳友諒又迅速失敗,所以影響較小,陳友諒本人也沒有出色的能力和政治才華,自然就和歷朝歷代登基稱帝、統一天下的王朝開創者無法相比,其歷史存在感低也是在所難免的。

  • 3 # 唯戀無名

    導語:元朝末年,蒙古貴族及封建地主對農民殘酷剝削壓迫,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各地自然災害,水旱蝗疫不斷,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國的殘暴統治,各地出現了好幾股割據勢力,我們先看看最著名的有幾股。

    一,元末各地比較有實力的割據勢力:

    1,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原的統治,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2,陳友諒,湖北沔陽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60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帝,國號漢。

    3,徐壽輝,一名真一,又作真逸,羅田(今屬湖北)人,紅巾軍天完政權領袖。賣布出身。1351年八月,與鄒普勝等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利用白蓮教聚眾起義,也以紅巾軍為號。十月,攻佔蘄水與浠水,他被擁立為帝,國號天完。

    4,張士誠,原名張九四,元末位於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泰州興化白駒場人(今屬江蘇省鹽城大豐市)。

    二,為什麼陳友諒的漢政權很少被人提及呢?

    從上文可以看到,元末幾股大的割據勢力,陳友諒的政權也不算太差,那為什麼會被忽視很少提及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成王敗寇,歷史總是被勝利者譜寫

    有一點承認,當時陳友諒確實很強大,接連幹掉倪文俊之後,徐壽輝兩股勢力,就看出陳友諒作戰相當的厲害,可惜最終鄱陽湖大敗給朱元璋,也有史料稱,此役大戰朱元璋部也損失很大,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政權後,不願多提及此事。

    二,陳友諒的雖作戰勇猛,但是人品非常的差

    陳友諒這個人的確是很有才能,他曾經在長江以南建立了勢力最為強大的政權。但是陳友諒人品卻不怎麼樣,可以說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早年在起義軍中,接連殺了幾位同是義軍領袖,而且,陳友諒的軍隊經常擾民,掠奪百姓財物。

    陳友諒的陳漢不為世人所容納,與自己的人品有極大關係,正是接連誅殺了徐壽輝,倪文俊後,手下部將與之離心離得,加上他沿途對百姓的橫徵暴斂,導致民不聊生,為周邊百姓所痛恨,這些原因加在一起,導致了陳友諒的政權被世人忽略。

  • 4 # 畫素說

    元朝暴虐華夏大地民不聊生,於是紛紛揭竿而起,反對元朝暴政,其中發展的最好的和最強大的的就當屬陳友諒了。

    而且陳友諒更是已經建立了漢政權稱帝。擁兵六十多萬,但是為什麼後來到了現在卻很少人提起陳友諒呢?總感覺陳友諒被忽略了。

    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陳友諒的被忽略的主要原因來著於滿清所修築的《明史》,而其中關於陳友諒和朱元璋的部分主要來著於《明太祖實錄》,你說這樣子陳友諒還能有啥存在感?

    成王敗寇筆桿子永遠在勝利者手裡,也就是在朱元璋手裡,不用多想我們都能知道朱元璋會怎麼寫陳友諒。

    其實真正論反元功勞誰大,毫無疑問陳友諒是功勞最大的那一個,陳友諒先戰元軍於湖北,下武昌、漢陽十餘城;在轉戰湖南,攻佔嶽州、常德;在攻江西,破安慶、贛州。;再入福建、浙江諸省。連下一十八路攻破城池近百座、斬殺元軍數十萬、元將數百。然而這些在《明史》中都一筆帶過,有的甚至不提。讓我們忽略掉下陳友諒的功勞,記得的只有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

    成者王敗者寇,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階段,全都是如此,所以陳友諒被忽略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

  • 5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浩如煙海的歷史,人們通常只會記住那些對國家、民族產生重大深遠影響的人物和歷史事件。

    至於其它的,多數也只會停留在史書的記載當中。而史書往往在記載或修訂時也會有所側重,有的歷史可能會濃墨重彩詳細描述;有的或是廖廖數語一筆帶過。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從春秋戰國時期直至清朝,同一時期的政權有很多,感覺被忽略的也不少。

    如春秋時期,諸侯相爭,並存的政權有多少個?有記載的就有一百二十多個,這其中很少聽說,直接被忽略的包括 : 賈、萊、巢、召、息、芮、舒鳩、滕、溫、廖、楊、任、費、倪、單、江、應、羅、滑、赤、肥、鼓、霍、譚、毛、程、無終、中山、安陵、舒庸、舒廖、南燕、逼陽、狄潞、鍾吾、虞、刑、許、申紀、蔡、江、黃、徐、杞、邾、鄧、薛……等等。

    再看看唐朝,能被眾人熟知的,不外乎是李淵、李世民、武則天外加一個李隆基。而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唐哀帝李柷、後梁皇帝朱溫、後唐皇帝李存勖,這些都是同一時期的,又能喚起多少記憶?

