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鷹航空
-
2 # 今日新論
你根本想不到,上世紀的飛機座位有多寬敞。現在頭等艙那種椅子,都是貧民窟標準。
下面這是 1947 年瑞士航空公司首次從日內瓦飛往南美的道格拉斯 DC-4 飛機的座位:
by 蘇黎世 ETH 圖書館,LBS_SR01-04276/CC BY-SA 4.0
當時的座椅是和火車類似的面對面的座位,因為坐的人不多,所以相當於多了一排腳凳,當時的乘客是這樣坐的:
到了 70 年代,商業航空進入“黃金時代”,航空公司靠服務取勝而不是價格,面向有錢人服務的客艙是寬敞的,椅子是舒適的,腿部空間是相當大的。
那個時候,飛行更多是為了一次難忘的體驗,航空旅行是有錢人和社交名媛的專利。那時候空姐的開場白是這樣的:
大多數航空公司在機艙的前後方各有一個休息室,配置旋轉椅和小桌子,乘客可以那裡自由地伸展雙腿,一邊喝酒一邊社交。
1978 年瑞士航空公司航班的機艙休息室 / 酒吧
1970 年代的休息室,意味著可以安心的織毛衣。
70 年代機艙後方的休息區(波音 747 官宣照)
當時泛美航空還在飛機上配了一名廚師,在用餐時間當著所有乘客的面切一隻剛出爐的烤火雞。龍蝦和茅臺什麼的故事大家也都聽過了。再想想現在發給每個人的都是什麼鬼,一包花生?摔。
座椅越來越窄
從 1933 年世界第一架真正的民航客機波音 247 誕生開始,僅僅過去了短短几十年,航空巨頭們就把商業航線遍佈全球。
舊金山機場博物館中展出的 1928 年的飛行座椅
美聯航 1929 年的波音飛機的座椅
上世紀 50-60 年代被稱為商業飛行的“黃金時代”,那個時候飛機座位的腿部空間比今天至少長 10 到 20 公分。在那個年代,乘飛機旅行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票價是天文數字,所以並沒有那麼多人要乘坐。這意味著每架飛機只需要更少的座位就能覆蓋運營的成本。每個乘客都能享受到如今的頭等艙般的寬敞。
舊金山機場博物館中展出的 1958 年的飛行座椅(距上面那把藤椅僅過了三十年)
從歷史上看,座位舒適度與年代成反比:座椅前面的腿部空間越來越小。航空公司當年的解釋是為了滿足撞擊時的人身安全。1930 年客機剛研發時,座椅要求能承受六倍的重力負載(也就是 6 個 g)。從 50 年代開始,商用噴氣式飛機被要求提高到 9 個 g。而現在的座椅要求承受 16 個 g,16g 是撞擊事故中最大的衝擊了,“聯盟”飛船正常摔下來也就 6 到 9 個 g。這就導致有一段時間,座椅造得過於笨重,經常在伸腿的地方增加金屬加強件。
但事實上,安全並不是讓空間變小的理由,貧窮才是。
空中客車 A320 的官方標準 pitch(前排座椅靠背板到你的座位靠背面的距離)是 86 釐米(正常人的臀膝距大概是 60 釐米[1])。也就是說,你非常直挺的坐著時,膝蓋前方有 20 公分的空間。但正常人都是去坐飛機而不是去坐軍姿的,所以 20 公分只能說剛剛好能滿足放鬆時的腿部空間(葛優躺是不可能了)。
人機工程學圖,中間那個 13 就是臀膝距,19 是屁股寬,後面會說
有的航空公司為了提高舒適度,會按官方建議,把其中六排的空間增長 10 釐米,也就是保留 96 釐米的 pitch,然後會根據飛行距離多收費 10 到 30 刀。比如 2000 年,美國航空就花了 70 億美元把 700 架飛機做了改造,至少有一排增加了不到 10 公分的腿部空間。公司發言人蒂姆·史密斯承認:“這是一個偉大的實驗,但並沒有真正奏效。”
當初他們做調查的時候,乘客會說:“哦,是的,我會多付 10 美元來買更寬敞的腿部空間”,但當需要用真金白銀來買票時,他們並不買帳。[2]絕大部分乘客不願意為更舒適的腿部空間主動支付額外費用。2003 年,美國航空又把座位改了回來,把票價降回來了。
現在除廉價航空外,一般的航空公司都把 pitch 定在 80 到 86 釐米,因為 95%分位的人的臀膝距也才 66 釐米。以前坐靠窗的人可以站起來四處走動,而不會過於打擾睡著了的鄰座;現在幾乎不可能在他們膝蓋前通過了。
