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菠蘿小仙女影紫薄荷微

    人生態度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

    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於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王肅注:“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注:“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論語集註》)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譁”的記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惘。鄭玄注: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注:“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朱熹說:“人面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包鹹注:“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於事而慎於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也即此章義。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註》)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文子,衛大夫。“文”是他的諡。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諡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論語集註》)又說:“古人諡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節此一惠,則敏學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註》:“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朱熹《論語集註》:“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於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閒矣。”清阮元《研經室集》:“為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準,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準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徵。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聖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論語集註》:“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又見《孟子·公孫丑上》:“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於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論語集註》:“三者已非聖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論語新解》)孔子於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於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漢鄭玄注:“富貴而不以義者,於我如浮雲,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論語集註》:“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意謂:以不義手段佔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於學也。南宋朱熹《論語集註》:“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近人康有為《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論語集註》)劉寶楠引舊說,又提出兩解:一謂“我並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是彼二人,皆為吾師。書洪範雲:三人佔,則從二人之言。此之謂也。”一謂“三人行,本無賢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而從之改之。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從其善,即是我師。”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說文》:“坦,安也。”蕩蕩,廣遠之稱。慼慼,時時憂慮之稱。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慼慼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蕩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註》)《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雕,凋謝;松柏,喻棟樑之材。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論語集註》)荀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鑑·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身取義有相通這處。後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認為,民富在於薄稅斂“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同上)。朱熹注為:“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論語集註》)《荀子·富國》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大戴禮·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與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儒家一貫認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朱熹《集註》:“見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論語正義》引荀子曰:“利謂便國益民也。為政者見有大利,必宜興行,但不可見小耳”。《大戴禮記·四代》:“好見小利,妨於政。”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亦有此語。其旨“欲各專一於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此即施“仁”於人。西漢董仲舒作了發揮:“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於外,此之謂也。”(《春秋繁露·仁義法》)《呂氏春秋·舉難》又曰:“故君子責人則以仁,自責則以義。責人以仁則易足,易足則得人,自責以義則難為非,難為非則行飾。”朱熹注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

    做人格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執德不弘,通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為你的愛情,做過最傻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