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堯居
-
2 # 優己
個人覺得年羹堯被殺不是雍正的本意!而是年羹堯太過自我膨脹,在朝中過樹敵過多,雍正不得不做的棄卒保帥!
年羹堯是直接從帥位上被幹下來的,這讓人不得不懷疑其雍正真有兔死狗烹的動機!但是如果深入發掘其罪行,按著李衛的話說就是,那也就是年羹堯,要是別人,死一千次也夠了!
年羹堯為啥會惹怒百官呢?還是因為貪汙!年羹堯在當大將軍期間,大量向朝廷要錢,卻是大量侵吞軍餉,貪汙達六百多萬兩(雍正即位時期整個國庫也才500多萬兩),而且公然賣官,在朝廷裡引起了很大的風波!因為在雍正即位初期,八爺黨還是有很大勢力的,他們做空了國家財政清空了庫銀,雍正皇帝為了給年羹堯籌集糧餉除了自己節省開支外還給各省官員搞了攤派,各省為了完成指標可以說任何手段都用上,比如,李衛在江蘇抄了江南首富曹家(雖然有罪名,但更多就是為了銀子)。這是年羹堯樹敵各級文武百官的主要起因。
其次,年羹堯作為雍正的一個車,在八爺黨垂死反擊的時候,會成為八爺攻擊的一個命門!雍正要抓八爺,憑什麼罪名啊?也是反貪啊!那你雍正先把年羹堯抓起來吧!八爺鼓動文武百官彈劾年羹堯,要麼不殺年羹堯,要麼放過八爺黨!這是八爺的一個策略!所以,雍正不得不棄車保帥!
總之,年羹堯之死,自己做死還是佔主要原因的!說到兔死狗烹還不至於,因為雍正這時候真的還沒有到年羹堯無用的時候!
-
3 # 葦說歷史
刀叔觀點:像年羹堯這種,把敵人全乾掉,回來以後行事又這麼囂張,找死。
凡看過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一定會對年羹堯留下深刻印象。這位顯赫一時的年大將軍曾經屢立戰功、威鎮西陲,滿朝文武無不服其神勇,同時也得到雍正帝的特殊寵遇,可謂春風得意。但是不久,風雲驟變,彈劾奏章連篇累牘,各種打擊接踵而至,直至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92條,賜自盡。
一個曾經叱吒風雲的大將軍最終落此下場,實在令人扼腕嘆息。那麼,歷史上的年大將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雍正要下決心除掉這個自己曾經倚為心腹的寵臣?
年羹堯(1679年-1726年)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
雍正二年(1724年),年羹堯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真可謂位極人臣。但次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自盡。
雍正初年,年羹堯成為新政權的核心人物,被視作社稷重臣。年羹堯雖遠在邊陲,雍正卻讓他參與朝政。在政務活動中,雍正常常徵求採納年羹堯的意見。在用人和吏治方面,雍正給與年羹堯極大的權力。在生活上,年羹堯的手腕、臂膀有疾及妻子得病,雍正都再三垂詢,賜送藥品。對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在京情況,年貴妃以及她所生的皇子福惠的身體狀況,雍正也時常以手諭告知。
由於雍正寵信過分,讚譽過高,徵詢過多,致使年羹堯權力膨脹。而年羹堯驕橫傲慢,忘乎所以,不守臣節,則漸漸引起了雍正的警覺和不滿,終於下決心懲治這個天下“第一負恩人”。
年羹堯的失寵和繼而被整是以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第二次進京陛見為導火線的。
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統範時捷、直隸總督李維鈞等跪道迎送。到京時,黃韁紫騮,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無人臣禮”。
年羹堯進京不久,雍正獎賞軍功,於是京中傳言這是接受了年羹堯的請求。又說整治阿靈阿(皇八子胤禩集團的成員)等人,也是聽了年羹堯的話,這些話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
年羹堯的一生不可謂不輝煌,但是他終究沒油逃脫歷史的軌跡,沒能審時度勢的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從而為自己的人生劃上完美的句號。如果說“天時,地利,人和”可以促進一件幾乎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會出現奇蹟的話哪麼這三者同樣可以毀滅幾乎不可能毀滅的事情和人。
