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噼裡啪啦嘞

    去年浙江高考語文卷中,一篇來自《青年文摘》鞏高峰的《一種美味》的閱讀理解引來熱議,對於考題中的如何理解的文尾“它(草魚)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文章的原作者給出的解釋卻是“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我哪裡知道結尾有什麼意義?”這著實令人哭笑不得,但比起統治科舉考試數百年的歷代八股文,卻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帶著枷鎖跳舞

    “八股”兩個字,現在已幾乎成為“陳腐舊套”、“陳詞濫調”或說“死套子”、“濫調子”的代稱,魯迅先生曾為八股文下判語云:八股原是蠢笨的產物。一來是考官嫌麻煩——他們的頭腦大半是陰沉木做的……二來,連應試的人也覺得又省力,又不費事了。 這樣的八股,無論新舊,都應當掃蕩。”

    魯迅

    不過,說到底,歷史上的“八股”只不過是一種文體而已,其本身並不能承擔如此罵名。八股文是明清兩代科舉考試的規定文體,所謂國家透過考八股文取才,個人透過寫作八股文入仕。所謂“凡作八股文字,不過鄉、會兩試借作敲門磚耳”。八股文又稱制藝、制義、時文等等,用《四書》為題者又稱“四書義”或“四書文 ”,用《五經 》為題者即可稱“經義”。 按照《明史·選舉二》的說法,“科目者,沿唐、 宋之舊, 而稍變其試士之法, 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 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制義。 ”

    至於“八股文”的名稱正來自這種文章的組織結構的獨特形式。八股文的形式有嚴格規定,通常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出題、中股、後股、束股、收結等部分組成,其中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又要用排比、對偶而相對成文的兩股文字組成,在每個部分和語句之間,往往用“今夫”、“然而”、“若使”,“苟其然”、“而已矣”、“也乎哉”等虛詞連線,逐段結束。通篇要求文意連貫暢順,結構嚴謹細密,搭配整齊巧妙。全篇文章中有起二股、中二股、後二股、束二股,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明末清初的大儒顧炎武認為“股”就是“比”,因文句用比偶,故而也有人叫它“八比文”。

    八股文

    就連八股文的字數規定也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嚴格。明代《四書》的題目只規定要寫二百字以上,《五經》的題目也只規定要寫三百字以上。應試者為求勝出,往往愈寫愈多,這當然也是拜當時科舉考試製度所賜。當時考試,不同於現在高考時間,語文只二小時。那時考秀才天不亮進場,天黑才出來。舉人、進士考試三場,每場頭天進場,第二天才出來。時間較長,不限字數,才氣大的只要有時間寫成洋洋數千字長文,那試官閱卷,就無法看了。實在令考官也不勝其擾。到了清代,順治二年即規定了八股文每篇不得過五百五十字。康熙二十年,因考慮五百五十字,似乎過少,作者詞意未盡,就草草結束,影響文章內容,因增至六百五十字。乾隆四十三年,又明確規定鄉試、會試四書文字數為七百。即三百字為完篇,文章在三百字以上,七百字以下,文章字數上下限都做了規定,考生不可以越雷池一步。

    代聖賢立言

    平心而論,這些規定雖然苛煩,卻也在情理之中。孟子就說過,“大匠誨人,必以規矩”。何況以當時的科舉考試而論,八股文這些文體與字數的限制也稱不上是最過分的。起碼,死記硬背《平水韻》的韻部就顯得要更麻煩許多了(詳見《澎湃新聞·翻書黨》2017年2月3日《紅樓夢》裡作詩為何鍾情“十三元”》一文),如此觀之,戴著鐐銬跳舞,本就是古代的尋常做法。

    相對而言,八股文所為世人詬病的並不是文體。相反,對於這種文體的讚譽之聲也不是沒有。明代東林黨領袖趙南星就曾說過:“文各有體,不容相混,今取士以時藝,言古無此體也。然主於明白純正明經書之旨,亦足以端士習,天下之太平由之”。他把將天下太平與八股文聯絡在一起,實在也是上綱上線到新高度了。真正使得八股文成為千夫所指的是它的另一個規定——“代聖賢立言”。

