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6733570360
-
2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崇禎三年(1630)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
清人對於袁崇煥之死,稱死於皇太極設反間計誅殺之。稱崇禎帝給他的罪名是通敵叛國。
袁崇煥
清宗室昭槤在《嘯亭雜錄》卷一說,清天命十一年正月,袁崇煥固守寧遠,以紅衣大炮擊潰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死後,後繼大汗皇太極“深蓄大仇,必欲甘心於袁”。天聰三年(1629)十月至天聰四年正月,皇太極在袁崇煥鎮守的明朝關寧錦防線難以攻克的情況下,率軍借道科爾沁從喜峰口突入內地,攻打明朝京師,史稱“己巳之變”。
皇太極此次自行撤退,是因為袁崇煥千里勤王而受阻。袁崇煥以此恃功無罪,但朝中大臣及魏閹餘黨,紛紛指責是他將清軍放入。因為此前,袁崇煥在不報告朝廷的情勢下,擅自與後金軍議和,還和崇禎帝信誓旦旦地說“五載復遼”的誑語。
與此同時,曾被金兵俘虜的楊太監給明朝廷帶來了一個袁崇煥通敵證據:他聽到皇太極給鮑承先寫密信,囑咐送信人說:“今日上退兵乃袁巡撫意,不日伊即輸誠矣。”皇太極有意放回楊太監輸送假訊息,但崇禎帝卻把這當成了真機密。
崇禎帝將袁崇煥磔殺於市,誘因是皇太極的反間計。昭槤不無自豪地說:“舉朝無以為枉者,殊不知中帝之間也。”
崇禎帝
而明朝遺老計六奇卻說,崇禎帝之所以要殺袁崇煥,還有兩個原因:
一、袁崇煥不經請示,擅自以十二條可斬之罪殺了抗金有功的左都督毛文龍。
二、多路明軍進京勤王時,滿桂奮勇殺敵,卻在戰場上遭遇了袁崇煥的冷箭。
計六奇《明季北略·袁崇煥通敵射滿桂》記載:金軍攻南城,袁崇煥不戰,“獨滿桂以五千人與清一日二十戰。清軍益盛,桂不支而走,經袁營,竟不出救。俄桂中流矢五,三中體,二中甲,拔視,乃袁兵字號。桂初疑清將反間,偽為袁號耳。及敵騎稍遠,細審,果為袁兵所射,大驚。”
崇禎帝下令逮捕袁崇煥的罪名是“殺毛文龍、致敵軍犯闕及射滿桂三事”。
-
3 # 鐵馬冰河wu
史載,因與後金作戰不利,明朝遼東經略使一職輪番換人,王在晉、高第、王之臣等人均勞而無功,被朝廷削職召回。後來,明廷乾脆取消了遼東經略這一職位,將關內關外之防務交給主動請纓襄贊遼東軍務的文官袁崇煥,不久後,又正式任命他為遼東巡撫。
袁崇煥生於廣東東莞石碣,原籍廣西藤縣,進士出身 。他素有雄心壯志,且胸藏韜略,以安邊治國為己任,極度渴望有機會建功立業。
早在高第經略遼東時, 膽怯畏死、庸碌無為,主張棄守關外,全軍退入關內。袁崇煥據理力爭,嚴詞拒絕,並率部誓死固守寧遠。寧遠一戰,他指揮明軍大敗後金八旗勁旅,努爾哈赤被火炮擊中,帶傷而走。不久,後金一代梟雄努爾哈赤含恨而逝。
袁崇煥被委任為遼東巡撫的要職後,又與皇太極在錦州、寧遠苦戰,並擊敗後金軍,取得了史上著名的“寧錦大捷”。訊息傳開後,北京城裡歡聲雷動,紫禁城中封官賜爵,彈冠相慶,弔詭的是,此役立下大功的遼撫袁崇煥卻被魏忠賢“閹黨”彈劾,朝廷豐厚的賞賜也被魏閹獨吞 。袁崇煥百口莫辯,只得以身體有病為由辭官回籍。