年羹堯的起跡之時正是皇上用人打江山,敗跡之時正是皇上做江山在皇帝親自安排下眾叛親離。恰恰其在歷史的潮流之時沒有把握自己的待人接物之分寸,加入其可以急流勇退或者可以稍一收斂的話還是可以“名垂千古”的,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像年羹堯這樣的,功勞大到幾乎賞無可賞,就該殺了。
年羹堯要想自保,只有三條路:一條是養寇自肥,例如李成梁;一條是卸甲歸田,從此歸隱,不問世事,比如張良;一條是自汙,表明自己胸無大志,比如王翦和蕭何。
像年羹堯這種,把敵人全乾掉,回來以後行事又這麼囂張,找死。
-
4 # 紅小豆館主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年羹堯的受寵、被貶、致死,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當然,這裡面說的性格不僅是年羹堯自己的性格,還有雍正。年羹堯是個很有才華的人,青年得志,而且還是個進士出身,在30歲左右的年紀就被康熙派到了四川任巡撫,總覽一省大權,在平定策妄阿拉布坦的事件中,作為文臣的年羹堯還展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被晚年的康熙授予總管四川政務、軍務的大權,後又被提拔到川陝總督的高位。
但年羹堯由於年少得志,也屬於恃才自傲的性格,有些目空一切,作為四貝勒胤禛的屬人,也就是史書中所寫的“藩邸舊臣”,就曾因為他的這種傲氣被主子胤禛長篇大論的罵過,總體信件的內容就是說年家作為他的屬人,與包衣的身份同類,年父、年兄都向他稱“奴才”,而他卻不顧“家法”,向來都以臣而自稱,等於是從年羹堯的內心不服這位主子,讓胤禛大為光火。從這封信函上看,就可見年的性格之一斑。
雍正登基後,由於這種藩邸舊臣的關係,加之年妹是雍正最為寵愛的貴妃,以及年自身的才華,也讓年羹堯在雍正初年迅速躥紅。而胤禛本人的性格又屬於黑白分明的性情中人,對你好的時候可以無限好,對你壞的時候又無限壞,在年羹堯為平定青海立下大功的時候,雍正釋放了他性格中可以對人好的最大能量,要讓全天下都看看他們做君臣的萬世楷模,給予的封賞、榮譽都異於他人。而這更助長了年羹堯本身那種持才自傲的性格,在異於常例的榮寵之下,他的不可一世、不拘小節、飛揚跋扈越發顯著,這又大大觸動了雍正的神經。很快,二人的關係就開始惡化,並急轉直下,因為一些不算太大的錯誤,就讓雍正對年開始了急劇地貶斥,最終賜死。有人說年羹堯的死是因為鳥盡弓藏,但其實年被賜死的時候,正是雍正對八爺集團鬥爭最激烈的時候,正是用人之際,這樣的得力助手卻被以急進的方式除掉,只能說是二人的性格釀成的悲劇。
-
5 # 菠蘿菠蘿蜜215
年羹堯是個有慾望的人。在他的仕途上誰能幫助他,他就站在誰的那邊。就比如在康熙年老的時候,準葛爾入侵,嶽鍾琪戰敗,朝廷派出老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年羹堯為甘陝總督。年羹堯還以為是老十四舉薦的自己,所以一到京城就去老十四的府上拜見,惹得老四大為不悅,這才有了年羹堯給老四洗腳的那一幕。所以,年羹堯也不是什麼忠心之臣,只不過雍正能給他帶來榮華富貴而已。
雍正剛登基不久,青海的羅卜藏丹曾率兵叛變,雍正派出年羹堯領兵二十萬平叛。當時國庫空虛,支援二十萬的大軍已經是舉步維艱。年羹堯的西北軍一天的軍餉就有二十萬之多,朝廷的負擔之重可想而知。但年羹堯不但不知節省,還鋪張浪費,對於當地的官員,無論官位多大,想殺就殺,說罷官就罷官。簡直就是西北的“皇上”。
讓雍正下了殺他的決心的是,西北軍的將官只聽命與年羹堯,對於雍正的命令還要看年羹堯的臉色。這讓雍正很惱火。更讓雍正難做的是,他讓雍正給他的部下封官,名單之多,讓上書房的大臣都很為難。後來甚至叫做年選。這徹底突破了雍正的底線,不久年羹堯就被奪權,之後被雍正賜死。
就在年羹堯知道雍正要對他下手後,年羹堯也是要準備造反的,只不過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才作罷。
-
6 # 如是史社
年羹堯,清朝名將,歷經康雍兩代帝王。進士出身,能文能武。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整治四川,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年羹堯和隆科多並稱雍正的左膀右臂。
就這樣一位戰功赫赫,儼然雍正在外省邊疆事物上的心腹大臣,代言人,卻為何落的獄中自裁的下場?