    曲阜孔廟

    所謂“代聖賢立言”,也就是作者寫作時不能不能隨意發表自己的見解,要體現儒家的思想風範,要用儒家的觀點解說四書中的“義理”。譬如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論語·里仁》),如果以此為題作文,作者必須在儒家提倡的“養親”、“慎終”等方面講解儒家“孝道”,唱反調不行,離開儒家孝道任意發揮也不行。至於文章中對四書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標準,就是要以朱熹的《四書集註》為準繩。早在元朝,倪士毅在《作義要訣》裡就說,“須多看他人立意,及知歷練,則胸中自然開廣,又不要雷同,須將文公(指朱熹)四書仔細玩味,及伊洛(程顥、程頤)議論大概,皆要得知,則不但區處、性理、題目有斷制,凡是題目皆識得輕重,皆區處得理道。”《作義要訣》是元人傳授經義作法的書,從作者倪士毅的這番議論中不難看出,要作經義文章,就必須要以理學的程、朱的認識為認識,以程、朱的見解為見解,否則是不行的。後來的八股作者所遵循的,就是這個原則。例如朱熹對上邊孔子這句話的解釋是:“遠遊則去親遠而為日久,定省曠而音問疏,不惟己之思親不置,亦恐親之念我不忘也。”寫八股文章時必須要在朱熹劃定的圈子裡跳舞,出了圈子就違背了要求。換句話說,習慣作八股的人長期使其思想處在束縛狀態下。此外,八股文的行文也要“入口氣”,就是要仿摹以古人語氣,“以數千年以後之人,追模數千年以上發言人之語意”,好比今日唱京戲的唸白,都是文縐縐的古代用語一樣。

    朱熹

    孔孟復生又會如何?

    正是如此“代聖賢立言”使得八股文變成了僵死無用之物,甚至清末的八股大家俞樾回覆女婿王康候來信時也說,“凡人慾立言傳後,不必作八股文字”。早在清朝初年康熙帝即位後,深感八股文無用,於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釋出上諭曰:“八股文章,實於政事無涉,自今之後,將浮飾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惟於國計民生之策論中出題考試”。但是,由於八股文在當時已沿用近300年,人們已經習慣於以八股取士和應試,因此康熙皇帝此舉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考慮到八股文有利於抑制士人的異端思想,有利於用統一標準客觀評卷,在舉子的反對等多方面的壓力之下,康熙七年又全部恢復舊制,仍用八股文體。此後,在雍正和乾隆時期也都曾提出廢除八股之議,但由於張廷玉以“恐無人讀《四子書》”為由勸阻雍正帝和禮部復奏乾隆帝,承認八股文有弊,但以“因時而補救之”的建議上疏乾隆帝,使得這兩次廢八股之議並未實行,因而使得八股文又得以苟延殘喘數百年之久(至清末始廢)。

    北京國子監

    更加不幸的是,明清兩代的科舉考試八股文都從《四書》裡出題,而《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全部加起來也只有五萬餘字,按照今天的標準,不過是薄薄的一個小冊子。而自明至清,全國各地的各級科舉考試(縣、府、院試,鄉試,會試,以及生員拔取貢生的考試)用了五百餘年,哪有那麼多的題目好出?到了清代中後期,八股文章刻印流傳的已經數以萬計,《四書》中的每句話幾乎都能找到多篇現成範文,考官為了避免士子抄襲模仿,便千方百計在題目的花樣翻新上打主意,各種匪夷所思的題目因此出籠,一如康有為在《請廢八股試帖試士改用策論》的上書中所說的那樣“剪斷經文,割截聖語”。

    康有為

    比如《學而》是《論語》第一篇,其開頭一章只有六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六句話,僅清末有味齋主人編的《大題文府初編》(收八股文文章多達1.6萬篇)就收有相關的八股文章多達十二篇,其題目分別為:“子曰學而”二章、“子曰學而”二節、“子日學而”一節、“學而時習”、“學而時習”一節、“學而時習”一句、“不亦說乎方來”、 “不亦說乎”一句、“有朋”二節、“有朋自遠”一節、“人不知而”一節、“不亦君子”一句……著實令人眼花繚亂。

    而這也已經算得上是八股文中的“Easy”模式了。真正駭人聽聞的題目是類似康有為所說的,譬如《中庸》裡的“及其廣大,草木生之”一句,去掉開頭的“及其廣”三字和結尾的“木生之”三字,但以“大草”二字為題。或者在《論語·述而》中的兩章,即“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於老彭”以及“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中只取完全沒有語義聯絡的首尾兩句,截搭為“述而不作,何有於我哉”。因此,連康有為這樣日後鼓吹以孔(儒)教為國教的人都譴責這樣的題目是“無理無情,以難學者”。的確正是如此,“大草”裡有什麼微言大義,又如何代孔子、孟子、曾子或是子思孔門之弟子立言呢。話再說回來,即使孔、孟復生,看到這樣的考題,又能解釋出什麼意思呢,恐怕也只能感嘆一句,“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 2 # 太史員外郎

    八股文是從明清時期開始的,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

    八股文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

    那八股文難不難,現在的大學生能做出嗎,可以肯定的說,八股文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很難,即便你是高學歷的人也不一定能寫出漂亮的八股文。那八股文難在什麼地方呢