    朱元璋與陳友諒

    二者雖是同一時期,也都建立了政權,為何會出現厚此薄彼式的歷史記載?除了成王敗寇和不被熟知,最主要的,還是陳友諒取得的成就與朱元璋相比,可說失色不少。

    後世不少的帝王、名臣,曾對陳友諒進行過評價,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其多疑及喜弄權術方面。至於打造出當時世界上最強海軍一事,也因為最終被朱元璋大敗而被歷史塵封,少有提及。

    歷史並沒有對陳友諒遺忘和忽略,只是在歷史的長河裡,亮點不多而已。

  • 6 # 可食中國

    成王敗寇,勝利了的永遠正義,這是整個人類歷史的規律的,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因為史書本身就像是任人打扮的孩子,是勝利者的文字遊戲。古時如此,今日也是如此。中國如此,外國也是如此。

    一個朝廷和政府,不管發家立國如何的齷齪,卑鄙,血債累累,枯骨成山,但依舊要寫出一部光輝的正義和正當的歷史來。因為,中國最講究的就是正統性,正統性就因為著合法,就意味著民心,意味著天地神明認可。

    所以,五德輪轉,陳涉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同時,還要搞一堆的鬼神之事,劉備在是所謂的劉皇叔的基礎上,還要整出自己身有異相的說法,劉邦要腳踏七星,朱元璋要有神仙託夢應感而生。這是要確立冥冥中的正義。

    而史書,則是要讓所謂的正義在情節的描述,在具體的功業,在千秋後世介面前顯得無懈可擊,無可辯駁。是為一個王朝立正統,為帝王定身世。

    陳友諒,雖然反元的功勞極大,也本可代替朱元璋和他的大明王朝而存在。但最終他失敗了,從失敗的那一刻起,他的所有歷史,所有過去都必然要被刻意的遺忘,黯淡,歪曲,甚至是直接的抹殺,這是宿命,是屬於所有失敗者的宿命。

    不過有意思的是,時間往往才是最為公正的,當王朝覆滅,當權者灰飛煙滅,相關利益者歸於塵埃時,哪些被掩藏和遮蔽的東西,漸漸地的總會被後人看清,是是非非,對對錯錯都會被平等的看待,陳友諒如此,朱元璋如此,昨日如此,今日也如此。

    而對於讀史的人來說,要存信存疑,要深思慎取,要有獨立思考和判斷,所謂以史為鑑,並非僅鑑一史一事,而應從整個人類社會,民族文明的長河中上下俯仰,左右瞻顧,於小中見無窮大,於無窮大中見規律,悟道痕。如此方面明是非,開智慧。否則,讀來不過知識,於人生境界無從開闊。

  • 7 # 真的很博通

    陳友諒之所以讓人感覺被忽略,是因為他的勢力處於西南,而傳統認為只有逐鹿中原的人才能獲得地緣優勢。而且陳永亮這個人剛愎自用,再加上他背主的形象無法改變,所以造成了人們對他的惡評和輕視,所以歷史對他的評價並不高。

    ——陳友諒

    朱元璋能夠以南攻北是因為當時北方的蒙古貴族之間已經相互攻殺起來,並且他們也不願意奉皇帝的號令,這使得蒙古勢力在北方發生混戰爭奪權力,無暇顧及南方,所以中國權力的核心就在朱元璋、方國珍、張士誠與陳友諒之間爭奪。朱元璋這個人也是有戲劇性,因為他的出身最低,他的人生境遇也最有意思,再加上他是一個勝利者,所以集中在朱元璋身上的光環就會無以復加。