雍正和年羹堯曾經的君臣關係和私交關係都很好。甚至雍正說:“我不做個好皇帝對不起你,你不做個好臣工對不起我”這樣的話,稱年羹堯“能宣朕言”。但是年羹堯位極人臣後,滋生了很多事情,導致雍正生起殺心。
第一,年羹堯逾越禮制,目無皇帝。他曾向雍正進呈其出資刻印的《陸宣公奏議》,雍正打算親自撰寫序言,尚未寫出,年羹堯自己竟擬出一篇,並要雍正帝認可。年羹堯在雍正面前也行止失儀,“御前箕坐,無人臣禮”,雍正心中頗為不快。更有甚者,京城傳出雍正整治八阿哥他們也是聽了年羹堯的話,雍正心裡更有芥蒂。在雍正眼皮子底下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雍正派去宣旨的人,年羹堯不僅不拜見接旨,還把天子使臣如同奴僕一般驅使。反而他自己給人物件,人要“向北叩謝”。(年羹堯駐守西北)額駙見他要行跪拜禮,地方官員行“三跪九叩”大禮。所有的禮制規格等同於帝王,逾越本分,在古代這就是大逆不道。
第二,年羹堯插手吏治,結黨營私。要知道雍正奪嫡的時候深受朋黨之害,最恨結黨營私,他的國策裡有主要的一項就是整頓吏治。雍正還設定了“軍機處”,由皇帝直屬。年羹堯插手吏、兵二部的人員安排,他的人一律優先安排,時稱“年選”。排除異己,凡在他小集團外的人,他甚至打壓構陷,好出空缺,安排自己人上位。舉個此事最極端的例子,年羹堯借用兵之機,虛冒軍功,使其未出籍的家奴桑成鼎、魏之耀分別當上了直隸布政使和署理副將的官職。
第三,年羹堯收受賄賂,吃空餉,謊報軍用,斂貪巨財。年羹堯收受百官賄賂,賣官鬻爵, 賣軍糧軍需,斂財手法各種各樣。康熙死後,國庫裡才剩了大約800萬兩銀子,而年羹堯所貪竟達幾百萬兩之巨,典型的清初“大老虎”。雍正朝整頓吏治、懲治貪贓枉法是一項重要改革措施。這種情況,雍正肯定不能容忍。
以上總總,導致到了1725年,雍正對年羹堯的不滿公開化。時年三月,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所謂“祥瑞”,群臣稱賀,年羹堯上賀表中字跡潦草,把“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雍正借題發揮,說年羹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個字“歸之於朕耳”。並認為這是他“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進入五月後,雍正煽動文武大臣檢舉揭露年羹堯;到了七月,內閣等衙門開端上奏請誅“奸惡悖亂之逆臣,以正國法”;九月,年羹堯官邸、住宅被抄;十月至十二月,朝廷議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審判結果,給年羹堯開列92款大罪,請求立正典刑。其罪狀分別是: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狂悖罪13條,專擅罪6條,忌刻罪6條,殘忍罪4條,貪婪罪18條,侵蝕罪15條。
雍正則在官員的奏摺中寫下硃批:“年羹堯深負朕恩,擅作威福,開賄賂之門,因種種敗露,不得已執法,以為人臣負恩罔上者誡”。並寬宥年羹堯“殊死之罪”,只是“令爾自裁”,年羹堯“雖死亦當感涕也”。至此,雍正不僅殺了年羹堯,而且在輿論上取得了全線勝利,不愧是個深諳“帝王術”的皇帝!一個封建王朝對朝臣的第一要求,是忠心,順從!從92條大罪的排序都能看出來,年羹堯是個能臣,但不懂得做人,也不懂得怎麼做個臣子。
所以,一個人再有才能再能幹,也必須能正確認識自我,懂得自制和約束自我。否則,有可能別人只需一個反手,自己就只能束手就擒,變成待宰的羔羊了。
-
7 # 遺產君
年羹堯出征驍勇善戰,有勇有謀,運籌帷幄,馳騁西部。任撫遠大將軍,總攬西部一切事務,他的大名威震西陲,享譽朝野,他可直接參與朝政,每有重大問題,雍正都向他諮詢交流,雍正對他的寵信無人能比,歷史上也極為罕見。 歷史上自古以來,久經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後,居功自傲以下犯上的大將數不勝數,但都沒有落下好下場,當然年羹堯也沒有走出這個怪圈。他接受雍正帝各種極高的禮遇之後,內心開始膨脹了,驕橫跋扈,所有下屬官員見他必行跪拜禮,權高職重,妄自尊大,連雍正的聖旨都不當回事,在雍正面前不守君臣之道。在文武官員的選拔上任人唯親,貪贓枉法等等,這些都是雍正帝所絕不能容忍的,必行除掉而後快。
有一天,出現了所謂的“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天象,年羹堯本想恭維一下雍正,估計也是太沒把雍正當回事了,字跡潦草,還把“朝乾夕惕”誤寫成“夕惕朝乾”,雍正非常不高興,於是借題發揮,解除了年羹堯的所有職務,押回京城受審,共有92款大罪,條條要命,雍正念其有功,賜其自盡,最終落得身敗名裂,家破人亡。