遙想當年主動請纓出塞,何等壯懷激烈?艱苦征戰多年,早就置生死於不顧,如今,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奸臣肆意構陷 。心灰意冷,如之奈何?袁崇煥失意加絕望,竟萌生了遁入空門之想。
不想,年輕的崇禎即位後徐圖振作,很想有一番作為,他一舉剷除了魏忠賢“閹黨”,朝廷政局突變,又給了袁崇煥新的希望。崇禎重新啟用袁崇煥,任命他為薊遼總督。
袁崇煥重回邊關,心中無限感慨。他接連挫敗皇太極,取得了好幾次大勝。袁崇煥有勇有謀,隨著他的迴歸,錦州、山海關武備得以加強,早已森嚴壁壘,好似銅牆鐵壁,皇太極望關興嘆,無機可乘。在此期間,袁崇煥為整肅軍紀、樹立權威,以驕橫不法、抗拒議和、飛揚跋扈、貪汙公帑、私吞軍餉等罪將島帥毛文龍、副總兵杜應魁誅殺。關於袁崇煥殺島帥一事,孰是孰非,歷來眾說紛紜,至今難有定論。顯而易見的後果是,毛文龍被殺後遼東局勢失控,後金軍傾巢入塞攻打大明沒了後顧之憂。更嚴重的是,兩年後,毛文龍的部將耿仲明(耿精忠之父) 、尚可喜、孔有德率部降清,並帶去了大批當時非常先進的西洋火器。
後來,皇太極改變策略,決定繞道攻明。公元1629年,皇太極繞過山海關,千里冒險,從另一處長城隘口突入關內,並神不知鬼不覺地兵臨北京城下。京城震怖,明朝文臣武將慌作一團。崇禎帝急令薊遼總督袁崇煥率領大軍回師解圍。
袁崇煥親自率軍日夜兼程,火急火燎的趕回京師以解燃眉之急。
在袁崇煥統兵回援時,京城裡就已流傳他勾引後金軍隊入京的傳聞。謠言足以殺人。崇禎帝也疑竇叢生,越想越怕,越想越像, 袁崇煥大軍為什麼這麼巧與敵寇一前一後到京城?他下令只准袁部駐紮城外,不得擅自入城休整。此時,皇太極不失時機巧施反間計,混進京城裡的細作們則到處散佈對袁崇煥不利的流言蜚語。袁崇煥轉瞬間便從率軍勤王的督師變成階下囚。
閹黨餘孽乘機發難,為從東林黨手中奪回失去的權力,他們全力攻訐被東林黨所倚重的袁崇煥。一腔熱血的袁莫名其妙地成了黨爭的犧牲品。魏忠賢餘黨羅織罪狀誣陷袁崇煥:擅自與皇太極議和;不經請示擅自處死島帥毛文龍;勾引敵人入塞,脅迫朝廷與敵議和,陰謀簽訂“城下之盟” ;擁兵自重,陰欲謀反······
崇禎帝不願聽任何為袁崇煥申冤的話,也不給他自辯的機會,第二年就下令將這位戰功卓著的大將給處死了。
史料中隱隱透出的一些資訊可以看出,崇禎殺袁崇煥也不全是被閹黨餘孽矇蔽或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他也有自己的理由。崇禎即位後夙興夜寐、銳意中興,袁崇煥也曾許諾過五年平遼。但是,崇禎卻沒有看到遼東局勢有些許起色,後金雖然屢遭挫敗,但已經尾大不掉,反而大明政局與邊關事態愈發危殆,內有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外有後金造成的巨大威脅。這些似乎都在告訴大明臣民,崇禎庸碌無為,治國無方。朝野上下,諮議洶洶,怨聲載道。他的心理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重壓與困擾,丟了面子必須設法挽回,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諉過於人,找只“替罪羊” 最有效,這也是身為帝王的他最容易辦到的。
當然,袁崇煥也不是毫無過失,無可指責,但是,他的死確實有代人受過的意味。崇禎徹底拋棄了自己曾倚為肱骨的愛將袁崇煥,既推卸了責任,又開脫了自己。
插圖源自網路
-
4 # 玉郎1