除了前後距離,還有左右的寬度。為了塞下更多的座椅,空中客車正在推廣新的三種座椅尺寸:
高階經濟艙:51 釐米寬座椅
經濟艙:46 釐米寬座椅
廉價經濟艙:42 釐米寬座椅
要知道,人的肩寬是 51 釐米左右(所以家裡衣櫃最小寬度要做到 55 釐米),這最後一排的座位怎麼做?只能把小手手放膝蓋麼?精明的航空公司變著法兒的在每排擠進一個額外的座位以獲得額外的收入。舒適?在資本面前,設計公司要做的不是讓座位舒適,而是消除「不舒適」。區別不僅僅是語義上的,設計一個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會感到特別不舒服的座位,可能會產生更高的經濟價值。
怎麼辦?
與航空公司鬥智鬥勇唄。改變不了現狀,就努力適應和駕馭它。掌握更多的資訊總沒有錯。
比如波音 777 設計時是一排九個座位,但可以加到 10 個。空客 A380 下層設計時是一排 10 個座位,但可以加到 11 個。所以在有的選的時候,可以看看你選的航班是不是有座點陣圖(國內短線航班就算了,主要是指長途的)
777 儘可能挑一排只有九個座位的787 儘可能挑一排只有八個座位的A330/A340 儘可能挑一排只有八個座位的A380 下層儘可能挑一排只有十個座位的避開下面這幾個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班(全球前十最窄座位[3],並不是針對航空公司,而是因主要看飛機型別)
而座位最寬的機型如下表所示:
從翼展到電子元氣件,飛機在這麼多年來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我們希望新的飛機設計可以利用科技進步來提高舒適(唉,只有在不影響航空公司財務報表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吧)。
所以,從事實來看,座位那麼擠,是因為競爭激烈的航空公司想賺更多的錢,而乘客用錢包來投票。
一更:關於 Piano Bar
其中有幾張是概念宣傳照,並不是實際的機艙內的情形,實際上機艙內也從來沒有達到過那個水平。
好吧,那我再來更新一些照片吧。
這是美國航空的 Piano bar(鋼琴酒吧),位於真實的 747-100 機艙的後段。雖然為了減重,配的是一架 Wurlitzer 的電風琴,但不論怎麼樣,能在飛機聽現場演奏就很讚了。它存在於實際的航班上,美航在 70 年末開始運營 piano bar 至少大約 3 到 4 年。後來取消鋼琴的主要原因是飛機遇到湍流顛簸時,很多乘客會把將飲料灑在琴鍵上,黏黏的按鍵很難敲擊,維護起來太麻煩[4]。
法航、大陸航空(現與聯合航空公司合併)和聯合航空也採取了類似的方法,為更有錢的乘客提供更寬敞的座位和雞尾酒調酒師服務。
澳航 747B 擁有豪華的“庫克船長頭等艙休息室”(雜誌翻拍)
1970 年代的大陸航空的 747”波利尼西亞酒吧“
一架有 bar 的 747
在廣告活動中,美國航空公司稱自己為“747 豪華郵輪”。主要原因是,1970 年當美國航空在收到新的 303 座巨型飛機時,經濟正處於衰退中,很少有中產階級乘坐。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既簡單又粗暴。美航用一些道格拉斯 DC-10、波音 707 和波音 747-100 飛機組建了一個新的“豪華郵輪”機隊,從每個航班上抽掉 50 到 60 個座位,利用空出來的地方設定了一個客廳大小的乘客休息區,為那些無懼經濟衰退的真有錢人享用。
另一個原因是,當時新 747 的上層客艙還沒有拿到起降期間載客的安全認證,所以在 747 上市的頭 10 年,買了 747 的航空公司有的會將其用作高階休息室、酒吧或餐廳等豪華設施,下圖就是德州的 Braniff 航空公司在 1971 年至 1978 年經營的上層休息室。