雍正登基時間不長,改革決心甚大,豈能容得下年羹堯逍遙法外,年羹堯居功自傲,貪贓枉法,不知收斂,功高蓋主渾然不知,雍正帝正好殺一儆百,所以,年羹堯死得不冤,他的死只是早晚的事。
-
8 # 一個貝殼兒
年羹堯自幼讀書,才華就顯現出來,康熙三十九年中了進士,漸漸得康熙重用,本來只是一個權力比較高的官員,後來在雍正上位時立下了功勞,再加上曾經率領軍隊打擊了準噶爾部。所以讓他慢慢變得很膨脹,認為自己既是從龍功臣又是戰鬥力強悍的將領,國家一定離不開他,所以在每個方面都表現的有恃無恐。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年羹堯掌握了一大批軍隊,手裡有實力,當然誰都不怕,就算是雍正也一樣不能管制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雍正剛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到處都有可能發起戰爭,為了鞏固統治雍正必須要派出一個將領去西北作戰。經過仔細挑選之後發現只有他適合,而且當時他受到雍正的信任。
雍正即位後,年羹堯更是受他倚重,與隆科多兩人被合稱為雍正的左膀右臂,隆科多是康熙四子胤禛的親郎舅,在四子還未登上皇位時已經為他做事很多年,兩個人關係很好。
後來雍正下令:糧草、士兵全憑年羹堯調遣,一切大小事宜都由年羹堯說了算,對年羹堯可謂是極其的信任,就這樣,年羹堯開始掌管西部一切事物。從本質上來看,這時年羹堯已經成為了雍正在西部地區的前線人員,權利也遠遠超過大將軍和其他總督。雍正還特意告誡年羹堯手下的地方官員,務必要聽從年羹堯的指令。
這時候年羹堯就已經可以調動四個省份的軍隊了,意味著他手裡有幾十萬可以隨時動用的人馬,而當時整個朝廷可以作戰計程車兵加起來總共也只有幾十萬。年羹堯本性是個貪婪的人,因為手裡有這些士兵,而且又正在西北為國家而戰,所以他就藉著立下不少軍功的名義,向雍正索取了很多土地和金銀財寶,過分的是戰爭必須的糧草就要了軍隊正常需求量的幾倍,讓當時在後方供給的人員苦不堪言。
年羹堯不僅在西部問題上獨攬大權,雍正還下令年羹堯可以參與朝政,有權和雍正直接接觸,把各大小官員的優缺點、功與過,百姓過得怎麼樣,有沒有冤屈,一一上奏,也好方便大家一起討論。在重大官員安排問題上,雍正也是多次與年羹堯交換意見,給了年羹堯十足的權利。
至此,雍正對年羹堯的寵信已經是到了令人詫異的地步,雍正認為清朝有年羹堯這樣的大將已經是自己最大的幸運,開疆擴土,平定戰亂,運籌帷幄,不禁感嘆:得之我幸,如果大清都是這樣的臣子,就不愁治理不好了,年羹堯所受的恩待,令其他臣子眼紅不已,卻也只有羨慕的份。可隨著時間推移,事情就變了。
這個時候年羹堯還經常給雍正提出意見,對朝廷上官員的任命指手畫腳,這是一個大忌諱,聰明的臣子都會避其鋒芒,朝廷上的事情應該都歸皇帝來管,可年羹堯卻越發放肆,所有的任命都由他這個將軍來決定,雍正的想法反而沒有那麼重要。這個時候雍正就在心裡開始討厭他了,但是現在需要他在前線作戰,所以才暫時沒有動他。
沒多久他就作戰勝利回來了,自認為立下了很大功勞的他在行為習慣上變得更加張狂,不僅僅對其他的官員看不起,而且對皇帝的賞賜更是認為理所應當,這讓當時的雍正日益不能忍耐,認為年羹堯已初心不在。正巧這時又有大臣上奏,年羹堯貪汙受賄,私自佔用軍餉,累計數量驚人,達兩百萬之多。與此同時,雍正正好在下令整頓貪贓枉法之風,年羹堯撞到了這個槍口,雍正不會輕易讓這件事過去。
種種跡象都表明年羹堯極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統治,雍正內心因此變得更加猜忌不已。正在這個時候雍正又得知,說是年羹堯大將軍平常吃飯和皇帝一樣稱為用膳,這讓雍正徹底大發雷霆,在心裡下定了決心要收回他的一切權利。
但由於年羹堯現在的實力太雄厚了,所以雍正儘可能滿足他的要求以此來麻痺他,慢慢的就讓朝廷中其他官員對他產生不滿甚至仇恨。等到所有的戰爭都打完了,雍正也把朝廷的權力全部抓在了手上,年羹堯再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之後就慢慢的把他的權力和地位降下來。直到沒有危險的時候,就直接下令讓他自殺了。
-
9 # 孔明月
因為年羹堯是漢人,所以在滿清中必定會遭到升降這種套路,滿清幾乎所有的大臣仕途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時常被貶官,但是年羹堯這個人的性格是寧折不彎,所以當他被整之後,就和皇帝作對,觸怒了皇帝。都是一時意氣,後來雍正皇帝不也恢復了年羹堯父親和家人的官職嗎
-
10 # 木水流年o0
年羹堯這個人怎麼說呢,歷史定義是狂妄自大,不知進退。其實放在任何一個朝代,他這樣的都活不到最後,因為封建社會中帝王看中的是你的忠,其次才是才能,但是年羹堯卻犯了帝王家最忌諱的事。結黨營私是最讓雍正忌諱的事。也是雍正最怕的事!