不是,袁崇煥死罪有三:1,謀殺毛文龍。2,欺君罔上。3,在危難之際,不聽主帥孫承宗(也是袁崇煥的老師)之令,私自帶領軍隊進入京城之地有謀反嫌疑。
-
5 # 我真的需要愛
當然不是 誰的防區出的事情啊 你袁崇煥的 北京被圍 肯定找替罪羊 誰啊 難道你讓皇帝背鍋嗎 當然不可能 誰最合適 袁崇煥啊 他的防區出事 滿大街謠言四起 至於說他殺毛文龍 這都扯淡 當時幹嘛去了 當時不叫 死了爛叫 還是沒有當回事 毛文龍也是自己作死 崇禎也恨毛文龍 連老實本分的王洽 後期都容不下 更別說驕橫跋扈的毛文龍了 崇禎一即位 毛文龍叫要錢糧 不給就把後金勸降信給崇禎看 崇禎本身就多疑 能不想你啥意思啊 更何況 毛文龍死後 也沒有看見崇禎多傷心 至於說他窩藏後金使臣 你知道 皇帝啥意思呀 萬一想和談呢 現在獻出來群情激憤之下不壞事嗎 袁崇煥 想法太成熟 手段太粗暴 沾染上明朝黨爭的惡習 看誰不順眼 直接弄 弄的自己到處是自己的仇人 這樣的人啊 在帝國的中樞 人精裡混本身就是在作死
-
6 # 鐵木真165163663
其實袁崇煥被殺可能有很多原因不單單中的皇太極的反間計,按照我的理解可能是袁崇煥在崇禎皇帝的面前誇下海口,說五年復遼幾年收復整個東北三鎮或全境的戰略目標,但是因為大明王朝內憂外患,國內流寇不斷外犯滿洲女真越來越強大,袁崇煥在崇禎皇帝面前誇下的海口與承諾沒辦法實現讓崇禎皇帝痛恨在心,或者說袁崇煥越級殺了毛文龍,沒有崇禎皇帝同意情況下殺掉了毛文龍,讓大明失去牽制後金主力的的優勢,使得滿洲鐵騎能輕而易舉的攻進中原,讓崇禎皇帝感到很不悅或者在那個時候崇禎皇帝已經下定的決心要除掉袁崇煥或者懷疑袁崇煥對大明王朝的忠心,再加上明朝朝中官員的內鬥可能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刺激的崇禎皇帝的神經系統,使崇禎皇帝看袁崇煥越來越不順眼,再加上袁崇煥的承諾已經到了崇禎皇帝忍無可忍的時間極點,都無法收復整個遼東全境,是崇禎皇帝失去的耐心與信心,藉著朝中有人彈劾袁崇煥與皇太極勾結的事,大做文章借刀殺人,把袁崇煥以前承諾收復遼東沒做到的事情全部都發洩出來還有專權殺掉毛文龍的往事,讓崇禎皇帝一直隱忍到現在突然才爆發,對於崇禎皇帝痛下殺手可能有本身自己不夠小心謹慎的原因,不知道凡事都都要請示崇禎皇帝才能做出最終的決斷而他卻越級殺了毛文讓後金主力輕易殺到崇禎皇帝北京城,才讓崇禎皇帝痛下殺手,殺死這個說要收復遼東卻辦不到的狂妄之徒,袁崇煥被殺可能跟自己本身的原因也有很重要的關係,因為作為一個文官統帥統帥軍隊,遇到重大事件不向皇帝請示就專權殺死封疆大吏,為以後自己的埋下隱患或者殺身之禍。
-
7 # 風神智庫
計策和謀略永遠是政治鬥爭中、國家較量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謂政治心術,就是具體體現。只不過,對內用的叫政治心術、統治方法,對外用的話則叫陰謀詭計、反間計(挑撥離間)甚或戰略主動、技高一籌。
在明末那種局勢下,單憑滿清的真實戰力,即使在大明朝岌岌可危、勢如危卵的狀況下,比如李自成張、獻忠起義對其造成巨大破壞與致命威脅,滿清還是不能把有幾百年基業的大明朝力量一口吃掉,或者短時間內消滅掉。
因為當時督遼統帥袁崇煥管理下的遼東,其屬下也都是向吳三桂這樣很有戰鬥力和才能的將領,數量幾十萬的精銳部隊亦是異常嚴整、對清兵之進犯企圖嚴陣以待,即便是防守也是固若金湯、密不透風,還有關寧鐵騎絕非浪得虛名!