直到 1973 年 10 月中東戰爭導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航空公司成本飆升,需要賣出更多的票來平攤成本,DC-10 酒吧才被拆除。隨著乘客數量的增加,空中旅行逐漸走向“巴士化”。
此後美國的各大航空公司開啟了動態票價時代,廉價航空也開始出現。當時美航營銷副Quattroporte Robert Crandall 意識到,由於飛機的大部分成本(資本、人力、燃料)是固定的,所以一架飛機上增加一位乘客所增加的成本(邊際成本)僅僅相當於一份飛機餐的價格,所以只要座位是空的,且票價高於邊際成本,就應將它銷售出去。
50 年代上飛機,男性一般穿三件套,而女性則穿連衣裙和高跟鞋。到 60 年代,著裝要求稍微寬鬆了一點,也沒有人會穿 T 恤進機艙。
在那些年,TWA 紐約到羅馬的票價為 360 美元,而美華人均月收入約為 330 美元
一流大廚的選單、沙拉、肉、龍蝦、香檳,都是飛行體驗的一部分
如果你認為 70 年代的航空旅行很豪華,那再看看 30 年代的波音“快船”314,是帶包廂的:
波音 314“飛剪船”是 1938 年至 1941 年間製造的一種能橫越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飛機,是當時最大的飛機之一。每個包廂還配有私人衛生間:
當然,怎麼能少得了餐廳呢:
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人們已經很少再能享受到這樣的舒適空間了,所以大部分人都更願意相信這只是“概念宣傳照”。
現在只有少數航空公司仍然擁有小小的機上酒吧(帶調酒師的那種),比如阿聯酋航空和卡達航空的空中客車 A380。[5]
看這個趨勢,以後飛機上可能會變成: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這位同志讓一讓,來來來,腿收一下啦!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咱只限定於常見的民航客機來回答一下吧。
客機座位寬度和前後間距其實和舒適度密切相關,當然也和票價相掛靠。範範而論,經濟艙座位寬度一般在18英寸左右(45cm),前後間距在30-32英寸之間(75-80cm),這樣的空間,剛好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乘客乘坐的生理需求,屁股可以坐在座位內,小腿可以適度的活動、舒展和彎曲,當然,筆直躺下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是經濟艙。
商務艙的座位寬度一般在20-22英寸之間,前後間距在36-68英寸之間(1英寸為2.5cm),這樣的空間就比較舒適了,不再只是滿足能夠坐下這樣的簡單要求,畢竟商務艙票價比較高,這種座位不但可以舒適的伸直小腿,甚至還可以全身躺下,對於長途飛行,這就是“奢華級別”的享受了。
對於不同的機型。經濟艙和頭等艙/商務艙座位空間會有略微差異,比如
波音737-700型經濟艙座位寬度是19英寸,前後間距30-31英寸;頭等艙座位寬度24英寸,間距38英寸。
同級別的空客A320neo經濟艙座位寬度17.8英寸,前後間距30英寸;商務艙座位寬度36-38英寸,間距有兩種規格22.24英寸或者17.8英寸。
波音777-200型(三級艙位)經濟艙座位寬度18英寸,前後間距32英寸;商務艙寬度21.9英寸,間距42英寸;頭等艙寬度25.1英寸,間距60英寸。
同級別的空客A330-300型經濟艙寬度為18英寸,間距31英寸;超級經濟艙寬度18英寸,間距36英寸;商務艙寬度20英寸,間距58英寸。
總的來說,飛機上寸土寸金,座位空間大小、乘坐舒適度完全取決於票價。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