    做八股文,是代聖人立言,每一個字都要符合聖人的思想。所以八股文很是排擠作者個人的情感與思想的, 否則, 就與“代聖賢立言”背道而馳。 因此,我們就很容易見到:像蒲松齡這樣的文學天才去參加科考卻中不了舉。

    八股文的寫作,無論內容、形式都是已經規定好的, 甚至考官的答案都有了,應該是千人一面的文章,其實不然。在八股文寫作中,如何理解題目,如何破題,如何起承轉合,不同的人,結果差異非常大。八股文的八比,其實是人為的規定,對於考生來說,如何化“不對”為“對”,如何安排或者說編排出這些股段來,這就是“學問”和純藝術技巧。

    考生除了考慮文章的觀點論證之後,還要考慮文章的結構方面的層次、遞進、連線、 轉折等問題來。八股文的技法,就是一般中求特殊,簡單中求複雜,死板中求靈通,單調中求變化。

    綜上所述,古代科舉制對於長期沐浴在八股環境下的學子來說都是難上加難,更遑論今日的學子。

  • 3 # 朝史暮想

    八股文的最早源於唐代的帖括,就是對一些經典經書的註解。到了宋代,發展為要求作者對一些經文進行自己的理解。到了明代,用來科舉取仕,並且嚴格規定了文章的格式。即“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八股文很難,難到你不花十幾年的時間苦讀,很難寫出好的文章。這個有點類似我們現在孩子升學考試要用到的奧數。在生活中意義不大,但是升學的時候又能加分。

    當代對八股文多嗤之以鼻,說其嚴重禁錮了古代文人的思想,以至於中國古代發展不出類似西方的思想解放運動都是八股文惹的禍。

    我們知道,在我們的歷史中,門閥士族長期壟斷了官場了。下層的新鮮血液其實很難晉升。哪怕在明代,朱元璋的國策也是鼓勵子承父業的。父輩為兵,子亦為兵。父輩為農,子亦為農。父輩為官,子亦可為官。甚至有很多的途徑,是專門為官二代提供

    當時的官二代們瘋了,放著已有的名額不用,要去苦讀備考八股文。只有那些寒門子弟,才會真的把八股文當做自己晉升的鑰匙,願意苦讀

    從這個意義上看,以八股取仕,對於中下層的學子來說,還是相對公平的

    而明代的皇帝們,用八股取仕,還有一層考量。那就是用中下層寒門子弟,去稀釋舊官僚集團,以達到權力的制約

    你看,從明代中後期看,國家和士人對科舉上來,成為庶吉士的人尤為重視。這就是八股取仕發展的結果,甚至到了如果你不是庶吉士出生,你是很難進入內閣的。

    終於有一天,驕傲了千年的門閥士族子弟突然發現,在他打算擼著袖子繼續和龍椅上的皇帝槓的時候,有一群智商高絕的泥腿子出生的寒門子弟擋在了他們面前。

  • 4 # 夏瞄淺談

    我們看看八股文的格式

    破題:放到現在來說就是:請用一句話概括題目大意。

    承題:對於這個可以出一道:過渡句的作用。

    起講:請說出中心內容或者背景。

    四比:(即八股,二股為一比),你可以開始寫了,不過要注意每一比需要對仗。

    收結:請用一句話結尾。

    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實際上八股文就是“帶著鐐銬跳舞”,中心思想只能“替聖人立言”的古代議論文,形式上和現在公務員考試的申論差不多。

    至於難度,八股取士的源頭,有人認為它可以追溯到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將唐朝以來以詩賦取士變為以經義取士,這種說法頗有道理,但宋代的經義文章畢竟還不是八股文。真正以八股取士的規矩,是明朝朱元璋和劉伯溫兩人制定的。《明史·選舉志》:“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制義。”

    所以,因為要仿古,首先你必須要先背會四書五經,因為題目都是裡面的句子,甚至可能是割裂原句拼湊而成的,不知道上下文根本看不懂。如果你是在明清應試的話,你一定要會背四書章句集註,因為必須觀點必須符合朱熹的解釋,才能代聖人立言。

    儒林外史裡魯編修說“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雖是諷刺,但是也說出了八股文的難做。

  • 5 # 小祁說歷史

    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也稱制義、制藝、時文、八比文。

    (八股文)

    所謂八股文,也就是指文章一共有八個部分,即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股文的題目一律都是出自四書五經的原文。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

    八股文從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

    (朱熹畫像)

    八股文書寫極難!具體表現為文章的觀點必須與“朱聖人”朱熹的觀點相同,如果與有不同觀點出現則無法透過考試。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的部分要求嚴格對仗,因此,八股文書寫起來極為困難!