所有這些因素造成的局勢都表明:假如清兵硬攻硬打的話,絕對討不了好處!只有一種結果,那就是兩敗俱傷,而讓大明的農民軍最終修成正果。但是,如果不打,而只用計策的話也不行,崇禎雖急火攻心,朝廷內鬥也非常激烈,但還沒到白熱化以至於暈頭轉向的地步。
滿清頭領皇太極是一位極其狡黠又敢於冒險的人,可謂文武雙全、舉世無雙的奇才,這從他獲得滿清集團統治權的歷程就可以看出。努爾哈赤死後,因自身實力有所欠缺,他不惜與代善等兄弟一起執政,採取妥協和迂迴的策略,步步蠶食最高權力,最終將大權完全收入囊中。
對於大明,看到農民軍氣勢如虹,步步逼近北京,大有迅速取代大明之勢,他自然非常焦急,擔心李自成會先於他們坐穩江山。但是他更明白,最終的較量仍然取決於實力,只著急也是沒用的,與其眼睜睜看著大明被李自成等農民軍取代,不如採取文武兩手,為最終奪取大明江山做最充分的準備。
所以,他的策略是,在農民軍攻入北京城之前,想方設法促使大明土崩瓦解,然後再跟李自成等農民軍展開最終博弈。既然是打明朝,皇太極等滿清的當權派,就不可能對大明的歷史一無所知。他們可不想重複張士誠的錯誤,眼看著朱元璋與陳友諒死磕,卻沒有及時出兵任何一方,結果到頭來被取勝的朱元璋一舉殲滅!張士誠是因為太聰明才滅亡的,皇太極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他必須有所作為!
滿清集團在皇太極的領導下,文武並用,以文助武,以武促文,反間計與戰略進攻並行。而關於同意袁崇煥的何談,其實也都是暫時的喘息與調整的策略,相當於雙方掐架掐了好一陣子,都感覺疲憊不堪,都有要歇息一下的強烈需求,因此就順利成章達成一致。但是滿清集團與大明朝不同的是,他們的腦袋轉得特別快,休息歸休息,也絕不會錯過任何的置敵人於死地的機會!死整大腦轉速稍慢的大明皇帝!
於是,由皇太極集團精心策劃的反間計輪番上演,而且由戰略進攻打掩護,使大明皇帝與那些懦弱文臣們不得不信!促使腦袋犯暈急功近利的袁崇煥斬殺毛文龍,偽造袁崇煥與皇太極的書信,閃電襲擊北京城把皇帝和文臣們嚇懵,再有袁崇煥的政敵、更有可能皇太極集團的內應,全力攻擊袁崇煥,非要把他置於死地不可!在這種態勢下,袁崇煥不被殺是不可能的。蒼蠅不叮無縫蛋,袁崇煥違規斬殺與其地位相當的毛文龍以及沒有預料和阻擋住滿清的突襲大軍,使袁崇煥的通敵罪名一步步坐實。
袁崇煥被殺,大明江山的最後一道堅固屏障被徹底清除。即使有吳三桂等驍將依然鎮守遼東,但憑他們的威望,實已無法挽回大明敗亡的命運。因此我們看到袁崇煥被殺後,其手下不少將領深為震驚及不滿,選擇投靠滿清。吳三桂等少數將領雖然仍對大明忠心,決心戰鬥到最後一刻,而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崇禎皇帝的自殺身故,徹底終結吳三桂等人的幻想。於是,他終於也開始考慮他最終的歸宿。至於後來因李自成軍紀渙散,誤殺吳三桂父親及其將領霸佔陳圓圓,使其降清,就都是後話了。
在滿清對付大明集團的過程中,特別是皇太極繼位以來,其陰謀詭計可謂是登峰造極、層出不窮。包括後來收服大漢奸洪承疇等人,其手段更是令人瞠目結舌。可以說,皇太極就是一個手段極其高明的滿清集團領導人,其文武全才和戰略手法之高明,已遠在大明崇禎皇帝和袁崇煥及眾多文臣智商之上。依據叢林法則,無論什麼緣由,勝了就是勝了,輸了就是輸了,歷史就是這樣在各種勢力的PK中前進!