所以說年羹堯死是必然的,畢竟帝王家需要的是一條聽話的狗。而不是一個白眼狼。
第一次發言,請多關照!
-
11 # 火狐安安
說到雍正時期的權臣,年羹堯是個不得不提的人物。年羹堯包衣出身,二十二歲就中了進士,在翰林院當檢討。
不久之後,康熙就破格提拔他當了四川巡撫。對於康熙的賞識,他在奏摺中說了,一定會竭盡全力來回報康熙的。他到了四川之後,到處去考察民情,針對存在的問題,他提出了很多利國利民改革方案,而且帶頭拒收節禮。一時間四川的官場上下都得到了四川百姓的交口稱讚。康熙知道他在四川官場的所作所為也說他不忘初心是個好官。
在清朝平定準噶爾的時候,年羹堯負責清軍軍需後勤保障工作,由於他的工作表現突出解決了清廷出戰的糧草問題,後又率軍攻打西藏立下赫赫戰功被封被定西將軍,升川陝總督。
雍正當了皇帝以後,年羹堯作為雍正的親信繼續得到重用,他總攬了西部的一切事務。青海發生叛亂的時候又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一舉殲滅叛軍,一時間"年大將軍"這個名號傳遍朝野內外。年羹堯又被封為一等公,他的兒子也被賞了子爵,父親也加封一等公,一時間沒有人比年羹堯更得皇上寵信了。
接連被賞賜,封官,年羹堯也開始居功自傲起來,在關外,蒙古的王公和額駙見到年羹堯都要行跪拜之禮,其他官員見到他也要跪地迎送。
他漸漸變得囂張跋扈,甚至開始結拉幫結派,培養自己的勢力,別人送的孝敬也一一收下。就連雍正寫給邊關將士的詔令,他也不宣讀,上書寫奏摺還故意把"朝乾夕惕"寫成"夕惕朝乾"這樣就讓雍正心裡有了想法,認為他自恃功高,已經不太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了。
加上朝內上書彈劾年羹堯的奏摺越來越多,列舉的罪證也越來越嚴重。其中可以處死的大罪就有30多條,於是雍正就下令革了年羹堯的官職,押回京城受審。
最後一共列出了92條罪狀,念及年羹堯立的功勞多,不忍心讓他死的太難看,雍正就開恩賜他在獄中自裁。
年羹堯一個文官出身,卻以打仗聞名天下的大將軍就這麼死,死時身敗名裂。他到死都不明白,他為什麼會被殺,不是因為功高蓋主,而是他忘記了為臣之道。
-
12 # 文史浩瀚
樹大招風,在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功高震主是皇帝的大忌。年羹堯作為大將軍,居功自傲,多次在公共場合不把雍正放在眼裡,加上其結黨營私,大臣的彈劾只是導火線而已,即使沒有大臣的彈劾,雍正也會以別的原因向年羹堯問罪。
-
13 # 唐山大話
首先,年羹堯自認為打多幾場勝仗,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認為皇帝的天下是他打出來的,在很多場合下年羹堯都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皇帝自然心中記恨。
其次,年羹堯結黨營私,而且還收受賄賂,拉幫結派,這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因此,他的下場特別悲慘。
-
14 # 江西鄒老闆
一、年羹堯死因: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年羹堯獲92款大罪:--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狂悖罪13條,專擅罪6條,忌刻罪6條,殘忍罪4條,貪婪罪18條,侵蝕罪15條。雍正說,這92款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30多條,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名噪一時,“年大將軍”的威名舉國皆知,如果加以刑誅,恐怕天下人不服,自己也難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殺戮功臣的惡名,於是開恩,賜其獄中自裁。年羹堯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嫡親子孫發遣邊地充軍,家產抄沒入官。
-
15 # 藍天影視精剪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年羹堯獲92款大罪:--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狂悖罪13條,專擅罪6條,忌刻罪6條,殘忍罪4條,貪婪罪18條,侵蝕罪15條。
雍正說,這92款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30多條,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名噪一時,“年大將軍”的威名舉國皆知,如果加以刑誅,恐怕天下人不服,自己也難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殺戮功臣的惡名,於是開恩,賜其獄中自裁。年羹堯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嫡親子孫發遣邊地充軍,家產抄沒入官。