    ——朱元璋

    實際上兩人的區別就在於朱元璋是一個審時度勢的人,他並不著急,馬上稱王稱皇,而是穩紮穩打做好基礎,所以朱元璋善於等待與忍耐。他認可朱升的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所以他的基礎非常好,周邊的地緣環境也非常好。反觀陳友諒,陳友諒殺死自己的君主陳壽輝形成篡逆之後只能進攻不能後退,隨著朱元璋勢力的不斷的強大,他和朱元璋之間的戰爭也無法避免。而在戰爭初期實際上是陳友諒作戰更有優勢,因為他的水師和戰艦比較強大。但是朱元璋由於內部的相對穩定,對戰爭勝利與失敗的利益分配更加清晰,所以內部勢力都願意為他作戰。

    ——鄱陽湖水戰

    在戰爭的過程當中,朱元璋內部的勢力瘋狂的發動進攻,獲得了鄱陽湖水戰初期的優勢。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朱元璋一定會贏得鄱陽湖水戰呢,筆者並不這麼認為,因為當時雙方還有一戰之力。但此時透過觀察就會發現,陳友諒一方士氣低落,是因為陳永亮之前一直表現出強勁的態勢,並沒有經歷多少次失敗,所以當失敗出現在眼前時,他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分配內部的利益關係,但當時他並不能分配,所以最終導致了內部的垮塌。反觀朱元璋,雖然是弱勢一方,但是初期的優勢使得他得到了繼續作戰的機會,內部士氣高漲,最終贏得了鄱陽湖水戰,作為失敗方的陳友諒就逐漸被歷史淡忘。從本質來說,陳友諒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他對歷史的輕視以及其內部勢力關係的混亂,最終失敗也是註定的。

  • 8 # 安定郡小書生

    陳友諒政權的建立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徐壽輝利用白蓮教聚眾起義,攻佔蘄水後,登基稱帝,國號“宋”,又說國號“天完”,改元天啟,史稱“天完政權”。

    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身為徐壽輝部將的陳友諒,要挾徐壽輝遷都江州,自立為漢王。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

    朱元璋政權的建立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慶,改名為應天府,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朱元璋建立以應天為中心的根據地,在長江上游有陳友諒,下游有張士誠,東南鄰方國珍,南鄰陳友定。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與陳友諒雙方在鄱陽湖展開決戰,最後陳友諒戰死出局。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被推舉為吳王,建百官司屬,仍以龍鳳紀年,正式建立政權。

    同時期的其他政權(勢力)

    此時在中原大地上,群雄逐鹿,存在的政權有元朝政權、陳友諒政權(徐壽輝政權)、朱元璋政權之外,還有許多政權。例如:

    【張士誠政權】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在高郵稱誠王,國號周,年號天佑;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攻安豐,殺紅巾軍領袖劉福通,自稱吳王。

    【小明王韓林兒政權】至正十五年(公元1364年),韓林兒被迎立至亳州為帝,稱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以亳州為都城。元至正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遣廖永忠迎接回應天府途中,沉入江中被淹死。

    此外,還有方國珍、陳友定等勢力,他們有的接受元政府官職,但基本都割據一方。

    陳友諒被忽略探究

    首先,陳友諒是透過謀殺上司而建立的政權,在道義上得不到支援,歷來儒家正統史官都會選擇性忽略他。

    其次,陳友諒實質上就是一方割據勢力,同時期還有許多割據勢力,但他們都最終成為朱元璋統一南方的墊腳石,這樣,陳友諒政權就被無形中模糊了。

    第三,陳友諒政權時間確實太短了,也就短短五年時間,期間也就佔據區域而言,相對比較小。而且,其佔據區域也不穩定,隨時有失去的可能,相比朱元璋的順天府,陳友諒佔據的城池就遜色多了。

  • 9 # 一品鏟史官

    陳友諒,元末著名起義軍領袖。元至正年間,徐壽輝起兵反元,建立天完政權。陳友諒為縣裡小吏,投奔徐壽輝部將倪文俊。後因戰功升至元帥。

    元末起義軍風起雲湧,元政府就像打地鼠一樣,看誰冒頭就打誰。天完國迅速稱帝,不打你打誰?