再看得透徹一些,皇太極斬殺袁崇煥,而且是採用極端的方式,剮邢,俗稱千刀萬剮;據史料記載,堂堂遼東督師、封疆大吏、柱國之臣,又是戰功首屈一指,威望也非常高,其竟然被當眾受刑幾千刀,還被大呼過癮的民眾“爭而食之”!其悲慘的境地和愚昧的舉動,瘋狂的變態,絕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人治而集權的封建社會,到了末期,竟孕育出如此變態的心理與作為!以史為鑑,意義深遠!寧被外國侵略踐踏而亡,也不主動易位於內部卓越力量,這是典型的封建糟粕與毒瘤。如果袁崇煥落到皇太極手裡,就算被處死則不會這麼糟糕。士可殺不可辱。
-
8 # 史光穿梭
應該說皇太極當時揣摩到崇禎的心思,知道崇禎忌憚袁崇煥的勢力過大,於是將計就計散佈了袁崇煥通敵賣國的訊息,面對袁崇煥的"罪證”崇禎當然也不是真信,但他正愁抓不到袁崇煥的痛腳除掉他,皇太極的計策可說是正中他的下懷,於是他就藉機除掉了袁崇煥。所以就有崇禎中了皇太極反間計之說。
-
9 # 論史
你應該問導致袁崇煥被殺的反間計存在嗎?我覺得這事應該是存在的,但是並不構成袁崇煥被殺的主要原因。
這件事在《明史》和《嘯亭雜錄》還有《太宗實錄》都提到過。
在《明史·袁崇煥傳》中是這麼記載的“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陰縱使去。其人奔告於帝,帝信之不疑”。
而在愛新覺羅·昭槤的《嘯亭雜錄》裡將這一段史實的細節描繪的更加詳細,“文皇乃擒明楊太監監於帳中,密劄鮑承先在帳外作私語曰:“今日上退兵乃袁巡撫意,不日伊即輸誠矣。”復陰縱楊間歸。明莊烈帝信其間,乃立磔崇煥。”
然而,僅僅因為如此小謀略,崇禎皇帝就殺了袁崇煥嗎?我個人認為,崇禎皇帝不會那麼傻。想當年,崇禎皇帝除掉魏忠賢的時候可是乾綱獨斷,謀劃縝密,就這麼一個人,怎麼會被一個有漏洞的離間計騙倒,最多隻是在他猜忌袁崇煥的意識中加了一塊小小的砝碼,這個反間計的精妙之處就在於直接利用了崇禎皇帝的心裡想法,加速了崇禎皇帝除掉袁崇煥的步伐。
在這個問題上,我是比較贊成魏源《聖武記》中的看法的,“我軍縱反間,言與崇煥有成約,令所獲太監知之,陰縱使去。明崇禎帝前疑崇煥擅殺,毛文龍,至是即召崇煥入城,下之獄”。
而《明史》記載袁崇煥帶兵援救北京之時朝野流言四起,民間傳言“崇煥縱敵擁兵”;而朝中大臣說袁崇煥“引敵脅和,將為城下之盟”。
所以,在皇太極使用反間計之前,崇禎皇帝就對袁崇煥疑慮重重,這個反間計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
10 # 齊天大聖是個猴
歷史,作為現代人,說不清道不明,袁崇煥是被大清《大金後》用反間計害死的,還是崇禎昏庸才殺害這位抗金名將,我個人認為袁崇煥將軍沒死的話,就沒有清朝,民國,中國的現在,你們說我們要感謝誰,都是中國的歷史,沒有歷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在這討論這個問題了。
回覆列表
用今天的話說,袁崇煥是鴿派,當時正與黃太極議和,而黃太極也希望與明朝達成和談,當時小冰河期,關外的糧荒比關內嚴重的多,是後金最困難時期,從他入關到通州寫給崇禎皇帝的信中的內容可看出他是來逼和的。他說,帝差人與我議和,答應給我金印,卻又不給,到黃太極出門前他一共給崇禎皇帝寫了七封信,他還問過被俘的滿桂的部將,為什麼他的信得不到回覆,袁崇煥在朝堂上也一直想讓崇禎與黃太極議和,為此他還嚇唬崇禎說,黃太極的八旗兵不可戰勝,他入關是來稱帝的,不會退兵,除非答應議和。袁崇煥這樣的配合黃太極議和,黃太極會用反間計害他?他要對付的是主戰的鷹派,這也是為什麼黃太極對陣滿桂軍,趙率教軍時用全部的主力往死裡打,對袁崇煥就只用少量的軍隊看著,就是打也是作個樣子。雙方都沒死幾個人。這也是為什麼北京城上觀戰的百姓們大罵關寧軍都是奸細,還拿磚頭砸他們了。滿桂的人可以進城,就不讓關寧軍進城。就連奉命入城領糧食的人也被京城守軍故意當奸細殺了幾個。這你就知道為什麼袁崇煥會被人吃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