-
16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年羹堯,康熙年間的進士,陝甘總督。雍正年間的撫遠大將軍,手握20萬雄兵,佔據西北半壁江山。蒙古王公、皇子大臣,見了他都要下跪。
這樣的人物,在大清朝,基本上就是僅次於雍正皇帝地位的人了。可是要知道,他的起點是非常低的,從那麼低的起點,透過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人臣的巔峰,是個人都會驕傲。年羹堯也不會例外,所以說他就算是死,都是充滿驕傲地去死了。
01年羹堯受不了雍正的折辱。
年羹堯在西北大營的時候,花錢如流水,光姨太太就娶了七八個。所有開支全都是雍正皇帝來承擔,他大手大腳慣了,突然之間把他的大將軍職位給拿了,這倒是年羹堯始料未及的事情。
所以在貶謫的過程中,年羹堯依舊維持過去的開支。當然,這個時候他所花費的錢,可就都是自己這麼多年撈來的老本了。
大將軍羹堯軍法極嚴,一言甫出,部下必奉令唯謹。嘗輿從出府,值大雪,從官之扶輿而行者,雪片鋪滿手上,幾欲墮指。將軍憐之,下令曰:‘去手!’蓋欲免其僵凍也。從官未會其意,竟各出佩刀,自斷其手,血涔涔遍雪地。將軍雖悔出言之誤,顧已無可補救。其軍令之嚴峻,有如此者。”---《清代名人軼事》
從大將軍貶謫到杭州將軍,隨後一路往下貶,一直到成了城門口的小吏,年羹堯始終都沒有向雍正皇帝求饒過。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年羹堯肚子裡憋著一口氣,他認為自己為大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現在雍正皇帝卻要卸磨殺驢了!這是誰都無法接受的事情。
年羹堯就是希望雍正皇帝能夠認錯,可是這現實嗎?當然不現實,要想讓皇帝認錯,除非天塌下來。年羹堯自認為自己的功勞足以讓雍正震顫,可是他忘記了一點,這天下始終都是雍正的,你不過是一個臣子。
如果臣子膽敢挑戰皇帝的權威,那皇帝是絕對不會輕饒的。所以年羹堯的態度,是因為他曾經立下的戰功所決定的。
他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作為撫遠大將軍,手下數十萬人馬,怎麼能受到如此侮辱呢?想不通的年羹堯,寧可去死,也絕不低頭。
02把自己看得太重要,這是年羹堯悲劇的開始。
可以說任何臣子都是雍正登基上位時候的工具,鄔思道是這樣,年羹堯也絕對不會例外。可是年羹堯的想法卻完全不同,他覺得自己是雍正王朝的中流砥柱,是雍正上位最重要的人物。
他覺得自己應該享受到不一樣的待遇,一直僅次於皇帝的待遇,這才是年羹堯所想要的。那麼多年陝甘總督和撫遠大將軍,已經讓年羹堯嚐到了甜頭。
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雍正
年羹堯認為自己的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所以突然之間降低標準,人家的玻璃心是受不了的。
其實在雍正看來,年羹堯當時的作用已經取消了。當初他登基的時候,年羹堯這個陝甘總督,的確非常有用處。
後來他要平定西北叛亂,年羹堯作為自己的心腹,又善於打仗,所以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可是這一切都結束以後,年羹堯的作用蕩然無存。
如果這個時候你再讓雍正像過去一樣對待年羹堯,那的確是有點過分了。畢竟誰也不可能一輩子裝孫子,更何況是皇帝呢?
年羹堯沒有在準確的時候,瞄準好自己的定位,所以才會造成後來自己悲慘的結局。沒有起到關鍵作用了,那就果斷丟棄一些不該享受的待遇,這才是他的求生之路。
03年羹堯養寇自重的策略,其實並不錯。
去了西北一年半時間,一直找不到叛軍的位置。可是朝廷白花花的銀子,每個月都要供應上去,否則就會造成兵變。
這些錢是真的發給了士兵們嗎?當然不是,年羹堯本人要撈走一大部分。無利不起早,他手裡掌握著重權,沒有理由不做一點有利於自己的事情。
隆、年二人憑藉權勢,無復顧忌,罔作威福,即於覆滅,古聖所誡。---《清史稿》
所以年羹堯這個時候並不急著找到叛軍的下落,這是大臣們所分析出來的一致意見。他們認為年羹堯那就是擁兵自重,只要叛軍一天不被消滅,那麼年羹堯的職位,一天就不會被撤銷,那麼他撈錢的渠道也就不會中斷。
這一系列的操作,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年羹堯是不是也是這麼想的呢?我覺得應該有這樣的成分在裡面,畢竟他的確撈了不少錢。
他每天的膳食待遇,比皇帝還要好,這本身就是非常不合理的。一個人的開銷抵得上幾百上千人的開銷還要多。
如果大清朝的錢足夠多的話,年羹堯還真的願意拖個幾年再說,把自己養肥了,即使下臺了也有個依靠。
可是大清的國庫都被年羹堯給掏空了,為了湊軍餉,雍正皇帝都開始對江南的富商們下手了。曹雪芹一家子也是因為這件事,從而被雍正皇帝抄家的。
這些錢還是泥沙入海一般,到了年羹堯那而便不知蹤影了。所以雍正皇帝雖然恨得牙癢,可必須要給足了年羹堯面子,畢竟他手裡有錢有糧,還有20萬人馬。年羹堯最後是心軟了,覺得皇帝快撐不住了,其實哪有可能撐不住呢?