    於是徐壽輝政權被打的遍地找牙。在這個過程中,創業團隊中,彭瑩玉戰死、鄒普勝不管事了。徐壽輝獨木難支,丞相倪文俊趁機掌握了天完國大量實權。元軍還沒將天完國完全消滅,就忙於撲滅其他起義軍去了,天完國得以東山再起。

    這個過程中,倪文俊想要更進一步,被徐壽輝打敗。陳友諒殺倪文俊,併吞並其眾,逐漸掌握了天完國實權。陳友諒逐步除掉了徐壽輝的爪牙,1358年,徐壽輝想要遷都龍興,陳友諒趁機殺了徐壽輝親信部屬。然後自立為漢王,置百官,此時徐壽輝已經完全被掌控。

    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漢。此時的漢是長江以南最強大的義軍,然而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慢慢處於下風。

    朱元璋先後在龍灣之戰、安慶之戰擊敗陳友諒。陳友諒見疆土日減,便製造數百艘戰艦,領傾國之軍60萬,欲與朱元璋決戰。鄱陽湖決戰中,陳友諒大敗,不久就身死。大將張定邊立其子陳理為帝,不久也被朱元璋掃滅。

    這樣一個梟雄,在當世也算是叱吒風雲,但是他為何後世名聲不顯呢?

    在中國建立儒家為中心的價值體系後,梟雄們想要流芳百世,除了功業、能力、藝術水平等硬指標以外,還有這樣幾條軟法則:

    其一,品德高尚,至少沒有明顯的道德缺陷,比如叛國、漢奸、背叛、不孝等。歷史上諸如秦檜(宋體字發明者,但政治上是投降主義者)、蔡京(宋四家裡面蔡襄的位置本來應該是他的,宋徽宗時期佞臣之一)、宋之問(律詩開創者,為人諂媚,結交武則天男寵張氏兄弟而得寵)皆因品德缺陷而被後人弱化了其在藝術領域的存在感。陳友諒先殺上司倪文俊,後叛皇帝徐壽輝,為人狡詐,善於用權術馭下,這樣的人在封建社會那就是一個反面典型,因此很難被後世立為宣傳物件,特別是正面宣傳物件。

    其二,失敗的梟雄要看其對手的處理手段,如果對手善於進行思想統治,那麼很多不利於他的思想就會被弱化,幾百年之後就聽不到那麼多聲音了。比如,敗在劉邦手上的項羽名氣就很大並且美譽度也很高,因為劉邦本人建立漢帝國後並沒加強思想教化;但敗在劉秀手上的公孫述、隗囂、劉玄、樊崇等人名氣就小得多了,因為劉秀深通儒學是個教化高手。朱元璋不通文學,但其為人猜忌,明朝思想控制極嚴,因此朱元璋肯定不會讓手下敗將的過多事蹟流出來。

    其三,功業程度。統一華夏的就算前兩條都不好,起碼也是個中等形象;但要是沒能統一華夏,再好都好不到哪裡去。正面形象比如劉邦、朱元璋,這兩人性格應該說有缺陷,但是史書上的形象非常好;負面比如朱溫、曹操,能力還是很突出的,但是反面典故就有點多了。陳友諒雖稱皇帝,但連長江以南都沒有統一,因此在後世看來連梟雄都只勉強夠格。

    我是子彧。歷史如鏡,多讀可以明智,思之可悟大道。關注子彧,一起讀史!

  • 10 # 江蘇零距離網

      陳友諒政權的建立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徐壽輝利用白蓮教聚眾起義,攻佔蘄水後,登基稱帝,國號“宋”,又說國號“天完”,改元天啟,史稱“天完政權”。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身為徐壽輝部將的陳友諒,要挾徐壽輝遷都江州,自立為漢王。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

      

      朱元璋政權的建立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慶,改名為應天府,也就是現在的南京。朱元璋建立以應天為中心的根據地,在長江上游有陳友諒,下游有張士誠,東南鄰方國珍,南鄰陳友定。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與陳友諒雙方在鄱陽湖展開決戰,最後陳友諒戰死出局。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被推舉為吳王,建百官司屬,仍以龍鳳紀年,正式建立政權。同時期的其他政權(勢力)此時在中原大地上,群雄逐鹿,存在的政權有元朝政權、陳友諒政權(徐壽輝政權)、朱元璋政權之外,還有許多政權。例如:【張士誠政權】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在高郵稱誠王,國號周,年號天佑;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攻安豐,殺紅巾軍領袖劉福通,自稱吳王。

      

      

      第三,陳友諒政權時間確實太短了,也就短短五年時間,期間也就佔據區域而言,相對比較小。而且,其佔據區域也不穩定,隨時有失去的可能,相比朱元璋的順天府,陳友諒佔據的城池就遜色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發狠說:國會不批准建牆資金,聯邦政府就一直關門。他為何執著於修建隔離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