    明清時期考試共分為三級,即府試、鄉試、會試。而府試只考八股文,而鄉試與會試的首場均是考八股文,未透過則失去二場、三場的機會了!因此在明清來說,寫好八股文對於考生來說,極為重要!

    八股文的負面影響

    正因為它的重要性,因此明清時期的知識分子只知如何寫好八股文,應付科舉,而寫八股文字身就極為限制思維的開拓,因此而極大的限制了知識分子的創新意識!

    顧炎武: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著但六百四十人也。

    同時如果這些人通過了科舉,則說明他們絕對是精研八股文之人,這樣對於政治,社會實際情況都會缺乏瞭解。當他們走上官場之後,就會缺乏應對處置之能力,只能委任幕僚師爺及下級官吏來進行決策事宜,長此以往,則吏治敗壞,政治難上軌道!

    八股文的積極作用

    (八股文能手張居正)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八股文也是如此!

    八股文的寫作理論和技巧可為後人借鑑。

    而古代知識分子仔細專研四書五經也使得他們受到了儒家倫理道德的薰陶,也培養了一部分優秀的有高尚的情操計程車人!

  • 6 # 探尋歷史奧秘

    八股文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一種特殊文體,其特點是格式、內容、思想鎖死,只要不符合的,一律不予透過。

    題目:題目取四書五經(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中的原文(如:《責難於君謂之恭》,語出自《孟子·婁離上》,再比如《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語出自《論語》)

    格式:文章由通常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其中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必須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我們就以這篇《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為例,範文如下: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韓菼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破題) 蓋聖人之行藏,正不易規,自顏子幾之,而始可與之言矣。(承題) 故特謂之曰:畢生閱歷,只一二途以聽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窮於其際者,往往而鮮也。迨於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獨得而無與共,獨處而無與言。此意其託之寤歌自適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語爾也。 (起講)回乎,人有積生平之得力,終不自明,而必俟其人發之人有積一心之靜觀,初無所試,而不知他人已識之者,神相告也,故學問誠深,有一候焉,不容終秘矣。(入手) 回乎,嘗試與爾仰參天時,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於行者蹶,需於行者滯,有如不必於行,而用之則行者乎?此其人非復功名中人也。一於藏者緩,果於藏者殆,有如不必於藏,而舍之則藏者乎,此其人非復泉石中人也。(起股) 則嘗試擬而求之,意必詩書之內有其人焉。爰是流連以志之,然吾學之謂何。而此詣竟遙遙終古,則長自負矣。竊念自窮理觀化以來,屢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餘以自處者,此際亦差堪慰耳。 則又嘗身為試之,今者轍環之際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與人同學之謂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間,亦用自嘆矣。而獨是晤對忘言之頃,曾不與我質行藏之疑,而淵然此中之相發者,此際亦足共慰耳。(中股)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與爾也。(後股)惟我與爾攬事物之歸,而確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遷,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時我得其為我,爾亦得其為爾也,用舍何與焉?我兩人長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與爾參神明之變,而順應無方,故雖積乎道德之厚,而總不爭乎氣數之先,此時我不執其為我,爾亦不執其為爾也,行藏又何事焉?我兩人長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與爾也夫,而斯時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束股)

    八股文在思想上的特點即為“代聖人立言”,不能寫自己的見解,而要以儒家思想來解說,而對四書的理解則不能跳出朱熹的《四書集註》劃定的範圍,不僅如此,寫八股文還需“追模數千年以上發言人之語意”,即以古人語氣說話,如果不這樣寫,就會被直接淘汰。這樣一來,八股文所述,皆為古人之思想,古人之見解,且所述皆與時政無關,顯得有些雞肋。但是,八股文並不是一無是處,而且,八股文對於現代人來說,也並不簡單。古文字就很難,還得將四書五經以及朱熹的《四書集註》熟背,否則你可能連題目都看不懂,更談不上寫文章了。

    但是,明清時的科舉對於唐朝人來說,可謂“小兒科”,唐朝科舉分常科與制科,常科常設,常科又分秀才科,明經科,進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舉科,童子科等50多種,這使得唐朝的科舉考試範圍很大,就拿最重要最難的進士科來說吧,不僅要考貼經(“帖經者,以所習經,掩其兩端,中間開唯一行,裁紙為帖。凡帖三字,隨時增損,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為通”,就是填空題),還要考策問(即對當時國家之政治、經濟、律法等提出問題並回答),寫詩寫賦各一篇,不僅要熟讀經書,還需對時政有一定見解,更難的是詩賦,這不是隻死記硬背就能寫好的。所以進士科在唐朝非常難考,真可謂“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綜上所述,八股文要比唐朝進士科簡單,考試範圍也更小,明清之八股對於學子來說算是個好事,但是,八股文將內容、思想鎖死,是不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定製傢俱選擇什麼品牌好?定製過的給點建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