總結:年羹堯就是自尋死路,他可不想卑躬屈膝地活著。
對年羹堯來說,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事情,那就是在西北做大將軍的日子。那簡直就是跟皇帝一般的待遇,在軍中殺伐決斷,那都是年羹堯一個人說了算。
所以年羹堯這個時候心態上也有些失衡了,他覺得就應該一輩子享受這樣的待遇。可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年羹堯被貶謫以後,那些過去他看不上眼的官員,一個個都能夠騎在他頭上了,他心裡當然不爽。可是此刻他已經失去了大將軍的權力,已經無法再對這些官員殺伐決斷了。
心裡的落差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年羹堯壓根就接受不了。他開始自暴自棄的生活,就是要跟雍正對著幹。
他的意思很明白,你雍正現在這麼對我,那就是忘恩負義。他要用一死告訴天下人,雍正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而雍正當時一直強調一點:蒼天在上,我若負你,天誅地滅。你若負我不知蒼天如何發落你也。
其實這就是雍正在自我辯白,我可沒有辜負年羹堯,一直都是年羹堯在辜負我。而年羹堯用生命告訴大家,是雍正辜負了他。這一對生死冤家,實在是無解的存在。
參考資料:
《雍正王朝》
《清代名人軼事》
《清史稿》
-
17 # feiguogong
年羹堯是康熙年間的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雍正帝即位之後,年羹堯更是倍受倚重,和隆科多並稱雍正的左膀右臂。之後年羹堯才氣凌厲,恃上眷遇,師出屢有功,驕縱。行文諸督撫,書官斥姓名。請發侍衛從軍,使為前後導引,執鞭墜鐙。年羹堯在邊疆時,蒙古王公和額駙阿寶見到年羹堯必須跪拜。在赴京途中,他令直隸總督李維鈞、陝西巡撫範時捷等跪道迎送。到京時,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無人臣禮”。年年羹堯進京不久,雍正獎賞軍功,京中傳言這是接受了年羹堯的請求。又說整治阿靈阿(皇八子胤禩集團的成員)等人,也是聽了年羹堯的話。這些話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十一月,年羹堯結束陛見回任後,接到了雍正的諭旨,上面有一段論述功臣保全名節的話:“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在這個硃諭中,雍正警告年羹堯要慎重自持,此後年羹堯的處境便急轉直下。雍正以俯從群臣所請為名,盡削年羹堯官職,並於當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堯押送北京會審。十二月,朝廷議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審判結果,給年羹堯開列九十二款大罪,請求立正典刑。其罪狀分別是:大逆罪五條,欺罔罪九條,僭越罪十六條,狂悖罪十三條,專擅罪六條,忌刻罪六條,殘忍罪四條,貪婪罪十八條,侵蝕罪十五條。雍正說,這九十二款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三十多條,但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名噪一時,“年大將軍”的威名舉國皆知,如果對其加以刑誅,恐怕天下人心不服,這時年羹堯知道自己自身難保還有些自知之明,所以求死,年羹堯知道自己功高震主已經沒有生還的餘地,年羹堯也知道只有自己請求一死才能換來整個家族的生路。其實證明年羹堯的求死還是比較清醒而且比較明智的。最後年遐齡及年羹堯兄年希堯被奪官,免其罪;斬其子年富;諸子年十五以上皆戍極邊。年羹堯幕客鄒魯、汪景祺先後皆坐斬,親屬給披甲為奴。雍正帝赦免了年羹堯諸子,交年遐齡管束。
-
18 # 媚之夭夭
最後,年羹堯為何求死?
在《雍正王朝》中,作為手握重兵,位極人臣,勢力龐大,自認為功高日月的年羹堯,從高高在上的年大將軍,到杭州將軍,再到守城門的;從曾經的飛揚跋扈,到現在的落寞;從曾經的蒙古諸王見到自己都要下拜,到如今的遭人遺厭,這樣無疑是斷崖式的人生跌伏!年羹堯果然是年羹堯,就算是雍正皇帝的奴才,也不堪受無休止無節制的羞辱,所以向書請求處死!
其實,年羹堯這樣做,也不但保留自己那剩存的自尊,也給了雍正下令處死的理由!因為年羹堯是自己申請賜死
一,解除兵權的年羹堯,就是一隻無牙的狼!
年羹堯其實一擁有軍權時,就開始了跟雍正搏弈了!
當然年羹堯打好了那場勝仗,就是西疆大捷。重大的影響和功勞雍正也心知肚明!所以給年羹堯加官進爵,進京表彰,百官跪迎,讓年羹堯風光無限!
年羹堯本人呢?膨脹得不得了!仗著戰功,要求蒙古諸王拜見時行跪拜之禮,插手於地方政務,貪汙受賄,驕橫不可一世!甚至還跟八阿哥黨搞暖睞!
其實,坐穩了江山的雍正,看到了完成使命的年羹堯如此的囂張跋扈,早就想動他了!可是念其手握重兵,才沒有下手!
那次,在年羹堯進京時,張廷玉向雍正提議:換將!輕輕鬆鬆解除了年羹堯有名無實的兵權!壓在雍正心中的石頭終於下地!
回到軍帳,有名無實的年羹堯被駕空了!沒有兵權,年羹堯就是一隻無牙的狼!
二,無兵權的年羹堯,就成為雍正刀上的魚肉!可是雍正舉著刀,卻遲遲不下!不堪忍受的年羹堯請求賜死!
朝中大臣見年羹堯被解除了兵權,彈刻年羹堯的奏章像雪花飄向雍正皇帝的案臺!
罪名多!罪惡重!
雍正直接把年羹堯貶為杭州將軍!失事的年羹堯仍然風光無限帶領手下浩浩蕩蕩來到了杭州!
沒有幾天,雍正問責的詔書來了;曾經奏章上的錯別字雍正也借題發揮!
沒有幾天,年羹堯又貶為杭州城看門的了!
一下子從雲端跌到了深淵,年羹堯知道雍正皇帝的心思!
雍正皇帝隨時把手中的刀舉起來,就是不落下!因為他直接下令處死年羹堯,就讓全天下的說他兔死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最後,不堪受辱的年羹堯就請求死了!這對雍正來說正中下懷!
由此可見:其實年羹堯不想死!可是面對雍正無休止的凌辱,為了自己那一點點可憐的自尊就請求賜死!
回覆列表
一個事實就是“年羹堯”是“雍正帝”的大舅哥;年羹堯的妹妹“年氏”在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就給雍正作了“側福晉”並給雍正養過小阿哥。人怕出名豬怕壯!雍正帝(四阿哥胤禛)在九王奪嫡的鬥爭中,有年羹堯在大西北前線控制大軍、內有隆科多主持京畿“九門提督”,另外;十三阿哥“胤祥”控制著“豐臺大營與西山銳建營”,雍正帝是妥妥的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十三阿哥胤祥與隆科多我們暫且不說,先說說這位“雍正帝”的大舅子“年羹堯”是如何被殺的,關鍵是都幹了什麼事惹怒了這位當妹夫的冷麵無私的新皇帝“雍正”?年羹堯(1679年—1726年),字亮工,中國清朝名將。原籍鳳陽府懷遠縣,(安徽人,包衣奴才)後改漢軍鑲黃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經胤禛引薦;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以軍功敘職,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於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賜自盡。這就怪了!雍正帝的嫡系,雍正上位了,年羹堯卻賜死,難道真的是兔死狗烹?記住;張狂,犯了雍正大忌!年羹堯自得到雍正帝的信任後,越發不知所以,年羹堯不僅在涉及西部的一切問題上大權獨攬,而且還一直奉命直接參與朝政。他有權向雍正直接上報,西北選官稱為“年選”,把諸如內外官員的優劣、有關國家吏治民生的利弊興革等事,自行定奪,重大事件隨時上奏。雍正跟年羹堯的私交也非常好,還有大舅哥這一層,並且給予特殊的榮寵。平定青海的叛亂後,雍正帝極為興奮,把年視為自己的“恩人”,雍正把有失至尊的話,都情不自禁地說給了年羹堯。雍正還要求世代都要牢記年羹堯的豐功偉績,若稍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至此,雍正對年羹堯的寵信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年羹堯所受的恩遇之隆,朝廷以無賞賜可賞!有軍機大臣“張廷玉”說過這樣的話:當朝廷以“賞賜到天下無以賞賜可賞的時候”只有賞你一個“死”!物極必反這個道理年羹堯就是不懂,大張旗鼓的到處招搖,私自會見蒙古王爺,出了西安“官員”的任用年羹堯做主、吃飯叫“用膳”,私娶蒙古女人,大西北的菜是何等的匱乏,年羹堯吃新鮮的,吃荔枝可與楊貴妃媲美,特快專遞到西北大營,更為過分的是年羹堯到京,“雍正帝”親自出城迎接,“百官”給年羹堯行跪拜禮,包括蒙古王公!看看;這讓雍正帝很不爽。這時就激起了朝中百官的極大不滿 雍正帝開始警告年羹堯了:“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反恩為仇”。訊號不好了!警告“年羹堯慎重自持”。綜上;年羹堯擅做威福,驕橫跋扈之風氣日甚一日,驕橫跋扈氣勢凌人,贈送下屬東西,下屬還要向北叩頭謝恩等等令人不齒之作為!何等的猖狂?這不是向“雍正帝”的皇權挑戰嗎?公元一七二五年(雍正三年)這時雍正已經下決心要打壓年羹堯了!雍正根據一個機會由左都御史“蔡珽”借年羹堯上奏的奏疏字跡潦草且有錯別字為由,對年羹堯發起了彈劾!雍正三年四月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一職,調任杭州將軍。牆倒眾人推,內外官員紛紛揭發年羹堯罪狀,雍正帝又將其盡削官職,九月押送北京會審。議九十二大罪,雍正帝說:恐怕天下人不服 ,開恩賜獄中自裁!年的其兄及諸子十五歲以上發配邊疆為披甲人為奴!就這樣一個不知進退的功臣,灰飛煙滅了!